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战朱门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因材施教

战朱门 第四百四十九章 因材施教

作者:芭蕉夜喜雨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4: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铎是张辅派来教习霍念武艺的。

原本是张辅见霍念根骨不错,不想浪费了他的天赋,故派了赵铎来专门教他。赵铎来了书塾之后,也不想搞特殊,让人盯着霍念,遂跟书塾院长商量着开了武课。

没想到武课开了之后,又让赵铎发现了其中有几个好苗子。比如鲍康,方琦,顾昱等。遂教得很是用心。

而霍念和鲍康有逐风等人开小灶,进步更是神速。

原本赵铎只教习武艺,没想到现在发现霍念竟喜欢看兵书。

“霍念,你喜欢看兵书啊?”

霍念点头:“师傅,我喜欢看兵书,它很有趣。”

赵铎眼神更是柔和:“可看得懂?”

霍念点头,又摇头:“有些能看懂,有很多看不懂。”

兵书里有论将、选士、编伍,这些他就浑沦着看。攻战、守御、阵法,他不怎么看得懂。但他喜欢看射法、旌旗、较艺、用计这些,边看边比画。

赵铎见状很是惊喜。

他是张家的家将,从祖辈开始,家里三代人都跟着张家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赵铎是知道的,营中补充兵丁并不难,低阶的将官也不缺,缺的是擅长兵法谋略,能领兵作战的将帅。

他知道张辅的用意,想从民间选拔一些有天赋的孩子,细心培养,将来充当张家的家将。如今让他看到一颗未来冉冉升起的将星,他如何不惊喜。

见霍念喜欢听战场上的故事,于是赵铎调整了教习内容。

每天除了教习武艺,又给孩子们讲一些战场上的实战,及历朝历代的经典作战案例,霍念听得津津有味。

赵铎看过霍念买的一些兵书,都只是很寻常。

好的兵书并不会留于市井,多是被世家大族当做珍藏收了起来。各武将自己所著的兵书更不会留于市井,只会由子孙一代一代的做为传承,藏匿于家宅中。

兵书,很多朝代都被列为**,不允许流通买******如唐宋。律法严令兵书私家不得有,且不得刊印。禁止的原因主要是兵书实用性太强,担心百姓们熟读之后会留下祸患。

当政的最怕一群有文化的牛氓起兵闹事。

但宋以后,为了防御需要,也为了提高军队士兵的整体做战能力,也慢慢对兵书开了禁。

就北宋,被金人掳走皇帝后妃,公主皇子,皇亲贵戚,各大臣夫人小姐,工匠乐伎等等,掳走了一万大几千人,耻辱啊。

但凡军队做战能力稍微强那么一点点,何至于此。

于是,到后来兵书也就渐渐开禁了。至本朝,兵书可以小范围的刊印了,但也都是一些浅浅易懂之书。

赵铎见霍念真的能吸收兵书上的知识,经他讲解,霍念也听懂看懂了,还能举一反三,吸收得很快,更是惊喜。

在给张辅的信中说了此事。

张辅收到信,也颇为惊讶。没想到,他不经意间,竟给张家挖掘出如此优秀的一员未来家将。

亲自回了信,让赵铎去张府取几本他珍藏的兵书,交于霍念阅读。

霍念那是如获至宝,霍惜却对这些一无所知。

她原本想培养念儿,通过考科举成为一名文臣的。跟外祖时常通信,也让念儿练外祖寄来的字贴,想让他沾一些李家的清贵之气,没想到霍念走着走着,就走歪了。

她觉得念儿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不是什么坏处。像宫子羿是商家,也学了一些功夫在身,以备自保。她当然希望念儿,有自保的能力。

只没想到念儿会喜欢兵法谋略这些。

也不得不感叹一声基因强大。念儿现在还小,对于未来要走的路还不清晰,霍惜也并不干预,只凭他兴趣。

十月末,初冬的寒气刮得人脸上生疼的时候,走了一年又四个月往南洋去的船只,终于抵京了。

霍惜喜极而泣,天知道这一年多,她有多煎熬。

要是出了事,李峪舅舅回不来,她该如何对外叔祖一家交待。这些年,多亏了外叔祖帮她,各处铺子里有一半的掌柜管事,都是外叔祖帮着请来的。

“峪舅舅,你终于回来了。”

“回了回了。这一年收获不小。”

李峪跟船去了一趟南洋,打开了他的世界大门,见识了一番各国的风土人情,也大大开了一回眼界,觉得不枉此行,太值了。

“怎的还哭了?”

“我这一年多都没过好,生怕峪舅舅出事,做梦都是表舅娘追着我打的情景。”霍惜一脸控诉。

“哈哈哈……”李峪哈哈大笑。

“那不能。是表舅自己要去的,跟你有何干系。去之前咱就说好了的,李家没人敢怪你,舅舅回去就说他们。这回还多亏你同意,我这到海外开了一回眼界,死了都值了。”

霍惜盯着他打量,见他清瘦了不少,但整个人眼睛更亮,精神头更足,好像在火里淬炼了一番,展露出他灼灼的光华。很是替他高兴。

五家人拼货去南洋,一家只能带一千六百多石货物,即差不多一百吨左右。广丰水装了大量的丝绸,白糖冰糖,茶叶,瓷器,及各种工艺品去,如今李峪又带回大量的番物之物。

南洋回来的商船,带回的货物清单中,香料会占大部分,而香料中胡椒和丁香又占很大比例,各商船几乎都是如此。

此次,五家拼船带回的货物中,也是这般。香料占了大部分。

好在胡椒经过霍惜把研磨器做了出来,如今胡椒在京城各地,极为畅销。

广丰水去年今年光卖胡椒就赚了几十万两。不比盐商家一年卖盐的利润差。

太祖朝的时候,开中盐法刚施行的时候,大臣们曾一度建议,要以胡椒代盐,以进行开中。

原本为了解决戍边将士们的军粮问题,让商人运粮到军营,以粮换盐引。

后来提出以胡椒代盐,也是因为当时国库中胡椒的储存量庞大,发一些给有品阶的将官后,库里都还多的堆不下。

如今开了海禁,市面上胡椒并不是珍稀之物了。百姓也习惯并接受了胡椒当做不可或缺的一味厨房调味品。

如今有了研磨器,也不怕胡椒磨得多放坏了,没有香味了。想吃多少磨多少。

胡椒因为储量多,价格下调,如今市价不过五六钱一斤。

但从南洋运回来,还是数倍十数倍获利。所有往南洋去的商船,带回的货物中,胡椒占的数量还是非常大的。

这回李峪也带回了六百石胡椒。还有其余十来种香料。并一些珠宝、锡、铜、象牙犀牛角玳瑁,各色工艺品,燕窝等诸多干货,药品等。

这批货怕是能赚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