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我的老板娘是长乐公主 > 第117章 一计可封王

大唐:我的老板娘是长乐公主 第117章 一计可封王

作者:东方邵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44:42 来源:小说旗

从郑文修谈论理学和心学开始,李承乾就一直处于既震惊无比,又浑浑噩噩的状态。

他非常惭愧地发现他根本跟不上父皇和郑文修的节奏。

要命的是,哪怕他们俩解释了,他一时间也难以消化。

这是因为读书太少了?

很显然!

回想先前他还对孔颖达各种不耐烦,他真有点后悔。

但凡他多学些,在刚才郑文修讲述新学说的时候,他能够像父皇那样引经据典佐证一下,那也必然会让父皇刮目相看啊!

另外,通过这件事,他还意识到自己在智谋和统御方面的严重不足。

郑文修虽然还没有进一步阐述什么叫“贿赂皇上”,但是他已经看出父皇似有所悟了。

这就是差距啊!

留意到李承乾有些沮丧,郑文修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道:“你想啊,皇上虽尊儒,或者干脆说自从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大多尊儒,这让儒家和儒学独树一帜,独领风騒,成为一股难以撼动的势力……”

“这说明儒家学说有能够服务他们统治的东西,推出新学说,能够强化这一点不说,而且还能分化儒家这股强大的势力。”

“考虑到现在山东士族,也就是五大士族又都对儒学尊崇备至……”

听到这,李承乾恍然大悟,指着郑文修好一会儿都没有说出话来。

缓了又缓之后,他慌忙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五大士族很有可能会因为理学、心学而产生分歧,甚至内斗!”

“聪明!”

郑文修狡黠一笑道:“儒家分成三派,士族势力必然会随之发生改变,甚至内耗。不出我所料的话,五大士族一直都是皇上的心头大患,但皇上也无计可施。”

李世民也彻底明白他的套路了:“你的意思是皇上还可以像以往一样尊儒,但利用这三派之说让儒家内部发生变化,不仅影响儒家,还影响士族大家,特别是山东士族,从而强化权柄,让他们全部为皇上所用?”

郑文修第三次向他竖起大拇指:“就是这么个理。怎么样,我这‘以儒治儒,以儒制士’之策,算得上一个高招吧?”

何止算得上啊!

李世民都要再次惊为天人了!

这种方法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他两眼放光道:“皇上是聪明人,一定很快就能看出这一点。文修小友,你这贿赂得好啊!”

郑文修笑道:“其实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方面,那些文人士子老是针对我,甚至连山东士族都出马了,我必须得反击啊!”

“另外一方面,我这生意做得也越来越大,估计早被皇上给盯上了,若是不贿赂他一下,今后生意难做,我在京城估计也不好混。”

他又没有造反的想法。

也不想被人踩着。

顺势用这事纳个投名状,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必须要做的。

“你这是一石二鸟之计啊!”

李承乾深有意味地大笑道:“这下大哥的生意可以放心做大下去了。”

“京城的局势从来都是波诡云翳的,只能说但愿如此吧。”

郑文修莞尔一笑,冲着两人道:“接下来就需要二位找合适的人,将理学和心学之论散播出去了,我呢,开始准备辩论赛的事宜。”

李世民道:“以你之见,谁合适?”

郑文修道:“直接联系大儒,难度高不说,而且也没必要。就联系那些博学,想出风头的人,至于怎么说动他们,我想这对于二位而言,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说到这,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对了,魏王麾下不是有很多博学之士吗?如果你们能够说动一两个,那效果肯定非常好!”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事交给我!”

李世民卷好自己记好的东西,带着李承乾回到皇宫。

而在回皇宫的路上,他就让曹公公去宣李泰了。

趁着李泰还没到,李承乾颇为隐晦地道:“父皇,用魏王府的宾客,是不是不太好?”

“有什么不好的?”

李世民沉声道:“那些也都是朕的臣子啊,朕让他们为朕,为江山社稷办点事,他们还敢推辞不成?”

“倒是承乾你啊,今后要用心读书啊!你看郑文修和你年纪相仿,已经能够开宗立派,引领儒学了!”

“而且他这完全是智计无双啊!单这一计就足以封王了!”

封王……

李承乾很吃惊。

哪怕李靖、尉迟恭等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勋贵,也只是国公而已。

父皇这一句足以封王,相当于是给了郑文修极高的评价。

看来郑文修这次确实是贿赂成功了。

而很显然,郑文修也帮了他大忙了。

李泰这一次估计又要憋屈了!

过了一会儿,曹公公带着李泰来到御前。

李世民让曹公公退下后,对李泰道:“青雀,阎婉之事和以前的事,或许让你对郑文修心生不满,但你身为皇子,必须要放下这些小恩怨,为我们李家江山做点事。”

李泰哪里会想到他上来就说这个啊!

而且还说得这么直接。

他诚惶诚恐地跪在地上道:“父皇,青雀对高人没有不满!青雀要怎么做,还请父皇示下,青雀一定尽心尽力。”

“不是你一人,而是我们爷三一起!”

李世民扶他起身道:“你和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人往来密切,他们皆是博学之士,朕决定重用,特别是谢偃。”

“他被你打得头破血流,也毫无怨言,可堪大用!”

听到这话,李泰再次跪在地上道:“父皇,儿臣和他们往来密切,也仅限于欣赏书画,编撰书籍,并无……”

“朕并不是在怪罪你!”

郑文修直接打断他,又对李承乾道:“负责教导你的人之中,孔颖达和陆德明皆是大儒,暂且不用,于志宁、杜正伦博学多才,你觉得谁可以担此重任?”

李承乾毫不避嫌道:“回父皇,儿臣觉得杜正伦很合适!而且魏大人曾举荐过他,对他很是赏识。”

“你若是不说,朕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李世民大笑道:“那就由谢偃和杜正伦分别以理学和心学各持己见,挑动魏王府和东宫对立,让孔颖达、魏征等这些被蒙在鼓里之人煽风点火,从而让这两种儒家新说快速传遍天下!”

“调……挑动魏王府和东宫对立?”

李泰的脑袋也炸了。

他没听错吧?

父皇怎么主导这种事?

而且理学、心学,这些都是啥玩意?

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啊!

“别害怕!”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等你大哥给你详细地说一遍,你就明白了。”

说完,他向李承乾使了个脸色。

李承乾顿时都想吐血了。

这是有意让他梳理复述一遍,借机考验啊!

太痛苦了!

他咬了咬牙,拿出正反面写得密密麻麻的一页纸,然后冲着李泰笑了笑道:“我……尽量说慢些,你可一定要听仔细了,然后好好琢磨琢磨!”

这话的潜台词无疑是我说,你听着。

听不懂也别问我。

自己琢磨去。

李泰向来听话听音。

他两眼上翻地竖起了耳朵。

听完后,他又毫无脾气地耷拉下了眼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