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我的老板娘是长乐公主 > 第119章 当世唯一

大唐:我的老板娘是长乐公主 第119章 当世唯一

作者:东方邵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44:42 来源:小说旗

郑文修嚣张的气焰以及孔颖达自愿蹲大牢的经历,让家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为了自己的饭碗着想,他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前去通报。

没过多久,孔颖达亲自来到大门前迎接。

“真的是你们?快请,快请!”

当他看到郑文修和小琦时,哪怕他们主仆俩都戴着口罩呢,孔颖达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刑部大牢一别,他无一日不想再见他们。

奈何中间隔着太子。

太子又一直说在调查郑文修的底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狱友,别来无恙啊!”

郑文修冲着他笑了笑,回头看了眼目瞪口呆的众文人,带着小琦走进了孔府。

众文人无不愕然。

“不是,他就这样进去了?”

“你是瞎子吗?孔大人都亲自来迎接了。”

“他们俩到底是何许人也,竟有这么大的面子!”

“早知道就先结识他们了,又错过一次绝佳的机会啊!”

……

郑文修走进客厅后,摘下口罩道:“孔大人想必已经知道我是谁了吧?”

孔颖达苦笑:“说实话,太子不愿多透露,孔某还是不知。”

“即使不知,心中想必也有所猜测吧?”

“你是如意酒楼幕后的那位高人?”

“哈哈哈……”

郑文修端起茶杯,优哉游哉的品了品道:“清香四溢,好茶啊!”

见他没有否认,孔颖达轻拍了一下案几道:“我应该早就想到的。以狱友之才,天下能有几人?”

他确实想过这种可能。

毕竟坊间都说如意酒楼属太子一党,背后有太子撑腰。

而他从刑部大牢走出时,太子就直言郑文修是他的人了。

只是如意酒楼这几个月来,给京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背后的高人更是凭借九首残诗名声大噪。

他实在很难想象这是同一人所为。

可这种高人一般都是举世无双的。

是一人又在情理之中。

小琦有些诧异地看向郑文修:“公子,你又是怎么知道咱们的那位狱友是孔大人的?”

郑文修耸了耸肩道:“这还不简单?我查过,时下被读书人传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从孔大人这里传出去的。”

孔颖达接过话茬道:“而这箴言又出自你家公子之口,知道的人怕是寥寥无几吧?你家公子找我不难,我想找你家公子可就难喽。”

郑文修大笑道:“孔大人说笑了。”

孔颖达摇头道:“我可没说笑。从数月前开始,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见你,但你一直都是深藏不出。”

“听闻封言道、公孙节、房遗爱等人全都栽在了你的手里,连魏王殿下都因你而丢尽颜面,我大唐文坛更是被你那九首残诗给席卷。”

“你若是不主动亮明身份,我哪怕前去如意酒楼拜访,都未必能够见到你。”

“孔大人说笑了。”

郑文修微微一笑道:“咱们可是狱友,自然不同他人,你若去,我必见。”

“你若是这么说,那我可真后悔了!”

孔颖达仰天大笑了一会儿道:“说起来除了那振聋发聩的四句箴言外,还有一事,孔某需要感谢你。”

“哦?”

“太子应该是受你影响,这段时间在孔某教授的时候谦逊好学,不懂就问,而且也愿意听劝,与先前判若两人。”

“这应该是他想学了,我可没这么大的影响力。”

“狱友何须在孔某面前谦逊?除了你,孔某实在想不到第二个人!而且你向孔某传授的教授叛逆期学生之法,很是管用。以前都是孔某太刻板了,殊不知稍微变通一下便可事半功倍!”

郑文修没想到他还真采用了。

那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他快速往上引道:“想必你也听闻近来的理学和心学之争了吧?”

孔颖达连忙起身,走到郑文修面前道:“狱友给句实话,这两种儒家新说是不是你提出的?”

“咳咳咳!”

郑文修重重地咳嗽了好几声道:“怎么可能?我纵使再有能耐,也不可能一下子提出这两种新说。”

“也是。”

孔颖达捋着胡须若有所思道:“若非累世沉淀,或者拥有经天纬地之大智慧,很难一下子提出这两种新说。”

“狱友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尚无法悟出,那魏王府的谢偃和东宫的杜正伦又如何悟出?此事蹊跷啊!”

“其实不难!”

郑文修有意把他往沟里带,笑着道:“我这几日也细品了理学和心学,发现谢偃和杜正伦很会投机取巧。”

“他们只是抛概念,画轮廓,让天下学子一起参与填充!而无论是致良知,还是知行合一,都更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孔颖达皱眉:“集体智慧的结晶?”

郑文修站起身道:“谢偃和杜正伦恐怕只是负责抛出罢了,他们背后估计还站着一群人,其中恐怕不乏饱学之士!”

“不过这些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两种新说相当于是给儒学注入了活水,让儒学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孔颖达在这方面倒是看得很远:“狱友言之有理啊!时过境迁,往圣先贤之论固然要坚守,但也需要延伸其中奥义。”

“自汉以来,儒家虽受到各朝前所未有的礼遇,但孔某真的很担心,担心儒家弟子因此而麻痹自满,不思进取。”

“现在两种新说雏形已现,天下文人广为参与议论,这对儒家和儒学而言都是件大好事啊!”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郑文修趁机道:“所以还请狱友能够赏个薄面,去当如意杯精英辩论赛的评委!”

“最终是哪个队伍获胜不重要,新论或者旧论占上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借着这辩论引领儒学思潮,让更多人关注儒学,议论儒学,狱友觉得呢?”

“儒学思潮?”

孔颖达细细琢磨了一会儿后,指着他大笑道:“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不过既然你亲自来了,那我肯定要去啊!”

郑文修笑道:“狱友放心,你只需在总决赛的时候出马即可!我有意将此次辩论办成一大盛事,也只有你参与了,才能彰显出它的含金量!”

“含金量?”

孔颖达干笑道:“与你交谈,我如学生也!”

郑文修连忙道:“别别别,狱友这玩笑开得可就太大了!不知狱友能否说服其他名士参与?”

“这个自是没问题。”

孔颖达笑了笑道:“只不过需要你拿东西来换!”

“残诗?”

“狱友当真聪明!你那九首残诗,孔某挖空心思,也未能填上一首啊!”

“你说哪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一首!”

郑文修稍微酝酿了一下,负着手吟诵了起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好意境,好诗啊!”

孔颖达拍案叫绝道:“狱友,你能再来一首吗?”

郑文修轻咳一声道:“这样吧,若是辩论赛能够成功举办,我把剩下的那些残诗全部补齐,你看如何?”

孔颖达难掩激动道:“你不会骗我这个老头子吧?”

郑文修连忙道:“当然不会。咱们这一起蹲过大牢的交情可不是别人能够相比的!”

“哈哈哈!”

“哈哈哈!”

……

孔颖达指着他大笑不已。

不过心中却愈发觉得搞不好抛出两种新论的人就是他。

谢偃?杜正伦?

不够格!

他们背后的一群人?

就是“十八学士”一起出马画轮廓,那也画不出来啊!

他是当世唯一一个有可能实现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