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我的老板娘是长乐公主 > 第38章 把皇帝拉下水

大唐:我的老板娘是长乐公主 第38章 把皇帝拉下水

作者:东方邵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9:44:42 来源:小说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一个小小布商,说他是皇上的人,既没问题,对于他而言也是无上的荣耀。

只是李世民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为了能够和郑文修更好地交流,如此伪造身份,已经有失他以往的风范了。

郑文修却还不知足,继续追问:“先前六大富商囤积菽时,我专门了解过韩三问。他家世代在江南深耕布匹行业,近年来大肆向北扩张,如今韩氏布行在长安就有三家分店。”

“他囤积菽,并且试着制作豆腐,估计是想再涉足一个新行业!你说他是你的人,这从何说起?”

李世民真的懒得去想了,他看了眼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连忙道:“那韩三问之所以能够向北大举扩张,多赖我们东家出谋划策,能在竞争激烈的天子脚下站稳脚跟,也是我们东家之功!”

“这么说吧,除他们韩家固守的江南一带以外,韩氏布行在其他地方所得,我们东家拿六到七成,那韩三问也很敬重我们东家,尊他为兄。”

郑文修皱眉:“那为何我没有听人提起过他?”

公公赶紧道:“那是因为我们东家和你一样,天性逍遥,不喜束缚!”

这回答让李世民很满意。

李世民立即向他投去了肯定的眼神。

郑文修大笑道:“如此看来,我们是同道中人啊!”

李世民捋须一笑,又亲自上阵:“我本意确实是想来刁难你,现在看来,你确实有过人之处!那一箱金饼,我送得心甘情愿!”

“咱们这也算不打不相识了,又是同道中人,看来可以交个朋友了。”

长孙无忌和公公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当今圣上为了跟个商人交朋友,不仅杜撰身份,让当朝司空和身边的大红人帮忙圆,还亲自圆。

他郑文修何德何能,竟能享受到如此殊荣?

郑文修也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人。

而且眼前此人让他有种一见如故之感。

他对裴如意道:“裴掌柜,劳烦让人把咱们酒楼最好的酒菜端上,我请客!精神食粮虽然吃撑着了,但我等都是凡夫俗子,这五谷杂娘还是要吃的。”

听他这么说,李世民的肚子都咕噜噜叫起来了。

他笑道:“既然咱们是好友,我就不和你客气了。早就听闻你们酒楼的菜肴就是宫廷玉宴都难比,今天我要好好地尝一尝!”

郑文修一边带着小琦收拾雅间一边道:“那你可一定要好好尝尝。”

时间不长,一道道美味佳肴被陆续端上。

李世民先舀了一勺佛跳墙的汤汁品尝了一下,只觉味道淳厚无比,而且回味无穷,确实比他的御膳还要好吃!

他急忙对长孙无忌道:“你也快尝尝,果然名副其实啊!”

长孙无忌尝了口,也是惊呆了。

这种味道就是御厨也做不出来啊!

难怪如意酒楼近来的生意那么好。

菜品的味道在这摆着呢。

郑文修又让他们尝了尝长安烤鸭、地锅鸡、空心琉璃丸子、东陂肘子等菜品后,示意他们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道:“我今后就喊你老李吧,你直呼我名即可!”

“老李……”

李世民微微摇头。

朕有那么老吗?

郑文修可不管那么多,笑道:“老李啊,你想必也吃过很多美味佳肴,我们酒楼的这些跟它们比起来,是不是别有一番风味?”

李世民点头道:“确实。我尝菜无数,很少遇到能让我为之味蕾大开的菜品,你们酒楼的这些新菜,都做到了。”

“我看一是因为它们多是炒的,用了你们自己榨的菜籽油;二是这些菜的做法都很讲究。它们都是你想出来的?”

“闲来无事瞎捉摸而已。”

郑文修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凑头道:“老李,我又琢磨出一样东西,既然咱们聊得那么投机,要不合作一把?”

“哦?”

李世民喝了一口酒,也很感兴趣:“你说说看。”

郑文修歪头道:“近来我们酒楼出了九首残诗,以每首万贯的价格让天下文人士子填补,你都听说了吧?”

李世民笑了。

何止听说了?

他还和虞世南、褚遂良、孔颖达等学富五车之人逐首讨论过。

虞世南、诸遂良等人甚至还尝试着填补了。

但无一满意。

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残诗全都有传颂百世的水平。

无论是意境,还是情怀,皆是上佳。

至于魏王让人编撰并亲自作序的那本诗集,根本就没法,也没有资格跟九首残诗相比。

这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人之手。

这也是他这次要搞明白的一点。

郑文修从他的笑容中读出了答案,沉声道:“既然你知道了,那咱们就围绕着诗和你们韩氏布行做文章。”

李世民浅笑道:“如何做文章?”

郑文修道:“像我们酒楼这种残诗的形式,难度太高了!我想到了一个稍微简单,能让上至达官显赫,下至黎明百姓都广泛参与的方式,名为‘对对子’。”

“对对子?”

“对!也叫‘对对联’,它与律诗有关,律诗讲求对偶,其中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类似两副对联。”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上联是‘新年纳余庆’,下联是‘佳节号长春’”,你细品一下!”

对联来自春联,春联来自“桃符”。

最早的春联为后蜀主孟昶所作。

就是郑文修说的这副。

大唐现在没有对联。

而他的笔记本上又记了很多名留青史的名联。

若是不拿这搞点事情的话,那说不过去呀!

李世民稍微琢磨了一番便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喝了一口酒道:“这对联看似简单,但却是‘诗中之诗’,很不简单啊!当然,比起那些残诗,是要更有趣味。”

郑文修道:“这玩意可难可简单,包罗万象,雅俗皆可。最主要的是明年即将科举,现在大量文人士子开始往京城聚集,若是不紧扣这时事,搞点噱头赚一笔的话,那绝对是错失商机啊!”

李世民看了眼还在细品的长孙无忌,然后问郑文修:“那如何用对对子帮韩氏布行赚钱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