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捞尸人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捞尸人 第一百六十六章

作者:纯洁滴小龙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8 00:32: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通过字迹,李追远可以摸索到日记主人写下这些字时的情绪。

少年抬起头,看向自己身前的窗户。

老式木窗,有些破旧,空缝明显。

日记主人当时应该就蹲在这窗户后,小心翼翼地透过缝隙向下张望。

土楼院子很大,中间有个篝火槽,开会时应该是一群人围坐在那里。

日记主人在那群人中,看见了他自己。

想来,那一刻的他应该是无比惊恐的。

李追远翻开前面的日记内容,日记本不是作业本,很多人是不会在开页处写上自己名字的,而且日记内容基本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描述。

不过,李追远运气比较好,他很快就找到了日记主人名字讯息。

【当赵工嘴里喊出“崔昊”和“李仁”时,我扭头看了一眼李仁,在他的眼里,我看见了无奈和不满,想来,我当时眼睛里也是有着一样的情绪。

这大概就是,赵工之前宣布他儿子出生请大家伙聚餐时,我们俩没给份子钱的代价吧。

唉,我是真不理解,他儿子在老家出生,居然还能隔空在工地上办席,而且还好意思收礼。

早知道,我就应该给的。

现在弄的,被安排留守,过年连家都不能回。】

日记主人叫崔昊,与他一同留守的那个人,叫李仁。

冉大成原本还想邀请他们俩去自己家过年,结果发现这俩人在年前就不见了。

他怀疑这俩人是开了小差。

每逢佳节倍思亲嘛,当地条件又艰苦,偷偷撂挑子回家过年团聚,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现在根据日记内容看来,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现在的问题是:

崔昊和李仁,他们俩现在在哪里?

就算是被吓得回家了,也不该是毫无音讯,至少薛亮亮那里应该能提前得到招呼。

在这里住着的,可不是普通工人,他们都是技术员或者管理者。开小差就开小差了,难不成还能就此隐姓埋名,连单位身份都不要了?

这是施工队,又不是部队。

因此,这俩人多半是真的失联了。

李追远快速翻看过年前那段时间的日记内容。

在崔昊的日记里,充斥着对领导对同事的各种不满,点名道姓出来的就有十几个。

不过,在大量埋怨腹诽中,也有不少工作内容。

施工进度被拖缓下来的一大原因就是,工地上频频发生意外。

今天一个摔断腿,明天另一个截了手,还有人掉进了搅拌机里,直接丢了命。

笼统看下来,因意外事故受重伤的,就有十几个,丢了命的有三个。

结合这个工程规模来看,已经是相当夸张了。

在这一背景下,施工进度要是还能得到保障,那才真叫见了鬼。

而且,崔昊日记中还记载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施工队吸纳了不少当地青壮劳动力,附近有一座苗寨,苗寨里也有不少人到这里来上工挣钱,一场意外事故中,苗寨的人重伤一个,死了两个。

后来苗寨那边集体过来讨说法,让工程足足停歇了半个月。

这是劳动保障纠纷,暂时不是李追远关注的重点。

李追远留意到的是,崔昊日记中的描述:

今天大雨,工地停工,不知道为什么,晚上那伙苗寨的人来到工地上,打着火把唱歌跳舞,弄出了不小动静,然后从工地架子上摔下去了,酿成两死一伤的事故。

崔昊说,他们那晚应该是喝醉了酒。

也难怪双方会为此扯皮这么久,苗寨那边觉得自己人是在工地上出的事,施工单位也觉得自己这边冤。

而且,这件事到年前也没能彻底解决,双方时不时地还会对峙。

李追远不禁怀疑,这申请的不是技术支持,而是施工单位想要找人甩包袱,可能他们也不指望薛亮亮来解决,而是希望薛亮亮解决不了后继续喊人出面。

至于事故频发的原因,因为还没来得及去工地上去看,所以暂不知道到底是客观施工条件导致还是施工不规范导致。

当然,也有可能两者都不是,而是另一种特殊的麻烦。

李追远拿着日记本,下楼喊来众人,将日记本交给薛亮亮和谭文彬共同翻阅的同时,他也做了简短的口头介绍。

大家伙坐在一楼院子里,中间升起了火,锅里煮着吃的。

冉大成送来了些腊排骨和果蔬,米面屋子里本就还有,润生就把它们简单处理了一下,煮了锅汤饭。

薛亮亮捡了日记里的重点看了后,将日记本递给谭文彬,他拿起勺子,一边给大家盛饭一边对李追远说道:

“小远,要真是出了这档子事,那我就只能听你指挥了。”

李追远:“崔昊和李仁,是要去找寻的,我们得弄清楚过年前到底出了什么事。

另外,苗寨这条线,我们也得摸一摸,我怀疑事故发生的那晚,那三个苗家人,并不是因为喝醉了才出的意外。

工地我们还没去过,也得去实地考察一下。

不过,当下首先要做的,是确保我们这个‘窝’的安全。

你们先吃饭。”

李追远起身,先走进一楼的一间办公室,拿出纸笔,在办公桌上画起了阵法布置图。

阵法这东西,得因地制宜,尤其是现在李追远对阵法的理解层次又加深了,他要将风水格局也容纳进去,好让阵法发挥出更高的效果。

设计出来后,还得进行傻瓜式步骤分解,把复杂化的东西简单化,然后交给下一级“承包商”。

他画好图出来时,谭文彬他们也正好吃完饭。

李追远把阵法图交给谭文彬,谭文彬一页一页地翻过去后,再分包给自己的下一级。

这种流程,团队里所有人都驾轻就熟。

很快,谭文彬、润生、阴萌和林书友,全都拿着阵旗等材料,去按图纸标位进行布置。

夜晚的土楼里,不断传出类似乘法口诀的清脆声。

若是有村寨里的老人经过,听到这动静,怕是会勾起以前上扫盲班的回忆。

薛亮亮觉得自己干坐着也不合适,就往少年这边凑了凑。

“小远,你给我也找点活。”

李追远从口袋里掏出一沓自己画的“试纸符”,递给薛亮亮:

“亮亮哥,你把这些符找地上贴上吧。”

“具体贴哪里?”

“你随意。”

“好,那你慢慢吃。”

李追远端起饭盒,汤饭已经凉了,他往里头加了些热水,然后就着从家里带的咸菜和香肠,吃了起来。

众人一直忙活到深夜,阵法才算布置好,在阵眼位置,李追远点了三根蜡烛,然后示意大家伙休息。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夜里就不要去瞎跑了,不如养精蓄锐静候天亮。

六个人,全都在一楼的一间办公室里用睡袋打地铺,哪怕二楼有现成的铺位也没人去睡。

一楼办公室门开着,对着院子,空间大,不管发生什么事,总能多一些转圜腾挪余地。

谭文彬安排好了守夜轮次,接下来就是睡觉。

一夜平安,天亮鸡叫。

大家洗漱后,简单吃了点东西,然后由李追远分配起白天任务。

谭文彬和阴萌留在村寨里,进行打听。

冉大成有拖拉机,平日里不会一直待在寨子里,崔昊和李仁可能会和寨子里其他人有接触,这部分线索需要收集。

再者,既然日记里记录了那么诡异的一幕,那么对当地的习俗背景、故事传说,也需要做一个基础了解。

反正谭文彬干这方面的事,李追远很放心,不需要自己多说。

薛亮亮和林书友一起,去工地进行检查。

李追远则和润生一起,去那座苗寨探查。

通过在村里的询问,找到了冉大成的家。

他家坝子上,晾晒着不少腊肉,生活条件明显比其他村民家里要好一大截。

冉大成正在吃早饭,没料到薛亮亮他们这么早就过来,快速扒拉几口后,就赶紧开出自己的拖拉机,载着四人前往工地。

去往工地的路得到过简单翻修,比进寨的路要好走些,但也是颠簸得很。

行进途中,李追远向冉大成询问了苗寨位置。

冉大成说去那里的路更不好走,他明天可以带他们去,但被李追远拒绝了。

分头行动本就意味着风险增大,既然已经做出了这一决定,那就自然要把效率最大化。

快到工地时,李追远和润生下了拖拉机,从这里有一条岔道,翻山过去,就能到那座苗寨。

冉大成说返程时会在这里等着接他们一起回去,然后继续载着薛亮亮和林书友向工地驶去。

李追远没急着上岔道,而是站在原地,居高眺望着斜下方的水电站工地,同时拿出了自己的罗盘。

那里是一个标准的聚阴汇煞格局,一般来说,水电站还真就适合这种地形建造,虽然不标准,但很多时候水势属阴。

但让李追远有些奇怪的是,聚阴汇煞局下,本该有阴潮积洼之象,可水电站两侧山体,却光秃荒芜。

要么是断流建站破了这里的风水格局,要么就是原本该聚集起来的阴潮,被其它东西给中和了……或者叫吸收了。

要是后者的话,那就说明该处施工地有特殊的东西,不把它摆平,施工时就会容易发生意外。

好在,薛亮亮身边有林书友保护,而且早上出门布置任务时,李追远也交代了只观察不做具体针对措施,意思就是见坏就遛。

“润生哥,我们走吧。”

“好嘞。”

润生弯下腰,李追远上了他的背,润生奔跑起来。

山路崎岖,但润生依旧健步如飞。

在平原地区的人眼里,翻山越岭,是描述困难的一种形容词,但在山区人眼里,这就是他们的日常。

冉大成说的翻过一座山,不是指一个山坡,这山,有好几道绵延。

以润生的速度,依旧奔跑了接近一个小时,才在对面坡上,看见了苗寨的建筑。

这是一座虽然已与外界接触,却还没真正进行开发的苗寨,越是靠近它,就越是能感受到一股古朴的气息。

亮亮哥说过,以后这样的地方,都会是旅游胜地。

但那是以后,至少现在,当一个外乡人忽然进入他们的世界时,彼此之间,除了好奇与探寻外,依旧留有一份警惕。

没到寨门口,就有人来询问李追远二人来此的目的,对方汉话口音很重。

不过,李追远倒是能听得懂,毕竟是经过南通方言锤炼过的。

李追远告诉他们,自己是工地上新来的调查员,来询问了解去年那起事故的情况。

听到这个自我介绍,周围人眼里流露出了清晰的敌意,不过有位年长者将年轻人驱散开,示意跟着自己上去。

年轻人容易被情绪引导行为逻辑,年长者倒是能明白,斗气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途径。

苗寨内的环境,充斥着一种野性的美丽。

不过,它也不是那么原始,现代生活的东西,外头有的这里也有。

尤其是在看见一户人家院子里,俩孩子坐在小板凳上拿着铅笔写着作业,寨子里的风在吹过他们语文书上的插画后,都变得有些轻盈。

中年人将李追远二人引到一座老屋里,里头坐着一个老者,老者正低头抽着竹筒烟。

简单交流后,老者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中年人就退走了。

老者长舒一口气,抬起头,看见李追远时,眼里微微有些诧异,问道:

“怎么来了个娃娃?”

老者的汉话很标准流利。

李追远拿出了自己的证件,里头有学生证和单位开的实习证。

老者接过来仔细看了看,把证件递还给李追远的同时,还扭头对屋里喊了一声:

“阿妹儿,拿点吃食来。”

里头传来一声动听的回应:“有外客来了哇?”

一般只有外客来时,阿爷才会说汉话。

“嗯,外客,了不得哦,聪明娃儿。”

阿妹端着吃的出来了,她年纪和阴萌一般大,眼睛很亮,笑起来像月牙。

看见李追远后,阿妹忍不住伸手想要摸一摸少年的脸:

“长得真俊啊。”

“咳……”老者咳嗽一声,打断自己孙女的举动,提醒道,“娃儿虽然小,但现在也是公家的人哩。”

“哦,这真是吓人哦。”阿妹收回了手,捂着嘴,表示惊讶。

老者把竹筒递向李追远。

李追远摇头,示意自己不抽烟。

身侧的润生,眼睛亮了一下。

老者笑了笑,把竹筒递给润生。

润生把竹筒抱了过来,老者教他怎么吸,等润生吸了一口后,仍觉不过瘾,从包里拿出铁盒,打开后自里头取出一根粗香,点燃,放入竹筒里。

再用力一吸,润生脸上流露出舒适惬意的神情。

老者很是好奇。

润生拿出一根粗香,递给他。

老者没去尝试点燃吸一口,而是放在鼻前闻了闻,然后猛地站起身,换了一种目光看待李追远和润生:

“二位,到底是谁!”

能从一根香上,看出二人另一层身份,证明老者也不是普通人。

阿妹面露紧张,走到自己阿爷身侧。

老者伸手拍了拍孙女的手背,又换了一个更缓和的口吻问道:

“二位,是为解决那个东西来的么?”

李追远开口道:“爷爷,我们能坐下来好好聊聊么?”

“请坐。”

脱离普通人身份范畴后,聊天就变得更容易简单了,这是李追远乐见的局面展开。

传统苗家人一般有两个姓,一个是苗姓,一个是汉姓,老者汉姓是文,汉名叫文秀山。

光听这名字就知道老者以前家世很不错,当然,他现在在苗寨里的地位也很高,有点类似南方地区的宗族之长,不仅掌管族内俗务,还管祭祀。

这祭祀,显然是有点东西的,文老爷子可不是对润生吃香感到好奇,而是瞧出了这香里的隐妙。

当初在将军墓里,谭文彬可是拿这些香,去和那些鬼套关系走后门的。

李追远的自我介绍就比较简单,说自己家里有人研究玄门,自己耳濡目染,也就会一些。

对这套说辞,老者显然没信,但出门在外,不过度暴露家门本就是常理,他也就不觉得奇怪。

双方很快就聊起了工地上的事。

老者说,是寨子里的人去那边上工后,他才察觉到,那处工地有问题。

出事的那三个人,也是寨子里他的徒弟,他本意是想帮忙,让他们去把那问题给解决,好不影响施工。

毕竟,他分得清好赖,知道水电站建起来后对当地的好处。

但谁成想,问题没能解决,反而被问题给解决了。

说到这里时,老者脸上也呈现出了无奈与抑郁。

不等李追远开口,老者就先一步问道:“你说,这补偿,我们该要不该要?”

李追远点点头:“该要。”

只是要的方式有点不对,工地上请“能人异士”做法驱邪保平安,不算什么稀罕事,但这部分的支出,你真没办法白纸黑字地写上去,也没人敢写。

而且,这种事要是事先不说清楚,事后就更难扯得清。

老者一开始是轻敌了。

李追远:“如果您所说的属实,那补偿方面,我会去帮您争取下来的。”

老者摆了摆手:“不仅仅是补偿款的事,那地方有问题,不把问题解决,继续施工下去,只会出更多的事,就算最后那水电站建成了,反而会引发更大的灾祸。”

李追远:“这也是你们去阻止施工的原因?”

老者:“一半一半吧。补偿款是要的,但我也害怕这个问题会变大。你们把水电站建好了,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了,以后这里因此再出什么灾祸,就得我们这些本地人来扛了。

我不是不懂变通,也不是不讲道理,但有些事解决不好,是真的会继续死人的。”

李追远:“那个问题,您能再具体形容一下么?”

老者站起身:“我带你们去见一个人吧。”

在文老爷子的带领下,李追远和润生走入了寨内另一户人家的家里。

门口,坐着一对老夫妻,老夫妻看见外来人,马上瞪大了眼睛,眼里有怒气。

文老爷子用苗话呵斥了他们几句,老夫妻这才撇过头,不再阻拦。

走进屋里,推开一个房间,房间显得有些小,木墙壁似是新置的。

里头放着一口水缸,水缸内泡着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神情萎靡,听到动静时睁开了眼,但他眼眸泛白,明显自我意识所剩不多。

缸内泡的是草药,还有几条蛇在里头游动。

但外侧缸壁上,已长出了密密麻麻的灰色菌毛。

“我就三个徒弟,他是那晚唯一一个活下来的,现在,就只能勉强维系成这个样子了。”

李追远问道:“他现在能说话么?”

“偶尔会清醒,说些胡话。”老者将自己的手伸入水缸中,自里头抓出一条蛇,然后大拇指在蛇腹位置按捏。

青年眼眸里的浑浊稍稍退去,他的身体开始在缸内扑腾,嘴里不停叫嚷的同时,神情一会儿惊恐一会儿谄媚。

他说的是什么,李追远听不懂,但有一个发音,不停地重复出现——老变婆。

老者翻译道:“他在求饶,求她不要吃了自己;还说,他的兄弟洗干净了,吃了他的兄弟,就不要吃他了哦。”

李追远问道:“他喊的那个老……”

少年察觉到老者神情一变,马上改口问道:“名字都不能说?”

老者点点头:“说了,她就能听到,会找上你。”

说罢,老者伸手抓住墙壁一侧,将它卸下。

原来,先前打开门觉得里头房间比较小的原因是,房间四周,包括地板以及天花板处,都新加了一层木板。

当把这些新木板取下来后,原本房间的墙壁上,到处是爪印。

她不止一次地来过这里,看过这个猎物。

她故意没杀他,故意让他生不如死地活着,甚至故意留下了自己来过的痕迹。

寻常的邪祟,行事风格可没有这般嚣张,它们鲜少出现在人群聚居处,而且还是在寨内明显有能人的前提下。

老者带着李追远和润生走出屋子。

有句话,李追远知道自己说了没用,但他还是得说:

“我或许有办法,能让他恢复正常。”

“谢谢。”老者点点头,“但你能救得了我们全寨么?”

李追远知道会是这样的回答。

老者叹了口气,说道:“这是她的警告,人救回来的当晚,她就在屋子里留下痕迹了。”

李追远:“我会去尝试处理她的。”

老者:“我不会帮你。”

李追远:“理解,但你可以多给我一点讯息么?”

老者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点头。

他领着李追远回到自己家,在先前聊天的地方坐了下来。

老者让自己孙女拿出纸笔,在上面写下了几行字,分别是:

牙变婆。

熊嘎婆。

老变婆。

老者用手遮盖着字,只推到少年面前,让他看了一眼,然后马上将纸折起来,烧掉。

“不同的地方,对她有不同的称呼,她的故事,流传于整个云贵川。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阿爷就跟我讲过她的故事,阿妹小时候,我也对她讲过。

但我真的没料到,她居然真的会出现在我家附近。”

说到这里时,老者露出苦笑。

这本是长辈拿来哄骗孩子乖,早点听话睡觉的恐怖故事。

就跟“再不听话喊警察叔叔来抓你”一样。

看着孩子们害怕的样子,大人们只会觉得好玩有趣。

然而,当发现这个恐怖故事的背景,真就在自己家门口时,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李追远脸上的神情也是略显凝重。

能成为一大片区域里的流传故事的邪祟,意味着两种特征:一是存在悠久;二是曾非常活跃。

而这,都可以理解成……不好对付。

“我年轻时,曾在外游历过,关于她的故事,我也听过很多版本,她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一类。

有说她是女人生前受委屈,死后怨念集结,诞生出的尸妖,将这一类,统称为她。

有说她生前曾是贵女,破家灭寨后,沦为奴隶,一直饱受折磨,最后被拉去殉葬,最后靠自己双手挖出坟墓,变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有说她本是一位圣女,却走入邪道,企图以自身孕育鬼胎蛊,最终受蛊反噬,母子一体,天生怨气,嗜血成性。

关于她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我也不知道哪一种是正确的。

不过,有一点是共通的。

她,

喜欢食小孩。”

在说这句话时,老者看着李追远的目光,带着些许闪烁。

“尤其是你这种,看起来干净斯文的小孩,那是她的最爱。”

李追远礼貌地笑了笑。

老者抿了抿嘴唇,这少年的气魄与胆识,当真让他刮目相看。

但很快,少年接下来的话,让老者内心对他的评价,又被提了一层:

“那挺好的,我还怕她不来。”

老者有些僵硬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老者又说了几件事。

一是他那三个徒弟准备去解决她时,带上了寨子里的几件世代供奉的器物,结果不仅死伤惨重,连那些器物也全部被毁掉了。

寻常山精鬼魅,连那个器物都无法靠近,可对她,似乎就完全不起效果。

二是出事后的有一天晚上,老者曾亲自坐镇受伤徒弟家,企图等待她的到来。

她来了,来得悄无声息,在屋内留下了痕迹。

而整个过程中,老者毫无所察,这意味着,她如果想要杀了他,轻而易举。

三是寨内有族人下山去镇上采购时,夜里回来搭乘附近一位寨民的拖拉机。

有老婆婆在路上招手也想搭便车,那寨民就让她也坐上来了。

老太太蓬头垢面,衣服残破,上车后就很饿的样子,在啃食着东西,吃得津津有味。

问她吃什么,她说在吃鸡爪,还给了那族人两个,那族人先吃了一个,觉得滋味不错,另一个就放口袋里,想要带回去给家里孩子吃,结果下了拖拉机走山路回到寨子里后,在灯光一下一看,哪里是鸡爪,分明是连并在一起的血淋淋的手指。

李追远询问那个吃了“鸡爪”的族人现在怎么样了。

老者回答:生了场大病后死了,年前刚办的丧事。

李追远又问,那个开拖拉机的寨民是谁。

老者说姓“冉”,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开着拖拉机,拉一些货来苗寨里贩卖,也会收一些山货去镇上卖。

李追远觉得,那个开拖拉机的,很可能就是冉大成。

不过,从接触下来,李追远没在他身上察觉出什么不对劲,去过他家里,他家里也挺正常。

一般和邪祟接触久了的,自己或者自己住处多少都会留下一些痕迹。

但他完全没有。

所以,不一定是冉大成和那个老变婆是一伙的,大概率只是他运气好,虽然接触过老变婆,却并未嘴馋跟她要东西吃。

聊到最后,老者实在是没什么线索可提供的了。

李追远起身,准备告辞。

老者开口道:“对不住了,孩子。”

为了保存寨子,他选择了低头,不起直接冲突,这无可厚非。

因为老变婆明显有着毁灭这个寨子的能力。

李追远微微一笑,道:“您已经努力过了,剩下的,就交给我来解决。”

老者:“若是能解决,事成之后,我苗寨必有……”

李追远抬起手,打断了老者的话。

“我不是为了这个。”

老者:“我知道,但这是我们寨子里的一点心意。”

“我也不是为了你们。”

老者沉默了。

阿妹开口问道:“外乡来的少年郎,那你是为了什么?”

李追远:“我是为了我自己。”

阿妹疑惑道:“可你不是这里的人呀。”

老者伸手轻轻拉了拉孙女,说道:

“我年轻时,接触过一些人,他们喜欢说一句话,而且每次说那句话时,神情都很肃穆。

先生,

是为了正道吧?”

这次轮到李追远沉默,他可没说这样的话。

老者发出一声感慨:“先生以后可常来我寨里做客,不为感谢,只求先生赏脸光临。”

“好的。”

李追远转过身,身旁的润生蹲了下来,将少年背起,走出苗寨。

老者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

“阿爷,人都走了,你还在看呐。”

老者坐了回去,将竹筒烟拿到自己面前。

阿妹笑道:“阿奶在时常说,阿爷年轻时长得可俊了,阿奶当初一眼就瞧中了你,是不是就和先前那少年一样?”

老者笑了笑,然后又摇摇头,吐出一口烟后,缓缓道:

“我年轻时可远不如他。”

……

李追远趴在润生宽厚的背上。

润生奔跑时,会刻意维系自己上半身的平衡以减轻少年的颠簸,李追远甚至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在润生背上打个盹儿。

他确实是睡着了。

因为他有种预感,这个老变婆会很难对付,自己必须时刻保证好状态。

一定程度上,只会大开杀戒的邪祟,其实更容易对付。

而那种有力量且懂得克制的,反而危险系数更高。

因为这意味着,她有脑子。

“小远,你快看。”

润生的声音,让李追远苏醒,少年睁开眼。

他们二人正站在一座山头上,再往下就是之前和亮亮哥冉大成他们分开的岔道。

原本说好,谁先完事儿后都会在这里等待,然后一起坐拖拉机回寨子。

现在,他们站在山坡上,可以看见远处下方的路上,有一辆拖拉机已经行驶了过去。

开拖拉机的是冉大成。

后头载着四个人,分别是薛亮亮、林书友……

以及润生和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