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捞尸人 > 第一百八十章

捞尸人 第一百八十章

作者:纯洁滴小龙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21 00:37: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吃早饭啦!”

太爷家的晨曦,是被刘姨喊出来的。

李三江端起碗,就着小咸菜扒了几口粥,目光扫向谭文彬、润生和林书友他们,默默点了点头。

前几日不着家的骡子们,今儿个都回栏了。

数一数,不错,一个都没走丢。

饭后,按照惯例,应该由小远侯来陪着自己去散步消食。

不过,李三江今天却主动点了润生的将,开口道:

“润生侯啊,来,你载着我去一趟四安镇。”

润生愣了一下,他原本是想着今天回一趟西亭老家,给自己爷爷添置一轮米面粮油。

毕竟,上一浪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按理说,也快到接下一浪江水的时候了。

得趁着出门前,给自己爷爷安顿好,要不然爷爷真可能会饿死。

以前爷爷还年轻,身子骨能扛,饿一饿倒也挺得住,现在年纪大了,真不经饿了。

但既然李大爷开口了,润生也就点点头,去把家里三轮车推了出来。

谭文彬手叉着腰,在旁边打了个呵欠,对润生道:“我帮你去一趟。”

“嗯。”润生应了一声,骑着三轮车载着李大爷下了坝子。

前阵子李三江本打算去石港镇上摸奖的,但因为吴家的事儿,耽搁了好几天,没能赶得上。

这摸奖团队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毕竟一个地区的短时间消费能力有限,摸个两三天也就差不多了,得换另一处就食。

现在,刚好换去了四安镇,距离思源村,说远不远,说近也不太近。

李三江不好意思让小年轻们知道自己是去摸奖的,怕自己带了坏头,思来想去,也就润生侯最合适跟着去。

等到四安后,就让润生隔老远地抽香等着,自己去偷摸买张奖券,领了奖就回来。

是的,李三江昨晚又做梦,梦到自己摸奖又中了,这已经不知是近些天第几次做这样的梦了。

这下子,不图别的,哪怕只是为了解梦,自己都必须去摸一张。

谭文彬点了根烟,说道:“那我去一趟西亭。”

阴萌:“我和你一起去吧。”

“我一个人可以了,不就是买点吃的喝的么。”

“我有经验,你要是买多了,他就能拿去卖了上牌桌,反而容易让他饿死。”

“行,那就一起去。”

谭文彬和阴萌就一起去了西亭。

大上午的,山大爷正坐在院子里,喝着早酒。

也没什么像样的下酒菜,一盘腌过的萝卜干,一碟醋,一碟酱油,两块被吸溜光滑的小鹅卵石。

喝的酒,也是厨房里的料酒。

没办法,山大爷眼下只有这些调味料富裕。

“哟,山大爷,喝着呢?”

谭文彬进院子得很快,快到山大爷都来不及收拾自己的下酒菜。

老人家面色有些讪讪,让小辈瞧见自己的窘样,脸皮上终究有挂不住。

“萌萌,给我找块干净的小石头来,我陪山大爷喝两杯。”

“臭小子。”山大爷没好气地瞪了一眼谭文彬,问道,“润生呢?”

“润生有事,今儿个来不了,我就是代替润生来的。”

谭文彬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钱,递给了山大爷:“这是润生让我给你的。”

“哎,好。”

山大爷接过钱,像是久困阵地的战士终于等来了补给,重新恢复起了昂扬的斗志。

“那个,彬侯啊,你们现在家里坐着,中午在家吃饭,我去给你们买点菜。”

“行,山大爷您快去。”

谭文彬当然清楚山大爷急着要去做什么,也不阻拦。

等山大爷兴高采烈地跑出院子后,阴萌看着谭文彬,有些无奈道:“你不该直接给他钱的。”

“老人家高兴就好,对了,你去买米面粮油吧。”

“那你要去做什么?”

“去看我山大爷大杀四方。”

谭文彬说完,就跑出了院子,追上了山大爷,和他一起去了赌屯。

阴萌出门去购置米面粮油,这也是个技术活儿,得掐着量来。

等阴萌买完东西且放置好时,山大爷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阴萌都有些惊讶:输得这么快?

山大爷背后的谭文彬嘴角带着笑。

阴萌说道:“山大爷,东西都准备好了。”

山大爷有些艰难地对阴萌笑了笑,很是不好意思地躲进了屋。

阴萌走到谭文彬身边,问道:“都输光了?”

谭文彬:“嗯,都输光了。”

阴萌:“我知道他一直输,但没想到效率这么高。”

谭文彬:“他也不是瞎打,小牌就丢,也不偷鸡,就是次次拿到大牌,都会被强暴。”

“强暴?”

“就是牌桌上有人会刚好拿到比他大一点点的牌,简直邪了门。”

“就该戒赌。”

“戒不了的,打打牌输输钱也挺好,要是哪天山大爷忽然高兴地喊自己赢钱了,那才是真的吓人。”

“什么意思?”

“不太好解释。”

谭文彬跟在远子哥身边久了,看书学习就没停过,耳濡目染下,也是懂了些命格风水的道道。

在远子哥面前那肯定是不够看,可要是去社会上,骗骗那些暴发户土老板,那还真是绰绰有余。

别的不说,现在回头看一看,光是家里户口簿上有个润生,山大爷还能身体硬朗的活到现在,已着实不容易。

“既然知道必然输钱,那还给他做什么,还不如拿去给他和润生多买几件衣服。”

谭文彬从兜里取出一沓钱,递给了阴萌:“给,去给润生买衣服吧。”

“你今天出门到底带了多少现钱?”

“还是先前给山大爷的,我和他一起上的赌桌,他输的钱基本都被我赢了。”

……

二楼露台,李追远在看书,阿璃坐在旁边陪着他。

少年觉得,自己以前对这些养生著作偏见感过重,其实细读之下,还是能发掘出其中奥妙。

正经养生书所倡导的理念,虽然方法路途各异,可大方向上,都是把人体当作一个大周天来调理。

换言之,就是将人体本身,当作一处风水或一座阵法。

这倒是和秦氏观蛟法的炼体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润生身上的那十六道气门,不就是十六个风水气穴么。

李追远合上书,开始沉思。

他是看什么书,都会习惯性去吃透,以前也习惯了推演其它功法。

对这养生书,也是一样。

但依旧无法避免一个问题:身体发育。

不管是养生还是炼体亦或者是武术,都是对人体的一种再开发。

因此,在成年前,也就是身体发育完备前,所进行的任何再开发,都是杀鸡取卵。

这一点,柳玉梅和秦叔早已明说过,哪怕是过去秦柳两家的年轻族人,青少年时期,也都是在不断进行基础打磨,不会去干提前透支的蠢事。

即使是李追远,也无法对此进行破局,因为他终究还是个“人”。

无论你心智再成熟,超越同龄人多少,可你的身体,始终还是需要时间来慢慢长大。

但也不是一无所获,其实收益很大。

各本书的精华内容和诀窍思路,做一个综合,少年能自己给自己量身定制一个体质调理规划。

不需要灵丹妙药,不需要天材地宝,甚至连药浴都不用,因为他能挥挥手,改变自己所处的风水格局,了不得再在每日吐纳时,给自己设计一个合适的阵法。

这样,他就能自己给自己调理气血,牵引经脉。

让自己一步步,朝着武道奇才的苗子进发。

自己的身体自己最清楚,而且他又正处少年发育期,本就是可供调整与塑造的黄金阶段。

那些大家族,往往会有经验丰富的长辈来对年轻族人进行调教指导,李追远自调自导,论效率和效果,不知比前者高出多少倍。

他是异类。

因为有他这种能力的,普遍年岁久远,莫说人到暮年了,很多甚至都已经变成不人不鬼的状态,就算有满脑子的思路和想法,也无法回到少年时期付诸实践。

领悟到这一层后,李追远甚至都有些理解天道了。

少年伸手,轻轻拍了拍额头。

我理解它做什么?

与天道共情,还不如趁早给自己选一处未开发的吉穴。

这时,有一道熟悉的身影推着一个木轮车向这里走来,是吴有根,老吴家仅存的二儿子。

他应该是来找太爷的,现在太爷不在家,彬彬也不在,那就只能由李追远下楼去招呼。

吴有根是来送钱的。

他和他大哥当初手里本就没什么钱,办葬礼时很多款项,都是拖欠着的。

现在分家了,财产分割清楚,那就该来还账了。

许是看惯了周围亲人的尔虞我诈和吝啬算计,所以对愿意在特殊时刻伸出援手的李三江,他和他大嫂,是无比感激的。

李三江的几天坐斋费,葬礼板凳、碗碟、纸人等这些,都是在李三江这里赊欠的,要是没李三江抬这一手,那葬礼怕是都办不起来。

吴有根拿着一张纸,一笔笔算着费用,钱也是一笔笔递到李追远手中。

等这些钱结清后,吴有根从木轮车上拿出带来的礼物,烟和酒,都是店里买的,在农村,属于中档以上了,不是村民们的日常嚼谷。

李追远:“这些就不用了,拿去退了吧。”

少年知道,他们刚分家,还拿出分家钱从老三老四媳妇那边买下了那两间瓦房,其实手里的余钱,真的不多。

大部分,都落在了房子上了,而农村宅基地也不方便买卖,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动产”。

吴有根用力摇头:“钱是有的,以后我挣钱就我和嫂子花,有钱的。”

以前,吴有根上有父母还有大哥,每天叫自己干啥就干啥,要么跟着大哥去打零工,要么就去种田,有口吃的有身衣服穿,就不在乎其它了。

其实他种地是一把好手,而且瓦匠活儿也做得不错,要不是挣的和种的都得交公拿去贴补那俩弟弟家,他日子在村里至少能过得滋润红火。

以前是没接触过,现在真发现自己挣的能落到自己手里,才发现日子可以过得这么宽裕。

“我太爷是不在家,但这些东西,我太爷就算在家,也肯定不会愿意让我收的,他帮你们,可不是为了这些。”

吴有根面露难色,说道:“可是嫂子吩咐我,这些一定要送到。”

李追远建议道:“分批送吧,逢年过节时,当亲戚走动走动,每次送一点,太爷就不好意思不收了。”

“好。”

吴有根觉得这法子很不错,直接应了下来,然后,他把一张四方桌从木轮车上卸了下来。

“这是送给李大爷的,说好了的,他喜欢。”

李追远记得这张桌子。

太爷给吴家坐斋时,就是坐在这桌子后念的经。

应该是太爷觉得这桌子高度正适合自己,手肘往桌面一撑,手掌托着侧脸,恰好方便打盹儿。

吃斋饭时,太爷就笑着提起过这事,被吴有根和他大嫂记下了。

李追远扫了一眼这桌子,桌子年代有些久远了,大概估量,应该是清代的,上过几次漆,桌腿也做过几次修补。

并不是年代久的物件儿都是古董,排除那些有特殊历史故事的,大部分的古董,都是那个时代贵族用的东西,平民使的物件,哪怕存放多久,也不值钱。

“那桌子我就收下了。”

“行,我给你放进去?”

“不用,就先放这坝子上吧。”

“好。”

钱给完了,桌子也送了,吴有根却依旧不打算走,反而欲言又止。

“还有事?”

“有的,本想求李大爷给我算个八字的。”

吴有根从口袋里掏出另一张纸,将其打开,里面还夹着两张钱。

这是来之前就思虑好的事,连算命的钱都预备好了。

李追远伸手接过钱和纸,纸上写着两个人的八字。

“你和你嫂子的?”

“对。”

“算合不合?”

“要合。”吴有根很坚定地说道。

李追远点点头,晓得他意思了,这是要造假。

吴有根继续道:“我问了嫂子,嫂子不愿意,说不想成为我的累赘,怕耽搁我。”

相亲市场,一向很现实,每个人在这里头,都会被标注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有些时候,比农贸市场都准确。

吴有根年纪不小了,但身体好,人老实,有手艺,家里人又死了个干净,上头没公婆。

这条件,想找黄花大闺女那是不可能的,但俏寡妇或者离异带孩子的,那还真是吃香。

丧事一办完,就有牵线的人上门来问吴有根的意思了。

但吴有根心里只有嫂子。

葬礼结束那天,村里人的撺掇话,他是听进去了。

他以前对嫂子没歪心思,现在也没有,但他不想看嫂子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没依靠。

现在家里好不容易清静了下来,他要是再讨个媳妇住进家里,他害怕又变回以前那种钩心斗角互相算计的生活。

他很直白地对嫂子开口了,但嫂子拒绝了。

算个八字,对李追远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这俩人,八字不犯冲。

至于八字契合这种的,本就是极小概率,不犯冲就没什么问题,日子是人过的,又不是指着八字过。

“那你回去就说,我太爷算过了,很合得来,我会把这件事告诉太爷的。”

“谢谢,谢谢。”

吴有根心满意足地推着木轮车离开了。

坝子上,一直坐在那里喝茶的柳玉梅,全程听到了这里的对话。

她是有些奇怪的,这孩子,什么时候耐心一下子变得这么好,而且近期总是帮人处理这种对象夫妻间的事儿。

放在过去,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柳玉梅见李追远第一面,就晓得这孩子是个早慧的,但越是早慧的人,越是情感淡薄。

李追远伸出一只手,将这四方桌抬起,搬进了屋子。

秦叔恰好这时扛着锄头回来,见到了这一幕。

习武之人,对力道方面本就更为敏感,他不由得看向柳玉梅。

踌躇许久,他走了过来,小声问道:“主母,您传授小远习武了?”

柳玉梅放下茶杯,捏起一块酥糕送到嘴里咬了一口:“我可没有。”

“那小远……”

“小远这孩子,以前就每日练你教的吐纳和基本功,也就前些日子开始,早上会打一套自创的散拳活络筋骨调整气血。”

“可这力气……”

柳玉梅不以为意道:“阿力,人和人,是有差距的。”

秦叔:“……”

柳玉梅笑了,不知怎么的,她有点开心。

老太太站起身,茶也不喝了,东屋刚补了新的一批牌位,她想去和他们再唠叨唠叨,嗯,趁着祖宗们还齐整时。

秦叔走进厨房,倒了一碗凉茶喝。

刘姨正磕着瓜子,瞥了秦叔一眼,说道:“你也学会拍马屁了啊。”

“啊?”

“算了,你没学会这一茬。”刘姨叹了口气,“是我想多了。”

“什么意思。”

“没事你就多去主母那里提一提小远,主动拿自己和小远做做对比,反正你也早就习惯了,不如拿这个换主母开心。”

“我知道了,我会的。主母现在,是越来越喜欢小远了。”

“小远这样的孩子,只要没病的,都会喜欢。”

刘姨从炉子上取下汤药,端着送去东屋。

东屋里,正传出柳玉梅对着牌位聊天的声音:

“我现在看小远这孩子啊,是越看越喜欢。”

刘姨故意掐着嗓子说道:“哎哟喂,这招婿上门,只能招那种老实的,可不能招那种过江龙,要不然家底子都便宜了人家喽。”

柳玉梅侧过头,绷着脸,看着刘姨,随即,她自己就先破了功,笑道:

“皮又痒了,掌嘴。”

刘姨放下汤药:“您先喝药,我掌嘴给您解解苦味儿。”

柳玉梅端起碗,一边喝药一边看着上头的新牌位,问道:“漆料都一个色?”

“是的,但材料不同。”

“跟阿璃说了没有?得跟阿璃介绍一下,这些祖宗分别用什么材料做的。”

“这倒是不用,阿璃这方面,比咱们精通。”

“我也是奇了怪了,琴棋书画等等那些,小时候我都是教过的,但锻器这方面,我自己都不精通,你们也不精通,又到底是谁教的她?”

“小远那孩子看书多,阿璃也在旁边一起看着,应该也是看进去了一些。”

《江湖志怪录》里,魏正道介绍的符纸、器具,多了去了,虽然不可能无比详细,很多都是浅尝辄止,但对于聪明人而言,有个图样或者有一句介绍,就等于指明了方向,解决了最大难题。

柳玉梅一口气喝了半碗药,感慨道:

“阿璃要不是没了先祖灵位庇护,遭了那样的事,也是绝顶聪明的孩子,小远就不用说了。你说,他们俩以后长大了,成婚了,生的孩子,得会是什么样?”

刘姨欲言又止。

柳玉梅忽地又叹了口气:“不过,他俩好像一点都不喜欢孩子。”

刘姨宽慰道:“终究不是自己的嘛。”

“有理。”柳玉梅复又露出笑颜,将余下汤药一饮而尽,然后捡起本该让其就着汤药喝的糖块,递给刘姨,“还是你嘴甜,赏你的。”

刘姨张口接下,抿着糖,说道:“所以啊,您更得把身子骨养好,万一他俩真不喜欢孩子,生了也不喜欢,还得您来帮忙带的。”

“那是,再来一碗。”

……

林书友原本在大胡子家,想求熊善再给他介绍介绍辰州符的其它用法。

但有了上次把他搞出阑尾炎的经历,熊善哪敢再自作主张帮他琢磨这个。

总之,任凭林书友如何软磨硬泡,熊善都岿然不动。

最后没办法,林书友只得在大胡子家帮萧莺莺和梨花做了会儿纸扎后,就回来了。

润生谭文彬他们都不在,林书友有些无聊,顺势往那四方桌上一坐。

到底是修修补补过的老桌子,就跟年迈的老人一样,有时候能硬挺着活很久,可有些时候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它身子骨散架。

林书友一坐,就只听得身下传来“咔嚓”一声。

“砰!”

桌子被林书友给坐塌了。

李追远手里拿着传呼机,正好下楼。

他刚收到来自薛亮亮的传呼,准备去张婶小卖部那里回电话。

“小远哥……”

林书友有些尴尬地站起身,说道:

“我会把它修好的。”

“修不好也没事,劈了送去厨房当柴烧吧。”

李追远不以为意,一张破桌子而已。

少年离开家,走到张婶小卖部,给薛亮亮回了电话。

电话很快被接通:

“小远啊,你还在南通么?”

念到“南通”两个字时,亮亮哥的语气里,饱含深情。

“嗯。”

“还以为你们已经出门了呢。”

“我还以为你打电话给我,是要告诉我该去哪里出门了。”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到接下一浪浪花的时候了。

接到传呼时,他还想着这次是不是又是亮亮哥来提供线索。

“我哪能出门啊,选拔才刚开始呢,我正头痛着呢。”

当下大学生很是金贵,且综合素质能力较高,可即使如此,薛亮亮和李追远他们那伙人待久了,就觉得自己现在选拔的人,有些食之无味了。

“你不应该给他们提前分配实习么?”

“还早,得过几个月。”

“哦。”

看样子,这次不是亮亮哥给自己提供线索了。

薛亮亮是单纯打电话来聊天的。

对一个天南地北到处跑且忙习惯了的人来说,再回校园主持工作,有一种猴子被关回笼子的感觉。

李追远就陪他聊了一会儿,等待着他的图穷匕见。

铺垫了很久,最终目的终于出来了。

“小远。”

“嗯。”

“你让彬彬帮我买点换季的衣服,代我送过去。”

“好。”

“替我对彬彬道声谢,麻烦他了。”

“好。”

薛亮亮连续提了两次谭文彬,意思就是他不想让李追远去。

亮亮清楚,自己那位,对小远很畏惧。

挂了电话,李追远往家走。

刚上坝子,就看见林书友拿着半截桌腿走了过来。

“小远哥,这桌腿里有夹层。”

林书友本想尝试把这桌子给修好的,但坏得太彻底了,修它甚至比重新做两张桌子都费时费力。

他就干脆听小远哥的吩咐,把这桌子给劈了当柴烧。

劈到这根桌腿时,发现里头有个小镂空,塞着一张黄色的绢布,里头还包裹着一块缺玉。

李追远接过绢布,摊开,上书五个字:

【木王府宝藏】

整个绢布,就只有这五个字,李追远仔细检查了一下,没夹层,没使用特殊痕迹和颜料,不用尝试湿水或火烤。

这缺玉,按照比例,应该是原玉的三分之一。

而且上有特殊雕纹,应该不是无意间打碎的,更像是特意制出来以用作占卜指引的器具。

林书友:“沐王府?”

李追远:“嗯,你继续说。”

有时候伙伴们确实能提供一些新奇思路。

林书友:“云南那个沐王府?”

李追远:“嗯。”

林书友:“反清复明的宝藏,天地会?”

李追远:“《鹿鼎记》?”

林书友:“对,就是这个。”

李追远:“那个沐王府是有三点水的,这里的木,没有。”

林书友:“啊?”

李追远:“不过也是云南的,应该是丽江那位世袭土司。”

少年开始思索,这算不算是线索的一种?

可如果是线索的话,距离就有些远了,云南啊。

而且,线索给予的方式,也真是够直接的,居然就藏在这根桌腿里。

李追远隐隐怀疑,这算不算是自己和魏正道“正义切割”之后,天道对自己的“抬一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不该就只给一条线索,最起码,得来三条。”

林书友听到这话,忙道:“小远哥,我这就去把另外三根桌腿也给劈了看看!”

“嗯,好。”

李追远点点头,拿着绢布和碎玉走上楼。

阿璃没坐在露台藤椅上,那应该就是在自己房间里画画。

推开门,走进房间,果然,阿璃正站在画桌前持笔作画。

见少年进来了,女孩对他露出笑容。

李追远走过来,看了一眼画作,然后留意到女孩最新那几笔的意境有些突兀。

水墨画讲究个意境统一,不是指绘画时不能停顿得一气作下,而是指作画者在创作时,每次提笔时,都得秉持同一种心绪。

这种创作问题,不应该出现在阿璃身上,除非她的心绪,受到了某种影响。

李追远没说话,只是双手撑在画桌上,继续欣赏着画。

他曾对女孩说过,要是遇到什么事,必须得告诉自己,别管有没有危险。

他们之间,越是危险的事,才越是有趣。

那种“我知道有危险所以不能告诉你”的纠结,少年不喜欢。

该担心担心,该爱护爱护,该做的事儿更得做。

女孩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少年掌背上,轻轻摸了摸。

少年扭头,看着她。

女孩对着少年摊开手掌,眼睛里亮着光。

“有东西来了?”

女孩点头。

自打梦鬼那次事之后,阿璃梦里的那些东西,要多乖巧就有多乖巧,退避得太过,使得李追远都无法拘到它们。

李追远也清楚,这些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儿,终究要成一种过去式了。

而今,居然有东西卷土重来。

那就不再是先前的那种东西,要还是以往的那些玩意儿,阿璃早就习惯了,不至于在作画时搅乱心境。

所以,这次来的,是个大的。

不屑于和那些小喽啰一起鼓噪针对一个小女孩,但和秦柳两家历史上有仇,时机合适时,他依旧会选择报仇。

相较而言,倒也算是一种堂堂正正,但同时……也更危险。

李追远伸出手,与女孩十指紧握,闭上眼。

熟悉的平房,熟悉的供桌,熟悉的龟裂牌位。

但这次,这些牌位开裂处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赤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颜色都有。

因为现实里,东屋的牌位被重新定制了,女孩也早就摸清楚了它们的材料,也就顺便在自己的意识里,给祖宗们进行了“物料归位”。

只是,哪怕颜色上有变化,可终究没有灵。

李追远低下头,他的脚下,有一道长长的身影。

这不是他的影子他没这么高。

此刻,正有东西,站在门槛外。

除了第一次的那位余婆婆,接下来,就没有邪祟敢站得这么近,这般嚣张过。

李追远转过身,面朝门外。

门槛外,有一张椅子,上面坐着一个人。

这个人很高,哪怕是坐姿,依旧比正常男性要高得多。

他身穿黑色长袍,上面绣着各种飞禽走兽,不是蟒袍,也不是官服,既有严整规制,却又没办法和李追远记忆里任何朝代的正服对应上。

一般这种情况下,意味着这衣服规格体制,只在小范围或者在家族内部流通。

就比如秦柳两家,也有着正式场合下自己的等级服饰。

自己那里,还有柳奶奶送的两套呢。

对方低着头,似是在俯视打量。

其头部位置黑黢黢的,只能感知到目光流出,却看不真切脸。

李追远抬起头,捕捉到对方目光后,坦然与其对视。

良久,黑袍人发出了阴恻恻的笑声。

和之前那些白雾中的邪祟们的恫吓、诅咒不同,这里的笑声中,还夹杂着一抹唏嘘。

仿佛是看见当初的仇人之家,竟沦落到需要靠孩子来撑场面后的一种无奈。

即使李追远依旧能够与其“对视”,没落下场面,但在黑袍人眼里,也无非是少年需要顶起门楣来的一种倔强。

黑袍人的目光从少年身上挪开,扫向后方供桌上的牌位。

在其中一张牌位上,目光驻留许久。

似是在回忆,曾经与那位龙王交锋的岁月。

李追远知道,自己此时若是顺着其目光感觉,应该能找到那位龙王的位置。

但他不能这么做。

人家略过自己去看身后的长辈,本就是一种没拿你当回事儿的态度,你要是真跟着一起回头去找寻长辈,就是自降身价。

都知道秦柳两家败落了,但柳玉梅这些年一直撑着的,就是秦柳两家的那口气。

现在,这一责任,落在了李追远身上。

少年开口道:“你若真想祭拜,可寻路而来,牌位前磕头。”

黑袍人的目光,再次落到了少年身上。

这一次,没有轻视,换上了郑重。

他将自己的手,从袖口中探出。

李追远注意到,他的手很大,也很长,人家毕竟有这么夸张的一个个子,这倒也正常。

只是,其手指上的五根指甲,全部漆黑,散发着精纯的尸气。

这不是死倒的气息死倒的气息中会有一种特殊的湿润。

而这种尸气,李追远曾见过,很久之前,猫脸老太来家里借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开寿宴,有一尊僵尸自梦中出现,与其大战。

眼前这位黑袍人……是僵尸?

对方手掌中,有一块玉。

自己手里,刚得到一块碎玉,正是其中一部分。

只见对方掌心抛起,玉石分开,落于地上,化为三块。

自己猜得没错,这玉,确实是拿来做占卜的。

虽然就三块但可根据其落地后的角度,进行各种推演,可谓有无穷变化。

这种门道,可谓一通百通,无非是规则形式不同,但算法是一致的。

李追远低头扫了一眼,就看出来对方占卜出的,是上吉。

沙哑的声音,自黑袍人喉咙里传出:

“吾族飞升在即,请君观礼。”

话音刚落,黑袍人的身形开始慢慢变淡。

这时,远在天上的那些白云,见似乎有大东西要站出来了,它们似乎觉得自己又行了,云层纷纷下降,胡噪声像是又要再起。

但当李追远的目光,扫向天空时,云层下降的速度一下子变慢了,里头的声音又小了下去。

黑袍人见状,再度发出那阴恻恻的笑声。

身形,彻底消失。

不过,他先前占卜用的三块碎玉,则留在了门槛外。

这玉,是邀请函么?

可是,却有三块。

是需要自己集齐三块玉凑出一个完整的?

还是说,本就有三块碎玉,会分别给予三方?

亦或者是……被邀请者众多,能去观礼的,只有三方名额,得靠争抢?

第一个可能,李追远直接排除了,既然对方来这里邀请了,就不至于让自己再去做什么收集之事。

第二可能要是真的,那就意味着这次出题人出的,和上次贵州之行一样,是合作题,只是这次有三个团队一起联合应对。

而如果是第三个可能,多方争夺入场资格,自己率先拿到一块碎玉,倒不见得全是好事,因为他可能因此成为其它团队猎夺的目标。

走江,每一代的最终胜者为龙王。

既是百舸争流,那江水怎么可能不创造机会,让你们互相之间撞一撞,拼一拼?

不是只有苗疆,才会养蛊,这历代龙王,可都是在江水里厮杀竞争出来的。

李追远睁开眼,回到现实。

阿璃看着少年,她知道这次,和以往不同。

以前不是没有那样的存在曾短暂出现过在自己的梦里,但从未停留这般久。

李追远低头下,让自己的额头和女孩的额头抵在一起。

“这样,才有意思,才好留画,不是么?”

女孩挪开自己的额头,再向前轻轻地温柔地碰了上去,她笑了。

“小远侯,小远侯,你太爷我中奖啦,哈哈哈哈,中奖啦!”

太爷兴奋的声音自楼下传来。

中奖前,太爷偷偷摸摸。

中奖后,太爷无比嚣张。

坐着润生的三轮车,回来途中,遇到任何认识的人,太爷都要装作为难地说一遍:

“唉,就摸了一张,怎么就中奖了呢,他哪有什么时间出去旅游啊。”

等别人既羡慕又帮他分析时,太爷又会再加一句:

“只能让我家小远侯他们,出去玩一番了,伢儿们肯定是高兴的。”

李追远走下楼。

李三江正好手举着奖券,从三轮车上下来。

“小远侯,给,你可以回京里看望你的北爷爷北奶奶了。”

爱是排他的,但爱又是包容的。

李三江当然希望小远侯能永远只属于自己,但他清楚,要想孩子未来发展得更好,那北边爷爷家的助力,那是必不可少。

李兰那丫头,他从小就瞅着她奇怪。

但李三江不信,那北边的爷奶,会不疼爱这种天才孙子。

李追远接过奖券,上面已经刮出了奖项——全家五口七日豪华游。

不过,前面还有一小段没刮,李追远给它刮了,然后道:

“太爷……”

“太爷我就不去了,你们去玩吧,我帮你准备些土特产,给你北边爷奶送去。”

“不是京里……”

“哎呀,太爷这里事儿多得很,人走不开,得赚钱,再说了,你去见你北边爷奶,太爷我跟着去不合适,他们会不乐意的。”

李追远只得将奖券摊开,递送到李三江面前,说道:

“太爷,这张券不是去京里。”

“啊,怎么不是,我也让润生侯帮我一起看了的。”

“前面还有俩字。”

李三江把眼睛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然后很是诧异地念出:

“云南全家五口七日豪华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