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捞尸人 > 第两百一十二章

捞尸人 第两百一十二章

作者:纯洁滴小龙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22 00:55: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茶很烫。

林书友正襟危坐,尽可能不去看自己师父和爷爷的脸,因为他们的脸现在比手中的茶更烫。

林福安几次想把茶杯放下,却又重新端起。

陈守门握着杯盖,在杯边刮了一圈又一圈。

谁成想,他们流程都走完了,结果却被亲孙子(徒弟)告知,是他们俩想多了。

他们现在有一种底裤被孙子(徒弟)看清楚的羞耻感,而且还是自己主动脱的。

林书友率先打破沉闷:“师父、爷爷,我们正在走……”

林书友卡住了,开始用力挠头。

不行,不能这么直白地说出来,要不然自己爷爷和师父会遭不住。

“没事,些许因果反噬,我们有办法化解,你但说无妨。”林福安看向自己徒弟陈守门,“呵呵,我也是见过世面,明白一些事的。”

林书友:“可是爷爷你见的世面太小了。”

林福安:“……”

林书友记得彬哥以往每次要去给老太太讲故事前,都得提前打好引经据典的草稿,彬哥说要是讲得太直白,老太太听了后身体会受影响。

连柳家那位老太太都得规避的因果,林书友不觉得自己爷爷有那个命去扛。

“爷爷,师父,小远哥带着我们正在划船,浪很急,我们划得也很快,这个时候上船,容易被浪涛给拍死。

所以,以后的事,只能留到以后再说。”

林福安点点头。

陈守门:“是我们唐突了。”

每一期《追远密卷》和《走江行为准则》团队里的人都是要看的,林书友也明白了一些道理。

要是这会儿把自家庙收进当团队势力,那么下一浪的起点,很可能就发生在自家庙里。

以他们现如今的走江强度,自家庙怕是很难活着接住这一片浪花。

林书友:“爷爷,师父,那我……”

林福安对陈守门说道:“组织一下庙里的人,给咱阿友办建小支仪式。”

陈守门马上起身:“好,我这就去安排。”

有了爷爷和师父的首肯与帮助,林书友这建小支流程走得很顺利。

书友很开心。

庙里其他人也很开心。

虽然不理解身为林家嫡系传人的林书友为何要走建支分庙的流程,但这至少意味着本庙以后的庙主,有可能落在他们身上了。

主堂里被隔出了一道窄窄的副堂,端头摆着是一张供桌,上面一层摆放着林书友的师承与祖上,下面一层只摆放着林书友一个人的命牌和长灯。

原本摆在庙里大供桌上的命牌以及庙簿上的姓名,也被划去。

林书友看着手头崭新的黄色庙簿,就第一页有字,而且只有自己的名字与生辰籍贯介绍。

这和单开一本族谱,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童子身上剥落下一块块碎片,飘荡而下,绕过了林书友的头,纷纷落在了林书友的肩膀上。

林书友的嘴唇再也压不住,笑了。

一种责任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自此之后,自己将带着童子分出去单过了,以后一定要混出个大名堂回来!

童子也是这般想的。

先前仪式上,祂接收到了焚纸传书,知晓了发生什么事。

虽说那少年手段酷烈了些,也常常不给自己面子,还会把自己当骡子用……但该给东西时,他是真舍得,也很信守承诺。

只是,童子的高兴并未持续太长时间。

因为身处于神像中的祂,发现林书友又连续烧了两封传书。

一众庙内弟子抬着增将军与损将军的神像进来,摆在了自己身后。

把自己摆在增损二将前面,童子很满意。

但要和祂们摆在一起,童子很不高兴。

林书友伸手摸了摸童子神像的脚,又在脚面上拍了拍。

童子神像微颤。

林书友只得低头,再抬眼时,竖瞳开启。

短暂内心交流后,竖瞳消散,林书友打了个呵欠,出去了。

此间事了,待会儿吃过家宴,他就得回南通了。

席面已经准备好,有三桌,都是庙里的乩童。

主桌的首位上,林福安已经坐下。

陈守门对林书友指向与自己平座的位置,与林书友一起坐下。

身为小支话事人的林书友,现在已经有了法理上与身为大支话事人的师父平起平坐的资格。

陈守门示意林书友端起酒杯,他们二人先一起敬林福安。

林书友端起酒杯,忽然间,他感到瞳孔一震,知道应该是主堂那里童子和增损二将闹起了矛盾。

就这心神失守间,手臂一晃,杯中的酒大半洒落在了地上。

林书友正欲开口道歉,却见林福安和陈守门也一同将杯中酒水洒在地上。

林书友不明所以。

林福安则与陈守门对视一眼,心道:阿友做得对,第一杯酒得先敬那位龙王家的。

第二杯酒,陈守门与林书友一同敬了林福安。

第三杯酒,陈守门主动去和林书友碰杯,林书友将杯口往下放,却被陈守门小拇指一抬,碰了个平杯。

“阿友长大了,你专心做你的事吧,家里有你爷爷和我在,不用担心。”

主堂小隔间里。

增将军与损将军的神像都开始了颤抖。

增将军几乎半侧过了身,表示出了一种明显的被亵渎与不接受。

损将军也在颤抖,也侧了身,但抖得没增将军强烈,侧得幅度也没祂大。

白鹤童子神像眼眸处有些许光亮闪过。

经过林书友的起乩交流后,祂的气已经顺了。

毕竟,自己很快就会被摆入那少年的南通道场中,之所以捎带上你们俩,纯粹是为了以后方便给傀儡上身的。

增将军还在继续发怒,损将军做着轻度配合。

童子神像的嘴角处产生龟裂,裂开。

祂很期待,同时也记住了,这俩现在桀骜不驯的样子。

……

第二天,李追远在阿璃的帮助下,继续右手掐动,左手覆于无字书上。

今天打开书时,那幅画没有发生变化,画中牢笼里,依旧是一堆碎肉上顶着一颗头颅。

这是《邪书》在告知少年,它还未恢复,它需要时间。

李追远没搭理它,按照昨日的量,对其进行无情压榨。

画中的那颗头颅,炸开了一次又一次,又复原了一次又一次。

这家伙,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归还是有的。

今日推演结束,李追远将无字书闭合。

由于对现在的进度很满意,少年也就没有主动提升每日的量。

右手摊开,掌心血雾弥漫,但在这其中,却能看见一条凝实的深红色,像是小泥鳅似的,正在血雾中游动。

这就是李追远推演的目标,等哪天这小泥鳅成为足够长的“丝线”时,就可以将自己伙伴全部牵扯进去,团战配合度将有一个质的提升,整体实力也会迎来一次跃迁。

“远侯哥哥,阿璃姐姐!”

楼下坝子上传来翠翠的喊声。

李追远牵着阿璃的手,下了楼。

翠翠手里提着一个大袋子,里面是各种零嘴。

今天约好了,一起撑船去钓鱼。

因为推演那东西比较耗心神,每日工作完成得很快,其余时间里,李追远也不想再看书了,不如多活动活动。

太爷家旁边小河里就停着一条小船,以往太爷也会撑着他出河道捞尸。

李追远亲自拿竹篙,将小船撑离岸边,先顺着小河出去,等到了大一点的河面后,将竹篙收起,船上三人一人一根鱼竿,开始钓鱼。

春日已至,夏日未来,这会儿算是一年中,气候最舒服惬意的时候,入眼景物也被染上了一层新绿。

翠翠将鱼竿固定好后,就开始分发零嘴。

李追远都接了,选择性地吃。

比如这**的炒蚕豆,他至今都无法理解为什么当地人这么喜欢吃这个,但翠翠嘴里不停“嘎嘣嘎嘣”响,吃得香得很。

李追远剥起了花生,攒了一把后,先给翠翠分了点,余下的就都给阿璃了,然后阿璃也递给自己一把她刚剥好的瓜子。

李追远把瓜子分了一点给翠翠,翠翠笑呵呵地喊道:“谢谢阿璃姐姐。”

阿璃没回应,将一颗花生送入口中。

李追远知道,阿璃是接受翠翠的。

虽然自己不在家时,翠翠来找阿璃玩,都是翠翠说话,阿璃已读不回。

但翠翠能在阿璃身边不停地“叽叽喳喳”,已经是常人根本就不可能拥有的特殊待遇。

前方桥面上,出现了几道熟悉的身影,是英子姐、潘子和雷子。

今天是周末,上午模拟考完,下午老师要集中批改试卷,就干脆给高三年级放了半天假。

三人显然也发现了李追远,开始高兴地招手呼喊。

李追远拿起竹篙,将船靠岸。

潘子和雷子先跑了过来,说道:“我们回去拿渔网。”

然后,不等李追远回应,二人就马上飞奔回家。

英子蹲坐在岸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幽幽道:

“小远侯,你说,要是我没能考上大学怎么办?”

她母亲每天都在家里念叨,谁家的女儿已经进厂了,谁家的女儿孩子都已经生了,就你,还在念书,看你能念出个什么花头来,要是念不出来,不光你,连我和你爸都得被人笑话。

英子只能听着,无法反驳,因为兰侯小姑的原因,她父母算是村里同等条件家庭里,最支持女儿读书的那一批了。

李追远:“尽力就好。”

英子点头笑了笑:“嗯,尽力就好。”

说完,英子从口袋里拿出两块芝麻糖,递给李追远,李追远伸手接了过来。

翠翠把自己的零嘴递过去。

英子摆摆手:“我不吃了,我回去复习去,你们玩。”

看着英子离去的背影,翠翠疑惑道:“英子姐看起来压力好大。”

李追远简单应了一声:“嗯。”

他不可能像过去对谭文彬那样来帮扶英子,不仅仅是因为他现在没这个时间,主要是英子的天分没有谭文彬高。

谭文彬是当初过度叛逆,荒废了学业,见过死倒与生死后,安静下来,这才实现了成绩反超,但一样的方法并不适用于不同的人。

每一期的《追远密卷》都会有几套寄送到太爷家,太爷会把它们交给英子雷子他们,毕竟太爷只对那四个伯伯没好脸色,对下一辈的孩子们不会那样。

雷子和潘子带着渔网回来了,帮忙一起下网捕鱼。

作为班级吊车尾的存在,他们俩是没什么学习压力的,只等毕业后拿着高中文凭去找工作。

李追远观看水纹,指了一处下网点,连续两网下去,果然网到了不少鱼。

潘子和雷子大手一挥,把鱼全倒在李追远的船上,说他们只是为了玩,不要鱼。

俩哥哥在当“哥哥”方面,还是很称职的。

李追远还是坚持把鱼和他们分了,他们也没继续推辞,提着鱼就回去了,说晚上镇上要放电影,到时候他们去给李追远占位置。

少年撑船回去,把鱼递给刘姨。

刘姨笑道:“中午已经炖了蹄花汤,这些鱼就先红烧了做鱼冻吧。”

翠翠就留家里吃午饭了。

饭点时,香侯阿姨骑着三轮车来接翠翠回家吃饭,没上坝子,故意隔着麦田喊。

翠翠回喊说自己在这里吃。

李三江扬着筷子,喊香侯一起过来吃饭。

香侯笑骂了几声翠翠脸皮厚,就骑着三轮车回去了。

饭后,翠翠提议跳橡皮筋。

两张长凳横摆,绑上皮筋,翠翠先跳了起来,然后照例招呼阿璃姐姐一起来,虽然每次阿璃姐姐都不会来。

李追远看向阿璃:“去跳不?”

阿璃抓着少年的手,看着少年。

李追远感知到,女孩的手有一股轻轻向前的力道。

她是愿意跳的,但想要自己和她一起跳。

那……跳就跳吧。

当下校园里,跳皮筋这种游戏并不是女生专利,男生也跳这个,不少男生跳得比女生还要好。

李追远牵着阿璃的手,他先跳一步,阿璃跟上,俩人就这么按照节奏玩了起来。

虽然阿璃不会像翠翠那样大大方方地笑出声,但女孩的眼睛里却一直透着明亮。

李三江嘴里叼着烟,目露慈爱地看着孩子们玩耍。

他记得第一次看见小远侯时,当时男孩正跟着潘子雷子他们全村跑闹腾。

他还挺诧异,这城里来的孩子,到乡下后也不认生,照样玩得开。

等后来,他把男孩接到自己家后,男孩忽然不闹腾了,也不出去找人耍,只是喜欢一个人坐在那儿看书。

他当时就感到奇怪,这孩子怎么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好在,现在孩子身上的生气越来越多了,连带着阿璃那丫头,也越来越有人情味儿。

李三江吐出一口烟圈,目光偷偷瞥向那位市侩的老太太。

柳玉梅笑吟吟地给他们拍着节拍,看着阿璃跳动的身影,时不时轻抹一下眼角。

现在很多场景,是以前的自己,做梦都不敢想的了。

刘姨也加入进来一起玩,她跳得很好,花样也格外多,双手向两侧撑起,脚下翻动,即使身披围裙,却也跳出了属于青春少女的灵动,引得翠翠不停鼓掌叫好。

因为要去看电影,晚饭开得就比平日早。

翠翠在晚饭前,就回家了。

吃过晚饭后,潘子和雷子扛着板凳带着石头和虎子他们来喊人了,李追远和阿璃去了,后头跟着润生和阴萌。

今晚放的是武打片,李追远照例与阿璃坐在远离人群的角落,旁边就是来卖东西的小商贩。

卖的依旧是经典老样式,李追远买了两个泡泡壶,和阿璃一起吹起了泡泡。

荧幕上正在打斗,光影变幻,给这些飘浮起来的泡泡包裹上了更多的绚烂。

等飞到一定高度后,“啪啪啪”,泡泡又全部裂开。

像极了注定会远去的童年。

电影放映结束,众人意犹未尽地拿起各自板凳离场。

石头和虎子他们还在交流着武学招式,争论着哪项绝学更强,并邀请年纪更大的潘子和雷子来评理。

结果潘子和雷子也是各执己见,双方很快就发展成了械斗,你一拳我一脚,不是真打,却也是真热闹,就这么嬉嬉闹闹地先跑回了家。

李追远和阿璃走在前面。

润生和阴萌走在后面。

四人到家后,天色已晚,阿璃就先回东屋了。

李追远上了楼,路过太爷房间门口时,听到了太爷的呼噜声。

但等他洗完澡再经过时,呼噜声消失了,隔门静听了一下,李追远听到了太爷呼吸的急促。

少年推开房门走了进去,床上,熟睡的太爷眉头紧蹙,像是在做噩梦。

并且,太爷的双手不时举起,双脚也在无意识地蹬着。

李追远在床边坐下。

如果用黑皮书秘术,倒是能窥探太爷的梦境,但也会对太爷的精神造成极大创伤。

少年坐了接近四十分钟,直到太爷呼吸平稳,呼噜声渐起,这才起身打算离开。

但刚走到一半,李追远就停下脚步,低头看向地面瓷砖。

曾经,就在这处区域,太爷给自己布置过转运阵法。

李追远右掌摊开,血雾弥漫,少年蹲下身,将掌心贴在瓷砖上,血雾散开,一道道阵法纹路重新浮现。

“它……为什么还在?”

……

翌日一早,李三江走出房间,伸起懒腰。

露台上,自家小远侯和阿璃那丫头坐在那里,隔空指指点点。

李三江虽然不清楚他们在玩的是什么游戏,但也早就看习惯了。

“太爷。”

“咋了?”

“昨晚睡得好么?”

“啊,嗯,不错。”

哪可能睡得好哦,这些天又开始做起了那个领操梦,整得起床后,都有种腰酸背痛的感觉。

“太爷,你是不是做噩梦了?”

“没有啊,咋了,小远侯?”

“太爷你做了什么噩梦,跟我说说。”

“呵。”李三江笑了起来,“太爷我啊,梦到了一大群僵尸,哇!”

李三江故意逗吓孩子。

李追远:“好可怕。”

李三江砸吧了一下嘴,他觉得自己倒像个孩子。

去水缸那边洗漱时,小远侯又跟了过来,继续问道:“太爷,你再具体说说你的梦呗。”

“梦有什么好说头的。”

“我想听。”

“就是在故宫里,我后头跟着一群僵尸,我带着他们跑呢,他娘的,也不晓得是以前在哪里看的鬼片,记到了现在。”

“频率高么?是最近又开始做这个梦么?”

“嗯。”

“最近第一次做这个梦是什么时候?”

“也就你上次出门后吧,就开始隔三差五地做。”

“太爷,你最近遇到什么陌生人,结交了什么新朋……”

“咔嚓!”

正说话功夫,水缸忽然裂开,碎了一地,连带着里头的水也冲了出来,打湿了李三江和李追远身上的衣服。

“哎哟,晦气,呸呸呸。不晦气,碎碎平安,碎碎平安。”

碎了的东西已经碎了,不如让它再利益最大化。

李追远看着地上的碎缸片,目光微凝。

“小远侯,来换衣服去,大早上的,别着凉了。”

“好的,太爷。”

换完衣服,下楼吃早餐。

李三江早早地吃完后,就点起一根烟,要出去遛弯了。

李追远起身,跟着一起去了。

太爷的遛弯,就是纯遛,每天的路线都不一样。

李追远不时抬头看向太爷,手指藏在袖口里进行着掐算。

很快,他的推算就遇到了一团迷瘴。

“阿嚏!阿嚏!阿嚏!”

李三江连打了三声喷嚏,说道:“哎哟,是谁在想我啊。”

李追远知道,这迷瘴就是太爷身上的福运。

现在的他,有能力破开这一迷瘴,可问题是……他不可能为了关心太爷而搅乱太爷身上的福运。

掐算,自然也就随即停止。

不过,他迫切地想知道,太爷又做起那个梦的原因,到底是出在自己身上,还是太爷身上?

若是出在自己身上,这不应该啊……自己现在户口簿上只有太爷一个人,按理说,自己走江功德肯定会分到太爷身上,太爷的福运只会更加浓厚。

可若是出在太爷身上,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太爷身上的福运,能否自行挡住这一未知影响?

“啧,今天这天瞅着,怕是要下雨喽,得让力侯和善侯早点把货送出去。”

今早的遛弯,就提前终止了。

李三江回到家时,秦叔和熊善已经在装货了,他们对天气变化的感知,自然更为敏锐。

“来,我和你们一起去送,西沟村老朴那家,人丁少,当时来下订时就请过我找人去帮忙搭场子。”

人丁少并不是主因,而是老朴家早就进上海城过日子了,平日里村里红白事也不来参加,人情也不送。

这次,老朴头死了,遗体送回家里办丧事,儿子去村里请人,没什么人愿意过去帮忙。

这种事情,都是相互的,谁都怕麻烦,可你躲麻烦的话,以后也就没办法去麻烦别人。

不过,李三江现在家里人手充足,已经可以承办丧事一条龙了,只要愿意出钱,照样能帮你把丧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润生和阴萌也被点了将,包括梨花,也被要求一起去帮忙做饭。

至于刘姨,李三江没喊,因为他清楚,刘姨不在家,那位老太太怕是连锅都烧不开。

有一说一,这儿媳妇确实没话说,放别人家,做婆婆的天天半点家务不干全都指望着被伺候,儿媳妇早就闹上天了。

可惜了,壮壮和阿友不在家,要是他们在,自己连白事班子都能替了,那阿友穿上戏服表演起来,比本地老道士都要逼真。

大板车推出去时,李三江有些诧异道:“小远侯,你咋跟上来了?”

李追远:“在家待着无聊,我也去。”

不弄清楚太爷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李追远心里不踏实。

李三江:“那你别推车了,坐车上来。”

说罢,不等李追远反应,李三江就将少年抱起来,放在了车头。

西沟村不远也不近,但推车速度到底慢了些,大概一个钟头后,才到了地方。

老朴家是间小土房子,坝子上不仅没铺水泥,连石子儿也没填。

不是没钱修缮,而是人早就不回来了,就懒得弄。

此时,土屋门敞开着,里头停着一口冰棺,靠好几个插线板连接的长长电线,通往隔壁邻居家。

这是家里电早停了,电路也早就老化,交了钱也不能用,为了给冰棺供电,只能找邻居家借买。

孝子朴兴盛的妻子与女儿,坐在板凳上,妻子正给女儿喂八宝粥吃,那女儿年纪和李追远一般大,穿着公主裙,看起来很洋气。

朴兴盛则站在院边,与另一侧的邻居进行着交谈。

那邻居拄着锄头,不时抠着耳屎,一副你说你的我无所谓的态度。

朴兴盛越说越气,脸涨得通红。

原来,老朴家的地当初早就转包给邻居种了,签的长合同,现在地里种着庄稼,想搭办丧事的棚子得先平一块场地出来,邻居不让。

朴兴盛出钱补偿,邻居也乐意,后来干脆报出了一个狮子大开口的数,把朴兴盛气得不轻。

原本,正常农村关系下,你家要办丧事,借块地不用补偿都可以,至多包个红封意思意思就行了,毕竟丧事为大。

但邻居家去年翻盖房子时,想着与朴家商量一下,互换一小块宅基地,好方便开条路通往村道,这样两家都能方便进出。

结果托人去传话,被老朴头直接打电话到村里,严词拒绝,说就算他死,也不同意。

你当初不给人家方便,人家现在自然也不肯给你方便,地虽然是你家的,但转包合同在村里,他不同意,你还真不能平场子。

最后,还是李三江下场各发了一支烟,把邻居拉到一边,背着朴兴盛,和邻居一起把朴家骂了一遍,最后再以“人死为大”的理由,希望他吃亏让一步。

邻居看了一眼停在屋里的冰棺,就点了点头,按照正常价格给朴家划了一块地。

李三江也留了一个心眼儿,先去和朴兴盛把钱结了,再让润生熊善他们干活。

对待讲究人家自然有讲究方法,对待不讲究的,那就没办法了。

朴兴盛闻言,当即面露不快,但要是李三江不帮忙,他爹这丧事还真就办不成了,只能先给了钱,并再三叮嘱,一定要把活儿给干好了,他可是会仔细盯着的。

看在钱的面子上,李三江也就没和他计较什么,指挥熊善他们开始搭台布置。

本来想着梨花一个人负责烧饭,忙不过来,还得再请人,现在看来也不用了,大概除了接下来还要过来的白事班子外,不会有多少上门吊唁的宾客,梨花一个人完全应付得下来。

李追远也力所能及地帮着忙,他力气还是有的,搬拿些东西不在话下。

但奈何太爷对这个曾孙实在是宝贝得紧,不仅把他拉开,还塞给他一些钱,让他去村口小卖部里买零食吃去。

有时候,太爷会忘记自己的曾孙已经是个大学生了,而且是在实习的那种,只会下意识地把曾孙当个孩子。

李追远将钱放进口袋,找了块石头坐下。

朴兴盛的女儿朴美娜老早就注意到这少年了,少年刚出现时,就给她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长得好看的,无论男女,都能吸引到异性的注意。

朴美娜走到李追远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用金纸包裹的巧克力球,对李追远说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李追远看了她一眼,又收回视线,没搭理她。

朴美娜忽地生气,手指着李追远气鼓鼓地道:“呵,我和你说话呢,苏北佬!”

李追远没反应。

小孩子的口头禅,往往是跟父母学的,尤其是这种的。

越是一个地方的最底层,越是喜欢搞这种地域歧视,因为他们只能见到巴掌大的天,以及平日里实在是没什么其余东西可供骄傲的了。

像老朴家这种的,还额外带着点皈依者狂热。

“喂,你耳朵聋了,苏北佬!”

这边的动静,也引起了那边人的注意。

润生、阴萌、熊善、梨花,包括秦叔,全都将目光投送过来。

朴兴盛和她妻子也注意到这里的情况,俩人还在笑,觉得自己女儿这般凶利挺好,以后不容易受欺负吃亏。

朴兴盛还招呼其他人赶紧搭台:“小孩子的事,有什么好看的。”

朴美娜见李追远还是不搭理自己,把自己当空气了,一股无名火就升了起来,大概,被好看男生这般无视,让她更难以适从吧。

“我叫你不理我!”

朴美娜伸手向李追远推来。

李追远站起身,往前走出几步,离开了位置。

朴美娜没能推到人,重心一失,直接面朝着李追远先前所坐的那块石头砸了下去。

“砰!”

“呜呜呜呜呜!”

不仅牙断了几颗,脸上也破了几个口子,鲜血直流。

李追远是真的什么都没做,他还没无聊到会和一个没教养的孩子动气出手的地步。

朴美娜摔成这样,纯粹是她自己倒霉。

朴兴盛和其妻子马上心疼地跑了过来,期间,朴兴盛还用恶狠狠的目光盯着李追远。

李追远注意到他脚下似又犹豫,想要抬腿踹向自己,却最终收回了腿。

因为润生已经出现在了自己身侧,为什么是在身侧,因为身前位置已经被熊善提前抢占了。

天气转暖,衣服薄,熊善脸上和身上的疤,根本遮不住。

尤其是加上他那不加遮掩的阴沉沉目光,足以让普通人心生胆寒。

熊善倒是希望朴兴盛能出手呢,这样他就顺势给他丫的废了,也能在少年面前表现表现。

李三江喊道:“快来忙活,小孩子的事,有什么好看的。”

众目睽睽,大家都看着,是女孩自个儿摔的。

朴兴盛深吸一口气,对李三江喊道:“你们忙,我送孩子去医院。”

说完,他就与妻子抱着孩子离开了。

李三江“呵”了一声,摆摆手:“好了,干活儿,台子搭好,等白事班子来了,敲敲打打结束,咱们就回了。”

大家各自回位,忙活起来。

不久后,白事班子的人也来了,这帮人是李三江约的,他也很干脆地和对方先结了钱。

白事班子领头的好奇问道:“主家人呢,就死的那个。”

李三江:“有事儿出去了,管他呢,饭前一场饭后一场,你们早点弄完我们也早点走。”

台子搭好了,白事班子的人吹打起来,还唱起了歌,这倒是吸引来不少来看表演的村民,一下子热闹了不少。

当然,大家只是看,也没人上份子,你就算对过去既往不咎,现在上了,人改明儿回城了,也不会再还回来。

梨花开始做饭,香味开始弥漫。

刘姨的厨艺贴合老太太的口味,讲究个精细清淡,梨花的厨艺更重滋味,也就更受大众喜爱。

不少村民上前来询问,她是谁家的,以后自家办事请她当大厨。

李三江在屋子里念起了经,手里拿着一本破旧的没封页的书,上头的字很潦草,却又很有庄严感。

平日里,李三江坐斋时就爱带这本,他看不懂没关系,反正别人也看不懂。

李追远知道,这是一本养生经,主要介绍的是房中修炼术。

太爷坐在冰棺旁,一边哼着一边探头望向梨花那边,应该是饿了,想着什么时候开饭。

李追远走了进来,想和太爷再聊聊梦里的事。

但进来后,少年的目光马上就被冰棺里的遗体吸引住。

先前在外头时,他并未察觉到遗体有什么问题,不仅是他,其余人也没有。

可细看之下,却能察觉出些许不对劲。

朴老头眼眸微微睁起一条缝隙,这并不罕见,可罕见的是,老头双脚,一个朝外一个朝内,同时,置于腹部的双手,大拇指都翘起,一个朝上一个朝下。

“太爷,是你给他换的寿衣么?”

“对啊,怎么了?”

“他的手和脚怎么这样。”

“换之前就这样了,换了后我还特意给他压了压,不顶用,总不能给他绑起来,就这么着吧。”

李追远歪着头,继续打量这具遗体,双脚外翻行的是不走式,双手大拇指上下各指代隔绝阴阳,再结合双眸留一线,意味着鬼门关前不入。

老头是死了,但死后被人特意布置过,用的是土方法,但土方法往往极为稳定有效,目的不仅是让老头“不得好死”,还让其魂魄不安,一直跟着亲族,败自家后代运势。

等朴老头下葬后,朴兴盛大概会经常梦见自己爸爸,朴美娜也会时常梦见自己爷爷,然后经历一系列的倒霉。

这种土方法,档次还挺高,因为它不受穴位和法事影响,而且越是吉穴以及有用的法事,反而能进一步增强其影响。

因为朴老头无法超度,也无法安息,越是折腾它越是凶厉,接下来对自己嫡亲血脉的影响也就越大。

若是正常情况下,面对个正常的主家,李追远询问一下是否结过什么特殊的恩怨,事情不大的话也就顺手解了。

可这一家,李追远还真没这个闲心思,倒不是他还在生朴美娜的气,而是以这家的家风,或许真得罪了什么人结下了什么仇,人家这是要行报复之事,自己不问青红皂白地给人破了,也不好。

不过,既然对老朴头的遗体做了这种布置,李追远觉得,对方应该会赶来丧事上进行“吊唁”。

毕竟,只有这样,才能有报复的快感。

梨花把饭做好了,李三江站起身,说道:“走,小远侯,吃饭去!”

看表演的村民们也回各家吃饭去了。

朴兴盛他们还没回来,这午饭也就分两桌。

一桌李三江等人吃,一桌白事班子的人吃,两桌隔得有点远。

润生一边啃香一边扒饭。

李三江与熊善碰杯喝酒间隙,低头对润生问道:“梨花侯的做的饭是不是比婷侯的香?”

润生点头:“嗯,更下饭哩。”

“哈哈!”李三江笑出了声,“润生侯你也是挑上了啊。”

润生不好意思地抬头,把嘴角米粒送入嘴里。

李三江又抿了口黄酒:“小远侯,你还记得你第一次见到润生侯么,他跟那山炮,裤腰带都是松的,肚子特意饿瘪了过来的,哈哈哈!”

“嘿嘿嘿。”润生咬了口香,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他不觉得这是难堪,因为当初在家确实吃不饱,而自从来到李大爷家后,不仅顿顿吃干的,还有菜有肉,他乐得让李大爷调侃,因为李大爷真对自己好。

李追远:“润生哥力气大,吃得自然就多。”

李三江点点头:“这话不孬,骡子吃得多不怕,拉磨快就成。”

说着,李三江把面前剩下的那碗土豆烧肉,全扒拉进润生的饭盆里。

润生抬头看了看大家伙,有些尴尬地挠挠头。

李三江:“吃你的,都是自家人,客气啥。”

“哎。”润生低头,继续扒饭。

这时,李追远察觉到秦叔咀嚼吞咽的频率变慢了。

少年抬头,看向远处村道,有一个身穿休闲服头戴鸭舌帽的女人,正在向这里走来。

让李追远感兴趣的,是女人行走时的步伐,怎么有点像林书友的三步赞。

渐渐的,熊善和李三江碰杯后,也侧过身子,看向女人。

然后是梨花。

接着是阴萌,因为她袖口里的蛊虫,传出了示警。

她马上伸手捅了捅身边还在扒饭的润生,润生也抬头,看向那边。

一时间,整张饭桌上,只有李三江还在自顾自地吃喝着。

女人来了,她要亲眼目睹那老畜生的下葬,她是来观刑的,也是来确保,没人能来破坏自己的事儿。

下一刻,女人眼睛一闭,再猛地睁开,原本黑色的眼眸泛起了红润,可探查邪祟异端!

起初,她看见老畜生的葬礼如此冷清,大中午的居然就只开了两桌,她很满意。

她的目光,先掠过了白事班子那桌。

虽然他们已经提前换好道袍,为饭后下午的法事表演做准备了,但没道行的人,身上裹再多道袍僧服都没意义。

随即,她的目光落在了李三江这一桌。

一个老家伙把一条腿翘在凳子上,吃得正香,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头罢了。

她又看见一个面容清秀的少年,长得挺俊俏的,但也就平平无奇。

紧接着,她看见了梨花,咦?

然后,她看见了阴萌,这?

随后,她看见了熊善,嗯?

再之后,她看见了润生,啊?

最后,她看见了秦力。

“嘶……”

她发出一声痛呼,红瞳被迫关闭,眼角有鲜血流出。

女人伸手捂住自己眼睛,心中惊骇:

“什么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