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捞尸人 > 第三十三章

捞尸人 第三十三章

作者:纯洁滴小龙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润生在前面欢快地骑着车,只觉得这蓝天白云田野水渠,在此刻都是如此美好。

自懂事起,每次爷爷对自己说:

“润生侯呐,爷爷去打牌了,等赢了钱晚上给你买肉吃!”

起初,润生还真期待过;后来,每次听到这话,他都会马上跑到米缸边,查看剩下的米够不够晚上给爷俩煮一顿能立得起筷子的粥。

今天,润生终于意识到,原来打牌……它居然是可以赢钱的。

长时间的“家教熏陶”下,让他都快觉得打牌和逢年过节给菩萨上供一样,是一种献祭。

反观坐在后头的李追远,脸色就不是那么美丽了。

脚下是一袋子钱,零的整的新的皱的都有,这笔钱虽然绝对数目上没那么夸张,但考虑到时下农村的物价和人工,都够他在太爷家后头起一个手工小作坊了。

偶尔牌运好,是正常的,谁家过年不吃一顿饺子?

本质上,这还是一个概率问题。

可当一连串的运气密集砸来时,问题就逐渐从概率学转化为玄学了。

联想到昨晚转运仪式后自己的记忆缺失,李追远现在几乎可以笃定:仪式,生效了。

生效并不一定是成功,只是意味着它起了作用,带来了变化,甚至连这变化是好是坏都有待商榷。

李追远并不知道太爷到底转了多少福运给自己,但看刚刚牌桌上同桌人的“配合表现”,应该是给了不老少。

柳玉梅对自己说过,太爷的福运,不是那么好拿的,这更像是一笔交易。

秦叔和刘姨,拿着那么点工资,在太爷家是当牛做马地啥活儿都干,所求的,不就是柳玉梅口中的那犄角旮旯里的几颗钢镚。

自己一下子拿了这么多,那么接下来,自己将会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此刻,没有满满的幸福,只有溢出的恐惧。

李追远低头,他觉得自己消耗福运去赌博的行为……很蠢。

像是个目光短浅的盗墓贼,冒着生命危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下了墓,可眼里只有那些金银饼子,完全无视了衣服、青铜器、瓷器等艺术品。

“润生哥,你不要双放手。”

“好的小远。”

“润生哥,你骑慢一点。”

“好的小远。”

“润生哥,你往边上骑一点,不,你还是往中间一点。”

“……”

“算了,润生哥,你正常骑吧。”

刚才,李追远心里蓦地一寒,他担心意外会不会忽然发生,比如给自己出个严重的车祸?

但短暂的焦虑后,他又马上恢复平静。

如果太爷福运的反噬仅仅是这样的话,未免有些太廉价了,甚至会让人觉得占了便宜。

可越是这样,李追远内心就越忐忑,因为这意味着,在不久后的“前方路上”,等待自己的,将是一个大的。

三轮车驶入山大爷家,润生挠挠头,对李追远问道:

“小远,我能先借你一点钱给我爷再买点东西屯着么?等你太爷给我发工钱了,我再还你。”

李追远沉默了。

换做以往,他肯定会很不在乎地说:你随便拿吧。

可这笔不靠技术纯靠福运赢来的钱,他觉得有些烫手,把这烫手山芋交给山大爷,似乎有些不厚道。

李追远在袋子里翻了翻,拿出几张,这个数额没超过自己本钱,应该问题不大。

“不用这么多,真不用这么多,我给我爷再买点米面油就行,你这给得太多了,小远。”

“没事,你多买点。”

“不能买太多,给他买多了,他就方便卖了,到时候连饭都可能吃不上。”

“还是你考虑得全面。”

“嘿嘿。”

“对了,润生哥,这次我赢钱打牌的事,要保密,不要说出去。”

“可这钱怎么解释……”

“就说是你赢的。”

“嗯,好啊。”

“润生哥,你家厕所在哪里?”

“那头,从屋后田埂上绕一下,邻居家的厕所,我们共用的。”

“哦,好。”

李追远刚出去,山大爷就从外头跑了回来。

老人家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但依旧很有劲。

这看似很矛盾,实则不然,这样的老人往往不会在病榻缠绵太久,而是一旦大限来了,走得嘎嘣快。

也就是街坊邻居口中常说的:“我看他身体不是还挺硬朗的嘛,唉,怎么说没就没了。”

山大爷急匆匆跑回来有俩原因,一是因为他的钱,输光了。

他这人有个习惯,打牌输就输了,可绝不借钱翻本。

二是因为,他听说了,自家润生在大堂口赢了一大笔钱!

传话的人自然不可能传得那么细腻,他们又不认识李追远,也就自然而然说成了润生打牌赢的钱。

“爷,你回……”

“啪!”

山大爷狠狠一大耳刮抽在润生脸上。

“我叫你不学好,去打牌!”

“我错了,爷。”

“钱呢?”

“啊?”

“我问你,赢的钱呢?”

“在车上。”

山大爷走到三轮车旁,看见那一袋子钱,眼睛都直了。

“这些……都是你赢的?”

“不是,啊不,对,是我赢的。”

“你一个孩子手里拿这么多钱不合适,我给你管着。”

“不,不行。”

“怎么,赢了钱舍不得给爷爷?”

“本钱,对,本钱是小远的,是他的零花钱。”

“哦,这样啊……”山大爷将袋子里的钱分出一半,“那你的这一份,我给你收着。”

“爷,这,这不行,这……”

“好了,别废话了,就这么着了,你们还在家里做什么?”

“不一起吃饭么,爷,我待会儿去镇上割点肉回来,咱们爷俩好好吃一顿。”

“吃什么吃,你和小远侯吃吧,爷爷我忙着呢。”

说完,山大爷就重新奔赴了战场,边跑边摸着怀里沉甸甸的“子弹”,心里十分激动,这辈子,他还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李追远回来了,看见站在那里一脸尴尬窘迫的润生。

“小远,我对不起你……”

听完润生的讲述后,李追远愣住了。

“小远,我是在这里等你回来征求你的同意,咱们把真相说清楚,我这就去堂子那里把你的钱从我爷手里拿回来!”

“不用了,润生哥,本就是你和我一起赚的,给山大爷一半也是应该的。”

“小远,你不生气?”

李追远摇摇头,他不仅不生气,反而还有点感动。

“润生哥,你不是要去给山大爷买东西么,快点去吧。”

“可是,我爷他已经拿走那么多钱了……”

“该买的还是要买的。”

“小远,你人真好。”

润生骑车去买东西了,李追远找了张小板凳,在这院子里坐下。

手指轻点自己的额头,他开始回忆书里关于这方面的内容,确切的说,是这笔钱该怎么用。

他找到了,按照书中的逻辑:这笔钱,自己可以用。

但必须建立在公平、或者自己占便宜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自己买东西要么公平价要么自己压价,绝对不能让卖东西或者卖劳动力给自己的人,觉得自己厚道,觉得在自己这里占了便宜。

否则,对方就等于分润了这份因果,因为你也享受到了这笔钱的额外好处。

“怪不得,古代会有株连的说法……”

虽然实际用途是加强违法震慑,但从法理上来说,哪怕是家中小孩子,也是享受到了家族违法所得带来的好处。

李追远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恰好润生也回来了。

“小远,我买了点熟食,爷不在,我们自己吃午饭。”

“好呀。”

润生刷锅烧火做饭,除了买来的卤猪肝和凉拌海蜇丝外,润生还炒了个鸡蛋,煮了个丝瓜汤。

不过鸡蛋炒焦了,汤也是黏黏糊糊一点都不清爽。

“小远,我手艺就这样了。”

润生咬了一口香,然后自己先吃了一筷鸡蛋,又喝了一口汤,像是在主动试毒。

李追远对此也表示理解,你不可能期望一个平时连干的都不怎么能捞得着吃的人,会有什么高超厨艺。

饭后,润生把屋里和院子都打扫了一遍,然后骑上车,带着李追远回家。

从马路上拐入村道,看见潘子和雷子一身脏兮兮的,推着一车砖在走着。

时下,暑期工就算是在城里也不好找,更别说在乡下了。

远一点的地方又不方便通勤,所以离家近的窑厂就算是比较好的地方,虽然比较辛苦,但好在能日结。

倒是也挺适合潘子雷子这样的年轻人,趁着暑假挣点钱自己玩玩。

“潘子哥,雷子哥!”

“哎,远子。”

“嘿,远子。”

潘子的嘴角带着血痂,雷子眉眼还带着淤青,这都是父爱的痕迹。

“远子,还好那天你走得早,哈哈。”

“就是,得亏你先走了,要不然也得跟咱们去派出所里蹲着了,还要抽血呢。”

“哥,谢谢你们没把我说出来。”

“那哪能呐,咱们是兄弟,怎么可能做出出卖兄弟的事。”

“就是,你是咱弟弟,哥哥怎么可能不护着弟弟。”

其实,他们俩倒没硬气到故意想帮小远隐瞒,而是他们很清楚,要是他们把这件事说出去,让爸爸爷爷知道他们居然敢带着小远侯去看黄片,怕是会被揍得更厉害。

“哥,你们这是还要回窑里?”

“对,我们今天给窑里送砖头。”雷子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也不知道是谁给的,叼着烟,很潇洒地抽出火柴点上,抽了一口后,就递给潘子。

潘子接过来吸了一口,递给润生。

这种一根烟哥几个轮着抽,在此时很常见,小卖部里的烟还能论根卖呢。

润生摇摇头,抽出一根香,用火柴点燃,嘬了一口,吐出烟圈。

潘子和雷子都看傻了,问道:“你这抽的是什么?”

润生回答道:“正宗的香烟。”

随即,润生将这根燃香递给他们,打算分享。

潘子和雷子连忙摇头,谢绝了好意。

紧接着,潘子看向李追远:“小远,明儿个四海子家要起鱼塘,我们俩去帮忙,你要来么,管顿饭,还有鱼可以拿。”

“我不去了,太爷最近不准我出门,今天也就是陪润生哥去给他爷爷送东西才能破例出来。”

“哦,这样啊,那真可惜。”

“那我们明晚给你送条鱼来。”

“不用了,你们带回家吃吧。哥,你们忙,我先回去了。”

“好,改天我们再去找你戏,远子。”

三轮车驶出一段距离后,润生好奇地问道:“小远,你是不想和你那帮哥哥们玩么?”

“没有啊,他们对我挺好的。”

“那你……”

“润生哥,我只是近期不打算出门了。”

在没解决好自己身上福运的问题前,李追远决定非必要不出门,尤其是涉水的地方,坚决不去。

潘子雷子喊自己去看人家起鱼塘,已经算是很大的忌讳地了,他担心现在的自己要是去了,天知道除了鱼之外,还会起出来个什么东西。

回到家,在坝子上没看见东屋门槛后头坐着的阿璃,李追远猜测,女孩现在应该在自己房间里。

她确实改变了许多,不再一味纯粹地坐在那里发呆了,哪怕是自己不在时,也会有些主观动作。

柳玉梅坐在东屋门口椅子上,双手叠放在身前,闭着眼像是在午睡。

在察觉到有人回来后,她缓缓睁开眼,再次以若无其事的目光看向男孩,同时叠在右手下的左手手指,开始掐动。

然后,她就又不得不停下了。

因为男孩侧过头,留个后脑勺给她,一边问西屋的刘姨今晚吃什么以及香做得怎么样了,一边就保持着这个姿势,走进了屋。

柳玉梅心里生出一股疑惑:是凑巧还是故意的?

应该是凑巧吧,要是故意的,那也就太胡扯了。

要想察觉到自己的推算,至少算相造诣得和自己一个水平,怎么可能?

她知道这孩子在看书,也知道这孩子按照书中设计打造了一批实用的器具,一次次接触下来,她更知道这孩子有多聪明。

她已经在心底,将这孩子拔得很高了,也勉强承认这孩子算是走上了这条路,可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到那般离谱的程度。

柳玉梅一直在这个家里,所以她确定,男孩是没老师的,秦力也只是教了他一点扎马步,要是真看看书就能看到那种高度,那自己这一把岁数岂不是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就是今天这事儿,透着一股子不对劲,李三江身上的福运,怎么一下子亏空掉这么多的?

明天还得再观察一下,要是李三江身上的亏空还能慢慢回补回来,那就一切照旧,可要是就这么一直亏空下去,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心烦意乱下,柳玉梅站起身,她想回屋和“大家伙”唠唠。

坐到供桌前,拿起一块酥饼,正准备开起话头呢,却忽然疑惑地看向供桌上的牌位们:

“怎么感觉,有点稀疏?”

……

李追远上了二楼,看见李三江在水缸旁用洗衣粉洗头。

“太爷,你早上不是洗过了么?”

“刚躺那儿睡午觉呢,不知道哪里来的死鸟,又拉到我头上了。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一天能顶两次鸟屎,真晦气。”

李追远大概猜到为什么了。

“小远侯,你咋这么早就回来了,山炮都没留你吃晚饭再走?”

“山大爷忙着打牌呢。”

“呵,这老东西,就是这副臭德行,对了,东西买了么?”

“买了,米面油都添上了。太爷,您是真的关心山大爷。”

“可不,他要是饿死了,再有大活儿时,我就找不到帮手了,虽然山炮这人脾气臭,但本事是有的,每次都能帮得上忙。”

李追远点点头,确实。

“小远侯,你手里提的黑袋子里装的什么?”

李追远提起手中一袋子钱:“给阿璃买了点糖,太爷你要尝一颗么?”

像上次那样,李追远还是打算请刘姨来负责帮自己采购、谈价,以刘姨的专业性,肯定能把钱都花在刀刃上。

要是自己去,不懂行,也不经常买东西,就很容易被吃钱。

做买卖嘛见人开价,李追远也能理解,所以他不自己去,他又不是厄运播种机,那些小商小贩也罪不至此。

其实,刚刚在楼下时,李追远本就打算把这笔钱交给刘姨的,可谁叫柳奶奶在偷偷看着自己呢。

真是的,早上看,下午也看,她也不嫌累。

“我不吃那个,你给我再拿条帕子来。”

“嗯。”

给李三江拿了一条帕子后,李追远就往自己房间走去。

中途推开李三江卧室门,本想再查看一下瓷砖上的阵法,却发现已经被擦掉了。

他到现在都不理解,自己昨天明明已经动过手脚修改过了,可这阵法是怎么还能生效的?

往后退了几步,侧身,看向还在那里洗头的太爷。

最无奈的是,这种事自己还不能和太爷讨论,哪怕太爷是最重要的当事人。

因为李追远知道,就算让太爷复现一下昨晚他画的那个阵图,太爷保准给你画出一个新的。

来到自己房门前,推开门,李追远看见坐在小凳子上,正拿着刻刀雕刻木花卷儿的阿璃。

他其实没和阿璃说黑帆布坏了,但女孩自己发现了,还主动帮自己重新添置木花卷儿。

李追远走到女孩对面,看着女孩认真地雕刻。

这一幕,像极了过去女孩看着认真看书的自己。

女孩刻着刻着,也不时抬起眼帘看一下自己,又像极了当时他看书时对女孩的回应。

李追远觉得,这应该就是朋友之间,最舒服的相处模式。

没有迁就,全是享受。

就这样安静地看了好一会儿,李追远原本焦虑的心,也似乎彻底平复了下来。

他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打算把这次赢来的钱先放进去。

打开抽屉一看,里面不仅塞了四沓崭新的钱,还有六根小黄鱼。

不用猜,就知道是谁放的。

虽说这些钱和金条,李追远肯定不会要,待会儿是要拿下去还给柳奶奶的。

但怎么说呢,并不影响此时他的内心被腐蚀了一下,尤其在又看了一眼手中黑袋子后……

原来,自己可以不用这么辛苦的。

李追远找了个空盒子,将抽屉里的钱和金条放进去,然后走到女孩面前,重新坐下,很认真地说道:

“阿璃,谢谢你,看见你给我送来的这些,我真的很开心,但我不能要。”

阿璃停下手中刻刀,抬头,看着男孩。

她眼里流露出不解的情绪,她不理解,早上看见男孩看着手里的钱在笑,那为什么自己给他时,他却又不要呢?

而且,每次李三江给他零花钱时,他都接下了,而且笑得很开心。

明明这样的东西,她家里有很多很多。

“阿璃,礼物也是分轻重合适的,下次你要送我东西前,可以先问问我,如果合适的话,我就收下,可以么?”

阿璃目露思索之色,然后,点了点头。

李追远怔住了,他刚刚看见女孩点头了,而且幅度很大,不是以前的那种微不可察。

“阿璃,你真的听懂了?”

女孩再次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

“那要是你没听懂的话,你会怎么表示?”

女孩摇了摇头,和正常人一样的幅度。

李追远脸上露出笑容,这意味着,女孩的病情在今天恢复了一大步。

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李追远笑容忽然僵了那么一下,不会是……因为今天的自己吧?

努力排除掉内心的忧虑,李追远打算聊点开心的:

“刘姨说,她今天买了些木熏火腿回来,好像是浙江金华那边产的,晚上我们就可以尝尝了,阿璃你以前吃过木熏的东西么?”

阿璃摇了摇头。

“就是用这种点燃后熏烟,制作出的一种特殊风味……嗯?”

李追远顺手拿起旁边的一片木花卷儿。

上次做黑帆布时,里头的木花卷儿是自己从柴房里拿来一块木头,然后用小推子推出来的。

这次阿璃自己在做,也就是说木花卷儿是她自己推出来的。

可是,为什么这次木花卷儿不是黄白色,反而乌黑锃亮还带着股特殊的香气,挺好闻的。

“阿璃,你是拿什么木材推的?”

阿璃指了指小桌下面。

李追远低下头看去,然后眼睛直接瞪大了,因为桌下摆着的,是三个牌位!

……

“柳奶奶,这个还给您。”

东屋内,李追远将装着钱和金条的盒子,放在柳玉梅身侧的桌子上。

柳玉梅打开盒子扫了一眼,就盖回去了。

“奶奶,你不数数?”

“都送回来了,有什么好数的。”

“那就好。”

李追远把一个化肥袋,也放到桌子上。

柳玉梅揭开袋口,朝里面看了看,然后马上站起身,将里面的三个牌位取出,擦拭后,放到供桌上。

“阿璃啊,你要拿什么玩奶奶都给你,但牌位有什么好玩的呀,下次不要动它们了。”

柳玉梅到现在也依旧是柔声细语,没有斥责孙女。

然后,她开始用手指,一个一个牌位数起来。

她似乎忘记了,自己刚刚才说过的:都送回来了,有什么好数的。

“咦,怎么还是少了几个?”

李追远没接话,因为少了的那几个,已经变成木花卷儿了。

自己总不能把那一袋子木花卷儿打包提过来吧,再说了,里面有一半都已经被阿璃刻上纹路了。

“小远啊,你有没有再找找,可能阿璃拿出去后,又落到什么地方去了?”

“奶奶,我找过了,就只有这三个。”

李追远倒不是故意在推卸责任,而是他觉得,对柳玉梅来说,肯定更能接受牌位丢失而不是牌位分尸。

“哎。”

柳玉梅叹了口气,有些幽怨地看向秦璃。

好消息是,自己的孙女以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现在明显活泼了,都会拿家里钱给外面男的了。

可你拿钱拿金条都可以,你拿牌位干什么?

“柳奶奶,我跟阿璃说,以后不会再动牌位了,你说对不对呀,阿璃?”

阿璃点了点头。

柳玉梅也只能无奈地抚额,随即,她整个人忽的一颤,不敢置信地看向阿璃。

李追远:“阿璃,奶奶想确认你有没有知道了,你快告诉奶奶,你知道了。”

阿璃再次点头。

柳玉梅当即流出了眼泪,扭头看向供桌,带着哭腔道:

“先人显灵,先人保佑了!”

……

走出东屋,帮忙关上门,里头柳玉梅正带着阿璃感谢供桌上的先人。

李追远长舒一口气,这件事,算是被自己糊弄过去了。

他赶紧上楼,把那一袋子钱提下来,交给了在厨房里忙活的刘姨。

“小远,你哪来这么多钱?”

恰好润生此时也在厨房里,边吃着香边闻着锅里的香气等待开饭,直接回答道:

“我打牌赢的!”

刘姨用怀疑的目光看向润生,显然,她不信的。

李追远说道:“刘姨,这是单子,您再帮我进一批东西,然后,请您找两个瓦匠,帮我在屋后面挨着后墙,建一个小的工房,不用太大的,和柴房差不多就行。”

润生说道:“不用请人,我来就行,我会砌墙,家里围墙就是我砌的。”

李追远无视了润生的毛遂自荐,山大爷家围墙那坍圮样,他今天可是见识过了。

他可不想以后在工房里忙活时,房子塌了给自己埋里头。

“行,姨知道了。”

“另外,姨,您得注意一下。”

“注意什么?”

“这钱不干净,别弄脏了您的手。”

“嗯?”刘姨摸了摸袋子,目露明悟,点点头。“你放心,我懂了。”

润生疑惑道:“这钱还用在乎脏不脏的?”

“是的啊,润生哥,纸币在流通时经过很多人的手,上面肯定会有很多细菌的嘛。”

“哦,原来是这样。”

距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李追远没再回二楼,而是去了地下室。

《正道伏魔录》里,无论是器物还是功夫,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几乎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李追远决定再去选一套书,利用间隙时间来看。

“啪!”

手电筒打开,李追远走向那些箱子。

忽然间,在手电筒光圈边缘,好像有一道正在蠕动的黑影。

李追远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将手电筒对准过去,那长长的黑影似乎也受了惊,开始快速游动。

是一条小蛇!

“呼……”

李追远抿了抿嘴唇,他刚刚真怕是地下室里进来了什么恐怖的东西。

只是,这小蛇先向左又向右移动后,转而又朝着李追远这边游来。

李追远并不是很怕蛇,以前跟妈妈去过一些挖掘现场,那里蛇很多。

不过,他也没专业和勇敢到敢无视蛇,哪怕它很小,所以他还是在后退,等自己后背撞到箱子时,箱子上的铜锁发出一阵清脆的声响。

这动静应该是惊吓到了蛇,它快速改变方向,李追远的手电筒光圈一直照着它,直到它钻入了墙角消失不见,那里有一条手指粗的缝。

蛇走后,李追远转过身,看向自己刚刚撞到的箱子。

这口箱子因为位于箱群的最边缘,所以一直没被自己开过。

那这次,就你了。

手电筒放地上,李追远双手撑住箱子盖,双腿扎步,发力。

“吱呀!”

箱盖被打开,翻到后头去。

李追远拍了拍手,他觉得自从坚持练习秦叔教的马步后,他的力气大了很多,区别于自己身体发育所带来的力气增幅,这应该是偏向于对自身力量的使用和掌控。

捡起手电筒,对着箱子里的书照去,发现上头灰尘很多,不是尘封下来的,而是装箱时里头就布满了灰。

侧过头,连续吹了好几下,最上面那一排书封面才勉强显现出来。

按照以往经验,每个箱子里放最上面的书,都比较一般,好书还得往下面掏。

李追远原本也是打算这么做的,直到他看见了摆在最上面第一排中间位置的,那两套书的名字。

《柳氏望气诀》、《秦氏观蛟法》。

柳氏,秦氏?

李追远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东屋供桌上,满是秦柳两家姓氏的牌位。

“不会这么巧吧?”

李追远将这两套书取了出来,很简陋,没封套。

《柳氏望气诀》有三本,都挺厚;《秦氏观蛟法》则有四本,也比较厚,而且它们不是按照卷来分本的。

“难道是柳奶奶放在太爷这里的?”

李追远很快就摇头,不对,太爷说过,地下室里的书被人寄存在他这里好多年了,而柳玉梅他们一家人来太爷这里,可没有太久。

更不可能是柳玉梅知道太爷地下室里有书,所以偷偷把自家绝学也放进这里了。

首先,柳玉梅没这么做的理由,其次,书上的灰尘也已无声诉说了其尘封时间之久远。

李追远打开《柳氏望气诀》第一本,刚翻页,就皱起了眉,这字也太潦草太难看了。

不是那种草书或者连笔,更像是写书的人时间紧迫,下笔很快,兼之本就没什么书法素养,所以单纯的难看,如同鬼画符。

这上面不少字,李追远甚至需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猜出是什么。

连续快翻了十几页,发现每一页文字用版都没个定数,卷名和章节名,不是在正页开头,而是夹杂在内容中。

李追远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一个人,左手放在一套精致的书上不断翻页,另一只手则在自己面前的空本上快速誊写。

一边写,一边还不停东张西望,生怕有人过来。

所以,这应该是一本盗抄书。

李追远又翻开《秦氏观蛟法》草草翻了下,果然,一脉相承,也是盗抄的书。

那就几乎断定了,这两套书,和柳玉梅没关系。

李追远记得,柳玉梅对自己说过,她知道自己在看些什么书,但分析其语气中的意思,大概只停留在认为自己在看些玄门书籍,并不知晓自己看的都是珍贵的手抄孤本。

另外,柳玉梅应该也没进过地下室,无论是柳玉梅还是秦叔刘姨,他们都很有分寸感,不去深入触碰太爷的事和东西。

要是柳玉梅来过地下室,翻看过这些箱子,不可能放任这两套书还留在这里的,这可是窃取他们两家的传承,犯了大忌讳。

“好吧,就这两套了。”

李追远自己都不知道,他是对这两套书中的内容好奇,还是对秦柳两家的事好奇。

将箱子重新盖上,李追远捧着两套书走出地下室,上了二楼后,将书放在书桌上,将每本书的封面撕下来,卷起后点燃,再一张张放进自己水杯里。

多少,还是需要遮掩一下的。

这两套总共七本书,最好看最清晰的字,就是封面上的书名。

李追远喜欢坐在二楼露台上看书,可别一不小心让柳玉梅抬头瞧见了书名。

至于说喜欢坐在自己身边陪自己看书的阿璃,这个没关系,不用瞒着,反正阿璃又不会告密。

刘姨的声音自坝子上传来:

“吃晚饭了!”

李追远下了楼,坐到自己小桌边,阿璃提前坐好等着自己了。

“饿了没有?”

阿璃点了点头。

李追远脸上再次浮现出笑容,他觉得,要是能继续改善下去,女孩距离会说话,应该也不会太远了。

可是,要是继续下去……

“阿嚏!阿嚏!阿嚏!”

李三江连续打了三个大喷嚏,他天还没亮时就洗头,这是感冒了。

“太爷,吃完饭我陪你去郑医生那里开点药或者打个针吧。”

“不去,这点小毛病,睡一觉也就好了。”

刘姨把汤端来放下,笑道:“这世上有这么一种人,劝别人去看医生可勤了,轮到自己生病时却死活不去。”

李追远再次说道:“太爷,说好了,待会儿我和你去。”

这次他加重了语气,因为他担心太爷现在的状况,可能经不住生病。

“行行行,去就去,去嘛!”

李三江摆摆手,拿起筷子开始吃菜。

刘姨又笑道:“到底还是曾孙子说话管用,呵呵。”

李追远刚给阿璃分好小碟,就听到远处村道上,张婶隔着一片稻田的叫喊:

“小远侯,小远侯,电话,京里来的!”

李三江忙催促道:“快去,小远侯,应该是你妈妈打来的。”

“那太爷,我去了。润生哥,你陪我一起去吧。”

“啊?哦,好。”

润生刚等到开饭,正准备点香呢,但既然是小远要求的,他马上点头起身,跟着李追远一起向外走去。

隔着老远,李追远就看见小卖部外面站着的李维汉和崔桂英。

也对,既然张婶通知了自己,又怎么可能不去通知爷爷奶奶,而且,在妈妈那边看来,自己现在应该是住在爷爷奶奶家而不是太爷家。

爷爷奶奶身后还有一群李家的孩子,大家正高兴地分着零食,看见李追远来了,石头和虎子马上拿着零食递过来:

“远子哥,来,吃,奶给我们买的,嘿嘿。”

李追远知道,崔桂英平时可舍不得主动给家里孩子买零食,毕竟现在家里孩子多,这零食全得顾着得花多少钱?

今儿之所以愿意买了,是因为她太高兴了,自己闺女终于打电话回来了。

要知道,自家闺女上次还是带前女婿一起回来的,那时候二人还没结婚,更没小远呢,自那之后,闺女这么多年,就再没回来过。

早几年,闺女还偶尔有电报或写信问候发过来,可之后,也渐渐没了。

虽说逢年过节的礼物都会准时邮寄过来,每个季度的赡养费也会汇来,从未断过;

按理说,闺女已经做得比全村同辈人的儿女都要好太多了,可这做爹娘的,有时候其实只是想听一听闺女的声音,和她说说话。

这个愿想积压得太久了,却渐渐成了一种奢望。

“小远侯,快,你妈妈打来的电话,奶和你妈刚说完话呢。”崔桂英脸上的笑容很灿烂,然后伸手拍了拍李维汉的后背,“快,小远侯来了,把电话给小远侯。”

李维汉虽然很不舍,但还是对电话那头喊道:“好好好,兰侯啊,我先让小远侯给你接电话,说完了你可别挂,待会儿我再和你继续说。”

李追远很疑惑,自己的妈妈,居然会主动打电话过来,更不可置信的是,妈妈居然还会和奶奶爷爷聊这么久。

李维汉很郑重地把话筒递给孙子:“快,你妈妈想你了呢,兰侯啊,让你儿子接电话了啊。”

李追远还是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虽然他很期盼妈妈会把电话打来,但他很清楚,期盼可不是许愿。

将话筒贴住耳朵,李追远听到话筒内传来的女人声音:“喂,是小远么?”

李追远嘴角抽了抽,话筒那头,不是妈妈,而是妈妈的秘书,徐阿姨,记得徐阿姨老家也是南通的。

所以,先前和爷爷奶奶通话的,不是妈妈李兰,而是徐阿姨。

爷爷奶奶,因为太多年没见到闺女了,也没和闺女通过电话,早就模糊了闺女现在的声音,再加上,徐阿姨也是能听懂南通方言的,因此根本就不可能分辨出这不是闺女本人。

此时,看着喜笑颜开比过年时都要高兴的爷爷奶奶,对妈妈的这种行为,李追远感到一股强烈的反感。

李维汉:“小远侯,快叫妈妈呀,快叫呀,你妈妈说想你得很嘞,你快点跟妈妈说,你也想妈妈了。”

崔桂英:“小远侯怕是不好意思了,可别听到妈妈声音就哭鼻子了哟,到时候晚上哭着喊着要妈妈,让三江叔头疼,呵呵。”

可以看出来,爷爷奶奶很期待自己现在喊一声妈妈给电话那边的闺女听,因为她们还未见过女儿和外孙之间的互动,周围兄弟姐妹们也都笑着起哄。

虽然知道那头是徐阿姨,可李追远脸上还是浮现出害羞,双手用力抓着话筒,用饱含思念的情绪,激动地喊道:

“妈妈,我好想你啊!”

那边应该是开着免提,电话那头出现由远及近和由近至远的两种脚步声。

李追远能想象出,先前爷爷奶奶把徐阿姨当作女儿说话时,脚步声的主人嫌吵,故意走远了,走到听不见的位置。

现在,远处的那个人走回来了,而徐阿姨则走出去了。

所以,接下来将说话的,是自己的妈妈。

李追远心里升腾起了一股期待,虽然这种想法很不应该,也很不正确,但他无法控制自己这般去想:看来,妈妈对待自己和爷爷奶奶,还是有区别的。

电话那头终于传来李兰的声音:

“李追远,你现在变得更恶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