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在武侠世界里长生不死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士

几年之后,当改良后的蒸汽机开始在纺织厂为改良后的纺车提供动力后,在铸造厂,驱动人力难以驱动的大型器械后,大家才终于明白,这机器到底有多大的可能。

现在的应用领域还窄,可他的潜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现在,这人的雕像也立了起来,就在太原的工业区,课本里也筹划,让他上下一版小学教材。

这两人算是匠人的代表,他们之下还有无数手艺精湛的工匠,是各个工厂的骨干。

工商两个阶层,在这种条件的对比下,几乎已经从黄河以南除新城的地方跑完了。

对于农来说,新城和恢复区的条件同样是得天独厚的。

小户最低档的税率让任何一个只要是努力干活的农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再加上农业部这些年再搞什么种子改良,并结合各地情况,推荐当地人种植不同作物,再加上对于肥料利用的科普和各地大力兴建的水利工程,老百姓种地的人均产出大幅上升。

土地兼并贵族和大量掌握大量土地的地主无法对种地的农民进行剥削,反而要承受高额的税率,再加上分家后的财产保护,一时之间,不知道多少大家族分崩离析。

在地方上,地主豪绅的情况即便没有彻底解决,现在粮食也大部分掌握在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手中。

而农户手中的粮因为税率低,成本低,填充到市场后,便能彻底击溃大商人大地主把持粮价的情况。

这些年,恢复区也闹过蝗灾,闹过水灾,闹过旱灾。

可不论哪里有灾,政务部门都能第一时间调集粮食,再加上百姓手中存粮变多,市场粮食价格平缓,无法被少量人操控,政务部门可以买到平价的粮食和当地的太平仓,让灾民度过最困难的日子。

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大规模的蝗灾,数个州府受到影响。

那些对恢复区农业税不满的大地主大家族,集中起来,做空粮食,抬高粮价,想要逼迫政务部门退让,改变现在对持有大量土地者不利的税制。

可这些地主豪绅下了血本做空粮食,还不等和政务部门的人来谈判,叶霄先来了,发了一篇告示。

告示上,详述了闹蝗灾的几处州府困境,号召大家把自己的存粮拿出来,官府会按照世家收购,也说明了有些地主豪绅,想要借机操纵粮价的把戏。

告示一出,他们这些地主豪绅,一时之间成了过街喊打的老鼠。

而且,整个恢复区百姓,不论东西南北,皆推出自家的存粮,想要贡献一份力。

政务部门也没让他们白送,都按照市价收购了。

粮食之多,不光解决了灾区缺粮的问题,还填补了各地刚建不久,还显空旷的太平仓。

自此之后,新城和恢复区土地改革的事,算是彻底成了,无数地主大家族,分崩离析,分成了小家族,因为财产问题,这一分就再也和不到一起去。

对于普通百姓和国家来说,这自然是极好的。

年年有余粮,顿顿能吃饱,这种日子,以前哪里敢想。

即便是那些没有土地的流民,和从南方来想寻个活计的人,也有机会。

要么,去划定好的,适合开垦的土地开荒。

开荒出耕地有奖励,农业部还会给他们提供工具并给予一定的补助。

开出来的耕地,属于开荒者,不过每户持有的耕地是有上限的,也是为了避免大规模开荒,造就新的土地资源不平衡。

即便是不想开荒的,也能去农业部直属的农场干活。

农场干活不像种地,种出来什么自己拿什么,属于是做工的一种,按月发钱。

管吃管住,按月发钱,年底还能更具不同农场的产物,给做工的人发些特产。

论待遇,只比工厂的工人差一点,比起自耕地的农民,都说不好谁日子更好。

毕竟种地这事,种的好了,收个三四千斤,比农场的人收入高,重不好了,可能一两千斤,还不如农场干活。

一个是风险自承,一个是旱涝保收,全看个人的选择了。

新城和恢复区,对农工商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黄河以南除新城之外的地方大规模人口流失,便是最好的说明。

各个阶层中,唯独士这个阶层,对新城和恢复区没太大兴趣。

毕竟,叶霄认可的士和临安认可的士不同。

传统的士,指的是那些文人和有传承的世家弟子。

这些人,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

按照大的范围来讲,他们讲的是儒家学问。

若是细分,其中又有显学,新学等各个流派。

这些人,对新城和恢复区兴趣不大。

原因很简单。

他们,是朝廷的官员预备役。

地方大小官吏,朝堂各级官员,都是从这些士中取的。

新城和恢复区不会给他们提供官位,各商会工厂也没他们施展拳脚的地方。

这些人天然和恢复区和新城对立。

少了士,当然不行。

不过叶霄也有自己的‘士’。

全面教育之下的小学毕业生,让新生代总体素质大幅上升。

而优秀中学生数量同样庞大,他们便是叶霄的士。

这些人,有的擅长文章,有的擅长算术,有的擅长物理化学,有的擅长天文地理。

系统化的全面培养,让各种人才都展现出自己的光彩。

其中最优秀的,在大学深造,而其余的,则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现在的新城和恢复区,正因为最早一批学生毕业,而涌入大量新鲜血液。

这些新鲜血液带来的活力,正刺激着新城和恢复区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些人,便是叶霄的‘士’。

叶霄自信,他的‘士’,比之前那些士要强的多。

现在只是第一批中学生毕业,等几年,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涌现,新城和恢复区各方面人才的缺乏必然能大幅度缓解。

所以叶霄可以无视那些旧有的士。

他们若是愿意学习新的东西,拥抱新的制度,叶霄是欢迎的。

就如同有一批年轻士人在读了新城的课本后,考了不错的成绩,新城是欢迎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