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在武侠世界里长生不死 > 第一百五十九章 理念之争

“现在舆论和大义都站在我们这边,不过在南方各地,还是有不少波动。”

“尤其是原本那些读书人,对我们的举措反应很激烈,甚至出现有人跳江甚至撞柱而死这样的事。”

叶昊一个头两个大。

在报纸上将对临安那些人的处理公布出去之后,恢复区和新城的老百姓拍手叫好,可在南部刚刚收拢的那些地区,还是遇到了一定的阻碍。

其中老百姓还好。

这些年的宣传攻势下,新城和恢复区的一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这些百姓,也是想来支持他们的。

现在最大的阻碍,是那些读书人。

“预料之内,这件事确实难做一些。”

叶也知道叶昊为难在什么地方。

“我们推行改制,其实早就和这些读书人处于天然对立的立场。”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十年前就准备在我们控制的地区大搞教育。”

“哪怕是从零开始,哪怕要忍受数年人才缺失的困难,也要在新城和恢复区把我们自己的教育搞下去。”

“因为,我们天然和这些读书人,就站在对立面。”

“我们之间,没有谁妥协的可能,他们不能为我们所用,我们也不会得到他们的认可。”

“而你为难的地方就在,那些人并没有犯罪,只是坚持自己的理念,但偏偏他们的理念,还是有不少人认可的。”

听完叶霄的话,叶昊连连点头。

“正是如此。”

“他们即便更我们有不可调和的理念冲突,可理念之争,按照我们的律法,并不是犯罪。”

“只是他们行为太激烈了,确实有不小的影响。”

“我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叶霄叹了口气。

“若以对错来论,他们没错,我们也没错。”

“那些勋贵豪门,借着自己的权势,为自己的谋求私利,压榨百姓,甚至于犯下累累罪行。”

“可这时代的读书人,确实讲一个忠孝。”

“就说那些投江和撞柱的读书人,他们对我们新政的推行确实有很大的影响。”

“可他们是为了自己吗?”

“是他们的理念被摧毁,他们认为对的事,不再对。”

“他们没有办法,便只能用最激烈的办法,来表达自己对自己对错的坚持。”

“这不是利益之争,这是理念之争。”

叶霄说着拿起一份名册。

“就连我们内部,也有不少人觉得他们不该就这么把制度改了。”

“这是监察部给我的名册。”

“按照监察部的意思,这些支持旧制度的人,都该贬职。”

“不过这件事我压下来了。”

叶昊有些不解。

“那些读书人就算了,我们政务部门的人,若是有这样的想法,也不管吗?”

叶霄继续道。

“这件事处理的越简单粗暴,越是后患无穷。”

“因为这是理念之争,不为名,不为利,若不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即便强压下来了,又有什么用呢?”

“况且,即便有我们这十年教育改革,对外宣传的改变,千百年留下的东西,也不是那么好改变的。”

“整个国家的启蒙觉醒,非数十年上百年不可见成效。”

“而我们做这些事,才不过十年。”

“遇到阻力,遇到困难才是正常的。”

“毕竟,我们要改变的,是这世界上,几千年没变过的东西。”

“之前我们的种种制度,因为立足百姓,并没动上层规矩,还尚可立足。”

“可现在,我们动了根基。”

“我们要动的,是数千年来尊卑的秩序,是数千年来,不曾改变的皇权权威。”

“士农工商的格局被我们彻底打破,原本小农经济的体系也被彻底改变。”

“政务部门人才的任用,对外对内各项制度的改变,甚至连圣贤书都不读了,反而改教语文,数学,自然作为启蒙。”

“这些矛盾,早已爆发在新旧之间。”

“能拖十年,到现在才爆发,还是因为有金人的巨大压力顶在前面。”

“国战之时,一切为胜利让路,相忍为国。”

“现在金人灭了,这十年积攒的矛盾一朝爆发,即便我们早有准备,也肯定不是那么好应对的。”

“我们改变了阶级格局,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运转的规则,甚至在从根本上改变思想。”

“这种巨大的变动,对传统势力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叶霄说着顿了一下,面色严肃。

“之前的那些读书人,从小读的都是圣贤书,父母亲朋口中也皆是同样的理念。”

“刻意无意间,他们的理念已经是根深蒂固的,甚至从根本上塑造了他。”

“这些如同常识一样的东西被改变,即便新政有种种好处摆在眼前,也是难以接受的。”

“即便是你,心中不也有想不明白的地方吗。”

“而除了这些读书人,即便是一般百姓,从小到大觉得天理寻常的事,现在被改变了,心中又岂能一点变化都没有。”

“这也是我们政务部中,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对新政心中不认同的原因。”

“或者说,他们是认同的,可他们心中有想不明白的地方,有转不过弯的地方。”

“因为,即便这十年间,在新城和恢复区工作,他们从出生便接受的教育,受到的影响,也不是那么好改变的。”

“为何对一个时代的教育和启蒙,想要几十年,甚至百年才有效果,正是因为如此。”

“人,本来就是难以改变的。”

“现在,我们新教育制度下的孩子,肯定是我们理念最忠实的拥趸。”

“可他们现在毕竟年轻。”

“所以,需要一代人的迭代,才能完成一个国家的思想觉醒。”

“而且第一批成长起来的这些人,也难免会受到上一代的影响,直到他们的后代成长起来,这种思维上的转变,才能慢慢完成。”

“也就是说,即便我们以绝对的强力,在天下推行我们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要去小学读六年书,改变整个社会的理念,也需要一代人的更迭。”

“毕竟,人是难以改变的,而一个人心智未成熟时接受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塑造,是最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