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在武侠世界里长生不死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试枪

“大动作?”

宗泽的话顿时引起了几人的兴趣。

能被这位宗副帅称为大动作的事,绝对小不了。

宗泽点了点头。

“确实是大动作。”

“国师想要以前所未有的兵器,组建前所未有的军队。”

“所以原本那些军械的投入,现在都放在了里面。”

种师中隐约知道一些。

“可是火器?”

宗泽点了点头。

王禀微微皱眉。

“火器之前便装备各军,可只是小规模装备。”

“不论是火药桶火药包还是那种长杆型的火器,可以为辅,可确实不能为主。”

王禀的话立马得到了几人的认可。

火器这东西不是什么秘密。

宋朝火药已经在军事上使用了,不过因为威力的原因,这东西是远远不能跟床弩,神臂弩比较的。

毕竟,黑火药因为燃烧速度的原因,爆炸威力终究是差了些,即便要炸开金人土石的城墙,也需要堆积小山一般用厚木板和铁箍紧紧封住的黑火药。

这还是金人城墙不够坚固的原因,军械局的人实验过。

宋朝建造的城墙,因为技术问题,要坚固不少,黑火药根本炸不开。

至于火枪,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

宋朝就有工匠造出了火枪。

以细竹筒为枪管,外面用铁丝箍住,点燃火绳激发。

不过这东西能出其不意,但并不够实用。

首先就是威力问题。

因为竹竿的承受力有限,即便用铁丝箍住,也只能选细竹竿,减少装药,才不至于炸在枪管里。

至于铁管,别说军械军,宋朝工匠就试过。

这年头,铁的质量本就比较差,而且铁本身有韧性差的问题,再加上铸造工艺不成熟,铁枪管甚至比竹枪管更容易炸膛。

这也是早期可用热兵、器不少都以铜为主的原因。

尤其是那些大口径火炮,几乎都是铜制。

青铜的延展性,让冶金和铸造水平发展到相当的程度之前,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不过铜成本毕竟高,而中原缺铜,想要大规模铸造铜制武器,着实有些困难。

而铁质火枪,想要增加装药,就必须极厚的枪管。

军中少量装备的火枪便是这种。

因为枪极其沉重,携带不便,又因没有膛线射程和威力有限,这种武器在军中的评价是不如神臂弩的。

这东西,诸将其实没太放在心上。

不过他们也知道,叶霄一直很看重火枪。

“国师曾经说过,火枪这东西,现在确实不厉害,可以后,说不得是改天换地的东西。”

“难道真造出了比神臂弩更强的火枪?”

种师中若有所思。

宗泽笑道。

“军械局半月前试验了一批新武器。”

“因为保密级别高,且这种新武器还不属于最终定型的版本,这次实验只有我和几个军械方面的主管知道。”

“三把火枪,略有不同,现在实战还不足,可国师之前说,这东西说不得能改天换地,我确实看到了。”

“这东西,确实有这潜力!”

宗泽老成持重,绝不会说一些有的没的,此时这么说,那必然是军械局新造的火枪颇有不凡之处,众人都来了兴趣。

宗泽扫了众人一眼。

“呵呵,咱们军中的规矩你们是知道的。”

“能说的,我当然会说了,不能说的东西,即便是岳元帅,只要不合规矩,也不能从一个新兵口中问出来。”

众将顿时恨不得翻白眼。

宗泽说了那么多,把人兴趣勾起来了,却又不说,实在是恶趣味。

宗泽见众人反应笑道。

“我自不是闲着无事才说这些。”

“半月前实验的那批枪,因为有很多问题,拿起改进了。”

“我听军械局那边的人说,改进之后,和之前决然不同。”

“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军械局那边就会再次实验。”

“国师上次试枪的时候就说了,等这些枪改一改,元帅府的人,都要来看了一看,亲自上手打一打,清楚我们以后的士兵到底要用怎样的武器,提提意见。”

众人这才恍然。

宗泽说这些话,恐怕有叶霄的授意。

不过对于那新式火枪,众人还是期待的。

军械局出的东西,除了军中现有的笨重火枪外,别的可都是好东西。

弹簧钢重叠交错的新式神臂弩,钢片和夯实的棉布制成的所谓复合甲,弩箭用的粗长三棱破甲箭头,都是极好的东西。

就算士兵手中的刀剑斧锤,样式和以往一样,军械局造出来因为用料和淬火工艺改进,也是耐用了不少。

这些军中宿将,可能不懂工业,但东西好不好用,能不能用来打仗,还是能分辨的。

“到时候肯定要去看看,国师都说了,是能改变换地的东西,自然有不凡之处。”

众将性质高昂,对新武器测试期盼起来。

……

“之前用的车床技术不太成熟,蒸汽机驱动效率高没错,可精度确实要差了一些。”

“早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物件没什么问题,可用来切削机匣,确实问题很大。”

“所以上一次试射的时候出现了机匣密封不足,和枪管不再同一个轴线,导致卡壳等问题。”

“这一次几把枪,在制造零件的时候,我们用回了原来的手摇车床。”

“现在的生产方式,精度主要取决于操作机床的工匠水平。”

“好在军械局的老匠人水平相当高,这次做出来的零件,误差很小。”

“只是这种模式,大规模生产必然是用不上了。”

负责军械局的是陈宽。

这位原本是宋朝官员,这人有做事的能耐,在军协商也有自己的理解。

宋朝时竹筒捆铁丝的最早期火枪就是这个人造出来的。

“大规模生产的事目前不用考虑。”

叶霄闻言后说道。

“现在要考虑的是做出合用的东西。”

“只要火枪的性能达标,我们便能加大投入,去攻克大规模生产的问题。”

“若是性能不合格,也没有扩大生产的必要。”

陈宽点了点头。

只要东西做出来了,不管是怎么造的,只要确实是好东西的,以现在的工业规模,攻克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困难只需要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