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在武侠世界里长生不死 > 第二百二十二章 重逢

在新城刚建立的时候,叶霄路过这里,还记得那时的样子。

日子苦一些,笑容有,却不属于那些为了生活奔波操劳的人。

剥削他们财富的人,好像同时剥削了他们的笑容和快乐。

正如宋朝流传极广的一句话。

欢欢喜喜汾河畔,凑凑胡胡晋东南。哭哭啼啼吕梁山,死也不过雁门关。

后来金人便来了。

那时候,连活着都是一件难事。

金人的猛安谋克制度下,这些金人军队的基本建制,同时也是地方的管理者。

他们把汉人当做奴隶,赌博的时候以这些人作为筹码,甚至骑马射杀汉人取乐。

原本艰难,大体是能活着的,那时候却连活着都很难了。

再后来,新城的军队收服北方,才让这些地方得以休养生机。

可难以计量的人口损失,金人统治时期的伤害,却也让北方各地,即便在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下,也一时难以恢复全盛时期的人丁兴旺。

直到三十年前,北方的工商业还需要大量南方人口向北迁移来填补。

优惠的开荒政策同时也是为了北方填充人口的一种手段。

到了今天,总算是有效果了。

一身普通布衣的叶霄,从街道中穿过,行走闹市之间,那份喧嚣,终是见不到昔日的创伤和凋零。

这里也不再是曾经那个‘哭哭啼啼吕梁山’了。

……

等叶霄到燕京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

没有大张旗鼓,只是提前遣人给叶昊说了一声。

在公开露面前,叶霄先见了叶昊一面。

“哥!”

三十年未见,叶昊难掩心中激动。

叶霄也有些感慨。

即便是叶昊吃了不少灵兽血肉,也修行了功法,可毕竟天赋有限,现在也只是先天初期。

在几位兄妹中,算是最弱的了。

要知道,就连最小的表妹都比叶昊入先天早。

先天实力,寿命比起一般人是要高不少的。

可毕竟只是先天初期,三十年未见,时光在叶昊脸上的痕迹,还是明显的。

明明是叶霄要大一些,可叶霄现在看来,还是少年模样,和当初在阳谷县时,没什么区别。

倒是叶昊,看面相,和三十的人差不对了。

“你可要好好修炼,灵兽血肉灵力稀薄,吸收不易。”

“你既然已经到了先天,就能吸收这灵石的灵力了,还记得我教你的功法吗?好好修炼。”

“别我再闭关一次,你都成老头子了。”

叶霄把一块下级灵石放在叶昊手中。

下级灵石对于林晓雪那方世界的人来说,是没法用来修炼的。

可地球人修炼起来基本无视杂质,倒是没什么好怕的。

“爸妈,舅舅他们,是念旧的人,在阳谷县老宅子那边。”

“我去看了,也给了他们灵石。”

“他们闲一些,修行的也认真,气色还不错。”

“你身上担子重,新汉的大小事,你这个公相都要盯着,我知道,你心里憋着劲呢,生怕哪里做不好。”

“不然,你天赋不算差,何至于成了叶家最后一个踏入先天实力的。”

“肯定是被这些公务牵绊住了,抽不出时间来。”

叶昊叹了口气。

“哥,我当然知道修炼重要,可我作为公相,东府都省那边,西府枢密院那边,都要看着,各部的事也要操心。”

“东西两府,各部的决策,件件关乎整个新汉。”

“我们这里错一点,可能就有数万甚至千万的百姓被影响。”

“两府,各部的官员,毕竟有不少是老人,做事难免会有些以前的习惯,他们自己也注意不到。”

“甚至一些问题,两府河各部的长官也注意不到。”

“一些小问题,若是不注意,新汉的政务体系,就会慢慢走上宋朝的老路。”

“不是他们要刻意如何,只是他们受那种教育,在那种时代长大,思维的惯性本就难以改变。”

“有些事,在他们看来,是对新汉好的,是没有错的,可从长远,从深远的角度看,却会毁掉新汉的根基。”

“我们的根是以民为本。”

“新汉的政务部门,想要扎根这一点,必须要等我们教育部门教育出来的年轻人,成为各个部门的核心人物才能做到。”

“甚至,需要等第一批我们教育体系下成长的年轻人成为核心后,再下一批不受老一辈影响的年轻人成长起来,新汉的政务部门,才能成为最理想的状态。”

“至少现在,我不盯着这些事,是不行的。”

叶霄深以为然,拍了拍叶昊的肩膀。

“我明白,辛苦你了。”

叶霄是清楚的,不是叶昊抱着权利不愿意放下,而是现在新汉结构决定的。

新的思潮来的太快,新式教育也才实行了没几十年。

现如今,第一批接受新式教育的年轻人,才三十多岁,大一点的才四十。

早期接受新式教育的人本来就不多。

这些人,一部分反哺教育,扩大教育规模。

一部分进入军队,成为新装备构成的军队中骨干力量。

军事装备越复杂,对人员的素质要求就越高。

军队人员的教育水平越高,军队的战斗力上限就越高。

现在军中基层军官,有一大半都是年轻学生。

他们或许经验不足,但随着时间推移,高素质,全员识字的军队,组织度会超乎想象。

这样的部队,也有些执行复杂战略战术的能力,有了复杂环境下,自主行动的能力。

工商业同样如此。

大量的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毕业生,在各商会中地位与日俱增。

各个工厂的技术骨干,也从以前那些手艺娴熟的老师傅,慢慢变成了知识储备扎实,又在工厂中磨练了多年的学生。

各处都缺人。

政务部门同样如此。

即便政务部门的核心在三十年前就有新式教育下的年轻人出现。

可三十年的时间,因为政务部门本身的特性,年轻人的占比依然不到四成,而且普遍处于各部门较为基层的职位。

政务部门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在老一辈没有犯错,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确实没法快速填补新人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