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在武侠世界里长生不死 > 第二十五章 时局之变,非战之罪!

变革派也好,守旧派也好,做事的方式可能不对,但目地都在遵循自己的意志,寻找大宋的前路。

可蔡京一党,为了能让皇帝重用,什么都做的出来。

国家如何,百姓如何,天下如何,不在他们考虑之列。

蔡京舔的好,让徽宗对他极为信任,有什么事都交给蔡京去做,时间一长,蔡京便成了徽宗意志的代言人,朝中甚至有一种只知蔡京不知皇帝的趋势。

蔡京这样的人当权,天下如何好的了。

原本大宋风雨飘摇却还能勉力支撑,可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地方民不聊生,各地盗匪横行。

别的不说,每天来阳谷县的流民,就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多。

这些流民中有手艺的去了木匠作坊和铁匠铺,两个铺子现在都有了百人的规模。

其中大部分是学徒,不过娴熟的工匠也各有二三十人了。

老君观所在的山不高,除了道观周围留下了些植被,其余地方都开垦成了耕地。

在这里种地的流民,已经有近千人!

除此之外,扩大了好几次的砖窑,新开的纺织作坊,都吸收了不少人。

现在跟在叶霄手底下吃饭的,流民加上阳谷县干活的劳力,有两千多!

这么大的一股势力,自然比较扎眼。

不过李儒海被叶霄一针从鼻孔捅进脑子后,换来的新县令还算好说话。

这位县令是个寒门出生的读书人,书读的不错,可做事天真了些。

正所谓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叶成山一边银子开道,一边借着叶霄的名望,已经把县衙里的吏员都变成了自己人。

县令那边想做什么了,县衙的人就开始吹耳边风,让县令听到叶霄想让他听到的,然后因势利导,让县令做出叶霄需要的决策。

县令以为他做的事出于自己的意志,其实已经成为了叶霄的工具。

县衙为自己所用,叶霄创办的几处产业,再没被人找过麻烦,其中有些不合规矩的,也被掩盖了下来。

这些产业,叶霄不光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收留流民,发展自己的势力。

数千人跟着叶家吃饭,县衙为叶霄所用,叶霄本人又因为在阳谷县的种种作为,被视作仙人,如今叶家在阳谷县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天花板了!

而叶霄本人,甚至有了不少虔诚的信徒,把叶霄的话当做金科玉律!

在地方有这种影响力,若是放在往年,朝廷早就有人来找麻烦了。

要是能说个天花乱坠,把皇帝说高兴了,说不定能混个国师当当,若是弄不好,大半会被当做妖道咔嚓了。

可现在,哪有人有功夫管阳谷县。

阳谷东南边的梁山举旗造反了。

梁山上有数万土匪,出名的匪首一百零八人!

这货土匪,借助地利,几次打退官府来清剿的人马。

周边不少人都遭了殃,被梁山的贼人掠夺。

这些人说是替天行道,说是劫富济贫,其实就是帮土匪。

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所谓替天行道,不过是当婊、子立牌坊罢了。

一帮江湖盗匪,杀人越货的强人,能指望他们真替天行道?

梁山几万土匪,规模不小。

可即便如此,梁山都不算此时宋朝最头疼的事。

吕梁山那边的张迪,手下有数十万,河北数座大城都被张迪占据。

梁山只是抢夺一番然后就缩回去,而张迪已经开始攻城拔寨了。

要是再不能平,整个河北都要沦陷!

就这,还不是此时的大宋最头疼的事。

在南方,自称圣公的方腊,已经打下了杭州,自称为帝,改号永乐。

杭州周边六州五十二县,都被方腊占据!

这伙人不光攻城拔寨,都称帝了!

和这些造反的比起来,只在一县有势力,而且‘遵纪守法’的叶霄,那绝对算安善良民!

“哥,这样乱下去,辽人是不是能多坚持一段时间。”

各地造反的事瞒不住,叶昊也得了消息。

“不会的。”

“辽国人从没把宋人放在眼里,看起来,宋金前后夹击辽。”

“实际上辽人的强敌只有金一个。”

“如今金人日渐势大,辽却越来越腐朽。”

“而我们宋,比起腐朽的辽,更加不堪。”

叶霄说着摇了摇头。

被金人打的抱头鼠窜的辽人,打起宋朝军队神勇异常,甚至让宋人患上了‘恐辽症’。

当然,后来的历史证明,宋人不是不能打,只是有太多太多的因素,让宋朝不论是禁军还是厢军,战斗力都拉胯到了相当让人没眼看的程度。

叶昊毕竟是少年,宋朝如此,心中难受。

“哥,我们宋人,真不是辽人的对手吗?”

叶霄摇了摇头。

“并非是我们宋人不能打。”

“你看折家军和种家军,骁勇善战,即便被朝中那些人处处制肘,各种拖累,依然是勇武之师。”

“你看看大将军狄青,他在的时候,我大宋军队,连战连捷。”

“狄青最后坐镇西府,为枢密使,那时节,天下文官一齐排挤狄青,硬生生被那些人从西府赶了出去,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狄青被诬陷贬职后,没太长时间就病死了。”

“自那时起,天下的武人都明白了一件事。”

“他们武人,是没资格坐西府的。”

“狄青一死,天下武人的精气神,也死了。”

叶霄说完,沉默了许久。

大部分都知道宋朝文弱武强,却不知道宋朝武人的骁勇。

南宋时的岳飞,面对金人连战连捷,若说宋人软弱,如何能做到!

宋朝的弱,病根不在勇武与否。

叶昊听完叶霄的话,沉默了许久才开口。

“哥,我们大宋,真没救了吗?”

叶霄看着窗外,秋风萧瑟,树上枯叶零零散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叶昊,大宋能救,也不能救。”

“只是不知道,你要救的大宋,是赵佶和朝中那些尸位素餐之辈,还是这万里山河和这片社稷之下的万民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