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在武侠世界里长生不死 > 第二百八十四章 高空

结冰的问题,在改进材质,容易结冰的部位加热等手段下,是可以解决的,可缺氧的问题,目前真不行。

氧气的制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高锰酸钾制氧,但这种方式制取的氧气,因为含有有害杂质,只能用于工业。

可供人吸入的氧气,需要深冷分离法制取。

简单的来说,就是直接冷冻空气,因为不同气体的液化的温度要求不同,在不断降低温度的同时,不断将已经液化的气体取出,从而将空气中的各类气体分离。

这种方式,首先需求的就是低温。

要让氧液化,需要零下一百八十二点九六度。

这种温度,以目前新汉的技术实力,只能在实验室实现,还无法规模化生产液氧。

目前实验室少量制取的氧气,已经供给了在高原地区作业的人员。

目前高原地区的氧气缺口还没解决,肯定还轮不到飞机上用。

航空业重要,空军重要,可目前没有高空飞行的必要。

可高原那边的哨所和工程人员,在应急的时候是需要氧气救命的!

叶霄心中倒是已经有了解决办法。

“并不需要氧气。”

“在飞机制造的时候,可以把驾驶舱和客舱当做一个整体,保障这个整体的气密性。”

“而整个飞机,就相当于套在这个整体上的配件。”

“等灵力机械研究部门控制空气的机械,或是机械化的压缩机技术实现,不光能用在高原行驶的车辆上,还能用来给飞机的机舱加压。”

“这样就能保持客机的舒适性同时还保障安全性。”

“至于具体的工艺,还需要你们慢慢探索。”

飞机设计部门的负责人思索了一会后点了点头。

“确实没问题,只要有能压缩空气的设备,在空中保障仓内气压,理论上就能解决在高空飞行时对乘客和飞行员的安全保障。”

叶霄并没有提战斗机。

战斗机为了机动性的要求,肯定是要减轻一切不必要重要,以携带弹药和油料的。

压缩机对于战斗机来说,可以用,但完全没必要。

一般飞行员只有一人,部分有两人的战斗机,完全可以靠氧气瓶解决问题。

而且,氧气的制取工艺正在改进,实验室里正在测试用同时降温加压的设备分离空气。

可吸入,医用的氧气变的廉价,是时间问题。

不过,客机还是用加压好一点。

毕竟,飞机的乘客必然不是专业人员,在乘坐的时候一人带一个氧气面罩,一方面是不舒服,再一方面是有安全隐患。

氧气本身就是重大火灾风险隐患。

单纯的氧气不能燃烧,可任何能燃烧的东西,在高纯度氧气环境中,一旦烧起来,就是剧烈燃烧。

就比如一般环境中,一颗小火星飞到木柴上,大概率是没事的。

木柴可燃,但也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行,一颗火星,可能就烫一个小黑点。

但在氧气含量高的环境下可就不一样了。

一颗火星,点燃木柴的几率大幅增加。

一旦开始燃烧,在高浓度氧气环境下,木柴能烧的比油还猛。

空中和陆地都说完,负责船舶设计的部门负责人很自觉的开口了。

“海上是真没什么好办法。”

“在绝大部分时间,海上的货船,军舰都是能通行的。”

“不过速度这一块,是真没办法。”

“海上和路上空中不同,不是增加船上发动机功率就能加速的。”

“吨位达到一定程度的船,加速减速都是很重要的问题,速度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

“即便用了最新的动力设备,速度能显著增加的也只有快艇和一千吨级的小船。”

“一千吨以上的船,想要加快速度,不光是动力设备,船体结构,船身强度,外形等等都要改进,这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事,需要数十年甚至百年的技术积累和不断改进。”

“不过,即便是改进,提升主要还是在操作性上。”

“大型船在海上航行收到的限制太多,达到一定速度就是极限,不是通过技术手段能解决的,这是物理学计算出来的极限。”

空中还路上都有办法,可海上是真没办法,作为设计船舶的负责人他不得不解释一下,以免在其余领域的技术人员面前跌份。

“大型船只的速度问题是没办法的事,我们能提升的只有货运量,抗风浪性能。”

“海运最大的优势,就是运送量巨大且成本低廉,比起速度,更重要的是发挥本身的优势。”

叶霄开口道。

见叶霄能理解他们的难处,船舶设计部门负责人长舒了一口气。

叶霄对于船舶设计并不是很了解,不过叶霄知道,原本那个时代,二战航母最高能跑三十一,三十二节。

等到了七八十年后,即便是核动力驱动的航母,最快的也不过三十三节,大部分三十节就到头了。

技术上,肯定是进步了,不管是动力系统的功率,船体的设计都优化了。

可大型舰船的速度,是真没办法。

在水面上以超出了某个界限的速度航行,那就不是航行,而是要在水上滑行了。

对于大型舰船来说,是做不到的。

“未来海上航线主要负责大宗物品运输,海运的运输量和成本,在相当长时间都是最优选择。”

“目前的航线,绕中南半岛然后走马六甲,也是最好的选择。”

叶霄并没有对海上航线提什么要求。

没办法,这是客观现实不允许的。

至于在中南半岛上挖一条类似苏伊士或者巴拿马运河一样的运河,直接将南海和西洋连通,叶霄只是想了想就放弃了。

首先,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长度能接受,未来新汉占领这些地区,也是要挖运河的。

可是挖通中南半岛,无论怎么想,也太抽象了,工程量将是挖通另外两条运河相加的数十倍!

而且还有一个必要性问题。

没有苏伊士运河,货船想要从古称西洋的印度洋到大西洋,就需从北到南沿着非洲,从极度危险,被称为风暴角的好望角绕过,再从南到北,再次穿越非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