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我在武侠世界里长生不死 > 第九十二章 民心可用

老赵家的盐引到现在都没兑付,论信用还不如新城。

不过他们只觉得买银子偿付的债券靠谱,新币?呵呵。

被那位大家族管家问到的老者,是太原破城后,一同离开的那些人之一。

“六年前,太原被围,是老君观的一帮娃娃送来粮食。”

“如果不是这些粮食,一城人都要饿死。”

“被围几百天,朝廷送来什么?就送来一张圣旨,让王总管投降,呵呵。”

“那些当官的,把我们这一城人卖了,是叶国师带人杀进城,也是叶国师带我们杀出包围,带我们来到这里。”

“我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一无所有。”

“是新城给了我们工作,给我们一口饭吃。”

“老头子我六十五了,现在在新办的那个学校看大门,活轻松,管两顿饭,每个月还能拿一两半银子。”

“我儿子在钢铁厂给人烧高炉,一个月三两银子,厂里面说烧高炉辛苦,每个月还额外给一两补贴,还发三双手套,一套棉服说是叫劳保。”

“我那个孙子也争气,聪明,进了小学上学,等以后毕业了,肯定是有本事的人。”

“现在这日子,过的舒坦啊,也不用怕谁骑在自己头上,只要好好干活,就有好日子。”

“这未来,也有个盼头。”

“老汉我大道理不懂,可我知道,这日子是谁给的。”

“现在叶国师要往北打,打到太原,那是我老家!”

“我说什么也要支持!”

“就算打不到太原,为了报叶国师这份恩情,老头子我也要支持!”

“至于新币值不值钱,无所谓。”

老头子说着拿出刚刚买的一百新币五年期债券。

买债券的一百两银子,是全家人这几年攒下来的。

“撕拉!”

债券直接被撕开,老头把被撕碎的债券随手扔到了垃圾桶。

“什么赚不赚钱的,既然是打金人需要,既然是叶国师用的到,这钱,我们该出!”

老头在来自临安的那些人震惊的目光中扬长而去。

撕掉债券的不止老头一人,很多人都这么做,而且觉得理所当然。

当大量人撕掉了债券的事传入叶昊耳中后,叶昊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现在越来越能感觉到,我大哥说的民心,到底有怎样的份量了。”

“百姓愿意相信我们,我们也不能让百姓心寒。”

“至于那些被撕掉的债券,该偿付还是要偿付。”

“交易所那边有记录,只要不是恶意毁坏,到时候就按照交易所的记录偿付就是。”

“再出个通告,让大家别撕了,买债券本身就是支持,这么做只会给交易所提升工作量。”

宋时轮笑道。

“之前临安那帮人还不情不愿,旁敲侧击的说那些新币债券卖不掉,现在他们怕是都傻眼了。”

叶昊叹了口气。

“让你和他们谈,是给他们机会。”

“愿意和新城一同发展的,为了有他们一席之地。”

“我们伸了手,仁至义尽了。”

“当战争开始,新城的工厂全力运转,这几年还算平稳的经济体系,也会开始加速。”

“北面的金人面对的是八万精锐的钢刀,这刀子锋利,大开大合。”

“而南面那些大家族和商人,会面对的钢刀,更加锋利。”

“不过,他们无知,看不出这把钢刀的样子。”

宋时轮面色一肃。

“财政部已经做好了准备,新币发行,和各工厂商会的沟通协调,银子和新币的兑换比例,都做好了安排。”

“第一批债券价值换算银子是二十万两,每周发行一批,逐渐增量,几个月内,我们手中的银子储备,就能支撑我们下一步动作。”

叶昊点了点头。

“这些银子是我们新币初期的准备金,足够的银子保障新币和银子兑换体系的顺利运转,我们便能保障新币的价值。”

“只要我们在工资和各新城控股工厂的产品价格上做一些文章,便能让新币的购买力提升。”

“而游历在这个体系之外的铜钱,在新城很快就会快速贬值,被挤出市场。”

“以新城的对外贸易量,新城的铜钱一贬值,天下的铜钱都要贬值。”

叶昊现在已经明白了叶霄的用意。

把宋的货币挤出市场,意味着让朝廷铸币失去了价值。

到时候,朝廷即便想用经济手段反击,能用的,也只有银子。

大量铸造铜钱换取新城商品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

至于用银子买,新城乐见其成。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相比于铜钱上人为赋予的价值,金银本身的稀缺让其本身的价值相当保值。

甚至千年之后,全球化的货币体系之下,黄金储备都是货币发行的一大保障。

即便金本位被信用货币期待,金银的价值的也不曾降低过。

新城的一切,都在按照叶霄预期运转。

要说意料之外的,就是新城人购买新币债券的热情太高。

以至于银子偿付的债券在满足了市场需求后,开始滞销,新币偿付债券依然供不应求。

不过叶霄也没有扩大债券规模的打算。

债券只是手段,保障新城经济体系运转,保障新币发行才是目地。

当财政部的白银储备能够应对一定程度的挤兑风险后,就已经足够。

而且靠债券吸收了市场上的储蓄,可以把这些钱投入到工厂生产,基础建设,农业发展等项目,让原本失去流动性的储蓄,在市场流动起来。

对一个经济体系来说,资金失去流动性,市场会变得一潭死水。

而投入建设之中,提升了生产力,是对新城根本性的提升。

受益者,会是每一个新城人。

……

临安城的达官贵人们,花前月前,歌舞升平。

北面越来越紧张的氛围和他们无关,新城要发新币和债券的事,也仅仅泛起一点水花,就无人再关注了。

城中的百姓要为了自己的生活努力。

他们眼看着那些大家族的宅院越来越大,看到勾栏瓦舍流连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看到皇宫朱墙金瓦的辉煌。

临安城,越来越繁荣了。

可他们想养活一家人,却越来越吃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