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宦官天子! > 第二百三一章 系统出现新功能

三国:我,宦官天子! 第二百三一章 系统出现新功能

作者:权倾超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0:55 来源:小说旗

“叮……系统提示,挑拨离间袁绍公孙瓒任务完成,获得奖励,通过别人怨气获得积分。”

“叮……系统提示,新任务,斩杀公孙瓒,获得奖励,系统第四功能,植被兑换。”

“叮……系统提示,完成斩杀公孙瓒任务,获得新奖励,植被兑换。”

“叮,系统提示,获得新任务,迎接都护军,奖励,初中物理书一本。”

……

“我滴个乖乖!”

正在德阳殿中闭目养神的张让被这一连串的声音惊醒,睁大了眼睛,久久难以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通过系统,他明白公孙瓒已经和袁绍反目成仇,而且,公孙瓒已经被袁绍砍了,河北之地,全归袁绍之手。

等等,植被兑换?

这是个什么东西?

张让迫不及待的想了解一下这个系统的新功能,点进系统,瞬间,他的脑海中一拥而进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植被名称。

玉米,胡椒,胡麻,土豆,辣椒,茴香,八角……

这些都安安稳稳的在系统橱窗中摆着,下面明码标价。

张让明白了,系统的第四个功能——植被兑换,原来是这个东西啊,很多现在社会没有的植被,张让都可以通过系统召唤出来。

使用积分兑换。

这倒简单容易,一个新物种的出现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实在太重要了,尤其是东汉末年,正是缺粮食的时候。

历史上的东汉末年有多惨?

瘟疫,地震,饥饿,战乱……

《三国演义》对瘟疫的介绍只是一笔带过,但张角依靠念咒语、施符水这一江湖骗术,最后竟有四五十万百姓追随,可见瘟疫肆虐已久,人心惶惶,百姓为了生存只有寄希望于喝符水了!

而地震,据洛阳市志记载,从公元119年到公元149年的四十年间,洛阳发生了五次大地震,震级已不可考证,但从死亡人数和房屋毁坏程度来看,震级都在7级以上。

最为严重的,当属饥荒,除战争外,死于饥荒的人口也是难以计数。由于各地军阀大规模征用青壮年为兵,再加上战争、天灾的影响,使得各地普遍出现农田大量抛荒、粮食歉收的现象,从而导致饥荒蔓延。

在当时的情况下,各地军阀普遍严重缺粮,以至于出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

面对饥荒,士兵尚且不能填饱肚子,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由于极度的缺粮,导致百姓们在饥饿感的驱使下,竟然开始以同类为食,导致“人相食”的现象屡见史端。

可以说,谁能取得粮食,土地,谁就可以成为天下共主!

张让深知这条铁规,迫不及待的用一千积分兑换了马铃薯,也就是土豆。

要说这个系统还真是给力,说给张让兑换植被就兑换植被,一点不带含糊的。

“叮——”

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

“恭喜宿主,获得新植被——马铃薯!”

张让的手中莫名其妙多了一个土豆,此刻,他看着手中的土豆,冷冷一笑,自言自语道:

“也是时候组建大汉农业局了!”

其时长安人口众多,关中平原还是沃野千里,很多人都以天子(何太后肚子里的孩子)在这里,所以都跑来依附张让。

当然,更多都是流民,中原大战,害的他们家破人亡,听说长安一带比较太平,这才跑来躲清净。

如今这些人,张让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中国的农民,向来比较纯朴,他们的追求很简单,一般都是只要有土地可以活下去就不会造反,不同于西方人的还有什么狗屁精神信仰。

如果张让真的可以给他们一条活路的话,这些人,绝对可以生长出无数的兵马,无数的粮草。

倏忽,张让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

屯田制!!!

对啊,他可以才用屯田制啊!

所谓屯田制,源自西汉,但将其利用并形成一种完善体制的是东汉末年的曹操。

屯田制是国家强制农民或者是士兵来种植国家的土地,并收缴一部分的地租,相当于国家提供耕地,农民缴纳地租。

东汉末年的曹操,正是在对的时间实行了屯田制,为曹操的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粮草谷物,也让战争中的无家可归的农民和收复的黄巾起义军的军人能够有地方可去,不至于继续流浪和作乱。

曹魏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

民屯每 50 人为 1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

军屯以士兵屯田,60 人为1 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曹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屯田制的剥削较重,屯田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身份不自由,屯田士兵则更加艰苦。

可以说,屯田制稳定了社会局势,增加了财政收入,这为后期曹操逐鹿天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财政支持。

让长安人都去种土豆,既能解决流民无家可归的问题,也可以解决粮草问题,更能让关外诸侯治下的老百姓们来投,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户部尚书范蠡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让他去做这件事,最合适不过了。

张让看着手心中的土豆,闭上眼睛几乎可以想象到未来长安城外一大片农民种植土豆的情景。

人们有说有笑,这才是张让要的中华盛世啊,他可以做奸臣,但绝不做祸害国家的蛀虫。

“哈哈哈,好,就这么办!”

张让突兀一声大叫。

吓得远在殿外守卫的典韦急忙跑进来,问道:

“主公,出什么事了?”

张让笑了笑,摆摆手道:

“没有什么事,快,下去给本王把户部的人全部叫来!”

“诺!”

典韦虽然有点云里雾里,但也是立刻执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