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我,宦官天子! > 第二百三三章 范蠡初谈改税制

三国:我,宦官天子! 第二百三三章 范蠡初谈改税制

作者:权倾超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3:30:55 来源:小说旗

张让随手将书籍递给范蠡等人。

安安静静的等他们看完。

看完之后,所有人目瞪口呆,里面的想法,很多都是他们第一次听说。

此刻,看着宋应星的眼神都变了,一个个心想这是个什么怪人?

不得不说,张让的核心班子正在一步步组建起来,这些朝臣们看在眼里。

此刻,张让不仅仅给两位户部大佬们赐了座,还让典韦倒了茶。

君臣一行人,坐在空旷的德阳殿中。

“宋先生,你清廉公正,最适合做户部的事,依本王看,可以去户部做个侍郎,尚书大人,你怎么看啊?”

张让在范蠡面前当起好人来。

范蠡点点头,道:

“宋老先生精通农业,用他来做陛下的农事之臣,最合适不过了。”

宋应星没想到,第一次见到张让,竟然会让自己做官,还是户部侍郎,惊道:

“殿下,这……多谢殿下垂怜,多谢范尚书赏识,老臣一把年纪了,只希望能为殿下尽绵薄之力。”

一旁的蒙毅淡淡一笑,道:

“都是主公知人善用,放心我等都是忠于主公的,宋先生,以后可得仰仗你了。”

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个宋应星是怎么来的,但看来此人确实有两把刷子,主公的眼光,真毒啊。

张让轻轻抿了口茶水,笑道:

“两位就不要谦虚了,本王想将今年国库的收入增加到一千万两白银,两位可有办法?”

中平二年,大汉的税收是五百三十万两。

但汉朝的税收制度很特别,主要征收的是粮食。

这五百三十万两中,真正的银子只有一百多万两。

另外三百多万两其实就是粮食,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总之,汉朝征税管理非常混乱。

没有什么标准化。

这怎么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至少现在可以用吧?得好好改革一下。

杂七杂八的征税制度,这就给中央朝廷对地方的管控以及收税上加大了难度。

而且到处都是军阀诸侯,所以收税的水远远比表面看起来坑。

去年,国库总入账是一千万两,但是,光军费一年就要四百万两,再加上迁都,安抚,灾荒……

若不是抄了那么多人的家,张让都不知道,这个年,是怎么过来的。

所以,现在的朝廷,财政几乎是一团糟。

如果再不改革,不要说外族蛮夷打进来了,自己就会把自己给玩死。

为什么张让选择让范蠡当户部尚书,这个人,实在太能搞钱了,春秋时代的天下首富可不是闹着玩的。

张让他真的太需要这个人了。

没有谁比他更担忧财政的收入。

而张让也丝毫不客气,张口就要把今年的实际税收银子从去年的五百万两涨到今年的一千万两。

先增加一倍再说。

连老好人宋应星都觉得这个目标似乎太高了。

但张让没办法啊,现在大汉有两个窟窿,一个诸侯,一个外族。

士农工商,朝廷里已经安稳下来了,首要解决的,就是农业。

想到这,张让目光灼热地看着户部大佬们。

范蠡沉思片刻,道:

“殿下,若是要在今年完成这个目标,老臣以为很难,不过,给老臣一年的时间,明年可以完成。”

“好,本王相信你们。”

张让硬着头皮,给范蠡加了一年的时间,不过还是不放心,问道:

“范爱卿可以跟本王说说你的计划。”

范蠡来德阳殿的路上,自然就做过通盘的预估,他说道:

“殿下,我朝税收不合理之处有四点。”

张让不自觉靠近了他,问道:

“哦?愿闻其详。”

“一、军户征税过大,上奢下贪,大吃空饷,导致军队名不副实,军田废弃,如此下去,天下安能不乱。”

”二、农税表面征收过高,许多老百姓不堪重税增派太过频繁,导致百姓逃离家乡,从诸侯作反叛之上。”

“三、地主乡绅,世家大族占用大量良田,却瞒而不报,偷税漏税。”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过度以粮食作为税收,粮食在兑现成白银的过程中,操作不透明,以及粮价波动,导致损失。”

张让心头大喜,作为穿越者,他是当然知道汉朝税收的这些不合理之处的。

范蠡果然是张让手下最会算账的人,他非常清楚大明现在税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这四大点基本概括了朝廷现在的痛点,剩余的小问题,基本是从这些大问题上延伸出去的。

对症下药,张让笑了笑,问道:

“如此一来,爱卿有何良策?”

范蠡似乎早就准备好了如何应对,义正言辞道:

“主公,依我看来,有四点可行。”

“一、主公匡定大汉天下,废分封,立郡县,如此一来,税收不会杂七杂八。。”

“二,实行军屯,严格制定律法,将流民就地安置,种田种豆,自力更生,从而衍生出无穷无尽的钱财。”

一边的乐毅不由得点头,他是带兵打仗的文官,上心兵事,他对军户屯田的现状实在太了解了。

张让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这正和他心意,军队平日里不打仗,是完全可以下田的,至少内地的预备役是可以这样操作的。

不然社会劳动力都浪费了。

“三,改革税制,世家大族全部一体纳粮,不分彼此。”

“四,将税收改为只收取现银,彻底根除官吏贪墨之风。严禁加派,减轻百姓在交粮税过程中的负担,不损害百姓的利益。”

“……”

一番话说完,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一旁的宋应星不由得一怔,没想到这位看上去是个老实人的户部尚书,这如此细的实际情况都了解得这么清楚。

这让他很震惊。

大汉户部,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张让显然想的很多,道:

“以本王看,爱卿的严禁加派是对的,不能把这笔钱让老百姓成承担,就由朝廷来承担,只要不让老百姓加派,下面的人能拿点钱就拿点钱吧,本王也不计较这些了,最重要的是把百姓释放出来。”

范蠡不由得感动起来,中山王这就是承担着加大朝廷开销的风险在支持自己了。

实际上,张让不仅仅是要听他说。

张让自己也有一些重大的改革政策要和这两个重臣说的,但做领导,你得先耐心听下属把话说完,不能自嗨。

见他们都说完了,张让这才开口补上一条,道:

“五、重新测量全国良田,严查私吞良田的行为。”

官员和乡绅勾结,私吞良田,这是大汉朝随处可见的,期满不报,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不仅如此,宗室是不交税的,宗室利用皇家之名,到处圈地,民怨沸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件事张让心中是自有定夺的,等他把军队该做的事全部做完,这些该办的事一件件办,该杀的人,一个个杀。

改革不流血,叫什么改革。

看着众人震惊的眼神,张让继续道:

“六,解除国库,国家要拿出银子来,安抚流民,别再出现饿死冻死的人了。”

范蠡最后做了一个画龙点睛,道:

“以上老臣说的这几点,和殿下说的这几点,可以先从长安开始改制试点。”

张让不由得点头道:

“爱卿你尽管去做,谁人不服你,就让他来找本王好了。”

“谢殿下。”

如此这般,范蠡眼下便要起草细节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