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农门悍妻:小相公他被迫奋发图强 > 第253章大结局:微臣苏影,见过皇上

“这臭小子!”沈默想打,下不去手。

苏影当然是向着自己男人说话了。

“宁安,你不懂,你爹他也有难处,他……”

话没说完,却被萧宁安摆摆手制止了。

“你们偏安一隅,自己过着富足自在的生活,却没想着身在皇城的皇伯父,一个人治理国家有多辛苦。忠臣良将再可靠,下了朝却是孤单一人,连亲弟弟都不肯帮他忙。哎,可怜呐。”

“都怪我?”沈默闷声道。

宁安却瞥了眼两个亲弟弟,意有所指道:“身份越高,责任越大,有的人怎能只享受身份带来的富贵混吃等死,而不努力读书习武,以匹配自己的身份,将来好为君分忧?”

一句话内涵了三个人。

沈默心塞。

“萧宁安,你什么意思,不光想强迫为父出来做事,连你两个尚且年幼的弟弟都不肯放过是不是?”

而萧宁安嘴里‘混吃等死’的两个弟弟,却懵懵懂懂看着两人吵架,根本听不懂。

沈默觉得两个小儿子跟自己一样,都是不太喜欢操心的性子,依着自己的身份和苏影的经商有道,足以让孩子们无忧无虑生活一辈子。

可他也明白,萧宁安说得对。

哥哥的后宫根本连凋零都算不上,而是根本没有后宫,日后继承皇位的,只能是从自己这三个儿子里面选。可若就让大儿子一人顶上去,他怎能不心疼儿子日后的辛苦。

他自己,倒不是不想帮哥哥,实在是那时候形势不由人,他有自己的势力,一旦他入朝为官,难免不让朝中分帮分派,即便哥哥再信任他,也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平添嫌隙。

所以他后来干脆一走了之,做出一副绝了入朝的打算,反倒让之前的两派官员拧成了一股绳,共同专心辅佐哥哥。

他也是用心良苦。

可等自己儿子坐上那个位置,一切又有所不同了。

“唉!”沈默和苏影,异口同声,一声叹息。

“知道了。”沈默败下阵来,“等到了京城安顿好了,是该好好管束你俩弟弟了。”

两个小人混吃等死的好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终于,到了京城。

京城繁华,更胜于他处。

低调出行的一家人,刚到城门,就被人认了出来。

皇帝萧承易,亲自带着文武百官前来迎接。

左承易已经改回原名,萧承易。

这名字,还是左茂和萧鼎感情要好之事,给两个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取好的。

不同姓,但同名,意显两家关系之好。

如今看来,却令人唏嘘。

“一路辛苦了。”萧承易先开口。

“哥……皇兄!”沈默一下子红了眼圈。

时隔几年,再见萧承易,他却已经不是苏影记忆中那个翩翩公子的模样了。

他消瘦了许多,也沧桑了许多,曾经满头的乌发,已经白了大半。伸出来拥抱弟弟沈默的双手,也是瘦削得如同只剩骨架。

别说沈默,就连苏影,也倍感心酸,眼中有些温热,她只能拼命压住。

萧承易放开弟弟,朝这一家几口点头微笑,目光只在苏影身上暂停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便落在了萧宁安身上。

沈默提醒儿子,“快叫你皇伯父。”

宁安再次郑重行叩首之大礼。

“宁安拜见皇伯父。”

“好,好。”萧承易一把抱起侄子,那高大的身子差点不负所重,竟微微晃了晃。

就在几年之前,他可是令敌军闻风丧胆,整个大盛朝数一数二的高手啊。

这才几年啊,怎么会变成这样?

兄弟俩虽然几年未见,可平日里书信往来平凡。

在信中,萧承易可从未曾透露过自己的身体分毫。

而沈默和苏影,也从未想过,再见面时,会见到这样弱不禁风的皇上。

压下心中种种疑惑和不安,依照宫中礼仪,一家人正式在皇宫附近的王府住了下来。

夫妻俩早有共识,所以宫里来接萧宁安时,他们什么都没有多问便放了人。

进京一个月后,王府里终于来了两个熟人拜访。

其实王府每天都有官员来拜访,包括这两个熟人,之前也与其他人一起来拜访过。

只是这一次,两人是趁着夜色单独前来的。

吏部尚书林文正,和兵部侍郎秦立。

林文正,便是多年来一直护在萧承易身边的林管家。

秦立,则是萧鼎的旧友兼部下。

两人如今,是朝中不可或缺的文臣武将。

旧人相见,说话总要自在些。

沈默招待两人,席间,终于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

“皇上,怎会变成这副模样?”

没人比林文正更心疼皇上了。

“大盛朝能在短短几年内日新月异,有了如今这国泰民安的盛世,都是用皇上的健康换来的啊。”

从他口中,沈默才知道,这几年来,哥哥不辞辛苦,日夜勤勉,每日睡眠不足两个时辰,新朝初立,所有事情杂乱无章,他只能亲力亲为,一刻都不敢懈怠。渐渐的,身体便出了异样。

没有后宫女眷,宫里便只有皇帝一人,同时也就没招那么多的宫女太监,就连平日里在宫中值守的太医,也不过区区五人。

李长青身为院使,也是皇上最信得过的人,他不止一次劝诫皇上多休息,保重身体,可皇上嘴里答应着,该批的折子却一件都没少。

半年前,皇上的身体亏空的太厉害,再继续下去,怕是命不久矣,而皇上自己似乎也感觉到了,这才派人去了云陵县,将亲弟弟一家接过来。

秦立在兵部,也讲了几件关于皇上亲力亲为之事。

“那个外夷人李布,因为设计陷害王爷您在城门被抓,那火炮还被他动了手脚,差点要了皇上性命,所以被皇上抓获。

之后,皇上趁机又向外夷人王室,提出了用更多的船坚利炮来交换。

两年前,那批武器到了咱们大盛,懂外夷人话的皇上,从头到尾都问了个清楚明白,容不得外夷人一丝一毫的敷衍。

他自己听懂了,又亲自上手操作过几次之后,才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授兵部和工部相关人等。

现在,咱们自己也能造这船坚利炮了。

百年之内,外邦邻国,再也不敢对咱们不敬,更别想冒犯咱们大盛百姓分毫。”

“没错。”林文正接着附和道:“皇上机缘巧合之下,学会了外夷人的话,出于长远考虑,所以又在京城及周边选了百余学子,亲自教授他们外夷话。虽然朝臣不知学习这个有什么用,可皇上却顶着各种反对声音的压力,坚持了下来。”

“我知道是为什么。”秦立在兵部,也是被皇上亲自教授操作火炮的一员,他说道:“皇上说过,外夷人对我们虎视眈眈,说不定哪一天就要打过来,我们只有掌握了他们的语言,掌握了他们的技术,并且要做到比他们更厉害,将来才能免遭欺辱。”

林文正心有疑惑。

“外夷人离我们这,有万里之遥,他们怎么会派兵攻打我们?皇上会不会,过虑了?”

秦立也有同样的疑惑。

“我们也这样质疑过皇上的话,可皇上说了,有备无患。谁知道呢,也许是有人故意妖言惑众,吓唬皇上的吧?不过,虽然学外夷人的话没什么用,那武器却着实先进,咱们工部的人现在还经常研究呢。”

沈默听两人说了这么多,更加心疼哥哥这几年的辛苦,只是也不理解哥哥为什么要提防万里之外的外夷人。

唯有屏风后面的苏影理解。

“原来皇上他,真得把那番话放在心上了。”

也许后世,再不必受那外人欺辱。

苏影微叹一声,没有再听下面的话,便去了两个儿子房间。

“大丈夫当担起自己的责任,你们年纪不小了,该好好学习了。”

叮嘱过两个儿子,又来到了两个女儿的房间。

小女娃娃刚满周岁。

苏影多想让孩子们做个富贵闲人。

可是他们,不是平民百姓,而是身上有更多责任的皇室中人。

她亲了亲两个女儿红扑扑的小脸蛋。

“哥哥们都努力了,你们也该巾帼不让须眉,对不对?不管学文还是习武,亦或是像娘一样经商,你们总得擅长一样,如此,才能为皇上和你们大哥分忧,为天下百姓谋福。”

尽管孩子们还小,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但是她相信,以后她们会懂的。

又过了段时间,宫里传来消息,皇上午后教授学子们学习外夷语言时,突然吐血昏迷了。

沈默带着一家大小,匆匆赶紧宫里。李长青为皇上医治之后,也在外间见了他们。

他悄悄告诉沈默和苏影,“皇上不能再劳累了,便是从现在好好养着,也不过还有一年的寿命了。”

可萧承易醒了之后,根本不敢懈怠,继续勤勉未竟之事。

三日后,便是三年一次的会试。

沈默作为大盛国唯一的王爷,把自己偷偷安排在会试的学子之中,还是轻而易举的。

科举试卷都是糊名制,便是阅卷主考,也认不得他的卷子。

会试成绩一出来,沈默竟得了头名。

就差最后的殿试,皇帝亲自出题判名次。

萧承易拖着病躯,到了庄严肃穆的大殿,看到弟弟排在了第一位,难免震惊。

沈默出列,恭敬行礼。

“皇上有言在先,若臣弟得了头名状元,皇上便从此远离朝政,安心休养,臣弟不才,已经中了会员,就差最后一步殿试,还请皇上出题。”

殿试试题,是皇帝所出,名次,也是皇帝所定。

萧承易跟弟弟做过那番承诺不假,可他根本没想到,远离京城几年再未进过学堂大门的弟弟,会突然考出个头名会员出来。

他知道弟弟聪慧,也深知他绝对不会在成绩上弄虚作假,只是依然震惊,他能有才至此。

“朕金口玉言,自当说话算话。发题吧。”

通过会试的学子们,紧张却安静地做着各自的考卷。

交卷后,皇上亲自阅卷,并根据成绩,定了各个名次。

唯有三张卷子,他留了下来,未定名次。

他说道:“这三张卷子,朕以为,可作前三甲。唯一不妥之处,便是其中一份,乃朕之皇弟萧默所做。凡人皆有私心,朕亦然。为了公平起见,这名次,则交由诸位爱卿来定。”

今日一同在这大殿上陪考的,都是朝中凭真本事考上来的文臣及大学士,他们能有如今这位高权重的地位,哪个不是当年千军万马过科举独木桥走过来的?如今又经过多年官场历练,可以说各个都长了一双火眼金睛,便是只一瞧,也能从这卷子中看出好坏及各人脾性来。

三份卷子,依然严密地糊了名,依次由各位大臣轮流阅卷评分。

即便有人有私心想巴结,也是无从得知,哪份是王爷的卷子。

又因为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做事,便是对其余两位考生,众臣也不敢作弊。

经过两个时辰的漫长的郑重的阅卷后,三份卷子的评分,便展现于众人眼前。

萧默,以微弱优势,胜了另外两位同样难得的优秀的考生,光明正大的得了第一名。

头名。

状元。

“皇上。”沈默出列,字字沉稳,“几年来,臣弟虽然偏安一隅,却一日不敢懈怠。今日,臣弟用一个状元证明了,臣弟可以为皇上分忧。还请皇上,一言九鼎,好好休养,待来日病愈,再主持朝政。”

萧承易沉默了很久。

他很欣慰,却也有担忧。

“国不可一日无君,朕与其闭朝休养,不如彻底退下,另立新君,我见宁安这孩子……”

“宁安不请自来,还望父皇恕罪!”已经被正式过继给皇上并立为太子的萧宁安,缓缓步入大殿,“宁安虽已被立为太子,可毕竟年幼,朝中诸事繁杂,皆须父皇教导。皇上此时,万万不可退!”

“可是朕……”

萧承易在看到弟弟确实有能力辅佐太子之后,才下了决心放下政事。

毕竟,他知道自己没有几个月可活了。

他便想着把位置传给太子,剩下的日子,他才有时间,给那百余学子教授外夷语言。

这也是他在这世上,唯一活着的用处了。

可宁安他——

萧宁安不紧不慢,行了大礼,才起身。

“父皇才是壮年,不过抱恙在身,怎能轻易言退?父皇可听宁安几句?”

“嗯。”太子这个‘壮年’一出,萧承易突然觉得自己凭空生出几分气力一般,腰身也变得挺直了一些,“太子有话直言便是。”

萧宁安便道:“父皇身体抱恙,便请太医医治,若暂时无法上朝,便有孩儿暂代,等父皇养好了身体,再亲自上朝不迟。”

大殿之上,哪个不知皇上命在旦夕。

养好?真是太难了。

可萧承易却觉得熨帖,三十几岁灰暗的人生中,终于又有了一抹亮色。

这孩子,是真得担心自己,才如此给自己打气啊。

萧承易的腰背,又挺直了一些。

“皇儿此言有理。传旨——”

这个大殿之上,不光定了考生们的名次,为大盛朝选拔出一大批优秀的可用之才,同时也传出了几项圣旨:

皇上暂时养病不上朝,有小太子暂代;

封吏部尚书林文正为太子太师,路长太作为辅助被封太子少师,二人与文华殿大学士等人,共同教授太子习文。

封袁昊为太子太傅,秦立作为辅助被封太子少傅,二人与一众武将教授太子习武。

新科状元、皇帝亲弟萧默,以摄政王身份,与其他一众朝臣共同辅佐太子,处理朝事。

京城一时沸腾。

其他的圣旨,众人都觉得理所当然。毕竟林文正、袁昊、秦立等人,都是有名有姓的重臣,萧默更是皇上的亲弟弟,大盛国唯一的王爷,还是新立太子的亲爹。

他们辅佐太子,没人会有异议。

可那个太子少师路长太,到底是什么人?有什么来历?

听说,还是个挂职的,人根本就不在京城。

远在云陵县乡下的路长太还蒙呢。

真是人在家中做,官从天上来啊。

可是个正二品的太子少傅啊。

真是光宗耀祖了。

路长太好好地给家里祖宗们添了香火告知此事。

“这小子,老夫没白教,也没白白被他气了几年。”

他说的,便是曾经为之头大的学生沈默了。

已经被李长青判定活不了多久的萧承易,出乎所有人预料,身体竟然渐渐在好转了。

众人在为他高兴之余,也因为他又费心费力去教学生们外夷话而担心不已。

若是他还不肯好好歇着,身体这点好不容易的起色,根本不足以支撑他活过一年。

这天,萧承易又到了宫中特意辟出来的学堂,强打着精神,教授学子们。

沈默的突然而至,打断了他的教学。

“皇兄。”沈默笑着,上前行礼,“我给皇兄找了个好帮手,保证能为您分忧。”

他伸手,向外一指。

一身夫子打扮女扮男装的苏影,带着微笑,走上前来。

“微臣苏影,见过皇上。”

********

全文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