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姜六娘发家日常 > 第605章 姜松入翰林院

姜六娘发家日常 第605章 姜松入翰林院

作者:南极蓝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4 19:06:35 来源:小说旗

嫁入姜家后,雅正已知丈夫数次面临困境时,都是留儿帮着想办法。留儿虽然年纪不大,但她头脑灵活、遇事不慌,堪当重任。留儿没把雅正当外人,雅正便也不跟她客气,径直道,“虽说私塾开在丰邑坊,由咱们府中过去只有两盏茶的工夫,但若府中有事,我恐无法及时赶回。我不在时,六郎会由你祖母照看,但她老人家毕竟年岁大了,精力或有不济,所以六郎还需你看顾一二。”

这个好办,姜留当仁不让地承担下照顾弟弟的责任,“好。”

雅正解释道,“私塾刚开起来时会忙一些,等孩子们开始上课,我便无需日日去了。”

姜留明白,“母亲打算收什么样的学生?”

雅正已考量过,“私塾以教识字知理为主,中午不管饭,每月一百文的束修。你觉得如何?”

一月一百文对于康安大多数人家来说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也就是说母亲将学生定位为中低端市场,即寻常百姓人家。姜留回道,“一百文不错,不过女儿觉得除了识字知理,母亲还可以让夫子教她们算账、记账、刺绣、裁衣这些本事,好让她们学成之后有一技之长。”

能拿出一百文钱送女儿入私塾的人家,除了让孩子识字将来说个好婆家,还会想让她们学些真本事,帮着家里做事。若是她的私塾教这些,确实能让更多人动心。雅正点头,“若教这些,束修一百文便不够用了。”

刺绣和裁衣需要用布、绣线、绷子等,虽说雅正开私塾不是为了赚多少银子,但总不能贴着银子去做。

这个好办,姜留笑嘻嘻道,“母亲,咱们可以列出几项让她们自己选。只学识字知理是一百文一月,若想学其他的则另加钱,学得样式越多就加得越多,这样成吗?”

大周私塾和书院还真没有哪个是这样做的,但雅正也算是生意人,一下就听出了这法子的好处,不过还有些难处,“你这点子不错。不过若这么做,读书与学手艺的时间便不不好安置了。”

这在上过大学的姜留看来,就是正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她继续建议道,“咱们可以只头半晌教认字,后半晌教手艺。每个半天两样手艺,你若想学就用饭后再来,若不想学只头晌来就可以。具体怎么安排,留儿还没想明白,母亲觉得呢?”

雅正豁然开朗,用手捧住留儿的小脸道,赞道,“留儿,以你的本事,可任司业。”

姜留眨巴眨巴眼睛,司业不就是她大舅在国子监时的差事么?她弯起桃花瞳,笑得极为开心。

二月十八,生子后被关了一个半月的雅正终于走出屋子,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此时正值春暖花开,姜家全家出行,去城北新建的灵宝观游玩、放纸鸢,一家人早早过去,天黑时才尽兴而归。接下来几日,雅正开始为了开私塾的事四处走动,一个月后,丰邑坊千金私塾门前挂起两串长长的爆竹,一阵噼里啪啦之后,私塾正式开门收徒,两日便收满了一百五十人,雅正聘来的女夫子开始授课、授艺,步入正轨。

雅正开私塾后,果然引起了乐阳、仁阳、秦夫人等人的关注,无形之中帮姜二爷分散了来自两位公主的压力,也在姜二爷的政绩上,添了漂亮的一笔。

当张文江问起开女子私塾是谁的主意时,姜二爷洋洋得意地道,“私塾的地方是下官寻的。”

只干了这一样?张文江问道,“私塾的名字不是你起的?”

提起这个,姜二爷还有点火气,“是下官的小闺女起的,大人也觉得不怎么样吧?可内子偏说好。”

竟不是姜枫起的?张文江来了兴致,“依你之意,私塾该叫什么?”

“如玉私塾,大人觉得如何?”姜二爷双目灼灼地望着自家府尹大人。

张文江看着他颜如玉的脸,正不知说什么时,京兆府少尹赵德敏走了进来。张文江不再搭理姜枫,转向赵德敏问起案情。

赵敏德回道,“三名案犯不肯招供,下官想对他们用重刑,请大人示下。”

二月初在柿丰巷外劫走贾知茂的三人,几日前已从右羽林卫的马厩中擒获,这三人都是左羽林卫郎超的部下,但他们咬紧牙关,只说他们缺银子,所以才绑走贾知茂,意图讹财。

如此漏洞百出的理由,也亏他们说得出口!张文江转头问姜枫,“你觉得该怎么办?”

姜枫拱手,“大人,下官也觉得赵大人说得对,不用重刑,他们必不肯招供。不过这毕竟是万岁下旨查的案子,若咱们用刑,恐被人拿住把柄,说咱们是屈打成招。”

这也正是赵德敏左右为难的地方,“下官担心的也是这一点。”

张文江点头,吩咐道,“请右羽林卫大将军和兵部尚书前来商议。”

“大人高见!”姜二爷拱手赞道。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么?张文江白了姜枫一眼,“告诉你兄长准备准备,不出两日,万岁该宣他入宫了。”

张大人这么说,必是万岁已经看完大哥递上去的稿子了。姜二爷眸子亮亮的,等不及散衙便跑去了礼部,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大哥。

姜松得了消息,紧张得觉都睡不着。姜槐笑道,“大哥如今这模样,倒让小弟觉得像是回到了大哥应举时一般。”

姜松苦笑,“我只觉比当时更甚。”

他这两日一闭上眼,满脑袋都是书稿中不完善之处,终于睡着后,又会因为梦到书稿中的遗漏或错误而惊醒。

姜二爷给大哥出主意,“大哥睡不好,面圣时就会精力不济,万岁看着自然不喜欢。不如让裘叔给你扎几针吧?扎完保证大哥一觉到天明。”

姜槐立刻道,“是啊大哥,扎几针吧?”

也只能如此了,姜松点头。

第三日,万岁终于宣姜松入宫。这两日睡么充足的姜松进去时仍觉得呼吸困难头晕眼花,出来时却满面喜色,走路带风。

得了消息的姜二爷上前一步问道,“大哥,万岁怎么说?”

姜松眼含热泪,握住二弟的胳膊道,“万岁恩旨,准愚兄入翰林院,专司史书纂修!”

不是入国子监么,怎么跑翰林院去了?此处人多眼杂,姜二爷不好多问,只护送大哥返回礼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