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从秦朝开始的长生之旅 > 秦国风云 第一百七十章 不一样的长平之战

王翦与李青相对而坐,蒙颖则到一边玩去了,她似乎并不喜欢和王翦待在一起。

王翦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依旧精神抖擞,满头白发也丝毫不影响王翦那威严的气质,不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王翦看着李青,心中也不禁暗自感叹,尽管王翦并不服老,可是老了终究是老了,王翦最近已经越发感觉力不从心了。

“老夫听说了你在巴蜀的行为,不错,你对兵法的使用的确超过了常人。”

看到李青这种优秀的青年才俊,王翦忍不住就想指导一番。

李青闻言,谦虚的说道:“老将军见笑了,李青不过就是运气好而已。”

王翦摇了摇头,说道:“为将者,运气好也是一种能耐,想当初,老夫与齐国一战,本来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结果突然天降大雨,冲垮了齐国营寨,老夫趁势掩杀,大破齐国,你说,运气是不是很重要?”

李青闻言,觉得很有道理,运气,的确也是实力的一种。

见李青认可自己的说法,王翦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对李青进行了一些讨论。

李青虽然对兵法研究的不多,但是在后世那什么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的,李青也都粗略的看过几遍,再加上最近得到的尉缭兵法,对于王翦的提问,李青表现的虽然不是特别好,但多少也能应答。

两人就这样,一直谈到了午时,王翦看着李青,说道:“小子,你这等本领,做个御史中丞实在太屈才了,不如老夫举荐你去军中为将如何?”

李青闻言,连忙摇了摇头,李青只想过些安生日子,可不想天天打打杀杀,尤其是秦国的国运已经不长了,李青可不敢保证,秦始皇死后,扶苏会不会按照自己的安排,夺回皇位,那刘邦项羽,会不会继续作乱,如果他们继续作乱,那大秦是否能够打败他们,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王翦似乎有些意外,在大秦,想要升迁,最快的就是从军,然后立下军功,王翦自信,有自己举荐,李青可以轻松在军中立足,再加上李青和蒙氏的关系,有两大将门撑腰,李青在军中,完全可以说是如鱼得水,王翦实在想不通李青为何会拒绝。

李青自然也不可能说自己是知道大秦快要乱了,所以才不想去军中吧,这样王翦怕是会直接给李青定一个造谣生事的罪名。

李青只是推说自己武艺平平,而且贪生怕死,所以不愿意去军中。

王翦皱着眉头,怒视李青,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岂能贪生怕死,老夫观你面相,不像是个胆小之人,为何如此扭扭捏捏?”

李青苦笑道:“老将军息怒,李青少不更事,实在不是做将军的材料,老将军可还记得那赵括?李青与那赵括一样,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王翦面色古怪,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好小子,你竟然自比赵括,哈哈哈哈,有志气,有志气啊。”

李青懵了,怎么自比赵括还能叫做有志气呢?

王翦见李青满脸茫然之色,忍不住笑道:“李青,你可知道赵括是何许人?”

李青点了点头,将自己在历史书上了解的赵括大致的说了一遍。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

王翦听完,满脸不屑的说道,似乎对李青的话十分不满。

王翦说道:“老夫不知道你从谁口中了解赵括的,但是老夫可以肯定,你说的,不对,赵括,绝对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

李青满脸疑惑,王翦,居然说赵括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可赵括不是输给了白起,导致赵国数十万精锐被白起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这一切,可都是因为赵括而起的啊。

王翦似乎看出了李青的想法,叹道:“你可知武安君白起一生未尝一败,即便是廉颇,武安君也并不放在眼里,但唯有长平之战,那是武安君唯一一次接近战败。”

接着,王翦为李青重新揭开了长平之战那片尘封的历史。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1年,秦国大将王齕攻占上党之后,秦国再次开启了对赵国的战争。

当时秦赵二国在长平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赵国老将廉颇设下三道防线,死守长平,王齕久攻不下,这场战斗,一直打了三年,双方互有死伤。

表面上,双方是不分胜负,但实际上,如果一直耗下去,败亡的一定是赵国,因为赵国已经无粮了,三年时间,赵国耗去粮草无数,赵国的国力不及秦国,秦国可以耗下去,可赵国不行。

就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赵括临危受命,代替廉颇成为了赵国的主将。

赵括是一个很恐怖的年轻人,他的战术,在于一个攻字,赵括抵达长平后,一改廉颇在时设下的守势,而是采取了进攻,在他的带领下,赵**队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王齕将军三战三败,秦军连退四十里,方才挽住溃势。

王齕将军战败,选择了死守,赵括领兵截断秦军粮草,逼秦军出来决战,王齕无奈,领兵出战,双方大战于上党,这一战,打得王齕丢盔弃甲,最后,领着兵马退回上党郡,死守不出。

赵国携大胜之势包围上党,秦军兵无战心,这个时候,昭襄王只得调来武安君,让武安君前往上党,接替王齕统兵。

白起到了上党之后,先是与赵括进行了一场试探性的交锋,这一战,双方没有分出胜负,白起不论怎么指挥秦军进攻,都被赵括指挥的赵军截住,而赵括的进攻,更是让秦军连连溃败,如此强劲的对手,纵观白起戎马一生,也是第一次遇到。

白起敏锐的感觉到了危险,赵括年纪不过二十,便已经如此了得,一旦此人彻底成长起来,那么对于秦国来说,那将是致命的隐患。

白起决定将隐患灭杀在萌芽中,于是定下了诱敌之计,故意带兵与赵括交战,然后一路败退,将赵军诱到沁河,然后派人截断赵军粮道,断掉赵军的粮草。

李青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道:“这么说起来,这赵括的确是纸上谈兵,虽然有些本领,但毕竟都是空谈啊。”

王翦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然后说道:“世人都以为赵括是中了武安君的计,然而实际上,赵括是将计就计,他要让秦军从诈败变成真败,至于所谓的粮道,当时赵国早就没有粮草了,当时赵军的粮草,都是赵括带兵劫掠秦军粮道得来的。”

赵军抵达沁水之后,突然不再理会败退的秦军,而是转道往河内而去,赵括居然想要带着赵**队打入秦国腹地。

当时秦军主力都在上党一带与赵军决战,秦国本土的兵马不多,赵括这一下,吓得昭襄王赶紧招募大秦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入伍,前往河内,抵御赵军的来犯,一面急调武安君回援河内。

就在昭襄王在河内准备死守的时候,赵括却又设下伏兵,将赶来支援河内的秦军先锋围困。

双方展开了死战,赵**队悍不畏死,接连对秦军展开了冲击,秦军且战且退,战死大将数十员。

说到这里,王翦脸上露出感慨之色,说道:“我大秦倾尽全国之力,与赵括相持,赵括不仅不败,反而越战越勇,赵**队在赵括手中,爆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战斗力,武安君亲自带兵,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队在赵括的带领下,来回冲击秦军阵型,秦军士兵死伤相藉,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也许,秦军真的会败在赵括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