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诸天老不死 > 第一百零一章 黄裳辞官 秦桧登场

诸天老不死 第一百零一章 黄裳辞官 秦桧登场

作者:锋任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9 17:31:33 来源:小说旗

朝霞在东方照耀着,一列列金色的云仿佛是在等待太阳,好像群臣在等待君王似的……

开封府皇宫金銮殿上。

黄裳慢悠悠的出列,拱手鞠了一躬,沉声道:“启奏陛下,老臣如今已到耄耋之年,心力不济,难以继续为大宋效劳。

恳请陛下准许老臣告老还乡。”

说罢,深深一拜。

花葵凝视着下方这位老人。

长方形的脸上,几乎没有弹性的肌肉和软组织,全是深深的褶皱。一头枯白的长发,却整理的井然有序。

这么多年,黄裳从未贪墨一丝一毫,一心为民。也从不加入任何派系,仅忠心于自己,可谓国之栋梁。

“唉”

花葵叹了口气,不舍道:“黄御史,这些年尽忠职守,你一离去,朕如断一臂。

不知黄御史家乡位于何处。”

黄裳紧忙回道:“老臣家乡位于两浙路一处靠海村庄,份属中山城管辖。”

花葵起身,负手在殿堂上来回度步,却是不知该如何赏赐。

思索了一会,脚步顿住,忽道:“拟旨。

朕准许黄裳告老还乡。

赐予黄裳黄金千两,白银十万两,铜钱二十万贯。

其可于中山城管辖之地,任意圈地十万亩,归其所有。”

说罢,朝着黄裳询问道:“黄御史,这赏赐可否满意?”

黄裳赶忙跪下,以头触地拜道:“多谢陛下厚赐。”

“黄御史,快快请起,这都是你应得之物。”花葵急忙走下殿台,将黄裳扶起。

黄裳这才回到列队中,也不再专注其他同僚的发言,而是环顾这座金銮殿,此生应当是没有机会再来了。

“陛下,臣有本奏。”这时又是一位臣子出列,有话要说。

“准奏。”花葵见是一名年轻面孔,好像是前不久才就任的参知政事,名字却是不记得了。

“陛下早已过而立之年,可至今既未立后,又未纳妃。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陛下乃是一国之君。

微臣恳请陛下广纳后宫,早日诞下龙子,也有助于大宋稳定。”这名年轻臣子硬着头皮道。

花葵脸色瞬间一变,不过也未发怒,冷冷道:“此事朕已知晓,你退下吧。”

“是。”

……

毕竟是初冬的晌午,太阳像个鸡蛋黄子藏在一层蝉翼似的云彩里,时隐时现,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朝会直到此时才结束,文武百官纷纷离开金銮殿,往皇宫外走去。

黄裳虽说没有加入任何派系,但毕竟为官多年,大家同僚一场,其余官员纷纷献出关心,送上祝福。

而刚才惹陛下不喜的新任参知政事,暂时没人去理会。

一是他还没有加入任何派系。

二是这里为官的,哪个年龄不比他大的多,说通俗点,那就是有代沟,聊不到一起。

侯宝梁回头瞧了瞧这名‘新人’,或许是兴之所至,停步等候,想要与他聊一聊。

“侯丞相。”

这名‘新人’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侯丞相挡住自己去路,出于礼貌,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问了声好。

侯宝梁伸手一引,和蔼道:“同朝为官,不必拘束,一起走,做个伴。”

‘新人’大喜,没想到侯丞相与自己主动搭话,乖乖的跟随侯宝梁往外走去,自觉的落后其半步。

“老夫记性不太好了,不知参知大人是何来历。

观大人年龄,应当还未至不惑之年,年纪轻轻便坐到如此高位,实在是了不起。”前方的侯宝梁开口道。

“下官乃是江宁府人士,九年前侥幸进士及第,补为密州教授。

三年前转任太学学正,今年才刚刚被提拔为参知政事。

下官姓秦名桧,字会之,丞相大人称某为会之便可。”秦桧老老实实的将姓名来历俱皆交代,希望能攀上眼前的高枝。

“秦桧。”

侯宝梁闻言,喃喃了一句,点了点头,将名字记在心中,瞧了眼低眉顺眼的秦桧,低声道:“以后不要自作聪明。”

秦桧一听,摸不着头脑,却也依然面带微笑道:“丞相教训的是。”

侯宝梁嗤笑一声,背负着手,四下望了望,靠近秦桧一些,悄声道:“你要知晓,这朝中文武百官,哪个不是聪明人。

陛下一直不肯立后纳妃,此事为何我们都不说。

老夫跟随陛下二十四年了,从未见过他对哪个女子倾心过。

嗯,或许有一位。

这人啊,有了权利,要么爱财,要么好色。

当然,像黄御史那样一心一意为国为民,两袖清风的大德之人,也大有人在。

可陛下哪怕不爱财色,为了大宋子民,也应该考虑开后宫,诞下龙子,用以安稳社稷。

总之陛下这么多年不近女色,要么是痴情一人,要么就……呵呵。”

读书人的心思不可谓不多,秦桧一点就通,恍然大悟,郑重道:“多谢丞相大人提点之恩,秦某今后定当以丞相大人马首是瞻。”

秦桧这句话便是表示加入了侯宝梁的派系,紧接着眉头微皱,心忧道:“看来秦某今日是恶了陛下,以后恐怕仕途坎坷了。”

侯宝梁宽厚的手掌在秦桧肩膀上拍了拍,安慰道:“无妨,陛下此人乃是历朝历代最是圣明的君主。

只要你之所言,乃是为国为民。

陛下便不会责怪于你。

说不得因为今日之言,陛下反而更加看重于你也说不定。”

秦桧脸色转忧为喜,心道果真是官场有人,才能行的通畅。

于是更加卖力的讨好着侯宝梁。

……

黄裳回到府中,将辞官之事告知家人。

黄裳的子女们各有自己的事业,早已习惯了开封的生活,不愿离去。

当然,黄裳也不会强求,儿孙自有儿孙福。

陛下赏赐的金银,黄裳几乎全部留给了子女们。

至于那中州城的十万亩地,子女们也都好像看之不上。

毕竟开封如今寸土寸金,一间临近城中心的大宅院就抵得过那偏远地区的十万亩地了。

黄裳收拾好细软,其实大部分都是些书籍,基本上都是儒道典籍。

领上曾孙黄平,坐上仆人驾驶的马车,往家乡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