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诸天老不死 > 第八十六章 建立私塾 周凡教书

诸天老不死 第八十六章 建立私塾 周凡教书

作者:锋任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9 17:31:33 来源:小说旗

杜府正厅内,一桌一椅,一几一凳,摆设得独具匠心,室内的炉鼎中燃着极为名贵的香料,厅中燃烧着一大盆木炭,驱散着雨夜的潮湿与寒冷。

在询问三人荤素不忌后,吩咐后厨准备了一桌的美味佳肴。周凡拗不过杜仲的热烈邀请,只得坐在主位上。

杜仲拱手客气道:“老神仙是哪里人士,以后若是要常居京兆府中,杜某明日便派人给老神仙寻一处上好的院落,每个月再给老神仙足够的生活银钱。”

周凡一脸和善对杜仲说道:“老道不是神仙,只不过是养生有道,比别人多活些许岁月。

老道此番来京兆府,是想要在此传我全真教统,还望杜府尹相助。”

道教本就是大宋国教,传教之事没有问题。

到时候再上报天子,京兆府有一位一百五十多岁的人瑞,必定能得许多好处。

杜仲没有半分犹豫道:“那杜某便叫人替老神仙在附近寻一个山佳水好之地,立个道观如何。”

“道观就不必了,老道只想开一家私塾,教教弟子们学问。”周凡摇了摇头,自己可不是搞信仰那一套的,招收门徒的要求更多的是要人品好,爱学习。

“要得的,老神仙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便是,私塾一事,最多三日,杜某定当办妥。来,老神仙尝尝这道京兆府的特色菜。”杜仲拍着胸脯道,顺便给用筷子给周凡夹了几道菜。

旁边的陈道生一直不说话,默默的吃着。金蟾道人更是不客气,大口大口的咀嚼着饭菜,动不动还往嘴里灌几口酒。要是周凡不在场,说不定他都要直接上手了。

这顿饭吃了差不多两刻钟,杜仲见周凡不再动筷,估摸老人家是想早点休息,便亲自将周凡带到客房休息。

陈道生也在下人的带领下前往客房。

“老道长,上次多亏您救了杜某的命,杜某一直想要当面感谢,刚才有老神仙在,还请不要怪杜某冷落了道长。”回到大厅的杜仲一脸感激之色,端起酒水,敬了敬金蟾道人。

金蟾道人扣了扣齿间夹着的菜丝,毫不在意道:“也没什么好谢的,谁叫老道是个宋人呢。那些西夏人也忒不要脸,派一品堂那些武功高手来暗杀杜大人,得亏被老道我恰好撞见。

对了,你给那位道教前辈安排的私塾院子记得弄大一点,老道也想住进去。”

“没问题,杜某一定办好,道长想要在老神仙跟前悉听教诲,杜某理解。”杜仲将喝完的空酒杯放在桌上。

金蟾道人白了一眼,打了个哈欠:“你懂什么,老道是想沾沾瑞气,多活几年,不说了,老道去休息了。”

……

两日后,周凡和弟子陈道生搬入了杜府尹为其安排的私塾内。金蟾道人也若无其事的搬了进来,或许是估摸着周凡和陈道生不好意思赶他走。

私塾安安静静的开张了,周凡将其命名为全真私塾。

没有想大肆宣传,可不知道为何,百姓的情报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张姐,你送你家虎子来念书呀。”

“可不是嘛,昨天听刘婶说,这家私塾的先生已经一百多岁了,这学问啊,是年龄越大越精通。”

“我是昨天洗衣服的时候,听何姑婆唠嗑才知晓的,这不赶紧把腾儿也送来了嘛,不求他以后当个大官,能把字认全我就满足了。”

私塾门前挤满了百姓,不过真正领孩子来读书的却不多,毕竟读书可是个奢侈事,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家里是供养不起的。

这个时代的笔墨纸砚可不便宜,更别说读书就意味着去拼那一线生机,家里妥妥的失去一位劳动力。

周凡慢悠悠的走到私塾门口,原本交头接耳的众人均停了下来,尊敬的看着他。

“咳咳。”周凡轻咳一声,一脸和善的对着众人拱了拱手,低声道:“老朽承蒙府尹大人厚爱,在此建立私塾。

本私塾仅收垂髫之童,男女皆可,这学费一年一贯即可,笔墨纸砚等自带。

报名者,可入内登记。”

说罢,周凡也不想在此与人客套,负手往私塾内走去。

大门敞开,众人也没有乱哄哄一拥而入,却是井然有序的一个一个领着自己的孩子进入。

院子通往屋子的道路地面,铺的是上好的青石板砖,严丝合缝的镶嵌着。

路旁有一个由红木建造的亭子,亭子中是一个大理石桌椅,桌面上摆放着棋盘,两边的雕花瓷盅内各装着满满的黑白棋子。

前院角落里还栽种着两颗郁郁葱葱的槐树,一看便知年份久远。

屋内,厅中一排排摆放着木质矮桌,桌前铺着一张毛毯,供学生盘坐。

最前方是加高的梨花木雕刻的桌椅,周凡正端坐在桌前,脚下还有个木质脚踏,手执毛笔,准备为学生登记。

整个过程花了一天时间,主要是每位学生除了登记造册,还要向周凡施礼磕头敬茶,礼节甚是繁复。

总共收了二十四名学生,加上陈道生,周凡每日要教二十五名学生。

周凡打算未来将学生分为三个班:小班、中班、大班。进入私塾的学生从小班学起,学满两年,再依据学习情况来判断是否升至中班。

若是学习不好,要么继续留在小班,要么遣送回家。

只要认真学习,学满六年就可以大班毕业,这时候周凡便会让其选择是否加入全真。

翌日,陈道生坐在第一排中间位置,桌面右上方摆放着砚台,毛笔斜躺在砚台上。中间是一本由周凡编写的三字经和几张白纸。

虽说古人早熟,但架不住前来学习的有许多四五岁的孩童。哭喊声,惊叫声此起彼伏。

周凡收起和蔼的脸色,故作严肃用戒尺敲了敲桌面。学生们这才收声,畏惧的望着前面的老先生。

“把身前的书翻开,用手指着,先听我念一遍,再一个字一个字的教你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到了下午,则画风一变。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