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六十章 最重要的事情

诏道于天 第六十章 最重要的事情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样你可算是满意了吗?”

道休缓声问道,负手静观为落日晕染之橘红云海,神情不曾凛冽,眼神始终宁和。

余笙说道:“我没问题了。”

道休偏过头,看着她的侧脸,似笑非笑说道:“但我还需要说服你师弟?”

余笙莞尔一笑,与年轻僧人对视,说道:“是啊。”

道休看着她的眼睛,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轻轻地叹息了一声,说道:“既然他是你的师弟,那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言至此处,僧人话锋骤转,带着打趣的意思问道:“那你要在旁边看着吗?”

余笙的声音很是温和,仿佛听不到其中的嘲弄意味。

“我想要和你说的都已经说过了,早已无话可说。”

她顿了顿,接着补了一句:“而且我认为我师弟很乐意与你单独聊聊。”

道休没有再说话,沉静思考。

这场谈话里,余笙给出的态度格外坚决,是寸步不让的强硬。

在猜到余笙的真实身份后,他对此其实不意外,只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温柔娴静从来都不代表软弱,更有可能是一种胸有成竹的绝对自信。

故而真正让他在意的人是顾濯。

不是因为昨日那一次前无古人的天地异象,对他而言,这值得另眼相看但也仅止于此,因为彼此之间的境界差距太大。

至于今天这场斗法的结果……固然让他忍不住皱眉意外微惊,但也仅止于此了。

位置,或者说站队。

以及顾濯背后的人想要通过他表达出怎样的意思,展现出怎样的一种态度……

这才是道休想要弄清楚的事情。

……

……

暮色如幻觉般消散,唯有天边残留的那一丝余光,隐约残存不久前的绮丽旧景色。

在说完那句话后,顾濯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慈航斗法的头名。

想来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头,这片宛如盆景般美丽的近百座石峰将会格外冷清,因为那些道心近乎被他打击破碎的天才们,很难再有闲情逸致相互切磋。

苦舟僧相邀,言明是道休大师的意思。

这一次顾濯没有再拒绝。

见面的地方不是慈航寺的最高处,那座正殿的后方,而是在一株参天巨树之下。

时已入冬,夜幕降临,树下的世界却是一片光明。

数不清的灯笼被悬挂在枝头,树叶被映成泛黄的温和色泽,散发着一种暖意。

古树的躯干极为庞大,可以容纳数人并肩而行,且不见半点晃动。

道休背着双手,身形微佝,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寻常知客僧,走在前头。

顾濯与他差了约莫半个身位,淡然自若。

道休说道:“你师姐让我说服你,以此来结束这场在很多人看来莫名其妙的……闹剧?”

“这个词或许你听着不会高兴,但在我看来事实的确如此,至于为什么呢?”

他说道:“因为这一切本就是为你而准备的,无论那个彩头,还是别的一切。”

顾濯没有说话。

道休也不介意他的沉默,继续说道:“只不过无论我还是那人,都没想到事情会变成现在这般模样,或者说没想到你会这么禁不住被人诋毁辱骂,于是有了今天这个出乎所有人意料当中的过程。”

顾濯还是沉默,静静看着古树,欣赏着那些隐有禅意流转的佛灯。

道休依旧直言不讳。

“就像你认为的那样,之前的舆论风波是慈航寺一手促成,为的就是让你成为修行界的公敌,因为有人希望你陷入这样的境地,但这一切不是出自于恶意或者敌意,而是那人认为这最终能够给予你莫大的好处,让你更快地成长起来。”

他微笑说道:“归根结底,不外乎就是欲扬先抑这四个字罢了。”

整件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在整个世界都敌视你的时候,你在所有人的鄙夷当中证明自己是真的了不起,那人们很难不为之羞愧,然后自发地去拥护你,承认你所拥有的地位。

“这种做法不可否认存在拔苗助长的意思。”

道休神情诚恳说道:“但我认为是那人对你有着近乎绝对的信心。”

换做寻常年轻人,哪怕是骄傲如道心尚未破碎之前的谢应怜,又或者性情执着如林挽衣,听到这些话后想来也会就微怔错愕,继而情绪复杂难言。

人之常情如此。

然而顾濯不是她们,更不是真正的年轻人,不曾为此有半点情绪上的波动。

他听得出来,道休此刻话中所言无一不是真话。

其中或许有含糊过去的地方,或许有避而不谈的地方,但没有哪怕半句话的谎言,颇为诚恳。

然而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顾濯直接问道:“你话里的那个人到底是哪个人?”

道休停下脚步,回头朝着他笑了一笑,然后认真地沉默不语。

这不管怎么看都是避而不答的意思。

顾濯也是这样想的。

故而当他听到道休说出那两个字的时候,第一次在这场谈话中感到意外,然后滋生出更为复杂的些许情绪。

“娘娘。”

道休的声音里没有笑意:“准确地说,是即将成为皇后娘娘的那位娘娘,与你有着极深关系的林挽衣的母亲。”

他平静说道:“这一切正是出自这位娘娘的意思。”

顾濯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说道:“这还挺意外的。”

道休停下脚步,转头望向他的眼睛,就像是要确定话里的意外是否真实存在。

直到某刻,年轻僧人才是笑眯眯地收回目光,神情颇为满意。

“意外那位娘娘居然有能耐说服我?”

“这是一部分的意外。”

顾濯没有否认。

在他确定幕后存在推手之时,他第一个怀疑的人其实就是那位娘娘,但旋即便又放弃了这种怀疑。

原因很简单。

对那位娘娘来说,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无疑是成为皇后,其余一切理应为此让步,确保自己顺利上位。

在这种前提下,慈航寺这场突如其来的法会就是节外生枝,是应该要避免发生的事情,就算无法避免也要尽可能地撇清关系才对,哪有亲手掀起这一场风波的道理?

这是何等强烈的自信与狂妄?

“她想借此看清自己的敌人?”顾濯忽然问道。

越是这种仅差一步的时候,越是敌人容易失去理智,从幕后来到台前与众生相见的时刻。

道休说道:“其中的确是有这么一层意思。”

顾濯安静片刻后,越过僧人往前走去,说道:“那有什么事不在她的意思当中?”

道休看着他的背影,说道:“我在今夜与你坦诚相告。”

顾濯平静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这一次法会结束后她会寻个机会与我见面,让我知道这一切。”

道休说道:“也许她只会让你知道她认为你该知道的。”

顾濯不假思索说道:“前提是一切如她所想般发展。”

道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有些感慨,说道:“是啊,在如今这种开头对了,结果也对了,过程却偏偏都错了的情况下,她大抵是要和你把话都说清楚的。”

顾濯没有接话。

言至此处,他已经走到这株古树的粗壮枝丫末端,离地已有数十丈高。

有云海倏然映入眼帘,未曾漆黑如墨,满树光火映照之下,隐有几分朝阳初升之时的瑰丽。

云中忽而有鸟浴光而起,轻震双翅,飞向古树,为那万盏佛灯衔来新火。

烧灯续昼之景,大抵如是。

道休缓步来到顾濯身旁。

“我为什么要和你说这些话?”

他自问自答道:“不是因为我想让你明白,慈航寺今次所作所为是在顺水推舟,而是出于我个人的好奇心。”

顾濯置若罔闻。

道休说道:“我本以为娘娘的意思,即是皇帝陛下的意思,但你师姐今天却提醒了我,这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

顾濯摇头说道:“这句话太假了。”

道休微微一笑,脸上不见半点尴尬,说道:“因为这句话是说给你听的。”

顾濯说道:“然后你还要提醒我,那位娘娘为什么能有自己的意思,她做这些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对吗?”

道休笑而不语。

顾濯看着他,心想自己讨厌和尚果然是有道理的。

道休回以平静目光,笑容如声音般温和。

“也许还很遥远,也许根本不会发生,也许是一个只在臆想中的未来,但我真的很期待那一天。”

“河的这边是你的师姐,她对你纵有千般不满,仍旧愿意为你站出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河的那边是喜欢你的姑娘,无论几许风雨,她始终坚定站在你身旁,但她只能陪你淋雨。”

“河的两岸分别站着她们最为重要的亲人。”

年轻僧人看着顾濯,说道:“届时,你究竟要站在河的这头,还是那头?”

顾濯沉默片刻,说道:“这个问题很没有意思更没有水准。”

年轻僧人叹息说道:“世事向来如此无趣。”

“如果真有那天……”

顾濯看着道休,平静说道:“我会先去做一件事。”

道休一脸好奇问道:“什么事情?”

顾濯笑了起来,笑容格外开朗与阳光,问道:“你猜?”

道休很认真地想了一遍,说道:“不会是要灭我慈航寺满门吧?”

听着毫无道理的话,从他口中说出却有种理所当然的意味,因为他本就是这世上杀人最多的那个人。

“这是你喜欢做的事情。”

顾濯摇头说道:“我不爱杀人。”

道休想到今天发生的事情,思而有所得,笑着说道:“那我很期待你来诛我的心。”

……

……

谈话进行的并不愉快,原因当然是在道休的身上。

当顾濯离去后,苦舟僧来到此间,满怀不解地问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您要把顾濯推到慈航寺的对面?”

道休静静看着飞鸟衔火的画面,神情平淡如冷水,说道:“立场随时可以调转过来,须知决定一个人心意所向的永远都是利益,以及信念。”

苦舟僧皱起眉头,说道:“仇恨呢?”

道休说道:“深到极致的恨不也是信念的一种吗?”

言语间,他悠悠然地盘膝坐下,看上去颇具禅意。

有鸟儿误以为他也是佛灯,成群结队飞往此间,盘旋着不愿离去。

“更何况你还没发现吗?”

道休抬起手,让一只鸟落在指尖之上,随意说道:“这人对禅宗没有哪怕半点好感可言,谈不上全是厌恶之意,但也相差无几了。”

苦舟僧很是意外,低头说道:“弟子没看出来。”

道休说道:“像这样的人,与其耗费力气改变他的态度,倒不如引导他去做些我们希望看到的事情。”

苦舟僧问道:“若是他不依您的意思呢?”

“人世间的路就那么多,他只要是往前走,总归是要为自己选一条路的。”

道休淡然说道:“为了不遂旁人之意而刻意选择另外一条路,何尝不是一种遂意?”

苦舟僧闻言沉默,若有所思。

“此皆小事。”

道休望向北方的天空,眼里仿佛看到了那座天下第一雄城,说道:“如今你真正需要在意的不是顾濯,而是下一任国师该由谁来当。”

数天以前,他亲手写了一封信让弟子送往神都,亲自交到那位大太监的手上,让皇帝陛下过目。

那封信上只讲了一件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的事情。

——请辞。

……

……

离开那株古树后,顾濯回到禅房。

这一次余笙没有站在门外,而是就在房间里头等着他。

窗檐下堆着的雪早就已经化了,留下的痕迹也被风干彻底,若是人心中的疑问也能如此,那该多好?

顾濯从未做此奢念,知道该来的终究要来,此刻也难免疲惫。

他在茶几前坐了下来,准备为自己泡上一壶黑茶,迎接这场势必要耗费大量心神的谈话。

余笙说道:“很好。”

顾濯心想接下来应该就是但是了。

余笙认真说道:“我对你今天的表现很满意。”

顾濯沉默了会儿,心想难道这次你要说的难道是不过?

余笙唇角微翘,寻常容颜上是不寻常的笑容,温声说道:“最重要的是我确定了一件事情。”

与这件事情相比起来,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顾濯还是没有等到那两个字,问道:“什么事?”

余笙没有解释。

她心想,这该如何向你解释呢?

难道说你行事如此嚣张,与那人的温润如玉截然不同,让我确定你真的就是你,与他没有关系吗?

这话未免太奇怪了些。

当然是不说为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