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二章 神通

诏道于天 第二章 神通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下一刻,宋景纶的脸色倏然泛白。

一个极为可怕的念头出现在他的心中,让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仿佛车窗外不是明媚春日,而是倒春寒时的绵延不断湿冷阴雨,渗入骨髓,冻杀年少。

“如此这般其无后乎的景象……”

监正微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徒弟,说道:“你是不是觉得陛下决意迁都的真相,其实是以这整座望京城为代价,祭祀上苍,换取天命所向?”

宋景纶脸色彻底苍白了起来,眼神自错愕而茫然,始终咬住自己的嘴唇,一言不肯发。

他与监正虽是师徒关系,但他很清楚这种关系并不牢靠,维系住这段关系的前提是双方都不曾失势,可以互望互助。

“还算可以了。”

监正声音温和说道:“至少你是懂得闭嘴的。”

言语间,他拍了拍宋景纶的肩膀,让自己的徒弟冷静些许,不必再如此紧张下去。

然后他的笑容温和数分,似是安慰说道:“千年大秦,不知攒了多少的腌臜事,你既然入了钦天监,那就不可避免要和这些事情打交道,只不过最重要的不是懂得闭嘴。”

宋景纶恭敬地低下头,以此表示受教,问道:“师父,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监正看着他,眯起了眼睛,一字一句说道:“不要被当作是有心人。”

宋景纶的头埋得更低了。

这句话说来容易,想要做到却是极难,因为他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头的太监,双眼一闭就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他作为钦天监监正的第一位弟子,不可避免要去接触那些藏在阴暗角落里的秘密,与大秦这个帝国最见不得光明的事物相遇……不知为何,思虑及此的他心中恐惧反而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语的兴奋悸动。

“我明白……不,我会做到的。”

宋景纶抬起头,望向监正,认真说道:“在此之前,还请师父您照看我。”

监正笑了笑,说道:“既然我收了你做徒弟,便理应肩负起这个责任,不必太过担心。”

“而且现在不还有你师父顶在前面吗?”

他的声音慈祥而温和:“只要我不死得仓促,那你就有犯错的余地。”

宋景纶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自从踏入望京城后,他便觉得监正仿佛换了一个人,不再冷漠孤寂沉静,莫名其妙地焕发出盎然好奇心,对整个世界都生出了新的兴趣。

这种好奇他很想用天真来形容,然而他看着监正苍老的面容,着实又觉得这两个字别扭至极。

马车依旧在行走,穿过长街,直至旧皇城。

晚春时节,又是晴天,望京风光正好,街上行人自然繁多。

也许是马车没法走的太快,也许是欢笑着的吵闹声扰了休息,监正意外地说了更多话。

“你家中长辈可曾与你谈论过神通?”

宋景纶摇头说道:“不曾,只让我稍微翻阅相关的典籍,了解一二,不至于眼见而不识。”

监正说道:“修行被分为三境七阶,何以洞真与归一与羽化是境,余者为阶?”

宋景纶怔了怔,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太难回答,而是实在太好回答了。

这是每一位修行者在踏上道途之初铭记在心的事情。

他没有愣上太长时间,很快就给出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回答,与修行启蒙典籍上几乎是一字不差,大意即是每个境界都是分水岭,能为修行者带来难以想象的改变,与养神承意这样的阶段截然不同。

“难道养神承意就不会为你带来变化吗?”

监正微笑说道:“洞真若是非得等到归一才有真正的变化,前贤何必把养神与承意放在中间?”

宋景纶虚心问道:“为什么?”

监正说道:“为的是有开花结果那一刻。”

话至此处,他伸出手打了一个响指。

一声轻响过后,那些拦在马车前的民众,无论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纷纷无意识地往旁边走去,如若沦为木偶一般,任人操纵。

最为神妙的是整个过程不见半点天地元气的波动,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

若是有人从高空俯瞰此间,当能见得马车如剑,剑锋之前人潮无不退散避开。

宋景纶神情凝重说道:“这是……神通?”

监正点头说道:“养神与承意这两个阶段走到极致后,再在踏入归一境时有大造化大机遇,方能成就神通。”

直至此时,宋景纶才是得知这其中的秘密,神情不由复杂。

监正继续说道:“唯有成就神通,才有炼成道场的可能,这是错了哪怕一步都回不了头的事情。”

宋景纶沉默片刻后,问道:“是不是……只有少数人才知道神通与道场之事?”

“没错。”

监正笑了笑,说道:“神通是修行者与功法的完美结合,道场更是以此为前提更进一步,世上九成九的修行者都无望此等机缘造化,又何必知晓这等最上乘事,平白误了自己的修行?”

宋景纶的眼神越发来得明亮,因为想到了一种可能。

监正说道:“你猜对了。”

听到这句话,宋景纶脑袋里顿时嗡了一声,幸福到情难自禁,整个身体都在颤抖。

监正看着这样的他,有些记不清楚当年的自己是否也如此模样,几分唏嘘。

“想知道吗?”

“什么?”

“当今人世间最了不起那几个人的神通。”

“……想。”

宋景纶迟疑过后,终究还是点头,承认。

监正敛去笑意,说道:“陛下所持神通……”

话音还未完全落下,宋景纶的眼睛已然睁得极大,惊喜尚未来得及化作惊恐。

监正接着说道:“我也不知道。”

车厢一片安静。

宋景纶缓缓静下心神,这才发现后背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打湿,带来不舒服的感觉。

监正就像是什么都没看到,淡然说道:“遇事不要再这般惊慌失措了。”

宋景纶沉默半晌后,点了点头。

监正继续说道:“道休大师的神通名为掌天法地,据闻这门神通动用之时,咫尺即可天涯,万里之遥不过掌心三寸。”

宋景纶没想到他还会继续说下去,错愕之余,认真聆听。

监正又道:“易水坐在轮椅上的那位的神通被称之为无限意,不久前身死的天命教主以壶中天地横压魔道近百年,清净观观主借抱景独力支撑道门至今,长乐庵庵主的三问可启灵智。”

话里提及到的每一位修行者都是羽化境,是站在这人世间最高处的至强者。

宋景纶听得很认真,哪怕他听到的只有一个名字,但也可以借此想象其中的玄妙所在,以及凭此神通所铸成的道场有何等风景。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就是世间修行者所梦寐以求的终点,修行路的最末端。

有缘得知这些事情,如何能不心向神往?

宋景纶沉溺在这情绪当中,难以自禁地想象着来日自己踏入归一境,若是侥幸成就神通,那神通到底能有何妙用,该为它取上一个怎样的名字。

就在这时候,监正忽然笑了起来,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

“顾濯已经做到了。”

“啊?”

宋景纶茫然着醒过神来,不解问道:“什么?”

监正欣赏着他这时候的神情,笑容戏谑,缓声说道:“我是说,顾濯已经炼就神通。”

宋景纶如遭雷劈。

没有任何道理,他再一次回想起林浅水的拒绝,心里空荡荡地就像是被掏干净了,连愤怒都没有力气可言。

……

……

是的,顾濯在突破洞真的那一刻炼成神通。

这就是如今修行界的前辈高人们,对他在慈航寺法会中纵横无敌的表现的总结,以及半个定论。

之所以是半个定论,主要原因在于长公主殿下没有点头肯定,众人便不敢再妄下决断,再被认为是有意掀起一场风波,行捧杀之事。

其次则是没有人知道这门神通是怎么回事,纵使查遍前人典籍亦无半点发现,真真应了余笙那句前不曾有,为了不再应上那后半句,此事自当谨而慎之。

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下的天下宗门各方势力对顾濯这名字,颇有些讳莫如深的意思。

顾濯毫不在意,因为他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

望京放晴,天气正好,理应出门,然而这时候的他却坐在院子里头,安安静静地晒着太阳。

这当然是因为三天前那位钦天监官员的提醒。

顾濯不喜欢让人为难,从善如流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何况这天气……真的很让人昏昏欲睡啊。

两世为人,纵使身体再怎么青春,本质上他也不再年轻了。

大概是这个缘故,还是一个小姑娘的叶依兰为他斟茶倒水时,心里没有半点别扭的感觉,做的格外自然,与照看家里的长辈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还有几分依恋。

“师兄,您这次准备什么时候走啊?”

顾濯也不睁眼,声音懒散:“该走的时候走。”

不管怎么看,这都是没用的话,叶依兰却听得眼神明亮。

小姑娘心想如此随缘,莫不就是师兄道心从容,境界为同辈第一人的关键所在?

顾濯说道:“别瞎想,更别乱学我说话。”

叶依兰微微一怔,好奇问道:“这我学了会怎样?”

“要是学了……”

顾濯撑起眼帘,感受着春日的美好温暖,劝诫说道:“将来肯定会有很多人想要揍你。”

叶依兰睁大了眼睛,心想不至于吧?

顾濯说道:“故作高深的话说一半是最能让人讨厌的事情之一。”

叶依兰蹙起眉头,担心说道:“那师兄你不怕吗?”

顾濯的语气理所当然:“我又不是在故作高深。”

叶依兰怔住了。

顾濯感觉太阳太晒,起身往屋子里走去,还未来得及饮上一杯清茶,便有仆人带来新的消息。

或者说麻烦。

钦天监有官员登门拜访。

鉴于往日的良好关系,顾濯喝完那杯茶后,起身随着叶家的仆人前往会客厅,与那位官员见了一面。

事情其实不复杂,监正亲至望京检修旧皇城大阵,要把事情做到一丝不苟的程度,那就不可避免地看到了顾濯的名字。

尽管当时有人提醒了一句,那枚用以通行的令牌出自于长公主,但这位监正依旧没有改变主意,只是微笑着说了声走个流程。

话被说到这种境地,望京当地的官员们再如何有回护之意,到头来也是要走上这一趟。

“放心吧。”

那官员安慰说道:“无非就是随便问几句,监正也只是秉公办事罢了,没事的。”

顾濯平静应下,心想这世上有多少事情的问题就出在秉公二字之上?

……

……

见面之时,春日已然西斜。

自大秦迁都后,身在望京的旧皇城就像是褪去了身上那件端庄繁重的华丽宫裙,卸下了颜容上的浓妆艳抹,流露出了最初那张清丽面容。

楼台似浸在清水里,重重殿宇彷若远山,透着的却不是超然与悠远,而是繁花落尽后的那一抹萧瑟。

这种萧瑟绝无半点寒酸意味,有的是大起大落后的宁静,任由风吹雨打也寻常的从容自若。

在很多时候,顾濯都觉得自己与望京的相遇从来都不是偶然,只是一次或早或晚的命中注定罢了。

“我想见你很久了。”

监正说道:“就算没有这次的事情,只要我离开望京之前得知你在这里,必然也会主动与你见上一面。”

顾濯平静说道:“因公因私,这两种见面时有根本区别的。”

监正笑了笑,说道:“那我便先在这里与你道声抱歉了。”

顾濯摇头说道:“比起抱歉,我更希望的是听不到这声抱歉。”

听着这话,监正似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视线转而落在远方天空。

春日斜照下,白云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很是舒心。

“详细讲讲吧。”

他的声音却变得认真而沉重:“你近些天为何频繁接近旧皇城大阵的阵枢所在,这不可能是误入,所以我们不必婉转废话。”

在两人的身后,还有数位巡天司的官员旁观,以及宋景纶正低头伏案,提笔把这场谈话里的每一个字进行记录。

顾濯没有选择立刻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

“若是我拒而不答,又当如何?”

明天恢复两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