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四十五章 我是谁?

诏道于天 第四十五章 我是谁?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青词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说道:“是的。”

王祭笑意更盛。

“很好。”

他说道:“再具体些。”

魏青词看着老者无所谓的笑容,声音微沉说道:“师弟之所以死在荒人的手中,是因为他受伤,而他的伤势是因师尊您而来。”

易水弟子皆有命灯相连,人死即灯灭。

就在那盏命灯幻灭的前一刻,曾有无双剑意从中倾泻而出,几近斩断灯火。

世间谁能有这般剑意?

唯他师尊而已。

若非如此,他又怎会来到这里,说出这么一番几近大逆不道的话?

“我不认为师尊您的眼里有自己的朋友是错,但有没有可能……宗门与传承至少能够与您的朋友对等?”

魏青词的声音里带着哀痛之意:“您必然是清楚的,刘师弟负伤后再想要走出荒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师尊您偏偏还是这样做了。”

王祭感慨说道:“听起来的确是我错了。”

听着这句话,魏青词神色不见好转,更为低沉。

王祭说道:“然后呢?”

魏青词低头,沉默不语。

王祭微微笑着,说道:“如果我没忘记的话,前些天他来寻我借走且慢后,你曾来问过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我当时让你回想起一个道理。”

“那个道理是无所谓向谁出剑,只要你能承受得起后果。“

魏青词安静片刻后,说道:“我当然不会忘记师尊您的话,但我同样不会认为您说的都是对的,至少,这一次你错了。”

王祭静静看着他,苍老面容上的笑意渐渐淡去,说道:“那就证明给我看。”

魏青词问道:“以剑?”

王祭说道:“要不然呢?”

魏青词再次沉默。

王祭看着他,平静说道:“易水过去有着怎样的规矩,我从来都不在乎。”

魏青词抬起头,轻声说道:“因为易水,自百年至今都是你的易水。”

王祭说道:“是的,易水是我的。”

百年之前,任由人世间风雨飘零不断。

无论大秦抑或道门,皆有所求易水。

但他一步不愿行。

易水便于中流岿然不动。

一切源自于他的个人意志。

“杀死我。”

王祭看着自己的开山大弟子,神情淡漠说道:“易水就是你的。”

魏青词没有说话。

王祭说道:“又或者你熬到我老病死去的那一天,把我的画像挂在祖师堂上,然后再提剑把易水杀上一遍,让这里被画上你的规矩,如何?”

魏青词往后退了数步,向他认真行了一礼,说道:“谢师尊教诲。”

王祭听懂了,便也笑了。

“弟子暂且不敢作此念想。”

魏青词抬起手,拔出腰间佩剑离烛,语气平静而认真:“然而,今天弟子若不为刘师弟递出这一剑,日后着实于心难安。”

此时此刻,两人相距不过三丈。

世间剑修数不胜数,除却此刻位于他身前的师尊不论,最强的无非就是那么四个人——剑道三宗的三位掌门,以及剑道南宗。

这四人当中,毫无疑问是以一人称宗的剑道南宗在修行路上走得最远,境界最为高深,实力最为强大。

至于另外三位掌门孰强孰弱,修行界对此向来不缺争论。

但其中有一件事却是由始至终都能得到公认的。

四人当中,三丈之内。

当以魏青词最强。

多年以来,他从未怀疑过这一点,因此怀有骄傲。

骄傲不是愚蠢,哪怕今朝且慢离师尊而去,他仍旧没有想过自己能赢下这一战,但他……真的很想知道这其中的差距。

自己与羽化的差距。

那个让他朝思夜想梦寐以求的境界到底是怎样的。

念及此,魏青词出剑。

剑名离烛,意为黑夜中烛火的光芒射向远方,此剑独以快字盛名满天下,鲜有能及者。

一线天光浮现于浓雾当中,仿佛朝阳降人间。

直指坐在轮椅上的那位老者。

这一剑是如此的快,与真实的光已然找不出太多的区别,更是凝练成极致的一点,足以刺破世间九成九以上的事物。

魏青词这样想着。

然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想了很长时间,为何还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擦。

一声轻响,鲜血从他的腹部喷溅而出,让周遭雾气染上血色。

原来那一线天光早已消亡。

与他的剑锋一并。

胜负已分,在魏青词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的那一刹那。

“结束了。”

王祭带着些许厌烦说道,眼神里毫无情绪,看着自己的开山大弟子。

魏青词往后一步,低头看了看胸口处的剑伤,颓然跌倒在地。

王祭继续说道:“世间万物,无有能快过人心念想者。”

魏青词说道:“因为这里是你的道场。”

王祭很是失望,看着他说道:“不要再让我听到如此愚蠢的话语了。”

魏青词面不改色,说道:“从我出剑的那一刻起,此二字便与今日之我无关,因为此事无关天才与白痴,只在于我该不该做。”

王祭说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是书生们的事情。”

魏青词忽然问道:“所以这就是师尊您当年不愿离开易水的原因吗?”

王祭眯起眼睛,没有回答这句话,转而说道:“仅此一次。”

魏青词知道师尊指的不仅仅是这个问题,更是拔剑相向的机会。

再有下一次,无论他有再多的理由也无意义,最终留下来的结果只有一个——生死。

王祭悬着的手指落下。

咚。

为离烛斩开一线的雾气重新聚拢,掩去老者的身影,不为人见。

一道声音落在魏青词的耳中。

“荒人之法可以入羽化。”

“然而。”

“这一切并没有什么意义。”

……

……

易水中的这场师徒剑争不为人知,就像荒原深处群山里进行着的那场传承。

楚珺正在挖洞。

顾濯走在少女的身后,看着她无比认真地进行着这桩伟大的事业,让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字面意义上的灰头土脸,颜容上找不出半点从前的清丽与自傲。

挖洞不是容易事。

首先你要确定前方具有何种事物,决不能莫名其妙挖到地底暗河当中,否则不死也要有大麻烦,其次还要再考虑坍塌的问题,以及方向路程和速度……

自步入修行路的那一天,楚珺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要把手中道剑当作是泥锹,藏身在荒原群山下方挖洞……如此这等荒唐事。

更为荒唐的是,她对此居然乐在其中,想要让这个过程再久一些。

这不仅在于顾濯直指大道的教诲,亦在于诸如此刻的闲谈。

“那位大司祭与和尚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楚珺的声音与岩石被剥落的动静混合在一起,听着有些浑浊。

顾濯说道:“这句话你该去问那些和尚,非要我说的话,区别自然在于前者太过粗浅。”

楚珺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双手落在前方,很简单地剥下一大块石头,顺带着让其化作为飘不起来的齑粉。

不知道为什么,她原本沉重的伤势随着不断挖洞,非但没有变得更加严重,反而神奇地开始了好转。

她想了想,说道:“粗浅不见得全是坏处。”

顾濯与楚珺相隔三丈,借着那一团离而不散的火焰看着挖洞的进程,漫不经心说道:“所以那个大司祭说的是真的,他的确能听到某些声音。”

楚珺微微一怔,手上的动作变得僵硬了起来,迟疑问道:“上苍的旨意?”

顾濯说道:“不错。”

楚珺说道:“换做道门的说法……那就是天意?”

顾濯淡然说道:“尽管这其中存在着区别,但现在的你确实可以这样理解。”

楚珺沉默片刻后,问道:“天意真的存在吗?”

顾濯说道:“不要忘记那个大司祭还说过另外两个字,人心。”

楚珺摇头说道:“听不懂。”

与传承道藏真意时不同,顾濯没有对此做出任何的解释。

楚珺很好奇,他到底是无法准确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对此有着强烈的芥蒂,故而不愿给出答复。

“你想多了。”

顾濯猜到她在想些什么,随意说道:“我只是觉得无论天意还是人心都太过复杂,根本不是现在的你有必要去了解的,好高骛远是很愚蠢的事情。”

楚珺问道:“何时思考此二者才不算是好高骛远?”

顾濯不假思索说道:“羽化。”

楚珺无言以对。

下一刻,顾濯给出了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解释。

“连羽化都不是,连被白皇帝放在眼里的资格都没有,思考天意人心这种玩意不是好高骛远是什么?”

楚珺沉默了。

她隐约觉得这句话叙说了些什么,但又直觉这一切离自己有着无比遥远的距离,不必去看。

位置并不对等,看不到对方眼中的风景,凭什么知晓别人的真实想法?

“羽化……”

她轻声念着这两个字,心有所感,忽然问道:“荒人之法可行与否?”

顾濯平静说道:“如果你指的是以此作为助力,让一位得道境界的修行者步入羽化,那么事实就是可行。”

楚珺没有惊讶,只觉得事情果然如此。

除去这个理由以外,她着实想不到让清净观在内的各方势力,有什么必要冒着为天下大不韪的莫大风险,私自与荒人进行勾结。

“这种做法存在沉重代价对吗?”

她顿了顿,补了一句话:“我是从你的语气听出来的。”

顾濯嗯了一声。

楚珺等待片刻后,发现没有下文。

于是她也嗯了一声,二声,询问的意思。

顾濯说道:“我不习惯谈论未曾真实见过的事物。”

楚珺心想这句话真是有道理极了。

紧接着,她想到这一路过来听到的每一句话,眼神顿时变化剧烈。

当今人间,谁有资格以这般轻慢无所谓的语气点评羽化之境?

顾濯想了会儿,说道:“如果单从那块石头,也就是那座孤山的山神来看,当下荒人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于,它没有真正的自主意识,只不过是一尊看似有害的神像罢了。”

楚珺下意识说道:“那也不算是具有灵智?”

顾濯说道:“解释起来很麻烦,你可以理解为它的所谓灵智,本质上是一种无止境的学习与推演,让自身不断进行演化。”

楚珺墨眉蹙起,不可避免地生出担忧,说道:“如果它真能无穷尽的演化下去,谁能与它为敌?”

“我以为这是最无所谓的担心。”

顾濯的声音轻快如水:“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一个极限,无论**还是神魂,在它让自己无敌之前,它的存在会率先陷入无……难以挽回的崩塌当中。”

话中有欲言又止之意。

楚珺不解为何他突然改了话头,但想着他之前说的眼见为实,心想也许是有过一次相似的经历?

这般想着,少女动作很自然地往前一挖。

然后。

有轻微水声出现在她的感知当中,那很明显就是一条地底暗河。

一道叹息声响起。

顾濯自嘲说道:“我就不该和你闲聊的。”

楚珺很是尴尬,转过身望向他,认真说道:“我有一个建议。”

顾濯问道:“嗯?”

楚珺一脸认真说道:“要不你洗个澡怎样,不洗澡也行,稍微打理一下自己吧,你现在脏得跟个野人似的,身上心里就没有一点儿难受吗?”

顾濯不说话了。

楚珺以为是不放心,认真说道:“我对比我年长的人没有任何兴趣。”

“我重复一遍,我现在真就是半个残废。”

顾濯看着她说道:“除非你能找到一口温泉给我泡。”

……

……

荒原之外,将军府中。

翌日清晨时分,旨意自神都而来,出现在王大将军的书房里。

他没有任何怠慢那位皇后娘娘的意思,翻来覆去看了又看旨意上的每一个字,便从字与字的缝隙中看到了那两个字——稳定。

这就是朝廷的意思。

一道声音在王大将军的耳边响起。

来自他的心腹谋士。

“皇后娘娘应该是忙不过来了,巡天司的波澜尚未完全平复,道休大师请辞后国师之位的悬而不落,禅宗对此态度尚未明朗,而且还有监正的空缺仍然在,这些事情足以让她分不过神来,空不出手。”

王大将军说道:“是这样吗?”

听着这话,谋士欲言又止。

王大将军看了他一眼,温声说道:“再等等吧,等一下殿下的旨意。”

话里的那位殿下,指的当然就是白南明。

谋士犹豫片刻,低声问道:“如果殿下始终没有旨意降下?”

“何必明知故问?”

王大将军笑了笑,笑容里却找不出半点高兴的意思,说道:“没有旨意,这不就是最好的旨意吗?”

谋士长长地松了口气,笑着说道:“我相信不仅是殿下,陛下也会支持将军您的决定,因为您突破至羽化境本就是一件值得举国同庆的好事。”

王大将军没有说话,心想当真如此吗?

他想着与自己流淌着相同鲜血的那位长辈,想着那瞬息之间跨越数千里遥远距离的无双剑意,想着因此而即将被暴露在天光之下的秘密,沉默不语。

前路似乎蒙着一层他所看不穿的雾气,然而远方的风景又是那般的动人,无声叙说着只要他走到那个位置,便有日出的万丈光芒映入眼中。

“找到那位天命教主。”

王大将军忽然说道,语气无比认真:“我现在真的真的很想和他见上一面。”

……

……

荒原的混乱,比之很多人最初的预想更为夸张。

数以千计的修行者像是走火入魔一般,不曾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心中的欲念,无视荒原上的血与火,始终坚持着前行,只因为那或许存在的珍贵宝物。

本就寄身于荒原深处的邪魔外道又如何得以例外?

只是短短三天时间,荒人与魔修就爆发了大大小小数十场冲突,前者固然死伤惨重,后者却也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

荒人似乎是要借此机会进行一场肃清,让人类彻底离开群山,接下来非但没有控制收敛这场局部战争的规模,战火反而愈发猛烈。

寻常荒人就算死上再多,仍旧无碍赤阴教这等邪魔的山门,然而这次站出来的荒人并不普通,其中有着数位等同于无垢境界的强者。

与人类的无垢境不同,这些荒人之所以让自身境界停留在此,很大程度的原因在于他们需要维持自身的理智,不至于沦为纯粹的妖物。

简单些说,他们的强大绝非寻常无垢境所能比拟。

这十分直观地体现在接连数个邪道宗门被毁灭之上。

……

……

走在燃烧着的火焰当中,大司祭的面容被火光映得愈发苍老。

与之相比,他的眼睛却变得越来越明亮。

那不是智慧的光芒——上苍从不需要他拥有这样事物,要的只是虔诚。

“原来如此……”

大司祭随意一脚踩落,让一位装死的邪修真的死去,然后说道:“那人不在大地之上。”

在他身后,是那个曾经跟在喻阳旁边的荒人小孩。

“那他难道在天空?”

“不,那人是在地下。”

大司祭望向小孩,微笑说道:“我记得……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喻阳是吧?麻烦你去知会他一声,上苍已经给予他赎罪的机会,不要再错过了。”

荒人小孩摇头说道:“喻阳他很可能会拒绝你。”

大司祭笑容更为慈祥,说道:“那他只能前往上苍的国度当中,当面忏悔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我希望你能让他知错而返。”

……

……

“这样真的行吗?”

“这一路上我有做错过吗?”

“好像没有。”

“那你为什么还要问?”

风雪满山,白雾徐徐升起。

这雾不是寒雾,而是温泉带来的蒸汽。

顾濯此刻就坐在泉水中,闭着眼睛靠在被烫热的石头上,神情是久违地惬意。

三生塔正在不断转动,洒落的气息笼罩住整座温泉,暂时断绝一切的感知。

他的伤势很重,因为大司祭真的很强。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就是他此生遭遇过最为强大的敌人。

如果这次不是三生塔和且慢皆在,那他只能动用自己最不情愿的手段,付出比现在惨烈不知要多少倍的代价,才能活着离开那一场战斗。

故而他对当下的境况十分满意,尽管这已经是他今生最为沉重的伤势了。

某刻,顾濯睁开眼望向自己的身体。

幽火燃烧的痕迹还在,零星散布在他的身上各处,主要是手臂与小腿以及脚踝,最为深刻的却是左脸上的那一细线,仿佛刀锋掠过。

他抬起手,并指这道伤痕相遇,沿线而行。

刹那间,如若火炙般的疼痛随之而来,直入他的神魂当中。

顾濯眼帘微垂,手指不曾动弹哪怕一瞬。

这个过程并不迅速,相反慢得仿佛每一个画面都被分离开来,让人有种心生强烈胸闷的感觉。

半刻钟后,幽火留下的痕迹已然消散。

顾濯松了口气,身体随之而下滑,整个人就此没入泉水中。

然后他让自己的头浮出水面,对楚珺说了一句话。

“还有几天的路程?”

楚珺离他很远,因为不想尴尬,说道:“按照之前的速度,至少十五天。”

顾濯叹道:“越走越久了。”

楚珺提醒说道:“最初我预计是二十六天,这已经是我挖洞挖得越来越熟练的结果了。”

顾濯坐起来,用毛巾认真搓洗了一下自己的身体。

直到这时,他才发现当初束起的头发此时仍未散乱,心想盈虚寻来的这发绳当真不是一般结实,很好用。

然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过这样的闲意思绪,不禁心生感慨。

那天身在山谷当中忽如其来的回光返照,让他回忆起一种极其不好的糟糕感觉,这也是他在见到楚珺以后动了留下传承的心思的关键所在。

此时此刻,时隔数日再与天光相遇,顾濯的心情很难不好。

于是他久违地很是神奇地生出些许谈兴。

就当作是泡温泉途中的意趣好了。

“你跟着我修行已有数天时间。”

顾濯说道:“感觉如何?”

楚珺安静片刻后,说道:“前所未有的美好。”

顾濯很满意这个答案,心想自己虽然没当过师父,但在这方面果然极具天分。

“那么……”

他的声音很是随便:“你现在猜到我是谁了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