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五十五章 再是人生大事

诏道于天 第五十五章 再是人生大事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书房里一片安静,气氛有些低沉,甚至压抑。

余笙神色未因此而变。

她静静地看着王大将军,等待一个明确的答案,不急不躁。

“不会。”

王大将军打破这沉默,说道:“因为那样做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我死在他的剑下。”

余笙说道:“但你还是要坚持寻觅那一缕破境的可能。”

王大将军的声音格外平静:“此事无关生死,此事高于生死。”

“若我破境,消息将会在第一时间传到易水,到了那个时候我什么都不会做。”

他看着余笙说道:“我会坐在这里,等待结果的到来。”

话中有未尽之意。

如果王祭得知此事后不出剑,无论是不愿还是不敢,是囿于他作为大秦三大王将之一的身份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那一颗剑心最终都会有蒙上尘埃的可能。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就是一次阳谋,一场问心局。

余笙自然能听得明白,说道:“这其中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王大将军笑了笑,说道:“我是在用我的身份来做筹码,赌王祭不敢对我出手。”

余笙嗯了一声,很轻。

这才是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所在,因为王大将军的生死牵扯到太多方面,动辄就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剧变,而这些剧变只是稍微想想都知道不是好事。

如果王祭真的决意出剑杀人,履行当年诺言,大秦该当如何?

三大王将之一的死亡,足以让朝廷与易水正面开战,覆灭这个传承数千年的当世第一剑道大宗,而这必然要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北方原本稳定的局势将会瞬间倾塌,不知要再耗费多少时间才能让局面回到当下。

大秦上至皇帝陛下,下至生活在北方的平民百姓,没有谁愿意看到这个局面。

王大将军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但他依旧把这番话说出来,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也好,这无疑都是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信任和坦诚,是一种寻求解决问题的诚挚态度。

唯有忠诚二字方可形容此举。

与王大将军相伴已有数十年的忠诚二字。

朝廷或者说皇帝陛下,总不能以忠诚这两个字磨灭对方的近百年来的渴望,那是很没道理的一件事。

王大将军的声音响了起来。

“你所想到的那些问题,我早已想过,因此我才会放弃去杀死王祭,或者说让自己死在易水,这种最能让矛盾激化的选择。”

他说道:“我相信这件事存在着一个妥善解决的办法。”

余笙轻声说道:“比如王祭已经忘记当年自己说过的话。”

王大将军哑然失笑,说道:“不失为一种可能,毕竟王家挣扎了这么多年,还是没能再出一人进入他眼中,遗忘也不是什么过分荒唐的事情。”

余笙沉默片刻,话锋骤然一转。

“谈谈荒人。”

王大将军瞬间敛去笑容,认真说道:“我之所以坐在这里,为的是防备荒人南下,理所当然要知道荒人在暗地里谋划些什么东西。”

余笙想起不久前的那句话,复述了一遍,说道:“所以你不认为这是一种背叛。”

王大将军诚恳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余笙平静问道:“如何证明?”

“自然不会是全凭言语。”

王大将军似是对此早有预料,从身旁抽出一迭卷宗,递了过去。

这显然是大秦镇北军的机密所在。

余笙自然不会拒绝,神情淡然地接了过来,翻阅。

长时间的安静。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才是放下这迭卷宗,轻声说道:“在这里等了很久了吧?”

卷宗上记载的东西并不复杂,是近些年来镇北军与荒人行商交易的内容,但并不是账本,而是军方借贸易的机会具体做了怎样的布置。

“这世上有很多事情就像道理和学识,总是蒙尘,待人擦拭,此事不外如此。”

王大将军的声音很是温和,转而说道:“既然你是殿下的徒弟,想必能够理解我做的这些布置,在关键时候足以摧毁荒人绝大部分的战力,我认为这足以证明我的心意所想。”

余笙沉默很长时间后,点了点头。

同意的意思很清楚。

尽管她对这迭卷宗里呈现出来解决荒人的手段……稍微有些看法,但那些话没必要说出来。

“就到这里吧。”

余笙起身往书房外走去,头也不回说道:“我该去休息了。”

话至此处,该说的都已经说完,到了无话可说的境地。

事情并不复杂,十分清楚。

矛盾却是难以调和的。

谈不上灭门的血仇,步入羽化的渴望,高于生死的荣誉。

更重要的是,谁也不该让一个有进取之心的修行者画地为牢,不再往前走上哪怕半步。

……

……

“那你要先去把人给杀了吗?”

顾濯的声音里难得是好奇。

夜里风寒,篝火洒落的光芒晃动不安,时不时蹦出几点火星。

王祭沉思片刻后,说道:“这事还真说不准。”

顾濯问道:“嗯?”

“你知道的。”

王祭拔出且慢,随手拨弄篝火堆里埋着的番薯,说道:“我这辈子就杀了一个羽化,还是老到不能打被我几剑斩死的那种,心里多少有些遗憾。”

顾濯说道:“羽化本来就不好杀。”

王祭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怅然说道:“那是真的不好杀啊。”

话里说的都是不好杀,意思看似相同,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前者是指羽化中人本就超凡脱俗,无一不是当世最强者,除却白皇帝这等横压当世的毋庸置疑第一人,余者胜负生死犹未可知。

——云梦泽中,盈虚从最开始心中便已怀揣死意,如果他下定决心不愿以身入局,天罚一击不见得能够落下。

后者说的却是另外一件事,人世间每一位羽化境都注定是受千万人所供奉的大人物,其自身的存在牵扯着难以计量的庞大利益,比之蛛网还要错综复杂。

如今不是大乱之世,大秦治下的人间有着稳定的秩序,容不得这样的巨变发生。

在此秩序之外,唯一一个天下人皆可杀之的羽化就是盈虚。

奈何他已经死在皇帝陛下的手中。

王祭心生憾意,以且慢剑锋挑起熟透的番薯,在篝火上空跨过一道弧线,落入好友手中。

顾濯接住那颗番薯,慢条斯理地开始撕皮,说道:“所以你就指望着自己大徒弟破境给你杀一杀?”

王祭翻了个白眼,没好气说道:“我像是这么冷血无情的人吗?”

顾濯说道:“无情不见得就是冷酷,多情往往却能坏事。”

“别和我说这种话。”

王祭微微挑眉,讥讽说道:“你倒是先把自己的事情给理好,别下次见面你又是被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指着鼻子骂就行了。”

听着这话,顾濯也不生气,说道:“下次一定。”

王祭见他这般模样,便也没了脾气,示意他赶紧尝尝那番薯。

顾濯从善如流。

焗番薯的味道在大多数时候取决于番薯本身,而荒原出产的东西向来不错,就像那些为修行宗门所热烈追捧的矿石一般。

他吃的很是仔细,途中不忘给出评价,主要在于几分熟更好吃上面。

十分神奇的是,王祭在这件事情上有着令人惊讶的耐心,听从顾濯的意见继续开始焗番薯。

于是。

一夜过后,顾濯身旁堆起一座小山,山中尽是番薯的外皮。

他看了一眼自己微微隆起的肚子,再望向仍自意犹未尽的王祭,问道:“现在满意了吗?”

王祭一脸莫名其妙问道:“什么我满意没,这话不该是我来问您吗?”

顾濯看着他,说道:“我吃饱了。”

王祭闻言,很是遗憾地看着篝火堆里还未熟透的那三个番薯,只觉得自己的动作还是稍微慢了些。

接着,青年又眼带嫌弃地赔了一下且慢,心想你明明慢得这么熟练,怎就不能快起来呢?

顾濯把这些小动作看在眼里,什么都没说。

半刻钟后,他动作十分自然地站起身,从火堆里把三个番薯给扒拉出来,放入三生塔中。

“你这是做什么?”

王祭抬起头看着他,不解问道。

“喔。”

顾濯笑了笑,似是后知后觉,说道:“留着,等还剑的时候送给你吃,让你尝一尝自己的手艺。”

王祭不说话了。

顾濯熄灭篝火堆,借微亮天光,开始上路。

不同于昨日,今天的荒原再无太阳踪影,雪云笼罩天空。

就像人生,阳光灿烂的日子总是那么稀少。

顾濯走在风雪里,看着找不出区别的漫长道路,心中并无焦虑着急之意。

他隐约有着种感觉,当自己真正离开群山,与人世间再次重逢的那一刻,便会有无穷尽的麻烦接踵而至。

与其到了那时再奢望此刻的冷清孤寂,何不认真珍惜当下?

想着这些事情,搭着王祭时不时冒出的话头,归途也就变得愉快了起来。

时间在相似的重复中不断流逝,群山将近。

某天,顾濯站在崖畔之上,往远方眺望。

同为荒原的苍凉大地在他眼中流露出些许风光,与群山无穷尽的白雪截然不同,秋色正让大地泛黄。

在这个位置,人类修行者的踪迹已然不再来得罕见。

与顾濯来时不同,受王祭出剑的影响,临近群山边缘的那几个根据地变得十分热闹,不过都是人类单方面的热闹——荒人在察觉到人类修行者的大规模到来后,毫不犹豫地中断了贸易,回到部落营地当中,严阵以待。

千万年来,人类以荒人的性命泄愤的事情发生过太多次,警惕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与此同时,那些怀揣着激进想法的荒人却把这视作为一场盛宴,在短短数日之内组织了数场猎杀,让数十位修行者把性命留在荒原之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修行者们的冲动,再有自群山深处吹来的寒风辅以冷血,最终导致那几个人类聚集地变得无比臃肿而局面混乱,隐有透出一种失控的迹象。

……

……

顾濯自崖畔一跃而下。

疾风携雪而至,扑打在他的脸颊上,带着刺痛的感觉。

他视若无睹,在坠落至某个位置的时候拔出且慢,让剑锋没入崖壁当中,卸力再而借力。

紧接着,他的身影骤然虚化,随满天风雪而去,于极短时间内跨过数座陡峭山峰,飘飘然如若谪仙。

奈何他的境界终究太低,哪怕万物为其助力,仍旧还是去不到荒原大地之上,但与进山的道路已然不远,只是几步路的事情。

暮色不知何时已至,洒落在顾濯的衣衫上,仿若燃烧。

他未曾解开那门被楚珺唤作为无心相的易容功法,只是一位面貌寻常英俊的少年,按道理来说不该被太过关注,奈何他正在归途上。

不到一个时辰,顾濯的出现就已经落入诸多修行者的耳中,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尤其是他手里握着一把旧剑,浑身上下再别无珍贵事物的模样,完全符合人们对剑修总是一贫如洗的刻板印象。

谁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为什么来到荒原,便理所当然地怀疑顾濯在群山中有所得。

这种推测没有被摆在明面上,直到顾濯带着最后一抹暮色,来到人类在群山前的聚集地村庄。

楚珺不在此间。

在简单地走过村庄一遍后,顾濯得出了这个结论,有些遗憾。

那日一别,再见时也不知是何年月。

带着这个念头,他在村庄寻了一处落脚地,开始休息。

……

……

就像顾濯当初推断的那般,观主对楚珺极为重视。

自在道人尚未带着少女离开群山,便有清净观的宿老奉观主道旨深入荒原,寻觅她的踪影。

——如果不是担心影响太大,观主极有可能亲自出关,确保楚珺的安危。

在相遇以后,清净观的这位宿老当即以最快的速度带两人走出群山,离别荒原。

同一时间,顾濯还在群山里揣着那三个番薯。

当清净观一行三人通过镇北军的审查,准备继续低调返回观里的时候,楚珺却提出了一件事情。

还剑。

当那位宿老得知楚珺要去的地方是易水后,毫不犹豫地出言阻止甚至不惜动手,便在这时自在道人站了出来,让事情得以继续下去。

于是,那座江心岛多了一位客人。

楚珺立于轻舟之上,看着这座被世人誉为剑道圣地的小岛,心情在所难免有些紧张。

只不过当她想过自己很有可能训斥过道主,这种紧张旋即消散无踪,只剩下平静。

浓雾笼罩,岛上风光无从寻觅,唯有身前事物,约莫三尺左右。

不多时,那辆在修行界极负盛名的轮椅出现在楚珺眼前。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道沧桑的声音。

“你用剑?”

楚珺循着声音望去,见不到老者的面容,落入眼中的唯有一只枯瘦的手。

那只手搭在轮椅上面,漫不经心地轻轻叩打着,韵律听上去很是别致。

“是的。”她说道。

王祭停下动作,说道:“既然他收你为徒,那我作为他的朋友,自当给你一份见面礼。”

楚珺来不及否认,只见坐在那只苍老的手抬了起来,以指尖在浓雾中轻轻一点。

下一刻,无尽雾气彷如开水沸腾,呈汹涌之姿。

一道清冽剑意通过这幕画面映入楚珺心中。

直至两个时辰后,她才是堪堪醒来,神情很是复杂。

“剑留下来,然后走吧。”

不知为何,王祭的声音听上去带着明显的倦意。

以他冠绝当今人间的剑道修为,为何仅是传授楚珺一道剑意就到了难掩疲惫的境地?

……

……

荒原,群山之前。

顾濯闭着眼,道了一声辛苦。

王祭此刻就站在他身旁,不为世人所见。

“让你不用谢,你就真的一声不谢吗?”

“要不然?”

“说点儿别的词。”

“你一直很想我欠你人情,现在我的确欠你一个大人情了,要不你给我说声谢谢?”

顾濯的语气很是诚恳。

王祭无言以对,转而说道:“有必要把事情做到这种程度吗?”

顾濯沉默片刻后,认真说道:“有备无患,我那位大徒弟现在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那我总得把这一粒掌上明珠给照看妥当。”

王祭想了想,说道:“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对话就此结束。

不是因为两人没有再聊下去的兴趣,而是事情来了。

有人敲响顾濯的房门,邀请他去参加一场修行者的聚会,就在村庄里。

意思十分清楚。

顾濯没有拒绝。

他不似清净观三人,一路欺风赶雪疲惫到极点,在山里休息得还算充分,精神便也还好。

应邀而行,在数位修行者友好的陪同下,顾濯去到村庄唯一一间酒馆里头。

此时夜色已深,酒馆里分外热闹,放眼望去都是人头。

酒味逸散在冰冷的空气里头,给人的感觉不太好,有些刺鼻。

当顾濯步入此间后,整间酒馆骤然一静,旋即恢复如常。

那几位陪伴他到来的修行者散开,然后就是一位境入归一的修行者出现在他眼中,面带笑容,很是热情。

接下来的话其实都很寻常。

无非就是询问与打听,想要知道群山当中的情况,有什么险阻的地方可以回避……诸如此类挑不出毛病的问题。

其间有人邀请顾濯饮酒,但被拒绝,原因在于他拿出了自己的酒壶。

这种疏离的举动没有引起酒馆众人的介怀,热闹依旧。

笑谈依旧,笑语不断。

顾濯不时微笑,很是礼貌。

也许就是这个缘故,让某位修行者忍不住提前道出了那个问题——那你在山里可有所得?

对此,顾濯没有沉思太长时间,就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复。

有所得。

酒馆一片寂静。

就连先前饮酒最凶的那几个修行者,此刻眼神也都瞬间清醒了过来,再无半点醉意。

数十道目光集中在顾濯身上。

他神情温和说道:“如果你们抱着从我身上得到这份机缘的想法,放弃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有人问道。

顾濯说道:“这不是你们能触碰的东西。”

那人再次问道:“你要怎么证明?”

顾濯想了想,问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应邀来到这里吗?”

此言一出,场间数人神情微变。

“酒馆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我想我出现在这里的消息,这时候已经落入该知道的人耳中。”

顾濯温声说道:“所以你们只要再等上一会儿,答案就会出现。”

话里的逻辑十分清晰,没有半点含糊的地方。

尤其是他此刻恰好坐在高位,看起来就像是乡村私塾里那些年老的教书先生,正在对自己座下的学生循循善诱。

没有人接话。

一片死寂。

半刻钟过后,顾濯话里的预言成为真实。

如雷般的轰鸣声自远方传来,大地正在为之而剧烈颤抖,放在桌上的酒水不安晃动着,倒映出在场每一位修行者难看到极点的脸色。

有人试图离开这场是非,惊恐地发现酒馆门外已经站着数位修行者,为首者赫然就是一位归一境。

更为重要的是,那人来自于镇北军。

到了这时,身在酒馆里的修行者们哪里还能猜不出让大地震动的动静从何而来?

大秦军方最为精锐的玄甲重骑!

在得知此间消息的第一刻,在荒原上以游弋之姿忠实执行着将军命令的骑兵们,毫不吝啬消耗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此间,才会造成那样的动静。

玄甲重骑的速度已然快到极点,如同黑色飓风般穿过荒原。

然而,终究还是有人比他们来得更快。

顾濯望向酒馆大门。

余笙就站在那里。

灯火映照下,少女衣袂微污。

那是八千里路的云和月。

她静静地看着顾濯,沉默片刻后,轻声说道:“走吧。”

“嗯。”

顾濯饮下最后一口酒,向她走去。

余笙转过身,由始至终都没看过酒馆里的众人一眼。

顾濯唇角微翘,想了想,说道:“师姐好。”

余笙看了他一眼,嗯了声。

顾濯说道:“很高兴见到你。”

余笙心想这话也太莫名其妙了些。

接着,她的视线落在顾濯手中旧剑上,墨眉紧蹙。

她自然认得出这就是那把且慢。

那个念头再次浮现。

就在这时候,顾濯对她说了一句话。

很直接。

很干脆。

“上次那句话是开玩笑,这次是真的,其实我喜欢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