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五章 永昼或夜

诏道于天 第五章 永昼或夜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6 01:02: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得懂,但请具体些许,比如从不久前你说过的那些话开始。”

裴今歌随意说着,不知从何处取出一壶酒,浅饮两口,脸颊微微泛红,很是好看。

顾濯本以为她会把那壶酒递过来,然而却什么都没能等到,唯有开口。

“之前和你说过,我对天问这个问题想到过两种截然不同的解法,然后开始踌躇不前,因为我不知道哪种解法才是正确的。”

他凝视着夕阳照耀下的世界,说道:“那两条路……我用最为粗浅直接的比喻形容就是,白天和黑夜之间的区别。”

裴今歌微微眯着眼,缓缓饮着酒,听着与风声一并传来的话,不怎么认真地思考着。

酒水的烈度其实不寻常,在不用真元化解的情况下,纵使是她也无法承受太多。

这是她为何在此刻饮酒却不把酒壶递过去的原因。

无论天问究竟是在问什么,都和她有着不可逾越的遥远距离,令她在所难免地生出敬畏甚至仰慕之心。

就像很多年前她站在玄都边缘抬头望向天空,亲眼见到无数空间裂缝的出现,璀璨天光为那些漆黑裂缝的边缘镀上一层神圣的壮丽光辉。

其时,道主就站在天光之中,飘飘然如若登仙飞升。

那是裴今歌此生所无法忘怀的画面。

她不愿在百年后的今天,再次迎来相同的感受,此刻唯有以酒水带来的微醺醉意,模糊其间的边界。

顾濯不知道她心中的想法,以平静温和的语气,在晚风中把心中想法娓娓道来。

“白天是我和这方天地融为一体,彻底道化,为人间带来无限光明和温暖。”

“黑夜则是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我将会盗走此刻的夕阳,明日的朝阳,让人间陷入不见尽头的永夜中,只剩下冰冷和黑暗。”

裴今歌听得不算专注。

于是她很随意地放下那个酒壶,眨了眨眼,好生认真地看着顾濯。

片刻安静后,她摇头说道:“这当然不是你要走的路。”

顾濯笑着问道:“为什么?”

“前者太无私,后者过分自私。”

裴今歌理所当然说道:“你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顾濯笑了笑,没有说话。

裴今歌迟疑片刻后,把手中酒壶递了过去,说道:“为什么天问会让你联想到这两种方向?”

顾濯接过酒壶,看着残留在上面的酒渍,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中散发着轻微光彩。

“玄都曾有一部古老道藏,名字恰好就是天问,讲述的便是天地到底如何形成的过程,其中有事实,但更多的无疑是错误的推测。”

他温声说道:“最开始听到天问二字的时候,我当然会往天地本质的方向去思考,再想到如今自己的情况,生出永昼永夜的想法,我觉得算是合乎情理。”

裴今歌说道:“毕竟所谓天问,归根结底还是你在扪心自问。”

顾濯用鼻音嗯了声,然后迎着身边人残留的酒渍,饮了一口。

在无法动用修行境界的现在,他和普通人其实没有太大太多的区别,便也无法像过去那般纵情畅饮。

他放下酒壶,感受着仿佛烧红铁线入喉的辛辣滋味,认真说道:“就像你说得那样,我没有办法把事情做到那么极端的程度,所以我才会止步不前。”

裴今歌想了想,说道:“这很像是一个自省的过程。”

顾濯说道:“自省只不过是解开问题的第一步。”

裴今歌墨眉微蹙,忽然不说话了。

顾濯看着她,以为是发生了意外,问道:“出事了?”

裴今歌摇了摇头,说道:“没有。”

话虽如此,她紧蹙着的眉头依旧没有松开,眼眸里流露着不加掩饰的凝重之色,令人百般不解。

此时夕阳即将入山,晚霞变得极为浓烈,白帝山上那片湖水看着就像是一锅红汤。

归来的山鸟挥动着翅膀,口衔暮火,叫声喧嚣,让人很有挥剑斩之继而下锅的念想。

裴今歌敛去思绪,偏过头,望向正在注视着自己的顾濯。

两人的距离不远不近,没有因为饮酒的缘故而缩短,维持着礼貌的界线。

就像他们的谈话。

“你到底想到什么了?”

“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嗯?”

“都快半年时间过去了,你才想到第一个问题的解法,我到底还要再给你做多久的饭啊?”

“……我记得我之前和你说,也许我们的伙食有所改善的时候,你表现得十分不屑。”

“那时候做饭很简单,能吃就行,现在我们有了柴米油盐酱醋以及各种各样的肉,做饭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以后我来做饭好了。”

“你……这句话是认真的吗?”

“为何不能是认真的?”

“我可不敢让长公主殿下的丈夫给我做饭吃。”

“好像有些道理,以后我们各吃各的?”

“原来我和你这般陌生?”

话说到这里,自然也就无话可说。

顾濯没有生气,因为理解裴今歌的厌烦。

他很认真地思考片刻,还是想不到解决的办法,转而说道:“这已经偏离最初的话题很远了。”

裴今歌沉默了会儿,说道:“抱歉。”

顾濯正色说道:“我接受你的歉意。”

然后他十分自然地换回话题,让晚风中响起的声音,不再与柴米油盐扯上关系。

在即将到来的夜色中,他开始讲述为什么会生出现在的看法,其中逻辑何在,思绪从何而来。

……

……

“逆旅的意思是客栈,假设天地就是一家客栈,而我是这家客栈里的重要客人,店家询问我住在这里的感受如何是一件十分合乎情理的事情。”

“虽然听上去乱七八糟的,但意外的有些道理。”

“我给予这个问题的那个答案,便是我对这方天地的看法。”

“既然它问了你,那你的答案自然就会影响到这家客栈接下来的经营方向。”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想法过分自恋?”

“是你,所以我不会有这种感觉。”

“谢谢你。”

“不客气。”

“总而言之,我认为我所给出的这个答案将会来得极其重要,关乎到整个人间的未来。”

“那就有郑重其事的必要。”

“然而短时间内我无法给出答案,因为那个答案必然是我与这方天地关系的总和。”

就在这时候,裴今歌忽然放下酒壶,睁大眼睛,直接问道:“当年你为什么要做出诏道于天这种事……”

话还没有说完,她便已以手掩唇,笑声清脆。

“有些喝醉了,没忍住问出了真心话,你当作没听见就好。”

顾濯不知道该说什么。

半晌沉默后,他叹了口气,摇头说道:“这关乎到天道宗的最大秘密和根本传承,我就算听见了也只能当作听不见。”

裴今歌挑了挑眉,说道:“那你就应该沉默到底,连这句话也不该告诉我。”

顾濯心想事实的确如此,说道:“之所以告诉你,我为什么没办法回答,大概是因为我十分感激你喝醉后问的问题如此正常。”

听到这句话,裴今歌的眼神忽而明亮,在酒意的催发中生出一种无法抑制的强烈冲动。

顾濯看着她严肃说道:“不要说话。”

裴今歌不管不顾,声音微沙问道:“如果我死了,你会伤心吗?”

顾濯微微一怔,没想到竟会是这样一个问题。

下一刻,裴今歌已经失笑出声,似乎是觉得他的迟疑很是有趣。

她仰天而笑,却还不忘用食指指着顾濯的鼻尖,笑声里并无嘲弄之意,都是畅快与纵情。

哪怕是顾濯也无法否认此时的她笑得极好看,极动人。

没过多久,裴今歌不再笑了。

她十分认真地敛去笑意,神情严肃地看着顾濯,一言不发。

顾濯却更有不自在的感觉。

石屋上一片安静。

夕阳彻底入山,夜色笼罩天地。

簌簌声响,仍然在开的花瓣随风而至,飘落在裴今歌的衣裙上。

她站起身来,提起裙摆,让落花如雨般离开,向顾濯行了一礼。

“今天和你聊天很高兴,所以明天我还可以为你做饭。”

说完这句莫名其妙的话过后,裴今歌头也不回,就此离开。

顾濯依旧坐在石屋上。

他仰起头,凝望着夜空里的那轮明月,下意识去想一个问题。

——如果我还能听到你的声音,此时的你又会和我说些什么呢?

……

……

天地间存在着无数个问题与答案,人的一生绝大多数时候总是受困其中,不得而出。

顾濯如此。

白皇帝亦如此。

与余笙在冬末告别以后,他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孤寂与难过便也在所难免。

然而道心终将在这种痛苦中得以宁静。

在这以后,白皇帝开始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不是杀死顾濯。

这当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但却不是他想做的事情。

与余笙无关,更不是惺惺相惜之类的无聊理由,而是他有着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那件事具体落在纸面上,是以大秦最高规格去往白帝山的队伍,是在太监首领亲自监察下修筑的崭新阵法,是还在不远后的将来的那场祭祀。

然而就在所有人包括皇后都以为他正在操心此事的时候,他其实已经离开神都。

天下地上,无人知晓。

就像观主曾经说过的那样,白皇帝在这数十年间不曾离开过一次神都,把自己坐成一尊圣像。

过去的他不愿离开,是因为没必要给予观主这样的人试探机会,不代表他做不到。

如今旧识死尽,新人未至,白皇帝自然拥有着人世间最大的自由。

离开神都后,他去了望京。

根据记载,自迁都后白皇帝再也没有踏上过望京的土地,甚至没有再看过这座旧都城。

这些都是真的。

故而当白皇帝与望京重逢时,很难没有感慨。

夏日未至,春雨依旧绵延。

他戴着斗笠,递出提前准备好的路引,在守城士兵的询问中,给出回家两个字作为答案,步入这座旧都城。

望京与白皇帝记忆中几乎没有区别。

——这座都城早已在多年以前便已死去,就连苍老也都有心无力。

白皇帝走在街上,依循着旧日里的记忆,去到长洲书院。

百年间的诸多变故,让这座他记忆中的繁华学府变得无比落寞,门庭极冷。

他还记得,当年自己曾经在这座学府旁听过好些天,以见不得光的方式。

走在潇潇暮雨中,与年轻稚嫩的面孔擦肩而过,听着那些关于夏祭即将到来的紧张讨论声,白皇帝去到那座小青山前。

雨水洗后,生长在小山上的竹叶更为养眼,是苍翠欲滴。

白皇帝拾阶而上,最终站在一幢二层木楼前。

这幢木楼没有人居住,门窗都已经被贴上封条,甚至加以阵法禁制。

这是顾濯在长洲书院三年间的住处。

白皇帝站在门前,任由雨水不断滴落,扰乱视线。

“你来到望京,不只是为了通圣丹。”

他神情漠然说道:“还是因为我不可能把目光放在这里。”

言语间,白皇帝推开那扇门,步入其中。

楼内的装潢如旧,曾经有过的那些变化,都已经被复原。

白皇帝没有在乎那些,径直登上二楼,站在书架前。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书籍,看着书脊上的那些文字,识海中很自然地浮现出过去的画面。

一位少年坐在桌案前,借着昏黄的灯火,随意翻阅着这百年间发生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那年轻人有过轻笑出声的时候,便也有过沉默不语的时刻,但更多还是平静。

白皇帝静静看着。

在某些时刻,他以神通所追溯出来的过往画面莫名模糊不清,根本无法辨认。

于是他再次确定自己有来到这里的必要。

是的,白皇帝来到望京为的不仅是久违地回家,更是想要亲眼看看顾濯最初留在人世间的那些痕迹。

——在司主死去的翌日清晨,沧州城中发生的一切变故,都已悉数呈现在他的眼前。

那其中有太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不知道过了多久,白皇帝才是离开这幢木楼。

夜雨未歇,他想着顾濯留下的传闻,去到某座大殿前方。

在传闻当中,长洲书院那位副院长的恶行,就是在这里被顾濯以道法公之于众。

人世间当然存在那样的道法。

以顾濯的真实身份,即便未入洞真依旧可以施展出来,这不是一件值得困惑的事情。

然而当白皇帝站在殿前,试图以大神通复现过去,结果却是一无所得。

“都是自然事。”

隔着斗笠,白皇帝看着雨中的道殿,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

他收回目光,低头望向水洼里的那个倒影,自言自语说道:“如果是意志,未免太牵强,你们到底是如何建立起的联系,而我又该如何斩断这一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