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十一章 问剑

诏道于天 第十一章 问剑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3 00:51: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么巧啊?”

裴今歌看了顾濯一眼,面无表情念道:“不早不晚,就在今晚。”

顾濯听着话里的轻微不满嘲讽意味,大概明白为何如此,便没有生气的道理,摇头说道:“不是答案,只是想法。”

余笙心想这句话还不如不说。

她拿起汤勺,为自己盛了些许汤水,轻轻地尝了一口,确定味道没有问题后,再替顾濯满上了一碗。

整个过程淡然自若到仿佛没听到先前那句极重要的话。

汤是鱼汤,鱼来自白帝山上那片早已被三人分别看腻的湖泊。

——当年余笙好像还在此间被沙鸥抢过鱼。

顾濯想着这件往事,尝了一口味道浓白的汤水,开始解释自己的想法。

在大秦朝廷决定以最高规格的礼仪举行这次祭祀后,除非白皇帝收回旨意,否则让阵法修筑工事戛然而止,便成了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改变不了的事实,那就没必要去勉强改变,顺水推舟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所以?”裴今歌不解问道,心想这不都是些正确的废话吗?

余笙想到了一种可能,不禁觉得有些荒唐。

下一刻,荒唐成真。

“我之所以留在白帝山上,直到今天此时还未离开,便是因为这座阵法。”

“无论这是巧合还是天意也好,总之,这已经成为我的执念,那就需要解开。”

“既然这座阵法的最后一个缺口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清修地,不如由我来补上这个缺口,让阵法提前成型,把事情给弄清楚。”

顾濯说道:“这就是我的想法,或许我想要的那个答案,就在阵法之后。”

石屋里一片安静。

余笙心想还真是如此啊。

裴今歌看着顾濯,眼神极为复杂,下意识想要说很多话,最终却只剩下无言沉默。

换做这世上任何一个人来说这句话,她都会觉得这想法不切实际到连惹人发笑的资格也没有,根本懒得理会。

“那就开始?”她问道。

顾濯摇头说道:“待会儿。”

余笙看了他一眼。

裴今歌对此很是不解,问道:“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吗?”

顾濯同样不解,望向那满桌丰盛菜肴,说道:“吃饭啊。”

裴今歌沉默了。

余笙心想果然如此。

顾濯看着裴今歌,说道:“我现在就是个普通人,她也不是当年的她,很多事情都必须要倚仗你来做,而这个过程不是一般的麻烦和累,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先吃饱饭。”

裴今歌翻了个白眼,嫌弃得不加掩饰,没好气说道:“你自己好好听听,你这句话到底有多么装腔作势。”

余笙在旁说道:“他就喜欢这样。”

听到这句话,顾濯很有反驳的念头,但没来得及。

裴今歌的声音再次响起。

“还有,为什么你不先征求我的同意,便把我算进这件事情里?”

她看着顾濯的眼睛,认真说道:“你凭什么断定我会帮你?”

余笙望向顾濯。

顾濯有些迟疑,想了想,说道:“因为我对你抱有莫大的信任,根本没有想过你会拒绝,所以在做出这个决定后,便直接把你算进来了。”

裴今歌呵呵一笑。

顾濯问道:“这个理由不合适吗?”

裴今歌笑容骤然敛没,冷声说道:“如果我没听出来这是你在糊弄我,那这当然是合适的。”

顾濯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裴今歌墨眉深蹙,问道:“到底是什么原因?”

顾濯看着她的眼睛,诚实说道:“以你的性格,我想象不出你会在我开口询问后拒绝我的可能,相反,要是我不尊重你,兴许你就会因为心怀不满拂袖而去。”

听到这句话,裴今歌无语到失笑出声,问道:“在你眼里,我就是这般幼稚的人吗?”

“与幼稚无关。”

顾濯看着那满桌饭菜,认真说道:“与你的骄傲同样无关,与你把我当作重要的朋友有关,而朋友之间最需要的永远是尊重。”

裴今歌说道:“这句话是对的。”

“但是……”

她看着顾濯讥讽说道:“你连所谓的不尊重都来得这么尊重,到底要我怎么下定决心来拒绝你呢?”

……

……

伴随着最后那句话的落下,石屋内再无多余言语,三人简单而不简略地吃过这顿丰盛的晚饭,再一并把饭桌给收拾干净后,便开始这桩盛事。

为白帝山上这座崭新阵法补上最后一个缺口,这个想法不仅仅是听起来异想天开,事实上也有着登天之难。

旁观者清的前提是得以纵览全局,顾濯和裴今歌固然是在白帝山上住了一个春天的时间,亲眼看着这座阵法从无到有被建立起来,但落入他们眼中的终究只是外在的躯壳。

一座阵法建立的过程从最初的阵图设计,到依据当地地脉走势而作的具体更改,再到阵法修筑过程中的因人而存的细微区别,以及阵法到底使用了怎样的珍稀材料……这是一件复杂到极致的事情。

补缺的前提是破阵。

唯有推演计算出那是怎样的一座阵法,方能补上最后的那个缺口。

不到两刻钟,桌上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堆起厚厚一大迭纸,那是顾濯倚仗自身千年以降第一人的道法造诣,强行演算阵法根本的明显痕迹。

如果是过去的他,自然不需要让心中所思所想留于纸上。

然而现在的他就是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便无法以真元为墨留字于空无之中,不得不采用这种古老的方法。

接着,余笙便在沉默中整理顾濯反推出来的阵法图纸,再把这些交到裴今歌的手上,让她前往实地进行对比以及验证,确定其间存在的误差与错漏,继而把这些信息送回到那间石屋里让顾濯进行更正。

从夕阳下山那一刻开始,到夜色浓至淹没星光月色……依旧没有片刻停歇。

整整三个时辰,顾濯的身姿没有过任何的变化,全部心神沉浸在识海中慢慢构建成型的那座阵法当中,面容随着精力的消耗而越发苍白,就连眼神也不复明亮。

纵使灯火再如何昏黄,仍旧掩不住他的疲惫。

裴今歌自然也累。

只是,当她亲眼看着那张白纸上以寻常笔墨勾勒出来的线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阵法原貌的意味时,便也都无所谓了。

夜色极深时,顾濯放下手中笔。

他接过余笙递来的热茶,慢慢地饮了一口,带着倦意说道:“就这样了。”

裴今歌看着最后得出的阵图,说道:“与真实的阵图相差多少?”

顾濯说道:“不到一成。”

裴今歌有些遗憾,说道:“时间终究还是太少了。”

在不到四个时辰当中,以笔墨而非道法推演计算出如此繁复阵法近乎十成的全貌,这完全足以成为修行史上的一个传说

问题在于,阵法与修行都有着一种共通点,便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谁也无法确保这看似细微的误差,最终会酿成怎样的结果。

顾濯望向余笙。

余笙说道:“足够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语气十分平静,听不出任何别的意味。

“那就开始吧。”

顾濯放下那杯热茶,把墨迹才干的阵图递给裴今歌,说道:“还是要麻烦你。”

裴今歌接过阵图,起身往外走去。

走到一半时,她突然停下脚步,问道:“不管怎么看,这都是大不敬之举,我有什么好处?”

顾濯认真说道:“任何事。”

这无疑是他所能给出最为郑重的承诺。

裴今歌再无迟疑,就此出门。

顾濯目送她的离去,转身看着余笙,说道:“抱歉。”

余笙平静说道:“都是我自己的选择,与你无关。”

顾濯想了想,轻轻地抱了她一下,说道:“还是辛苦。”

“活着。”

余笙轻声说道:“还要是无半点痛苦地愉快地活着,又怎可能是一件轻松事,这个事实早在百年前与你分开的那一天,我便没有忘记过。”

说完这句话,两人并肩起身,往浓郁夜色中走去。

在晨光到来之前,补上阵法的最后缺口,让真相与朝阳一并来到这人间。

……

……

同一个夜,望京。

与往时不同,这座前都城在今夜不再清冷黑暗,灯火莫名如昼。

这本该是一幕无比热闹的画面,然而场间唯有孤清与寂冷。

站在道路两侧的人们,以不同的神情维持着同样的沉默,注视着那些带来光明的火把,凝望着长洲书院门前的那场令人心生寒意的对峙。

“在场诸位昔日与我也是同僚,理应知晓我对长洲书院有着浓厚的感情,哪怕是离开数年后的今天,我依旧时刻铭记着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

“我不想那些美好在今夜被彻底毁于一旦,还请诸位稍作配合,不要再继续堵在这里了。”

“还是说你们其实想要站在那位魔头的身边?”

夜风吹散刘鸿煊的声音,让这位曾经的长洲书院的教习包含怜悯意味的话语,落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站在长洲书院门后的师生们听着这话,听着最后那句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重如雷鸣的话而面色骤变难看,因此而生出轻微的骚乱。

“刘鸿煊你到底哪里来的脸皮说出这样的话啊?!”

有学生满脸赤红,怒吼道:“你对书院有浓厚感情的表现就是你要把整座书院给烧了吗!你分明就是因为自己像条狗一样被赶出去而怀恨在心,趁机报复!”

此言一出,片刻前的寂静瞬间被打破,愤怒的声音不断响起。

刘鸿煊骑着马,居高临下地看着那些怒火中烧的稚嫩面孔,心中只觉得可笑。

“你们真的想多了,这和报复没有任何关系,这只是一次无可奈何的选择。”

他在心中讥讽笑着,在人们的眼中喟叹着,目光在场间扫了一圈,满脸痛意说道:“我相信整个望京城没有人希望事情走到今天这个境地,奈何……所有人都知道魔主曾经在长洲书院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这里留下什么东西,为了望京百姓们的安全,长洲书院只能被烧为灰烬。”

一位年老的教授站了出来,抬头望向刘鸿煊,哀求问道:“可是近些天里,书院前前后后已经被各位大人们检查过十七次了,这难道还不够吗?”

刘鸿煊摇头说道:“检查不出来问题,这不就是最大的问题了吗?问题如此之大,那不就只能像现在这样做了吗?”

听到这句话,本已愤怒的学生们更是怒不可遏。

如果不是书院的教习们拼命阻拦,此刻已经有学生冲出去,不顾一切地对刘鸿煊动手。

“不要用这种眼神看我。”

刘鸿煊感受着那些目光,忽然回想起自己被赶出长洲书院的那天,面无表情斥道:“这件事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你们非要找一个人责怪,那就怪你们那位师兄吧。”

他神情冷峻地看着这座无比厌恶的书院,举起右手,用力挥下。

下一刻,站在他身后的百余士兵提起早已准备好的火油,往长洲书院走去。

只需片刻,这些火油就会被泼洒在古老的院墙与屋檐之上,紧接着那些修行者就会以道法唤出火焰,让传承千年的长洲书院陷入火海中。

然后过往的一切尽数沦为灰烬。

那些站在书院之外的旁观者甚至可以想象出,这个消息将会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往神都,在夏祭开始的前一刻被叶依兰得知。

长洲书院一片骚乱。

年长的教授们面对着那些身披盔甲的士兵数次握紧拳头,最终却又无力松开。

“我明白了。”

为首那位老人颤声说道,强行忍下心中的无数情绪,朝着刘鸿煊低下头:“刘大人,您可否留下些许时间让学生们收拾行李?”

刘鸿煊似是感到为难,沉吟片刻后,说道:“那你能保证不会有人把魔主留下的后手带走吗?”

话音落下,那位老教授怔住了,下意识问道:“朝廷不是已经检查过了吗?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魔主的后手啊,这还要什么保证?”

刘鸿煊叹道:“这意思就是没法保证了。”

“抱歉。”

他望向这位曾经站在顾濯那边的老教授,带着憾意说道:“我没有办法同意您的请求,我想,谁也没有办法同意你的请求。”

随着话音的落下,士兵们继续前行,整齐的脚步声就像是一把铁锤,不断敲落在长洲书院师生们的胸口,带来真实的痛意。

望京的人们看着这幕画面,看着那些即将被泼洒出去的火油,知道长洲书院即将要在一场熊熊大火中沦为历史的尘埃。

谁能改变这个事实呢?

很多人忍不住去思考这个问题,在极短时间内得出明确的答案——那些有能力改变这个结果的人,注定不可能站在长洲书院门前。

故而当长街的另一侧传来那道声音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人都以为那是错觉,绝非真实。

“是吗?”

林挽衣在夜风中平静走来。

人海为她主动开辟出一条道路。

无数目光中,她来到那座再是熟悉不过的院门前,静静看了片刻。

“同样也是抱歉,我和你有不一样的看法,我认为长洲书院有留下来的必要,如果你们不同意我的同意……”

然后她转身望向刘鸿煊,对那些官员和士兵平静说道:“那就先来问过我的剑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