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二十五章 玄门之枢

诏道于天 第二十五章 玄门之枢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27 01:11: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这么简单?”

“嗯。”

“想不明白。”

“为什么?”

“天地是大道之显,众生只是众生,这不像是你给自己设下的问题。”

“有些道理,但事实的确如此。”

“你觉得第三个问题是什么?”

“海浪还没退去,我只能确定那个问题,不是问我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火锅沸腾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包厢。

顾濯和余笙的对话依旧清晰,没有被辛辣的味道所模糊。

两人继续为对方捞着锅里的毛肚和鸭肠,没有太多的对望,仿佛只是在说寻常小事情。

某刻,余笙忽然停下举箸的动作,抬头望向隔着热雾的顾濯,认真问道:“这第二个问题,是你带我去玄都的原因吗?”

“不是。”

顾濯否定得很直接:“我只是想让你去看我所熟悉的风景,因为我看过那些年里你眼中的景色。”

余笙明白这句话指的是什么。

那年夏祭,她以一招之差败在顾濯的手中后,情不得已之下带着他走向苍山之巅共望日出——那是百年间唯一的第二人。

若是换做寻常的姑娘,这时候想来还会有些不愉快。

她毫无疑问是极不寻常的姑娘,是站在人世间最高处的大人物,因此她有更多的不愉快。

如果当时的我就知道你是你,哪怕最后还是输,也不可能是以那种方式输。

更重要的还有一个问题。

“你是什么时候认出我的?”

余笙的声音很淡,听不出在乎。

顾濯无需回忆,说道:“在苍山脚下的那一刻就意识到不对劲了,后来见到你的时候更是觉得不妥,主要原因是……”

余笙一言不发地看着他。

顾濯想了想,还是决定诚实,说道:“当时的你太不像是一个年轻人,无论气质还是言行,而且你当时真的很居高临下,高高在上。”

余笙回忆起那时候的画面,想着自己的谦虚有礼,沉默片刻后,说道:“先吃吧,鸭肠都要老了。”

顾濯很是听话。

眨眼之间,他的碗里被夹杂着花椒的鸭肠满上,看着就很不轻松。

但他吃得十分认真,慢斯条理却没让人感觉不耐烦,有的都是享受和满足。

余笙很喜欢这样的他,为他举箸夹更多菜,怎么都看不腻。

平静终不可久的道理两人都懂,横亘在立场上的矛盾远未到被岁月消磨的境地,无论再如何去视而不见,还是有出现在眼前的那一刻。

正是因为明白,他们更加珍惜如今的时光。

这顿火锅吃了很长时间,直到秋日西斜顾濯和余笙才是离开酒楼。

两人没有走出益州,而是散步在大街小巷里,牵着彼此的手,与寻常夫妻找不出区别。

时而停步街边,时而留步桥上远望它方,余笙没有继续再借风景作画,安安静静地轻声去说那些有意思的发现,与百年前的她相比起来,区别大概是话明明少了,情绪却浓了。

入夜后,他们依循着灯火的稀疏前行,在不知不觉中到戏班看了一出剧。

故事没能在两人的记忆里留下太多的印象,不是因为表演不好,又或者变脸缺了意思,而是他们心思都在这是第一次上。

余笙的眼眸倒映着梨园灯火,如水般微微荡漾,有话想说。

顾濯没让她说,因为他已猜到那是怎样的话。

传说不必走进现实,诗仙可以长留在那天的夜色里。

余笙很遗憾,但尊重。

然后他们迎着繁星的注视,正式离开益州,去往天南群山。

入秋后的山间气候早冷,与城中自是截然不同,即将抵达蜜月尽头的两人默契地放缓脚步,让数百里路行至秋半,层林浸染。

光阴都已在山色中。

午后某刻,顾濯在某条山涧旁停下脚步,抬头望去时隐约可见孤峰在云雾中。

那就是玄都所在。

余笙蹲下身来,捧起清冽溪水洗脸,轻声说道:“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条山道通往玄都,我本以为这次和你过来会很麻烦。”

神都到如今都未下达撤军的命令,玄都正门依旧无人可过,为大秦所封堵。

顾濯说道:“当年闲着无聊留下来的路,除我以外大概只有盈虚知道,你不清楚很正常。”

余笙听懂了,说道:“与天道宗的山门大阵无关。”

“你知道,有段时间那些老人一直惦记着让我收徒,真不是一般的烦人。”

顾濯坦然说道:“总归要下山放松一下心情。”

余笙有些好奇,问道:“比如?”

顾濯伸出手,指着某个方向,说道:“那边有座小镇,镇上有我吃过很多次的店家,不知道如今还在不在,最重要的是有赌坊。”

“赌坊?”余笙是真的意外了。

顾濯说道:“我很擅长打麻将。”

余笙蹙起眉头,说道:“但我记得你在云梦泽上和盈虚还有我和裴今歌那次看起来很普通啊?”

顾濯若无其事说道:“唯一的问题是,我不怎么擅长赢。”

余笙怔了怔,心想这不就是送财童子的意思吗?

接着她又想到顾濯的确极少放铳的事实,好生无语,懒得再说。

她默默记下离开玄都后要去一趟那座小镇,在明媚的秋日阳光与山风陪伴下,踏上封尘百年的破旧石阶。

石阶虽破,借地脉而成的阵法依旧在,足以拦下未至羽化的修行者。

顾濯未至羽化,但这座阵法出自于他手,对他虽未等同于无物,同样有些许麻烦,但余笙在旁便也无所谓了。

走了很长一段时间,其间四季风景依循阵法不断变化,美轮美奂。

翌日黎明将至前,漫长山道与云雾尽数被两人抛在身后,爬满常青藤的古老道殿映入眼中。

星空之下,道殿静谧无声。

昏暗的烛火如水般从中顺着台阶流淌而出,夜风中似乎隐约飘着古老的道唱声,令人不自觉沉浸其中。

此情此景,与百年前或许没有区别。

余笙望向顾濯。

顾濯安静了会儿,说道:“这不是我的安排。”

说完这句话后,他往前轻轻地走了一步。

百年光阴,地上早已盛满杂草,就连步石都被掩埋。

然而当他走出这一步后,迎来的感觉却不是干枯秋草。

啪的一声轻响。

仿佛浅水被踏破,水花四溅而散,不属于深秋的彻骨寒意瞬息间弥漫开来,笼罩场间。

道殿中的光火倏然明亮,那是百年前都未曾有过的画面,雅正妙韵的道唱声不再深藏夜风中,巍然撞入心湖识海。

顾濯眼里毫无情绪。

就在这时候,余笙往前一步,握住他的手。

比之那彻骨寒意更为凛冽的肃杀气息,毫无保留自藏苍山道场中倾泻而出,与那道气息正面对撞。

下一刻,风骤凝,寒意深至无。

夜色悄然如墨。

道殿中的灯火变得更为耀眼,道唱声却被突如其来的如注暴雨淹没。

整座山峰好似在这刻变成一艘无比巨大的船只,在天怒的汪洋大海中沉浮不定,而亮着灯火的道殿就是船舱也是唯一的安全归宿。

余笙面无表情地看着这幕画面。

不知何时,众生已经出现在她手中。

她和顾濯身在暴风雨中,却像是局外人,衣衫片缕不湿。

这世间不存在蒙蔽她双眼的幻境。

故而这是道场。

或者说是一个世界。

准确地说,是当年大秦在战胜道门后,为何只是让天道宗封山而不灭门的根本原因。

其时无论她还是白皇帝,乃至于道休和司主都已身负重伤,哪怕再如何想要断绝天道宗的传承,都不至于为此赔上自己的道途甚至性命。

至于后来为什么不再行灭门之事,那已经综合成为各个方面的万般考量,再不是生死存亡之上的问题。

然而,如今谁有资格执掌天道宗巅峰之时留下的这座自成道场大阵?

余笙当然知道玄都之上有一位年轻道士,但她同样知道此人仍未步入羽化之境,便不可能让此阵如此强横,甚至可以干涉到道主故居。

顾濯牵着她的手,迎着暴雨,往前。

听不见雷鸣,雨声噼里啪啦彷如箭矢,很容易让人回想起百年前道门与大秦的决战。

夜色越来越浓,让道殿内的灯火愈发明亮,直至两人踏入殿中。

落入余笙眼中的正是那位年轻道人。

她蹙起眉头,确定此人并非羽化之境,为何流露出来的气息能让她生出强烈的警惕感觉?

此人到底是谁?

顾濯沉默不语。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就连殿外的雨声都隐隐稀疏时,他的声音终于响了起来。

带着万般的感慨与怅然。

“师兄,好久不见。”

……

……

是的,这位年轻道人是顾濯的师兄。

百年看似漫长,距今其实未久,该被流传下来的那些关系尚未成为子子孙孙间的隐秘传闻。

道主被誉为道门之主,地位再是超然不过,就连观主这等步入羽化之境的至强者,在他面前也必须要执礼而恭,不敢有任何的放肆。

谁有资格被道主称作为师兄?

根据各种资料的记载,整个道门唯有一人而已。

——天道宗的掌教真人。

他在史书上名声不显,功绩更是因道门败于帝国而狼狈若无,哪怕是曾经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修行者,对他的印象也不会太多。

道理很简单。

道主的光芒着实太过耀眼,遮蔽千年。

活在他阴影之下的这位师兄看似是天道宗掌教,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道主不愿取之的结果,并非是其本人真正了不起。

哪怕步入羽化境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称得上了不起。

只是与道主相比。

终究与尘埃无区别。

这位声名不显的道人在成为天道宗掌教后,易名自号为玄枢。

——玄门之枢。

如此沉重的一个道号,无论百年前还是现在,从未被人认为适合过他。

更多时候,这被看作为一个无趣的笑话。

……

……

年轻道人转过身,静静地看着顾濯。

顾濯亦然如此。

目光在此刻相遇亦相对。

“我想过你会回来。”

玄枢的视线从顾濯的眼中挪开,落在余笙身上,平静说道:“但我没想过你会是以这种方式回来。”

余笙不为所动。

当她意识到此人究竟是谁后,无论对方到底是以何种手段在百年前那场决战中活下来,终归都不是她巅峰之时的敌手,那就不必为之而恐惧。

“我同样也没想到你还活在这世上。”

顾濯笑了笑,笑容不知自嘲还是讥讽,说道:“果然贪生怕死才是人之常情。”

余笙没有觉得自己被骂。

玄枢亦然如此。

“师弟。”

他看着顾濯微笑说道:“原来我的活着在你的意料之外吗?”

顾濯沉默了会儿,说道:“是的。”

都是真话。

玄都上有位年轻道人存在的事实,他如何能不知道,但的确从未往这个方向去思考过,只想着是某位侥幸上了残山的天才。

可是,这世间哪有什么天才在年轻时候便愿意舍弃一切享乐,与山上孤寂岁月长相厮守的呢?

“不。”

玄枢带着笑容,摇头说道:“这可以在你意料之中,你只是不愿意去想,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始终抱有温柔,温柔到连仇恨都不怎么在乎。”

言语间,他再次望向余笙,意思十分清楚。

“但我依旧喜欢着你,不在乎这些缺点,就像我很多年前与你说过的那样,你不想做的事情都可以不做,无论是天道宗的掌教之位,还是与这息息相关的一切责任,你只要修行就好,因为你是可以走到尽头的那个人。”

玄枢轻声说着,嗓音与殿外的暴雨泾渭分明,是那般的清晰。

顾濯看着陌生的年轻人,看着那双眼睛里残留不多的熟悉痕迹,安静了很长一段时间说道:“我也曾经对你说过,我不认为你需要为我做任何事。”

声音落处,天空传来一声轰然巨响。

无数道苍白的闪电划破雨空,照彻漆黑夜色,侵蚀灯火的黄。

玄枢面色不复微笑,但找不出愤怒的痕迹,诸般情绪相继浮现又散去,最终只剩下绝对的漠然。

“可是,假如我依循着你的话什么都不去做,那我又怎能在今夜与你相遇呢?”

“不。”

顾濯认真说道:“师兄,你我如此相见,真不如死了来的干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