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二十七章 不必留下的过往

诏道于天 第二十七章 不必留下的过往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01 00:54: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顾濯没有回答,说道:“你觉得呢?”

余笙想了很长时间,眼里的情绪自疑惑中步入沉静,转而问道:“天道宗那位祖师最终是死,还是登仙?”

“假如我知道。”

顾濯给出的答案听着有些莫名其妙。

余笙听懂了,认真说道:“那你拒绝的理由和我同样充分。”

天道宗祖师提出天庭这个前所未有的设想,当然可以被解释为让宗门得以长久存世,让后世步入羽化境的晚辈人人得而登仙……但更可以理解为当时的他对登仙并无绝对把握,决定要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顾濯摇头说道:“这只不过是你和我的看法。”

言语间,他伸手在水雾中摘下一道天光,放到眼前静静地看着,如观当年景。

在那场谈话结束之前,天道宗的那些长辈从未想过他会摇头拒绝,不接受这个无论怎么看都很有必要和道理的设想。

结果如此不愉快,那时的场面当然来得更不愉快。

祖师殿中的气氛压抑到极致,来自画像里的那些目光不再是炙热的,在冰冷中开始流露出漠然与暴怒的情绪。

长老们的笑容相继消失,神情在不解中化作冷漠的凝视,与漫长无止境的沉默。

沉默啊沉默。

那时的顾濯站在如浪潮般拍来的沉默中,仰起头与挂在最中间的那副由始至终没有变化的画像对望良久,最终转身离开。

“为什么没有人劝你?”余笙挑眉,不解问道。

“当然不是因为我的性情缘故。”

顾濯松开手,让那道天光消散在水雾风中,说道:“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我只要愿意随时都能踏出羽化那一步,而这在他们的意料之外。”

余笙如何能听不出言外之意?

当时天道宗的长老们已经没有信心正面战胜顾濯。

她的心中毫无意外,只觉得理所当然,摇头说道:“真是无趣。”

顾濯看着她说道:“我以为你会说冷漠。”

“当然也是冷漠的。”

余笙顿了顿,转而问道:“晨昏钟为何还能在你手中?”

其实她本想要说的不是这句话,而是感慨他能在如此冰冷的地方有这般正常的性格,但这样的话……最近的她似乎已经说得太多,自觉不妥,于是才会这么生硬地转换话题。

“这事啊……”

顾濯想了想,说道:“没有什么别的特别原因。”

余笙用鼻音嗯了一声,二声,是不解的意思。

顾濯诚实说道:“就是我在修道上的天赋真的很不错,性格也不糟糕,让晨昏钟稍微有些看不上别人。”

余笙无言以对。

她偏过头,避开那道貌似诚挚的目光,往前方走去。

水雾里弥漫着的微冷湿意被风一吹,没入衣领缝间为肌肤带来的冰凉感觉,极容易为普通人带来卧床不起的风寒,但对修行者来说却是恰到好处的惬意享受。

背负双手任由风吹,余笙心神愈发来得清醒。

突然之间,她想起一件还未过去太久的事,问道:“观主所言?”

顾濯知道话里指的是什么。

去年冬至那天,观主以天意所向作为理由来解释当年为何偷袭天道宗掌教,让道门在玄都决战中败得如此彻底。

当时没有谁反驳这句话,但事实上也没有人相信。

然而如今回望或许那就是天意。

假如那就是天意所向,这是否代表天庭的建立不为天意所喜?

再以此作为推断,天诛又该作何解释?

这其中牵连着太多的问题,过往那些已经盖棺定论的事实,似乎还有藏在棺材盖下的秘密,从未暴露在玄都之外的天光下。

“以清净心观人世间,清净观由始至终都是这天底下最接近天意的地方。”

顾濯说道:“问题观主的境界着实有些糟糕,自己的想法又总是来得太多,看事情便看不出真切的那一面,但过程错了,看法也错了,不代表他的最终抉择也是错的。”

观主的背叛是在他身死以后,那时他的师兄玄枢依旧活着。

就在这时候,一个念头在这瞬间无可抑制地出现在顾濯的识海中,徘徊不去。

在他死去后的师兄究竟抱着怎样的想法才会落得那般下场呢?想来还是像今天这般执着于建立所谓天庭,完成这个贯彻天道宗历史的莫大宏愿。

若是宏愿得证,届时的天庭是否会有他的位置?

又或者他的死去其实是计划中的必要步骤?

顾濯敛去思绪,说道:“挺乱七八糟的。”

余笙叹了口气,说道:“是真的很乱七八糟。”

“这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就像被猫玩过的线团,乱到你根本分不清本来面目。”

顾濯说道:“而且这个线团往往不会被解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乱,直到每个人眼中看到的图案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道理。”

余笙不喜欢这种话题。

无论当年还是现在,她都觉得这样的看法太麻烦,不再接话。

走过弥漫水雾,迎着晨风而行,在某刻视野骤然开阔。

沐浴朝阳金光的群山就此撞入眼中世界,白雪与黑土的疆域在这一刻变得模糊。

长时间的安静。

余笙看着那些起伏有致的山峦,说道:“我还是觉得这百年前,不,上千上万年的所谓夙愿传承到今天,就是一坨臭不可闻的屎。”

这句话不雅至极,不像是她会说的话,故而必然是真心话。

顾濯说道:“我赞同你。”

余笙讥讽说道:“更可怕的是,后来者还要将此奉之为瑰宝,爱不释手。”

顾濯想着先前那个屎字,再想到这句话里最后那个词语,识海中很难不浮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

——师兄就是画里的那个人。

他久违而难得地有种恶心的感觉,不知道该说什么,干脆沉默。

“抱歉。”

余笙对他说道:“我没有羞辱你师兄的意思。”

顾濯叹了口气,有些无奈。

余笙明白他的尴尬,又觉得尴尬总比难过来得要好,说道:“这里的风景的确很好。”

“是很好。”

顾濯接过话头,视线落在山与山间渐为秋色所染的林木,说道:“要不然当年我也不会在闹翻以后,还要厚着脸皮为自己留下这么个地方。”

余笙在崖边坐下。

风自远天来,吹得她眉细眼美,那根蓬松的麻花辫飘扬如旗。

就在顾濯准备在她身旁坐下来的时候,听到了一句话。

片刻前的那些话,似乎为的都是此时与此刻。

“我不是你,我很清楚我这辈子大概再也没有登仙的机会,羽化就是我所能抵达的那个终点,在我死去的那一天,不管是老死在你怀里还是别的什么死法,我希望那就是我这辈子的最后,你不要也不能变成我最讨厌的人,我也不想以那种我所摒弃的方式活过来。”

“……我明白了。”

“你觉得这是自私吗?”

“在事实真正到来的前一刻,我无法确定。”

“这是自私,因为我很确定换做是你死在我怀里,我也不会为了让你活过来而上穷碧落下黄泉,百年前的我是这样,百年后现在的我也是这样。”

“比起自私与否,我希望的是这个事实永远无法到来。”

顾濯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余笙沉默良久后,嫣然一笑,说道:“我也希望……不,我和你一样奢望这个事实永远不要到来。”

……

……

在晨光到来的那一刻,玄枢走出那座古老的道殿。

他离开属于师弟的山峰,回到楚珺曾经去过的那座旧殿宇中。

当他步入殿内的瞬间,天道宗历代先贤与祖师的目光尽数落在他的身上,仿佛跨越时光长河。

有风无由而起,画像随之而动。

玄枢对此视若无睹,沉默着走到大殿尽头,那里摆放着一个蒲团,以及立牌祖师的牌匾。

那道楚珺所感受过的幽冷气息依旧徘徊在此间,未曾散去,令人如若置身黄泉中。

玄枢凝望着立牌祖师牌匾上的字眼,在蒲团上坐了下来。

就在这一瞬间,他所拥有的全部情绪尽数消失无踪,眼眸里的光随之而消散,变成一口不见底的幽深古井。

无数死去的神魂从这座古井中挣扎着往上攀爬,为那张年轻的面庞带来强烈扭曲的极致痛苦,然而令人感到诡异心惊的是,这时的他依旧给人一种面无表情的麻木感觉。

无数道不同的声音在他的识海深处炸开,那些声音是狂风是雷霆也是地震,以最为直接的方式掀起无法被肉眼看见的惊涛骇浪,带来的还是痛苦。

不知道过去多久后,玄枢挺得笔直的腰身突然弯下,就像是被折断的树干。

他用手捂着腹部,开始呕吐,像是要把那些神魂连带着鲜血呕出自己的身躯。

直至某刻,玄枢闭上双眼,这一切才是离他远去。

“师弟,我又怎会不知道这样的活着,比死去要痛苦万万倍?”

“一死了之当然痛快,但我好不容易承受这痛苦活到今天,活到你的归来,又怎能放弃?”

“是的……我没有放弃的道理。”

玄枢对自己说道,不断重复着相同意思的话语,语气越来越坚定。

如此自言自语,待他再次挺直腰身抬起头时,双眼再也不是先前那口无底古井,变成楚珺和林浅水所熟悉的那个年轻道人。

……

……

风景再如何美丽,终究有被看腻的时刻,或早或晚而已。

傍晚时分,余笙决定留在那座道殿。

顾濯沿着师兄走过的路,拾阶而下,步入天道宗。

在某间藏书楼中,他找到那位曾经的林家贵女,借着昏黄灯火闲聊。

林浅水在短暂的错愕过后,再是高兴不过,与他说了很多话。

话里都是询问,问的是如今世间是如何模样,是爹娘的最终下场,是林挽衣近况可好……是所有她渴望得知却无法得知的事情。

顾濯回答得很认真,态度找不出半点敷衍。

如此闲聊约莫半个时辰,林浅水忽而沉默许久,满是伤感地说了一句话。

“还记得吗?我在上次夏祭结束的那年冬天,想着要在今年夏天拜你为师。”

“记得。”

顾濯安静片刻,说道:“都已时过境迁。”

林浅水笑了起来,轻声说道:“我现在和你说这件事,不是抱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只是想要稍微赞美一下自己。”

顾濯笑着说道:“你的眼光的确很好。”

“当然。”

林浅水笑得更开心了。

然而就在下一刻,她突然敛去笑意,认真说道:“但还是不如挽衣来得厉害。”

顾濯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林浅水说道:“我是一个很俗气的人,我很清楚此刻的我身在何处,所以我不会有那些特别不切实际的想法,我想要说的是……你对挽衣到底是怎么想的?”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神色格外坦荡,称得上是落落大方。

顾濯没有回答。

换做别的人,大概要以为他是生气。

然而林浅水终究不同。

她常年与神都那群少年纨绔成群,有过无数仰慕者与追求者,便认为自己可以理解此刻这种沉默中隐藏着的真实意思。

“虽然我直到现在还是觉得格外荒唐,还是无法理解你为什么能对挽衣产生喜欢这种情绪,因为你和她有着再是真实不过的云泥之别,但……”

林浅水看着顾濯的眼睛,说道:“这既然是事实,那我想让这个事实成为更加切实的事实,让你和她能突破现在的关系。”

顾濯不为所动,问道:“你和我说这些是为了安身立命吧?”

“嗯。”

林浅水毫无羞愧之意,坦然说道:“我现在已经无家可归了,相信将来也很难有家可归,大概一辈子只能在这里当个道姑,无法不为自己的未来做考虑。”

顾濯平静说道:“我已经有妻子了。”

林浅水想也不想,直接说道:“再娶就是了。”

顾濯问道:“你就不怕我对你心生厌恶吗?”

“怕。”

林浅水看着他的眼睛,认真说道:“但再如何你也会看在挽衣的面子无视我,不与我计较,那便有其他更值得我恐惧的事物。”

顾濯忽然懂了。

不是明白林浅水说的这些话,而是师兄到底抱着怎样的念想,何以不愿死去。

那年的他之所以无所谓这位世家贵女的心机手段,大抵就是因为这种相同的熟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