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五十五章 天意,我意

诏道于天 第五十五章 天意,我意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01 01:08: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荒原之上,赵启的目光停留在明月高台中,凝望着那位不可一世的魔主。

一道慵懒微沙的声音随风而来,入耳。

“破境前的你能在他面前站多久?”

赵启收回视线,望向数十丈外的裴今歌,这句话正是出自于她口中。

“我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

“啧。”

裴今歌轻笑出声。

赵启看着她,问道:“你就这么不愿安静吗?”

话里的安静不仅是闭嘴这一种意思。

裴今歌淡然说道:“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赵启不为所动,说道:“道主让你离开的意思,你不仅不接受,甚至还想要再次出手。”

裴今歌的笑容毫无变化,依旧好看,无半点异样。

“拒绝道主的善意……”

赵启静静地看着他,提醒说道:“你会死的。”

裴今歌不喜欢这句话的前半段,理会的却是后半句:“王景烁很快就会死,这些军方的人也都要死,剩下那四艘必然会变作垃圾,我很好奇,在皇帝陛下不出手的情况下,今夜此局到底要怎么推进下去。”

她漫不经心说道:“还是指望正在奔袭路上的玄甲重骑?可就算两万重骑都到了又如何,不也只能看着那座高台发愣吗?”

都是事实,是当下正在发生以及可以预想的事实,言语中自有力量。

赵启沉默片刻后,摇头说道:“你想知道那封信上到底写了什么,为何让我做出魔主必败无疑的判断。”

裴今歌说道:“好奇是人类与生俱来最为美好的禀性。”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唇角噙着明快如秋雨的笑,似极了少女。

赵启看着她,想着在那封信上看到的文字,沉默更长时间后,再次摇头说道:“这里是荒原。”

两人间的谈话再次结束,既是因为赵启不愿继续深谈,更是明月高台之上的‘赐教’已经到来。

王景烁作为大秦三大王将之一,留给世人的印象总是忠诚二字,让很多人忽略了他相对于另外两位王将的年轻,以及他数十年如一日镇守荒原,手中从未缺乏鲜血的事实。

以同境界战力论,王景烁完全足以与南宗相提并论,比之巅峰时期的青霄月更胜一筹。

而他最为擅长的兵器,莫过于枪。

源自于长公主殿下当年所传授的枪法。

……

……

砰!伴随着金属的正面高速碰撞,火自枪尖盛开绽放。

一股巨力从枪杆传递至王景烁的虎口,迫使他身形下沉而后退,无法向前。

他皱起染血的眉头,眼中流露出转瞬即逝的困惑——长公主殿下的枪法精妙之处从来都不在于术,不在于微妙中见机杼,而在于势,而在于以堂皇光明之姿行碾压之事。

那年夏祭苍山中,余笙以手中长枪引天雷轰落,便是这个理念的最好明证。

故而王景烁在听到那句话才会心生那般怒意。

这是旨在神魂意志上的枪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便不需要任何人进行指点。

思绪只在瞬间。

魔主手中长枪未停,随意挥舞于身旁,形成一个并非道场却与道场无异的独立世界。

另外两位大秦军方的强者,在王景烁被迫后退时已出手,一者是刀,另外那人凭的是斧头。

刀斧分而斩落,自东也从西,各自攻向那把长枪的破绽。

有资格在先前道灭一击中活下来的这两人,自然都已经步入得道境中,是大秦军方仅次于三位王将的栋梁人物。

百年时光积攒下来的无数战斗经验,让他们在生死之战中拥有超乎寻常的可怕直觉……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在直觉之外。

刀斧斩向的分明是魔主的肩膀与腰腹,最终却在那一袭黑衫极随意地一步后退中,顺其自然地汇聚在那把铁枪的枪尖上,相遇。

相遇瞬间,那道让王景烁不得不退的力量再次涌来,形成切切实实的伤势。

不过简单一枪,三人便已溃不成势。

远方有弩箭带着劲风,呼啸而至,不弯不曲,直指魔主眉心。

然而就在进入铁枪范围的瞬间,那根箭矢的笔直飞行轨迹突然发生变化,不是颓然无力地如断翅之鸟下坠,而是顺应自然般去到枪尖之前,与之再次摩擦出火,最终随着一声轻响,掉落在地。

魔主自是岿然不动。

最先被击退的王景烁,无比清楚地看着这一幕诡异画面,为鲜血所上涌的喉咙突然出现一种猛烈至极干涩的感觉,仿佛置身沙漠历经数十年暴晒般,连吞咽这个动作都会为自己带来极点的痛苦。

但他却无法控制地生出一种强烈的呕吐感。

那是源自于魔主手中铁枪所呈现出的真实一面,这一面与他过往修行所得的认知有着截然不同的相反,对他的道心带来沉重冲击。

那还是一句没有付诸于口的话——你错了,众生枪该是我这样的。

王景烁低头,深呼吸一口极高处夜空的冰冷空气,让寒意如水般浸没肺腑,强自抹去心神中的那一抹阴霾,五指紧握,再提枪。

另外两位军方强者沉默着,与大将军形成互为犄角之势,这是最为朴实无华的战斗方法,自无数年前流传至今,简单而直接。

正因为简单和直接,这往往来得可靠。

王景烁没有理会这些事情。

他依旧低头,眼神却愈发沉静,阴冷如深潭之水。

出枪。

枪出未曾如龙,只是虎。

一只须发染尽鲜血的阴虎。

……

……

百余年前,那位破门子归来,轮椅碾过千年青石板。

满堂上下寂然无声,未见剑光飞掠,人在其中已然血肉离散。

王景烁仍旧清楚记得那天,当自己的祖父破关而出时,他的眼神曾无比明亮。

然而,然而……当坐在轮椅上的青年拔剑后,那一抹亮色也就成了血色。

祖父身死当场,为且慢所斩。

其后有好事者推演计算,确定王祭在那一瞬之间出了五万剑,而王家家主挡下其中六千零四十剑,故而被斩做为四万三千九百六十块整,其血肉连薄如蝉翼都不足以形容。

王景烁是唯一清楚看到那道剑光的人。

王祭最后没有杀死他,而是带着憾意叹了口气,期望王家再有一位羽化。

后来那些年里,王景烁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

一言蔽之,无非五十年来荒原风霜做苦酒而饮。

王景烁猛抬头,朝魔主。

数十万个时辰的月寒日暖中,他不曾懈怠哪怕片刻,无半点享乐,一心一意在修行。

这你又怎能否定我的路是错的?!

一声怒啸自他口中迸发,响彻云霄。

真元如决堤之水狂涌而出,自枪锋跃至真实人间,一往无前!

鲜血从他的身躯同样飙射而出,沾染在那根铁枪上,腥味骤浓!

于是。

自今夜开战至此,众人第一次见到魔主神情不复平静,微凝。

那把自王景烁处取来的长枪,在这一刻,迎向王景烁手中的长枪。

狂风随怒啸而起,那一袭黑衫已被吹得烈烈作响,布料甚至有轻微撕裂,不再完好。

杀意煌煌。

无论是身在明月高台上的那两位得道境的强者,还是远在数十里外飞舟上的军方大人物,乃至于裴今歌和赵启这两位步入羽化境的当世最强者,都禁不住为这一枪而侧目。

但即便如此恐怖的一枪,仍然陷入与先前如出一辙的局面,枪锋无可避免……又或者说像是顺应水往下流这般真理的偏向魔主手中铁枪。

在两枪仍未正面遭逢的此时此刻,在场所有人的道心却都出现了一种绝对的预感,倘若先前的画面再次出现,不管王景烁的武道意志再攀上怎样的一座高峰,不管他拥有何等绝对的自信,哪怕在这一瞬间真实触碰到名为羽化的那道门槛,最终这次交锋的结果都只有一个,只能有一个。

那是一个字。

——败。

这种不容置疑的念想如同烙印般,铭刻在每一个直视魔主枪锋的人的心中,促使着事情的发生。

故而王景烁未止于此。

他做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勇猛决定,他把自己视作为枪,自胸膛飘扬鲜血为枪上红缨,锋芒毕露,出拳如出枪。

整个过程中,王景烁注视着魔主手中枪锋,眼中无半点惧意,面目越来越狰狞。

一枪,对一枪。

他以手臂为枪直面魔主之枪,剩下的那把枪也就理所当然地破开了那个不容置疑真理,得以直指魔主胸膛。

谁也无法想到王景烁竟能做出这等决定,以至于当他整根右臂在枪锋之下寸寸断裂,发出无法形容的震撼声响时,余下的许多人才是堪堪醒过神来,双眼在这刹那间燃起希望的光芒,注视着另外的那把打破真理的铁枪。

就在这个时候,就在这顷刻之间……魔主开口了。

“很不错。”

这是一道温和中带着欣赏意味,最后却成惋惜的声音:“但这样的事情其实有过的。”

话音落时,他手中那把粉碎王景烁整根右臂的铁枪,若流水而萦洄,后发先至,横于身前。

砰!

枪尖不偏不倚地落在枪身上,其中蕴藏着的煌煌杀意与武道意志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致使魔主手中长枪不断震动、摇晃。

铁屑伴随着火迸射而出,照亮王景烁那张沾满血污的狞然面庞。

他的眼神愈发明亮,他能清楚地听见枪身不堪重负后发出的扭曲声音,只要再往前进一尺,只要一尺,那他就能顺势穿过魔主的胸膛……然后,一切戛然而止。

就像那幅画上缺了眼睛的龙。

就像那条未能越过龙门的鲤鱼。

就像是……那只青蛙终于出了井,得以观天。

一声轻响,原来枪断。

是魔主手中枪,更是王景烁手中枪。

枪头连带着枪身化作飞灰,随风而散,连带着鲜血。

王景烁颓然无力,单膝落地。

不知道何时散开的头发,丝丝绺绺地粘在他的脸庞上,夹杂着灰尘与铁屑与血。

如若退潮,那一瞬间凭借怒意爆发出来的强大,用着比来时更快的速度消散,就像是一场噩梦。

再有声音响起,魔主持断枪横扫,逼退另外两人的攻击。

明月高台又再一片死寂。

清冷如许。

远方那几艘也未再发起攻势,不知是因为震惊,还是茫然无措。

王景烁望向那截断枪,沙声说道:“原来是这样吗……”

他回想起那个永远站在最前方的身影,想起那些年里鲜少阵亡的同袍,想起那位历经千百鲜血的……长公主殿下,如何还能不明白众生枪的真意?

不是一己之力敌众生,而是身在万万人前的孤直骄傲。

既已在众生前,人世间又哪有能逾越者?

这是一个无需赘述的事实。

这才是白南明手中众生辟易当世,堂皇不可敌之的真相。

如果先前是长公主殿下面对道灭一击,不会有任何人死去,不会只有三个人活着。

“这和她懒得教人有关系。”

魔主说道:“但更关键的是,你太想走在她的路上,而你做不到如她那般自信当世无敌。”

这些话没有避着谁,声音十分清晰,都能听见。

只不过除却当事人外,唯有裴今歌和赵启明白其中真意。

王景烁沉默半晌,说道:“我走在这条路上,是因为她比王祭强。”

理由很简单,因此有力。

“而且我不认同你的指点。”

他最后对魔主说道:“我手中的铁枪有自己的名字,它不叫做众生。”

魔主没有再说什么,也许是因为他和话里那两人颇有关系的缘故。

王景烁站起身,不断咳嗽,让血与肉连带着都出来。

胜负已分。

生死将至。

都是血与火中走过来的强者,无论是活着的还是将死的人,都已准备赴死。

有人走到王景烁身旁,扶起这位断臂的大将军。

他没有对魔主说任何话,那些败在此时胜在晨曦的自我安慰言语,只是平静地准备迎接死亡的到来,与之进行最后的战斗。

这种无言当中自有一番强大,足以令人心颤。

更为可怕的是,自始至终这些在大秦军方权势极盛的大人物们,丝毫没有怀疑过白皇帝的决定,没有想过自己是这场战争中的牺牲品。

就连王景烁都没有过这样的念想。

这是何等可怕的信念?

魔主对此给予应有的尊重。

没有枪头依旧可以杀人,这是林挽衣在那年夏祭说过的话,如今早已闻名于世。

他举枪,行杀戮事。

王景烁准备赴死。

死生之间,白皇帝降下旨意当天和他说过的那些话,飞掠于识海中。

“王祭远比你想象中的强,当日未央宫之变,最后的他与道休已在伯仲之间,差我一线。”

“与道主相比又如何?”

“亦是一线。”

“陛下与当年道主齐高?”

听到这个问题,白皇帝在良久的沉默后说了四个字,带着感慨的意味。

“如今,是的。”

“王祭与如今的您仅差一线……所以,我这一生所求都是空?”

“只有一种例外。”

“请陛下明言。”

“道主。”

王景烁敛没思绪,往前。

魔主手中断枪插进他的胸膛,带起不多的鲜血。

而他的拳头未能落下,僵在半途。

另外两位大秦军方强者同样如此,谁也没能越过众生枪围,都在其中。

哪怕断枪此刻与王景烁心脏仅有不到一指的距离。

磅礴不见半点衰减的真元,自魔主掌心爆发。

只是倾泻出来的气息,直接撕破了另外两位强者的躯壳,让其脏腑尽数暴露在月色之下。

就在这一刻。

天地骤然晦暗,八方云涌,月色无踪。

风雨至。

……

……

裴今歌神情骤变,面沉如冰。

她凝望夜空,感知着那道真实存在的意志,寒声问道:“这就是那封信上的胜算所在吗?”

“不错。”

赵启的声音复杂至极:“与当年如出一辙,这一次,依旧是天诛。”

裴今歌沉默片刻后,摇头说道:“不该有这样的天意。”

……

……

白帝山,那株栗树洒落的阴影中。

万里之外的变故准确地为皇帝陛下所感知到。

他的眼神依旧平静,找不出喜悦与惊讶,因为早有预料。

所以他在这一刻顺理成章地踏出了那一步,踏入为晨昏钟声所乱的世界中,步履坚定。

与此同时,让死去那位太监首领耗费无数心血,亲自监察历经顾濯补缺而成的那座阵法,于此刻重燃。

一道光柱直抵夜穹。

方圆百里之地重回白昼。

在无限光明中,白皇帝如若身处闲庭,随意信步。

他的身影同时出现在每一片因晨昏钟声而产生的错乱时间流中,数百上千近万个他往其中深处走去,踏向钟声起处。

他的脸色开始苍白,但没有虚弱的意味,更像是遭逢浪潮拍打的礁石,褪去了陈旧外表。

钟声不复悠扬,不再似有还无,渐真切,渐急促。

白皇帝唇角微翘,流露出一抹笑意,依旧不是喜悦,是怅然。

他知道,晨昏钟即将出现在自己的眼前,那是让他百年来不得开怀欢颜色的存在。

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能亲手把这口钟捏做废铁。

这当然不是胜利。

这只不过是通往胜利的第一步。

这又怎值得他为之而欣喜?

……

……

玄都。

祖师殿中,前人之声不绝于耳。

或惋惜,或遗憾,或冷漠,或鄙夷……但无论是怎样的声音,叙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他要死了。”

余笙眼帘微垂。

依然少女,眉眼间找不出新婚妻子味道的她,静静听着这些所谓祖师先贤的话。

大概是觉得太吵闹了,她轻声说道:“无须着急庆贺,我先送你们下去,待黄泉路上见着他的面了,再道贺吧。”

话音落下瞬间,余笙已然转过身,朝殿外走去。

众生却未随她离去。

化作凌厉寒光奔赴殿中深处那尊祖师像。

无数道死而不愿绝的声音先是不屑,再是淡然,最终却成惊恐,因为这把铁枪居然能镇压甚至杀死他们万万年。

当余笙走出道殿时,一幕画面映入林浅水的眼中。

夜色下。

天道宗传承近万年的祖师殿,在轰然巨响中,垮塌了。

自今以后,世间再无众生。

余笙唇角溢血。

她眼中无半点悔意。

……

……

明月不复在,荒原风雨盛。

一道笑声从王景烁口中狂啸而出。

魔主没能杀死他。

而他却在这生死之间,感悟到了破境的契机!

只需要往前一步,他就能踏入那个梦寐以求的境界当中!

这就是天意!

一道闪电自天而降,照彻晦暗人间,轰向那一袭黑衫。

便在这时,魔主的声音在风雨中响起。

这声音居然连雷声都无法掩盖下去。

“这的确是天意。”

顾濯静静地看着他,挥袖打散雷霆,漠然说道:“但,这不是我意。”

王景烁的笑声戛然而止。

在无限喜悦中,他的眉心多出了一个微小的洞口。

那是易水的剑锋。

鲜血不断从伤口溢出。

死亡与雨水却在逆道而行,步入其中。

王景烁就此死去。

死在步入羽化的那一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