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诏道于天 > 第三十八章 夏祭始

诏道于天 第三十八章 夏祭始

作者:桥下蓝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5: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祭为人间四年一度之盛事,神都为此骤静理所当然。

自天下各地而来的考生们纷纷推门而出,在晨光映照下或是登上马车,或是干脆步行,赶赴皇城前那片空阔的广场。

这一路上,神都街道上再不见平日之车水马龙与烦嚣景象,只有考生们或是结伴或是独行的身影,仿佛整个世界都给他们让出了一条道路。

因为夏祭来临之日也是人们的休沐日。

许多人会在晨光尚未到来,考生们还在熟睡的时候就提前抵达皇城脚下,忍着困意占上一个合适的位置,只为亲眼观看一场夏祭,看人间各地的天才们为登临绝顶而拼尽全力。

与之相比,各部衙门的官员们的心情显然无法这般愉快,今年夏祭是一次难得的大年,光是踏入洞真的考生就有足足六位,更不要说其后十来位于洞真只差一步,随时都有可能突破的天才们,纵使放眼过往百年间,也很难找出一届能够与今年相提并论的夏祭。

这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天下各大宗门都来了份量极重的代表,某些宗门甚至是掌门或者太上长老亲自到场,稍逊者也派出了自己的实权长老或峰主,更有许多与秀湖真人类似的散修强者到来……如何妥善安置这些人的座位,避免这群人因往日之仇怨而发生冲突,是礼部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

巡天司作为当今圣人陛下亲自设立针对修行者的机构,在这场盛事中更是忙碌到极致,几乎每一个角落里都存在着他们的身影。

就连平日里懒尽万事的裴今歌,今日也勉强敛去自己的性情,谈不上盛装出席,至少是难得端庄。

她作为站在大秦帝国最高处的大人物之一,此时却没有站在城门上,俯瞰自神都各处鱼跃而来的人们,听旁人笑着向皇上再次重复那句天下英才尽入彀中的无聊马屁话。

这自然不是因为她已经成为边缘人,被排挤离开权力中心,正因为她始终被加以信任。

是的,此刻的她正站在飞舟上,与即将成为后宫之主的那位娘娘并肩而立。

在两人身旁,自然也是平日里寻常人难以见到的权贵们。

裴今歌晒着清晨的太阳,眯着眼睛望向远方,看着同样悬在天空的其余十余艘飞舟,忽然问道:“陛下今天也不会来?”

娘娘与她真的很熟络,随意笑了笑,说道:“他今天想要钓鱼。”

裴今歌说道:“不只是钓鱼吧?”

娘娘行至栏边,望向难以看见尽头的神都,洒然笑道:“那我总不能说他在等一个狗急跳墙,等一个小丑跳梁吧?那也太不文雅了。”

话中深意已然可见。

裴今歌微微挑眉,心想那群邪魔外道纵使近些天尚未被杀破胆,仍有鲁莽之勇气在今日掀起风雨,但他们有这个能耐吗?

何至于陛下亲自等待?

这般想着,她没有再问下去,闭目开始养神。

今日阳光正好。

可惜不能睡上一觉。

……

……

与此同时,地上的人们开始为那十余艘飞舟而感到惊讶。

工部研发飞舟之事在近些年来并非秘密,民间早有许多相关的推测,赞美相信有之,嘲讽质疑亦有,然而今日飞舟凌空与朝阳争辉,无疑是击碎了后者,证明了前者。

就在人们为此渐有争论之时,飞舟之下忽有骤变生出。

那来自于身在神都的诸宗派的大修行者。

或是剑光掠空一闪而过,或是僧人步步生莲而上,或是道人驾云而起……各种不同的画面映入人们眼中,直至这些来自各个宗派的代表踏上飞舟。

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哪里还能不明白,此刻这些受到邀请登临飞舟的宗派,便是朝廷所承认当今世上最具分量的宗门。

“那都是些什么宗门?”

“和尚们最好认,慈航寺和长乐庵这俩禅宗之首都有一艘飞舟,而且高度也是最高那一档,仅次于朝廷的那艘飞舟了。”

“道门倒是真的衰落了,天道宗封山不出,只剩下一个清净观勉强撑场面,刚才那位驾云的道人应该就是自在道人了吧?这和禅宗比起来真是云泥之别,寒酸得不行啊。”

“这俩家来的人怎么感觉不如剑修多?”

“那肯定,易水挽剑池朝天剑阙……当今剑道大宗几乎全都来了,这阵势能不大吗?”

“啊?这又是为什么?”

“白痴啊你?肯定都是为了来争顾濯的啊,难道你忘了他在望京一朝十三连胜的时候用的就是剑吗?这就是一位剑道的绝世奇才,谁能把他收入门中,至少未来百年是肯定不用发愁了。”

站在地上的人们议论纷纷,想着这些平日里极少出现在世俗中的大修行者,聊着那些高不可攀的世外传承事,心中难免有些兴奋,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参与到其中。

与此同时,身披晨光的考生们逐渐来到广场前,依循着礼部官员的指引,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夏祭的考生名额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不过通常情况下人数都不会来得太多,不过今年是难得的大年,自然不能一概而论。

按道理来说,如何妥善安排这些年轻天才们的位置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毕竟谁都知道站在最前方,必然能够更好地进入大人物眼中,混在人海里……纵使你是金子也很难发光,

然而这事其实很好办,而且绝不会在事后招惹来半句关于不公的怨言。

因为巡天司在夏祭前向天下人公布的那张榜单,即是今日众人所在位置的排序——只要你比别人强,你就能站在别人前面,谁有资格不服气?

如果你还是不服气,那大可以在夏祭里证明自己。

朝阳之下,正值青春的少年们身姿挺拔。

那一张张面孔上流露着不同的情绪,或是紧张,或是淡定……准备迎接人生至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场大考。

……

……

顾濯已在路上。

今天的他没有再戴上那一顶斗笠,简单地撑着一把伞,遮去过盛的阳光。

这一路上有很多人向他打招呼,大都是一些让他冷静理智,千万不要失常的声音——因为这些人都在他身上押了不少的钱,要是输了的话,那家里人就得去渭水收尸了。

顾濯对此无法理解,为什么这群人要做这种回报少之又少的事情,难道就因为没有风险吗?

万一爆冷了呢?

一念及此,他并没有转身踏入赌坊去买自己输的冲动,不是因为没有赌坊敢接这种投注,而是因为夏祭第一是他必然要做到的事情。

只不过他依旧有些遗憾,心想自己将来要不要故意输上一场赚些钱呢?

万一赌坊认为他是在假打,不愿意结账那该怎么办?

想着这些不着边的事情,顾濯走过那条万众瞩目的长街,随着眼前视野的骤然开阔,踏入千千万万人的眼中。

人海茫茫,天才如云。

顾濯身处其中,看上去很不起眼。

然而在他出现的那一瞬间,哪怕他撑着一把伞,整个世界依旧看到了他,并且再无遗漏的可能。

晨风尤凉,自远天而落。

不知道什么时候,来自人间各地的天才们为他让出了一条道路,通往最前方的道路。

就连与他有着不小过节的那几位天之骄子,这时候都放弃了停留在原地,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这份尊重或许给的不是顾濯,给的是过往夏祭百年间的规矩,但至少证明了他们输得起。

无数视线中。

顾濯平静而行,来到万人之前。

他合起手中那把伞,让晨风得以吹拂自己的面颊,阳光洒落温暖。

于是人们知道夏祭即将正式开始了。

……

……

关于今年夏祭的猜测有很多。

每逢夏祭大年,朝廷的大人物们都会为此殚心竭虑,穷尽一切办法让考生的天赋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尽力不让考生留下遗憾。

故而许多过了年纪的修行者,往往也会把自己代入其中,去思考去破解夏祭里给出的题目,以此来获得一份四年仅有一次的愉快。

很多人甚至会为此而发生争论争到面红耳赤,直到答案公布的那一刻才肯休止。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所有人默默等待着时间的到来,等待着那道钟声的响起。

然后。

那道钟声就来了。

钟声悠然,回荡在这人间,宣告着夏祭的正式开始。

一道声音随之而响起。

那声音宽厚而温和,仿佛有着无边广阔的胸怀,可容天下万民于心中。

“今年夏祭的评判标准只有一个。”

这无疑是皇帝陛下的声音。

场间隐有哗然声,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记得,皇帝陛下除去最初那几届夏祭之外,从未在这场合上说过话,今日为何破例?

紧接着,人们忽然反应了过来,心想陛下您是不是漏了半句话忘记说了?

评判标准到底是什么?

皇帝陛下当然没有忘记。

就在余音散尽之时,身在广场上的考生们眼前的景色蓦然模糊了刹那,待他们再次看清身前世界的时候,便再也无法平静了下来。

落入他们眼前的不再是高耸的皇城城墙,不再是明媚夏日,不再是万众瞩目,不再是同辈中人的身影。

那是一座为风雪所笼罩的远古神山。

峰顶没入层云,高不可攀,气息神圣。

无数画面不断在考生的眼中闪烁,是无数条通往顶峰的道路,是那些道路上的细节。

这些道路错综复杂,彼此之间有着很多的交集,山间亦有相遇的广阔石坪,似乎道路与道路间没有多少差别可言,微乎其微。

考生们意识到,当自己的意识停留在某条山道的时候,那身体也会出现在那条道路的开端处。

这是何等强大的神通?

很多人不由为此深感震撼,某些家世背景强大的考生则是隐约猜到了这其中的缘故。

这是道场。

这是一位站在人间最高处的至强者的道场!

……

……

连身在道场中的考生们都意识到了这次夏祭的不对劲,外头的人们又怎可能没有感觉?

当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广场上的考生随着钟声响起而骤然消失,天空之下随之出现一幕不因阳光而晦暗的光幕,上面清晰地映着道场中发生的一切画面时……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

为什么皇帝陛下只把话说到那里。

因为话只需要说到那里。

因为山就在那里。

谁能最先登上峰顶,谁自然就是这次夏祭的头名,无需任何人加以评分。

与寻常人们正在思考的这些不同,各大宗派的强者与当朝权贵们则是在为另外一个事实而震撼。

如果他们没有看错的话,这座为风雪所终年笼罩的神山……就是长公主的道场所在,其名为苍山。

这是什么意思?

下一刻,娘娘似是随意说出的一句话,直接解释了这个问题。

“她准备在今年收个徒弟。”

所有得知这个消息的人都沉默片刻。

紧接着,无数话语以神识作为纽带开始散播,站在人间最高处的强者们开始思考,长公主殿下这个决定将会为人间带来怎样的变化。

某刻,忽然有人回忆起白浪行提前修行了万物霜天劫的事实,不由睁大了眼睛,认为自己想到了答案所在。

白浪行为什么舍弃皇帝陛下所修的中天阴符经?

原来答案就在这里。

他想要成为长公主殿下的徒弟!

想到这里,许多人下意识望向大秦军方,只见那几位老将军神情看似严肃,事实上嘴角隐有笑容,隐隐证实了这个推断。

……

……

与外界的人们不同,身处苍山下的夏祭考生们根本没有思考这些事情的余地。

原因很简单。

苍山为风雪永恒萦绕,寒意渗人。

人间正值盛夏,没有哪位考生会冒着炎热天气,把自己裹上一个粽子,衣衫皆轻薄。

在踏上山道,通往顶峰之前,他们必须要先解决严寒所带来的问题。

这是一切的前提。

……

……

某偏僻山道前。

顾濯站在原地,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神情复杂。

直至风雪满肩催生白发之时,他终于撑起了手中那把伞,踏上了孤冷山道。

始登山。

这章四千字,今天还有六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