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代汉 > 第三十九章 闭门锁关

代汉 第三十九章 闭门锁关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5: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移民的事情需要一城一城的去解决,南阳有三十七县,如果算上星罗棋布的庄子,更是多不胜数,哪怕洛阳瘟疫,已经给叶昭争取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叶昭也只是将宛城以东的人口迁徙开,宛城有重兵把守,虽然慑于叶昭凶威,不敢出来捣乱,但也不会如其他城池一般对叶昭望风而逃。

而叶昭,也没准备在南阳开战,他的迁徙方式要比董卓温和一些,也因此,注定速度无法如董卓那般神速。

不过徐荣等人的兵马已经就位,开始在叶昭的命令下,在宛城以西拉开线路迁徙百姓,让迁徙的速度加快了不少,戏志才还带了夏侯兰过来负责调度,让叶昭彻底腾出手来,也因此,当袁术闻讯火急火燎的带着兵马赶回来的时候,在堵阳被叶昭迎头痛击,残存的部队几乎被叶昭歼灭,狼狈不堪的绕道逃往汝南,准备重整起鼓,再来收拾叶昭,只是等他重整旗鼓,再率军杀回来的时候,叶昭恐怕早已返回了汉中。

这一场迁徙,从七月初一直持续到十月下旬,才算初步完毕,剩下的就是一些自发想要来汉中发展,或者见大多数人迁往汉中,随大流心态陆陆续续跟来的,叶昭既然暂时不准备染指南阳,自然也不可能将兵马常驻在此,只能任由他们自己过来了。

当叶昭抵达汉中时,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正赶上汉中今年的第一场大雪。

“根据各处统计,到目前为止,自南阳迁入汉中的百姓约一十九万七千户,共计人口六十三万余,按照主公的计划,这些人尽数安排在新建的庄子里,五千亩一庄,每庄五百户,每户分田十亩,这两年来按照主公归化,将汉中新增三百庄,可安置十五万户,三年内按照主公的耕田之法耕田,每年上缴三成收成,三年之后,这些新建房屋便归这些人所有,三年后,赋税将降至两成,百姓对此令颇为拥戴,其余四万七千户则被汉中原有各城接纳,暂时由官府开仓救济,来年开春之后,再行安置。”

南郑,太守府中,满宠也不看书卷,向着叶昭汇报汉中如今的一些基本情况:“此外汉中原有户籍为十万一千三百二十六户,人口三十七万两千一百三十五,两年来接纳三辅、南阳百姓以及主公自河内迁来的将士家眷共一万四千一百零七户,四万三千六百三十三人,合共四十一万五千七百六十八人,若加上此番迁徙而来的南阳百姓,汉中七县,人口已逾百万,另外安置三百新庄,需田一百五十万亩,加上此前两年开垦的新田,勉强可以安置,但剩下的四万七千户,来年怕是难以安置田地。”

叶昭看向戏志才笑道:“当年幸得伯宁来投,否则如此人才,便要失之交臂也!”

“也是主公率领的匠营功劳,若非他们制出的那粪肥以及水泥二物,单是食物与住所,便足以让我等头裂。”戏志才笑道。

粪肥、水泥,当年叶昭还未出仕之前,便已经召集泥瓦匠与老农颜值,到如今,已有十年多,粪肥经过试验,已经在汉中推广起来,能令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至于水泥,自不必说,两年时间,能够建起三百座新庄,多亏水泥之功。

“戏先生所言不差。”满宠躬身道:“粪肥自不必说,那水泥也颇为神妙,可节省十倍时间与花销,如今各处险关已然开始以水泥加固,臣准备于明年召集工匠,在汉中各城、庄之间铺设道路,若能成,只我汉中一郡,可敌一州!”

说到最后,满宠眼中闪烁着一股兴奋地光芒,那是生平所学得以施展,找到方向才有的光芒,汉中虽然不大,但却有着别的地方所没有的东西,至于是什么,满宠说不上来。

“正好需要大量人手,可以优先雇佣那四万七千户移民。”叶昭笑道,实际上他想将更多的人口投入到这一次的建设之中,汉中除了中间这一块平原地带之外,其余地方都是山脉,这里地形跟蜀中有些像,都是盆地,只是汉中平原可没有蜀中平原那么广博。

粪肥的出现,虽然还没有研究出最佳配比,但已经足矣解决吃饭问题,也就是说,汉中如今的田地在施以粪肥之后,完全可以供养这百万人口而且还有盈余,也用不到那么多人去耕种。

粮食产量上来了,下一步,自然就是解放更多的劳力去投入到其他行业之中,比如手工、读书、建筑甚至可以考虑放牧,并不是草原才能发展畜牧业。

总之,这个物资贫瘠却又足够丰富的年代,只要有思路,想要致富完全不必只是将目光局限在田地之上。

民以食为天是不错,但在食足矣保障的前提下,自然也该追求其他方面的发展,此前大汉或者往前推到先秦、春秋、战国乃至更久远的时期,一直无法将农业之外的行业发展起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食物的限制,如今食物的问题解决了,自然可以在其他方面投入。

只是如今说这话还太早了一些,需得明年的粮产上来,有了足够的事实依据之后,到时候推广其他行业才更有说服力。

如今的汉中对叶昭来说未必是最正确的选择,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里环境相对封闭,群山环绕,信息不流通,虽然不说如蜀道那般艰难,但也差不了多少,但这样封闭的环境,在有足够的技术理念的前提下,无疑是闷头发展的好地方。

除此之外,因为之前世家和皇家的两次大清洗,也使得汉中士族几近绝迹,如今汉中最大的势力就是叶昭,也是唯一的势力,对于自己帐下这些人,叶昭能够乾纲独断,行政上,完全可以贯通而不会有太多的干扰因素。

而天下诸侯割据之势已成,接下来的几年之内,中原、关中之地都是战乱不断,无人能够顾及到汉中这边,也给叶昭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就算袁术想找回场子,单是汉中各处关卡,便足以让袁术找不着北。

“先下一道令,各处关卡自今日起戒严,只许进,无卫将军府发放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出汉中,违者可先斩后奏。”叶昭看向众人,沉声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要闭关锁国,先求发展,等汉中发展的差不多了,再将汉中开放,对外贸易或是结盟。

在这段封闭时期,他要尽量避免汉中的消息被泄露出去,汉中这个天然屏障,也给了叶昭这个机会。

“此事,由纪灵全权负责,各处关卡守将,需得在卫将军府报备。”叶昭看向纪灵道。

“喏!”纪灵上前,答应一声。

“徐荣、赵云、丁力、方悦!”叶昭看向其余将领道。

“末将在!”

“你四人各领一万兵马,负责日常训练,每半年军中四军较技,胜者赏,败者罚俸三月,另外各军挑选二百精壮之士入卫将军府,将由本官亲自训练。”叶昭看向众人道。

“主公放心,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托。”四人齐声领命道。

“典韦、管亥、华雄三人暂为本侯亲卫将军。”叶昭看向华雄,不等他开口便笑道:“放心,赌约本侯记得,但卫将军府不养闲人,想吃饱饭,明天开始,给我好好训练亲卫。”

华雄闻言,也只能叹息一声,算作答应。

“邱迟!”叶昭又将目光看向许久不见的邱迟笑道:“你精通商事、交涉,我欲于汉中西部建一牧场,需得大量牛、马,未来数年,想办法多拉一些,耕牛最好,野牛也可以,总之,多多益善。”

“喏!”邱迟躬身答应,这是他的强项,当年叶昭在马城时,与塞外胡人的贸易都大半经手于邱迟。

“至于黄劭……”叶昭将目光看向黄劭笑道:“此次入汉中,带来大量工匠,工匠之能,诸位想必也见识到了,我准备在汉中效仿少府再设一官署,便叫神工营,以军功待之,召集天下巧匠研究新物,同时会招收一些老农进来,继续研究粪肥,此营便由你主持。”

黄劭出身微末,虽然在加入太平教之前,读过些书,算是寒门,但在此之前,种过地、做过木工、当过泥瓦匠,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虽无大才,但对于这些事情,却能做的更好。

“满宠继续担任汉中太守,主持政务,汉中书院之事……”叶昭看向满宠道:“准备的如何了?”

汉中书局已经重建,在此基础上,叶昭准备先建立一座书院,然后再逐步将文化普及。

“书院已经建成,不过却无人可做先生。”满宠苦笑道。

建筑好说,但教书之人才是关键。

“书院便暂由军师代管吧。”叶昭看了看众人,如今也只有他和戏志才两个算是闲人,自己要主持的事情很多,所以这书院之事只能交给戏志才了,等日后物色更好的人选再说。

“至于学生,暂将各位将领、官员子弟送入书院就读,另外各县官吏也可以将子弟送来。”叶昭看着满宠笑道,这也是一种笼络人心的手段,如今自己手下这批人,只要日后不作死,就是叶昭手下的骨干,自然得有个出身,这汉中书院也算是一处过门石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