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代汉 > 第六十四章 一本书

代汉 第六十四章 一本书

作者:王不过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5: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刘备在雍丘设计击破张郃大军,顺势进取河间,中原局势出现微妙变化,各路诸侯几乎都将目光移到冀州之际,关中突然传出的消息如同暴风雨一般,在李儒免费送书的策略下,迅速席卷中原大地。

书籍乃是李儒亲自撰写,其中包括匈奴人想要用计擒拿雍王刘辩以要挟大汉开始,而后叶昭如何英明神武的识破了敌人的诡计,不但尽歼来犯之敌,更将计就计,在匈奴人发难之前,便派兵秘密潜入河套,趁着匈奴人将精力放在长安之际,突袭大城寨,而后大破匈奴直到鸡鹿寨,关羽斩单于。

总之,一本书都是来歌颂这场东汉以来在对外作战中最大的功绩,其中细节更有不少修饰和美化汉军,将匈奴人说的面目可憎,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在书里面,匈奴人的恶行被夸大了百倍,也使得哪怕最终的结果是叶昭所部前前后后屠杀了近三十万匈奴人,中原百姓却只有拍手称快,少有人去指责叶昭杀戮过甚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修饰和美化,这一战叶昭屠刀下屠杀甚至坑杀三十万匈奴人,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相当震撼的。

虽然叶昭号称世之名将,也是一路杀出来的局面,但无论是昔日黄巾之战还是后来洛阳中的派系之争、诸侯讨董,哪怕是占据蜀中,归化南蛮,虽然杀戮也不少,但那只是在战场上,屠杀这种事,叶昭几乎从未做过。

南匈奴在河套休养生息百年,人口有近五十万,但此战之后,河套之地,只剩下二十万左右,而且皆是妇孺,谁能想到,当年为了黄巾降军,不惜跟上官朱儁硬顶,违抗军令的叶昭,这一次竟然如此心狠手辣。

当然,书中有过解释,胡人性情反复,若不能一战而绝其后,将来难免降而复叛,对我大汉不断造成伤害,其中还提到一些胡人威胁论的论点,颇得北地百姓好评,但百姓能接受,不代表其他人能接受,这其中,反应最激烈的,还是士人,在之后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整个中原士人阶层,叶昭几乎就处于被口诛笔伐的状态。

杀戮匈奴,其实士人并不在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叶昭坑杀的又不是汉人,其实没必要这么大动肝火,真正触及到士人的,反而是李儒这本书。

书本身没有问题,以叶昭今时今日的地位,出书来美化自己完全合情合理,但令士人恐惧的是,这本书的流传度。

因为是免费赠送,大多数识字的都会要一本,而且其中文笔,几乎通篇都是白话文,在大多数饱学之士来看,就是粗鄙不堪,一点内涵都没有,但偏偏就是这样一本书,百姓读的却是津津有味,也是这本书,让叶昭的名字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叶昭虽然有名,但名声大多数是在士人圈子里传播,升斗小民,最远走的也不过是县丞,抬头最大的官最多也不过县令,终日为生计而奔波,很多人甚至连自己归哪路诸侯都说不清楚,更别提远在关中的叶昭了。

而士人,如今显然是跟叶昭站在对立面,怎会去帮叶昭张目,舆论,一直都掌握在士人阶层手中,这也是士人掌握天下口舌的时代。

但如今,叶昭一本书,便扭转了这个局面,虽然不少士人后知后觉,纷纷在各地正规书局中将来自关中的书禁了,但有时候,你越是这样做,百姓反而越是好奇。

也因此,叶昭开始专门成立一部,将一些神话传说编纂成册,用这种白话的方式销往关中,价格不贵,而且相比于那些费脑子,需要很多人一生去精研的书籍来说,这些书要说内涵,那是真没有,但就是让人看得爽,同时也在无形中将一些关中的生态一点点的流入关东。

有精明的士人很快发现这些问题,许多地方直接将关中传来的书册列为**,禁止售卖,但饶是如此,也够了。

“好一个叶昭!”兖州,许昌,荀家的一间酒肆里,一名青年一边翻阅着一本书,一边拍案笑道。

“奉孝还有心情夸他?”在青年对面,则是如今兖州的实际掌控者,荀彧,曹操率军出征,荀彧总督后方,恰逢好友郭嘉弃官归乡,前来拜访,荀彧便邀郭嘉饮酒,同时也将这书籍给郭嘉看。

去年袁绍欲同时跟曹操和刘备相争,意图仗着实力雄厚,两线作战,郭嘉出言阻止,两线作战,那可是兵家大忌,尤其是刘备、曹操两面夹击,一旦一面有失,肯定会首尾难顾,按照郭嘉的建议,幽州连年征战,民生已疲,可以先跟刘备讲和,给刘备休养生息的时间。

毕竟幽州地广人稀,人口就那么多,别说一两年,就是给他十年八年,以幽州的人口还有边塞的胡患,刘备都不可能发展起来,而袁绍利用这段时间,全力将曹操拿下,青州、冀州两线发力,那就是曹操顾此失彼了,只要吞了曹操,只剩下一个刘备,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可惜,袁绍在犹豫之后,最终还是膨胀的自信心作祟,让他选择了两面作战,结果如何,郭嘉已经不想去看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袁绍绝不是成事之主,就算这一次侥幸胜了,那也是惨胜,最多让他占据了幽州,但想要拿下曹操,却是很难。

所以,郭嘉在族叔郭图的掩护下,弃官归乡,途径许昌,前来拜访。

“确实是个人物!”郭嘉将书放下,笑道:“文若看不出此书奥妙?”

“粗鄙不堪。”荀彧黑着脸道。

“若只论书本身,确实粗鄙不堪。”郭嘉笑道:“但文若既然让我看这书,想必也明白,这位叶太尉将此书送入关中,根本就不是给我等士人看的,这书原本就是流向民间,这些年书籍虽然大兴,百姓家里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两本,百姓也多半识字,但你要让他们能看懂易经、中庸之类的书籍,有些强人所难。”

易经、中庸这些书籍,莫说刚刚接触文字不久的普通人,就算是很多名士都没办法吃透,百姓要忙于生计,哪有功夫钻研那些?

“但这些书却不一样,通俗易懂,而且故事引人入胜,最能抓住人心,而其中,多少带着一些关中如今的生活。”郭嘉看着荀彧笑道:“文若,恕我直言,我虽未去过关中,但只从这书本之上来看,那关中对百姓而言,几乎就是乐土了,而且许多理念也颇为新颖。”

荀彧闻言陷入了沉默,抛开个人立场不谈,他也能看出如今关中欣欣向荣之势,但知道是一回事,要他心向关中是不可能的。

关中百姓的兴盛,那是在叶昭将整个士人阶层的权利不断弱化而形成的,那些跟随叶昭新起来的士人,是在这些理念下成长起来的,能够接受这种理念,毕竟在此之前他们落魄,哪怕整个士人阶层的利益被不断削弱,对他们来说,也是光宗耀祖,加上叶昭对笼络人心确实有些手段,才能将大量寒门人才聚拢在一起。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说世家的权利是一百,经过叶昭的不断打压、削弱之后,只剩下十,对原本的士人来说,这自然是无法接受的,但对于叶昭麾下新生的士人阶层来说,他们原本的权利都是零,如今逐渐提升到十,而且又有了身份和地位,自然高兴,而余下的九十,被叶昭有计划的逐步送到底层百姓手中,让百姓富足,自然也会得到百姓的拥戴。

如此一来,关中民富、国强,万民拥戴,但损失的,却是世家的利益。

孰强孰弱,这就见仁见智了,但对于身为大汉顶级世家,名门望族的荀彧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他可以在自己那一百的权利中,分出一些给百姓,来提高家族的人望,但一百里,拿出一点、两点,三点,百姓就足够感恩戴德了,但要将其中一大半拿出来,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原本,叶昭据有关中,世家拥立诸侯占据关东,大家相安无事,但如今叶昭这些书传入关东,不止会令大量百姓向往关中,更代表着一个可怕的信号,叶昭已经不满足于关中、蜀中乃至河套、西凉这些地盘,已经开始着手布置天下了。

“奉孝素有鬼才之称,可有应对之策?”荀彧看着郭嘉,沉声道。

此番他邀请郭嘉,一来是想为曹操荐才,他跟郭嘉相识多年,很清楚这位好友的才干,想要将之荐给曹操,二来也想想郭嘉问计。

“倒也不难,至少各地**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百姓已经迷上了这东西,你想禁,很难,所为堵不如疏,不妨效仿关中出些此类书籍,让百姓有更多选择,同时也可以捏造一些关中的污浊来污蔑太尉的名声,至于怎么污蔑……不用我来说吧?”

“奉孝果然不愧鬼才之称!”荀彧笑道:“那……出仕之事……”

“不急!”郭嘉摇了摇头道:“袁绍之事,至今仍令小弟心有余悸,就先在文若这里当个幕僚,至于出仕,就免了吧,嘉受不得束缚!”

“如此……也好!”虽然有些遗憾,但荀彧很清楚自己这位好友的脾气,既然说不出仕,你就是拿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绝不会妥协,当下点头道:“只是做我幕僚,有些屈才啊。”

“不屈才不屈才!”郭嘉嘿笑道:“好酒要有,美人也要,嘉的花销,可不低。”

“你啊~”荀彧闻言,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