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218 棘手

唐谋天下 正文 218 棘手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弘像是早就料到了他们不会同意般,看着几人愤怒的神情,一点儿也不惊讶。

摇摇头,叹口气:“那我又如何能相信你们的诚意呢?相信你们会与我大唐世代友好,不再伤害我们的百姓,侵占我们的领土?”

“我们保证,以伟大的……。”芒松芒赞说道。

李弘打断他的话,急急说道:“你闭嘴,就你们的品性,保证?保证能值几个钱?你们有那个信用吗?哎哎哎,姑姑您干嘛去,还没谈完呢不是?”

“我去死!既然大唐的太子殿下不愿意给老身活路,免得污了你高贵的大唐太子殿下的眼,老身活着还不如死了。”文成实在受不了李弘如此羞辱吐蕃王室了,但她此刻又没有办法。

李弘看了一眼芒松芒赞,急急撂下一句话:“你大爷的,都怪你,还好意思提你们的信用!哎,姑姑等一下。”

某人扔下芒松芒赞等人,急忙向文成公主奔去。

这倒不是他有多孝顺,一个宗室的公主,还不至于让他一个太子如此忍让。

他怕的是文成公主一怒之下,万一站在红宫之巅振臂一呼,以她自己的威望激起了吐蕃百姓的反唐之心,到时候很有可能大唐就会如上一世的美军,陷入泥潭不可自拔。

而且,无论是上一世被美军视为战场的中东,还是这一世如今被他攻占的吐蕃,他们都是带着信仰的民众,武力入侵不是下策,但以武力想要强制纳入大唐版图,就是下下策了。

老成持重的裴行俭在李弘跟着文成公主消失后,便立刻命令大唐军队封锁、包围了整个布达拉宫。

至于芒松芒赞、嘎尔赞卓还有赤都松杰,包括其他吐蕃臣子,都被他有礼的请进了宫内,严加看管了起来。

吐蕃大相的权利在吐蕃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今城内依然还有十万余众吐蕃兵,这让裴行俭不得不小心警惕的对待。

权毅负责在布达拉宫脚下镇守,而无法无天被李弘则放在了看守吐蕃降兵上。

至于裴行俭,则是在山上的布达拉宫,看守吐蕃众官员,以防他们与其他降将联系。

部落之间的事情有多复杂,李弘一开始并不知晓,但当他进入吐蕃,了解以后,他的第一反应是,要不要扔下这个烂摊子,赶紧跑。

吐蕃各个部落之间,并没有如他想象的那般,和睦相处的如铁板一块、让人无机可趁。

而是在吐蕃大的平和环境下,依然进行着对肥美草场的你争我夺。

只要是两方部落闹的不可开交,或者是两方部落的伤亡过大,再或者是随着其他部落加入争斗中,吐蕃王室才会出面调停。

而如果那些杀红了眼,抢草场失去理智的各部落首领,不理会吐蕃王室的调停时。

吐蕃王室则就会派将领出兵镇压,直到他们愿意通过决斗的方式,来定夺这块草场归谁。

在这里,严苛的律法只用于犯罪以及造反等等,对于这种抢夺水美草长的自然资源,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甚至是连制度都没有。

任何一件部落纠纷,在这里依然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以武力来解决争端,谁赢这片肥美的草场就归谁。

每一个部落的首领都会亲自出战,而且只能带领相同的人数,然后选择一块空地进行战斗。

李弘看着芒松芒赞跟嘎尔赞卓处理吐蕃政务,那些繁杂的政务让他感到眼前发晕。

而在遥远的长安城大明宫内,他的龙爹也正头疼的发晕!

桌上放着文成公主的亲笔质问信,弘化公主的请求信,还有红翎急使送来的凯旋奏折。

“他倒是快活了,这些烂摊子谁来收拾?还不是让朕来帮他解决?胡闹!简直就是胡闹!”李治拿起文成公主的信,刚一拿起又无力的放了下来。

这封信他已经看了不下百遍了,还有那个弘化的信,也是看了不下百遍了。

文成希望他下旨,让李弘赶紧撤离吐蕃王城,并愿意以后称臣纳贡,永世为臣。

而弘化则是耳朵比贼还灵,大非川等地刚被收回,弘化就开始请求他,希望让诺曷钵复辟,请他立刻恢复奴曷钵王的身份,并允许他们回到自己的故地。

而今朝堂之上,众臣在听到太子殿下李弘已经攻破吐蕃王城逻些时,一个个欢欣鼓舞,大唱赞歌。

甚至有人认为,此功绩可是连先帝当年都未曾创下的,陛下应该重赏太子殿下。

但当他问到,这吐蕃如今虽然被李弘占据,当该如何处置时,一下子群臣又变得鸦雀无声了。

李治逼急了,有人跳出来说,不如把吐蕃化为吐蕃都护府,就任命太子殿下兼任。

安西、吐蕃两都护府加身,恐怕也只有太子殿下最为合适不过了。

自然有人愿意为大唐开疆扩土,就有人愿意看大唐以德教化番邦,认为应该命太子殿下撤出吐蕃,然后以世代友好待之。

鉴于前几年吐蕃曾经前来大唐求亲,如今陛下应当效仿先帝当年,挑选一宗室公主下嫁吐蕃,以此来彰显大唐之礼仪。

不过最后,这几个臣子,却希望陛下能够匿名,不要在大唐太子殿下跟前提及,是谁主张同意吐蕃求亲的。

李治听的直摇头,讨论了半天,也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而且他也看出来了,一些默不作声的大臣,平时在政务上敢言敢做,如今面对吐蕃这件事儿,一个个哑巴了一样。

不用猜都知道,这些人肯定是秉持着与太子相去甚远的建议,这是怕那位睚眦必报的太子殿下,凯旋回到长安后,找他们算账。

果然是不出所料,没几日,自己的桌案上,就多了那几个臣子的奏折,统统都是主张以和为贵,以下嫁宗室公主与吐蕃重修于好。

看着李治焦头烂额、满心忧虑,但神情中又带着些得意跟自豪的样子,武媚哪能不知道?

陛下烦得是朝堂臣子对吐蕃的意见不统一,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政令。

得意的:自然就是他那儿子,单枪匹马,仅靠四五万人,就在吐蕃杀了个一进一出,非但毫发无伤,反而歼灭吐蕃近三十余万人。

并且直捣黄龙,一举攻破占领了吐蕃的王城——逻些城。

武媚把茶水给李治放在桌边,淡淡说道:“或许您可以询问下李义府、许敬宗等人的意见,他们与李弘相处时间长,或许能够揣摩出一些李弘的意思?”

“哼!这是让朕做主呢,还是让他李弘做主?朕难道还得揣摩他李弘的心思不成?难道这件事儿朕就不能做主了?是他李弘的功劳又如何?”李治重重的拍了下桌子,冷哼道。

朝堂上官员如此,回到后宫,皇后也如此!难道朕就不能决断此事了!

武媚好笑的看了一眼李治,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他生气的原因,既是朝堂上无法给他一个决议。

也是因为他自己,不知不觉的在揣摩,李弘到底下一步想在吐蕃干什么?

谁都清楚,如今李弘身在万里之外,要是下的旨意,让那个小兔崽子不满意,谁知道他能折腾出什么事情来?

这不比其他事情,如果李弘的行动,与大唐皇帝陛下所下的旨意相悖,这不单让大唐皇室颜面尽失,更会弱了大唐皇帝九五至尊的威严。

看着李治哼哼唧唧,龙颜乌云密布的样子,武媚起身走到身后,温柔的揉捏着双肩,说道:“既然如此,不如就让李弘自己做主就是了。至于文成那里,就以朝堂不能以一面之辞,来决断李弘破吐蕃之事为由相拒,如何?”

“那弘化那里又该如何是好?难道真让李弘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疆土,在奉送给奴曷钵?要是那样,李弘还不得疯了?”李治的怒气稍稍消了些,但依旧是没好气的说道。

“此事就以我大唐刚破大非川不久,万事皆在完备当中,而吐蕃陈兵边境数十万人,深恐他们反扑,此事不宜现在商讨,待大局定后再行商议。”武媚淡淡的说道。

这几年,李治的身体确实是大不如前,如今李弘又不在身边,朝堂之事,大部分时间,都是李治拿到后宫与自己商议。

与其说是商议,不如说是李治拿来让武媚帮他决断。

虚弱的身体让李治无法超负荷的处理政务,甚至有时候,坐在桌案后面,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竟然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李治的头缓缓后仰,轻轻的靠在武媚胸前的高耸上,闭着眼睛让武媚帮他减缓额头的疼痛。

过了好一会儿说道:“弘化之事可依你的提议,明日下旨便是。至于吐蕃一事儿,还需再等等,文成的信都到了,难道他李弘的信还没有到?等等看这几日会不会有李弘的折子呈上来吧。”

“他要是想上折子,早就上折子了,还会等到这个时候?昨日白纯进宫与妾身商议太乙城商事,还说因为许敬宗病重,昨日还收到了李弘的太子书令呢。”武媚抱着李治的脑袋,双目无神的望着门口那株树,懒散的说道。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 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