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262 空灵

唐谋天下 正文 262 空灵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宫臣子集结,左庶子作礼高奏典谒引东宫官员拜礼,东宫侍卫分两侧,左庶子捧太子玺印奉迎太子,车驾南向,内率执刀面北。 br>

太子殿下在内率前停马,内率上前执轡牵缰,太子殿下下马,前行十步站定,接过太子玺印。

左庶子再次高呼:“太子殿下升车。”太子家令授绥于太子左庶子,夹侍在侧,请奏太子殿下,获允高呼:“请发。”

内率两侧护太子车驾前行,众臣子与东宫官员高呼诺,面向太子车驾行礼。

车驾行过灞桥,左庶子立桥头运足丹田之气再次高呼:“侍臣上马、文臣皆坐。”

随后太子车驾再次启动,鼓吹奏响,少傅乘车后跟随,太子家令率先开导,以此为太子更令、太子詹事、太保、太傅、太师乘轺车,被卤簿。

清游队、清道率各执仪箭、刀仗快速前行,执马槊骑从二十四人随太子辇驾,左青龙右白虎擎旗佩刀。

次更率、京兆府吏,因太子殿下门下,于文臣武将前,玄武、朱雀擎旗配弓骑从之后,在震耳欲聋的鼓吹声下,耳朵都已经麻木,反正在宗楚客的率领下,跟着太子殿下车辇往前走,没毛病。

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太子殿下车驾前的四大太监跟四个宫女一个侍女,耳朵里若有若无的好像都被塞上了白色的东西,看起来极像是棉花之类的绵软之物。

而车内的太子殿下,两个耳朵早就失去了该有的作用,在被两个绵软的棉花团塞住后,反正礼官与左庶子都会提前告知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做。

就像从前一样,每一步都会提前告知,免得大唐的太子殿下,又在长安百姓跟前闹笑话。

从灞桥至丹凤门,李弘坐在太子车驾中,美美的睡了一觉,反正这一路上,用不着自己跟父皇或者母后似的端正坐着。

原有的太极宫跟东宫早就已经消失不见,如今都被一栋栋新建筑物所代替,宽大的朱雀大街比以前更为宽大,也更加平坦。

因为自己的回朝,整个太极宫之地已经焕然一新,青石板路显然是也被用水冲刷过。

拉开窗帘,透过车窗,望着东宫不算高大的宫墙,上面趴满了各种瑞兽,显得宏伟壮观。

丹凤门漆红色的大门远远在望,李弘急忙拿出奏章,开始翻阅。

车驾进入丹凤门后,自己就该下车了,然后在含元殿的广场步行,率领众臣穿过含元殿,行至紫宸殿,接着便是跪拜之礼,祭天祭祖拜父拜母。

然后才是天子临朝,自己起身,因为自己是皇太子,所以母后也会跟着父皇一同出来。

而自己手里的兵权不用交,毕竟太子六率本身就是东宫的部队,但也要再次象征性的把鱼符等安西大都护的象征,交由吏部官员手中。

左庶子高亢的声音在紫宸殿响起,冗长的车马兵戈长文,安西都护府这几年的功绩,都从他嘴里缓缓而出。

侍立左右的众臣,有的做闭目陶醉状,随着左庶子嘴里的每一句话,摇头晃脑,显得怡然自得。

有些臣子一言不发,双目直直看着脚下,不知道是不是已经神游天外。

而有一个人则是跪在两列众臣中间,紫宸殿宽大的殿堂中,只有他一个人身着盔甲跪在那里,膝盖骨因为一块甲叶子硌着的缘故,都快要发麻了,但此刻的他却不能有丝毫的动作。

心里不知道把左庶子咒骂了多少遍,甚至都想好了,回到东宫要不要让这个家伙跪让一天,这特么的比上一世跪搓衣板还难受。

冗长告表乃是大唐天子欢迎凯旋武将,必不可少的一道朝堂程序,加上乃是大唐皇家太子殿下立下如此大功,自然也要向宗室庙堂陈述一番。

左庶子意犹未尽的把手里的奏章递给李弘,李弘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左庶子神色一紧,刚才太过于沉浸在太子殿下的彪炳战功上了,忘了主子竟然还在跪着呢,早知道就省去一大段了。

宗室官员的冗长告表,不光李弘没有听,就是高堂之上的李治跟武媚,此刻也没有心思去听到底念了些什么。

小兔崽子的功劳,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只不过这是礼制,不可废,不可逾。

阔别四年,如今跪在他眼前的小兔崽子,完全没有了印象中那稚气未脱的样子,如今整个人虽然跪在那里,给人一种威武雄壮、粗旷神勇之感觉。

像是一把久经磨砺的横刀,虽未出鞘,但其锋芒已经咄咄逼人。

武媚凤目流转,望着那道挺拔的身型,芳心则是不由自己的颤抖不已。

四年的时间,小兔崽子如今已经是高大威猛,跪在地上看不出身高,但看那笔挺的上半身,在身上盔甲的衬托下,已经是完全长大了。

气宇轩昂的气势,冷峻晓勇的神情,深邃如星空的双眸,除了那一抹略显不耐烦的嘴角上翘,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气吞山河、横扫千军,铁骨铮铮的大唐好儿郎。

“儿臣李弘拜见父皇、拜见母后。”李弘按照礼制,三跪九叩,在礼制与皇家礼仪上,做的是一丝不苟,不再像从前那般偷工减料。

随着年岁的增长,特别是随着身为大唐太子这个日渐重要的身份的责任,让他明白了,一些看似繁琐的礼制,在皇家隆重之节礼上,对天下百姓影响的重要性。

而这应该是他年少时就该做好的本分,但却因为九转十世的身份与经历,完全把他给迷惑了。

原本以为这些繁琐的仪礼制度,乃是一些封建王朝中的陋习,但随着对事物的认知发生改变,让他明白,这些循序渐进的过程,完全不是自己凭借一己之力就能改变的。

到底是自己适应大环境,还是让大环境适应自己,在妥协之间,他看到了身为太子,应为天下人所要做的表率。

而在如今敬天拜地、崇神敬圣的文化传承中,即有儒家思想在延续,也有民智开化不及之原因,造就了如今的两极文化局面。

就算是在上一世,假神伪圣还满地立,何况是如今这个封建王朝时代的大背景下,自己凭借一己之力,又能改变什么?

而且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奇葩的,在科学理论无法解释之下,一个离奇的存在!

九转十世的身份,让他有时不得不茫然问心,看山看水,参悟生死、顿悟人生之时,也对大山大水,那天那地,产生了一股道不明的困惑感跟敬畏感。

人或许有来生来世,或许能够转世投胎,但每一世每一时,人之将死之时,那魂那魄转至六道轮回之中,是投胎转世,还是化作一缕青烟,转作烟尘。

困顿迷茫时,伤心痛苦时,为爱恨情仇伤心流泪时,当人无助时,往往会感叹上辈子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结下了什么孽缘,才让这辈子如此卑微、如此坎坷。

而这些,何尝不是印证自己九转十世之事?谁又能说明白,人有没有上辈子、下辈子?

如果没有,自己又算是什么?如何存在于此天地间?

终归结底,三生三世、六道轮回、九转十世,莫不是从唐王朝还推崇的道家、佛家谒语中,延伸出的广义自然轮回。

“弘儿、弘儿,这是怎么了?快宣御医。”武媚从李治旁边飞快的跑了下来,摇晃着跪在殿堂之上,一动不动的李弘。

陛下问了好几遍了,而李弘竟然像是老僧入定般,双眼空洞无神,就那么跪在那里有如石人,没有一点儿反应。

发现不对的武媚不顾朝堂之上,众臣子的惊愕,急忙跑了下来,捧着李弘茫然的脸颊,关切的叫道。

“呃……母……母后,怎么了?”李弘仿佛从梦境中苏醒,有些呆滞的看着武媚焦急担忧的脸。

然后再扫过群臣脸上有些惊悚的神情,以及龙椅上父皇那站起来,担忧的看着自己的身形。

顿时明白,刚才自己恐怕跟六祖慧能似的,在一瞬间竟然进入了一个空灵的境地,把自己与外界给完全隔绝了。

“父皇、母后,儿臣无事儿,恐怕是这一路上舟车劳顿,过于疲钝,所以才导致儿臣身体刚才出现了一丝不适。”李弘抓住武媚捧着他脸颊的手,感受着母后手上传来的温暖,才觉得一切都仿佛回到了现实中。

“那就好,无事就好。”武媚看着李弘眼里闪烁过一丝,熟悉的心有余悸的好险的神情,额头上也浮现了一丝,让李弘熟悉的要挨揍前兆的黑线。

“嘿嘿。”李弘干笑了两声,看着武媚把自己的手从他手里抽走,缓缓踱步再次走到李治跟前,与李治一同坐定。

李治看了一眼武媚,武媚报以宽慰的笑意,示意两人均无事。

“既然太子因为舟车劳顿,加上常年在外征战,突回长安而引发身体不适,那么便先前往后宫,让御医为其调理下,朕允你先行退朝。”李治老怀大慰,难得李弘能够在如此繁琐的朝政仪式上,坚持到现在,实在是难能可贵,可以让他回后宫歇会儿了。

不然的话,这小兔崽子万一再犯脾气,当着众朝臣又开始不顾皇家典范,装疯卖傻,就真破坏了如今朝堂的威严端庄的气氛了。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 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