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292 约战 非议

唐谋天下 正文 292 约战 非议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书生有些不屑的看了看李弘,只见李弘身形高大,从口罩外露出的眼睛以及说话的声音,书生判断此人年纪应该也不会很大。

换了个舒服的坐姿,书生合上书后,嘴角带着不屑的笑意,嗤之以鼻道:“看来兄台也读过一些书了?能够说出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那么想来兄台也知我这文人士子的重要性了?如今我大唐国泰民安、四海皆服,朝廷之上,哪一个不是才高八斗的大才学士?哪一个不是拥有治国安邦之术,经天纬地之才?如果不是他们,这四海番邦会臣服于我大唐?靠你们这些打打杀杀的鲁莽之人?我大唐岂不是于那番邦无异?哼。”

听着这个书生大不敬的言语,扬武刚要上前理论,却被李弘拦住了。

李弘无奈的笑了笑,心道:如果大唐的文人士子都是这番思想的话,看来自己得禀告父皇,或者是上折子给中书省了,这科举实在不行就取消了吧。

李弘缓缓蹲下身子,伸手敲了敲书生打开页面后,正准备继续读的《春秋》,看着书生一脸不屑问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无论是文还是武,都是我大唐的安邦定国之根本。如果没有我们这些打打杀杀的粗鲁之人,你是没有机会坐在这里好好读书的,是因为他们在边疆征战、厮杀,用鲜血和伤口,才为你提供了这么好的读书环境。所以不要因为自己识得几个字,能够看完一本书,就得意洋洋、骄傲自负。”

如果不是四周有太多百姓,无所事事的看着他与书生理论,依着李弘原本的性子,就不是蹲下用手指敲他的书本了,而是用脚踢他的肩膀,然后跟他废话了。

书生再次侧目,心中充满了震惊,没想到眼前这个兵士,竟然能够出口成章,比他确实要厉害些。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书生在嘴里来回念了好几遍,然后击掌喊道:“好!说的好!兄台才学在下佩服。敢问如何称呼?看样子也是一个读书人,但不知道为何不在家继续读圣贤书,争取功名,而是入了这府兵呢?入了府兵可就没有机会再考取功名,府兵乃是低贱之人所为,看兄台也是读过不少圣贤书,不知道为何要如此选择?”

书生说完看着李弘只是淡淡的看着他,但那一双眼睛,却让他觉得,自己在人家眼里,好像渺小的不能再渺小,像是一个蝼蚁。

李弘看了看四周的百姓,没办法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揍他一顿,竟然还跟自己套起近乎来了。

当下冷笑了下说道:“府兵不比及第的文人士子地位低下,而且还绝对要比你这种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之人要高尚很多。告诉你,你可以不用读书了,因为你不会及第的。”

“兄台为何如此说话,难道真是看不起我等读书人?还是兄台自持才学胜过我?如果我及第又该如何?”书生看了看四周的百姓,他最恨的就是别人说他考不上功名了,嚯的一下站起来,跟只斗鸡似的。

“因为你没有那个天赋。”李弘坦然的笑着说道。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震乾坤,乃是汉将姜维所言,这个书生竟然以为是自己出口成章,就这样的货色,如果充斥在朝堂之上,这才是大唐的不幸。

“我……如果我崔墀要是及第怎么办?不要以为你会一句半句诗作,就看不起我们读书人。”

“读书人分很多种,你这种我确实看不起。”

“好,既然兄台敢如此说,过的一个月后,在长安曲江池有一场士子诗会,你可敢来?我们到那时候比个学问大小!”崔墀到现在也没有想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前人所做,还道是眼前这个兵士所做。

而他也留了个心眼儿,他现在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一句半句诗赋,心里算计着趁这段时间做两首像模像样的诗作,到时候再在曲江池,当着众多人的面,让这个人刮目相看,让他像自己今天这般难堪。

书生看着百姓围成一圈,低头小声议论着,顿时觉得都是在议论自己不如那个人,不由得一下子有些面红耳赤。

看着李弘要离开,顿时有些着急,再次追问道:“你敢不敢来,到时候我们比吟诗作赋,看看到底谁厉害些。”

李弘懒懒的挥挥手,从人群中带着裴婉莹穿行而过,朗声说道:“不去,冷。”

“冷?”崔墀看着李弘远去的背影,没想到人家一个冷字就把自己打发了,不由得怔怔出神,忘记了再去追问。

裴婉莹的眼睛在笑,跟在李弘旁边低声笑说道:“你这人倒是有趣,人家约你曲江池比试,你倒好,竟然因为冷拒绝了人家。”

“那可不,一个月后就该是天寒地冻的时候了,我又不是傻子,灌着冷风吸着鼻涕,然后冻的跟一片叶子似的在那扮风流才子。”李弘丝毫不觉得自己拒绝了那崔墀,有什么失了面子。

“可我听说,到时候那里可热闹的很呢,灞桥每年开春有诗会,而冬季来临后,曲江池的诗会,规模可是不比灞桥小呢,据说还会有一些有名的才子过去呢,像那王勃就会去的。”裴婉莹看了一眼李弘,像是给李弘解释诗会的重要性。

“不去,一些胸无点墨的人,强装文人士子罢了,要是有真才实学恐怕也不会去的,在家里烤火多舒服。”

“那可不一定,每年那里都会有很多人去的,特别是从当今太子殿下前些年去过后,那临水亭跟水殿,每年可都是吸引很多文人士子去那里呢。”

“太子殿下去过?”李弘有些短路,早把快要十年前的事抛诸脑后了。

“对啊,你不会不知道吧?虽然说那年太子殿下并没有赋诗,只是由王勃赋诗了一首,但是太子殿下为学子们展现的水杯盖纸,倒过来而不漏,也是出足了风头。从那以后,这些学子每年都会去那里呢,虽然这一年一年的,并没有涌现什么才高八斗、才华横溢之人,但也是有一些士子因此而明满长安呢。”

“可除了那王勃被李……沛王李贤招至府中外,不也没有其他士子被皇家宗室的王爷看上?”李弘差点儿喊出李贤的名字,不过看裴婉莹的神色倒是没有发觉,不过他发现裴婉莹还挺喜欢诗词歌赋的。

“那倒不是,主要是王勃名气太大了,早年间就有长安神童只称,与杨炯还有骆宾王、卢照邻,被人称做四大才子呢。还有那当朝太子,从小也有诗赋流传下来,每一首可都是足以流传千古的好诗句呢,只是这些年因为在西域征战,基本上没有再听到过他赋诗。”裴婉莹跟随者李弘的脚步,走在空旷的蓝田县,两人准备往孙思邈那里看看,到底孙思邈把那牛痘研究的如何了。

裴婉莹的爹就是裴行俭,父女俩自然是有书信往来,知晓太子殿下在西域征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何况在西域,李弘也没有做过诗,只做过一首诗,而且当时裴行俭还不在场,李弘也不知道裴婉莹知晓不知晓。

“那……那太子殿下的诗赋你也喜欢?”李弘第一次从旁人嘴里听到谈论自己,于是很感兴趣的问道。

“嗯,很喜欢他做的诗赋,不过有一首倒是例外,就跟你刚才不喜欢那个书生一般,感觉太子殿下也不是很喜欢文人士子似的。”说道这里,裴婉莹的眼神之间,甚至出现了一丝隐忧。

不知道是隐忧太子殿下不喜欢文人,还是隐忧太子殿下不常作诗。

“有吗,太子还有诗……?”李弘刚疑惑的开口问道,便听见耳边响起了裴婉莹的声音。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裴婉莹念完后,看着李弘问道:“你感觉呢?”

“这明显是一首鼓励书生的好诗啊,怎么会是一首看不起文人的诗赋?”李弘有点儿哑然,因为这首诗,自己当初就没少挨揍。现在

因为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如今经常被人提起来嘲笑书生,而自己也就是那个罪魁祸首,前两日还被母后因为此事训了一顿呢。

裴婉莹却是摇头,喃喃说道:“虽说是鼓励,但不知道为何,我却总感觉太子殿下……。”

说道此处裴婉莹突然停嘴不说了,调皮的缩了缩脖子,然后伸出纤细的食指指了指天,才小声说道:“不可妄议。”

李弘看着裴婉莹的样子,丝毫不觉得做作,反而很享受,很喜欢看她这种表情。

裴婉莹看着李弘只是笑了笑,而且还耸了耸肩膀,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两人相视一笑,无声的向前走了几步后,裴婉莹再次抬头,看着李弘说道:“其实太子殿下还有一首诗呢,我比较喜欢这首,就是如今长安还不知道呢。”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 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