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387 监国

唐谋天下 正文 387 监国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媚路上都很平静,甚至连些情绪波动李弘都没有感觉到,这大半天的太过于正常的情况,让李弘觉得处处透露着不正常。

借着李令月困了为由,李弘抱着李令月来到了母后的轿前,不等开口说话,那轿门便被宫女打开,龙妈把李令月接到了轿子里,而他,则骑着马跟随在旁边。

“你父皇打算操办完高安的婚事儿后,就御驾出征辽东,你李弘有何打算?”轿子里武媚的声音很平淡,甚至透漏着丝的疲惫。

“没什么打算啊,父皇出征后,儿臣就得率领百官回长安了,您要不要跟儿臣同回去?您个人住在洛阳,儿臣也不放心不是。”李弘伏在马背上,只手掀开轿帘想看清楚龙妈的表情,不想刚把脑袋侧过来,就看见鸡毛掸子向他的眼睛刺了过来,吓得某人急忙坐直身子,再也不敢随意掀轿帘了。

“你洛阳的事情都处理完了?”武媚没有回答李弘的话,反问道。

“儿臣在洛阳没什么事儿啊。”李弘摸不着头脑的回答道。

本来他来洛阳的初衷,是因为黎阳仓来的,现在被狄仁杰、以及父皇的授意,此事儿已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了卫州刺史萧守业被罢官监押外,其他人并没有受到什么惩治。

至于6立素、6爽,现在不单是父皇不愿意因为纪王叔得罪他们,就是自己也不愿意理会这些事情。

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在关键时刻扮演着重要的因素,更是让空有腔热血的李弘,到头来却变得有心无力,甚至是心生厌倦。

政 治斗争往往就是残酷与无奈交织而成,利益集团的拉帮结派,在这个时代尤为显得特殊与重要,皇家作为帝国的掌管者,在李弘看来,除了治理国家以外,更为重要的便是,如何依靠自己的政治智慧,平衡与安抚各个阶级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

碗水想要端平,想要游刃有余的掌控整个帝国的阶级势力,往往需要非凡的智慧与耐心,权衡每个阶级对于王朝的利弊,权衡每个势力对于皇家的作用,在安抚拉拢各个阶级势力为我所用、忠心耿耿之时,则就需要在些是非问题上选择和稀泥的手段,而只有这样,个帝国的权力者,才能够真正的把权利握在手中,让更多的人为自己所用。

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可以凭借年龄少小这个优势,锋芒毕露、不计后果,凭借着腔热血来为所欲为的李弘了,越是在看似自己位置稳固的时候,自己就更因该更小心才是,往往过于安逸的处境,会让人变得麻木,敏锐的触觉往往会降低。

无论他活过几世、带着几世的记忆,在这个完全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层面与高度上,想要在朝堂之上,与这些历史上大名鼎鼎、流传千古的人物周旋,随着他地位的稳固,他手里所握着的优势也越来越少。

历史的轨迹因为他的出现,改变而改变,些朝堂之上的人事物,已经不能再去参考史书,所以,李弘很明白,接下来在父皇御驾亲征的这段日子里,恐怕才是自己面对的最为严峻的次考验。

所以战略性的选择回到自己最为熟悉的长安,按部就班的监国之外,那么剩下的时间经营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便是下策中的上策。

义阳的婚事儿结束之后,便是高安的下嫁,皇家不到个月之内接连嫁出两位公主,这倒是让整个洛阳的百姓陷入了仿佛节日的欢腾之中,因为两位公主的下嫁,李弘估计恐怕洛阳城这个月,南北两市的税收相比往年的这月,要大幅度增长不少。

在这期间,除了兵部在按部就班的准备陛下御驾亲征的所有事物外,其他朝堂官员这段时间好像都变得白胖白胖的,义阳的出嫁,连九天的宴请,让他们个吃的天天打饱嗝儿。

高安的出嫁,又是连着九天的皇家宴会,文武百官天天醉生梦死,朝堂之上,平日里的朝会也开始变成了三日开,后来又变成了五日开。

而御史李峤就不干了,直言陛下怠慢了国事,应该效仿先帝样,每日都应该开设朝会,更何况,陛下您刚刚登基时,自己也亲自承诺过,绝不荒废朝堂,每日都会参与朝会。

李治气的吹胡子瞪眼,但是又无可奈何,没办法,当年登基时,自己确实说过那样的豪言壮语,但朕这段时间嫁公主,就不能让朕清闲两天吗?何况朕还要御驾出征辽东!

此事儿被来到东宫蹭饭的某人知晓后,便若有所思的给他龙爹出主意:“要不您御驾亲征时,把李峤带上?给他百人,限他三日之内平辽东战事儿,如若不成提头来见……哎哟。”

武媚经过李弘的身边,,听着那无耻的言论,举起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的玉手,在他儿子脑后赏了巴掌:“胡闹,那李峤我觉得直言上谏就很好,陛下因为公主下嫁,确实是有荒废朝堂之嫌。”

李治不说话的看看皇后武媚,然后再看看太子李弘,憋了半天才说道:“朕因为要御驾亲征辽东事儿,无从分心朝堂,明日起太子监国,皇后辅佐。”

“为什么?”某人瞪着眼睛质问龙爹。

龙妈坐在边却是得意的笑,不孝之子终于落在自己手里了,还就不信他监国时都能做到面面俱到,陛下让自己辅佐,其实说白了,就是让自己看紧不孝之子,免得在陛下御驾亲征期间,朝堂之上被他改革的又是片乌烟瘴气。

于是,某人便这样再次被架到了监国的位置上,堂堂的安西都护府大都护、京兆府府尹、尚书省尚书令、太子殿下李弘,试着提出了个理念:“要不七日上次朝如何……?”

然后某人被龙爹跟龙妈双双下手赶了出来,再次开始了他朝九晚五,下朝后还要去后宫禀报的非人的生活。

整个出征仪式看的李弘是直哼哼,这气派、这场面、这隆重到不能在隆重,震撼到不能再震撼的场面,让李弘以为这不是出征,而是皇帝陛下要在天下子民跟前秀下自己的文韬武略。

两万金吾卫簇拥着身披金色盔甲的皇帝陛下,身后更是各种旌旗招展,薛仁贵早就已经率兵前往了卫州黎阳仓,开始督促军粮,而幽州都督作为中原地区最后道前往关外的屏障,也开始因为陛下的御驾亲征忙活了起来。

吏部早已经任命了新任的幽州刺史,这个人是某人身为尚书省尚书令后,第次的真正的人事任命:卢照邻回到了离五姓七家之范阳卢氏不远的幽州任职,这让卢氏家族上下,又是欢喜又是忧。

卢氏上下的掌权者,些人认为,太子殿下任命卢照邻为幽州刺史,而在这之前,甚至还释放了与他在曲江池诗会闹出误会的卢敖。

虽然整个事件中,太子门人京兆府长吏宗楚客罢免了长安县县令卢志的官职,但除此以外,太子殿下并未再有任何针对卢氏的动作。

如今任命卢照邻为幽州刺史,是不是说明太子殿下有意与范阳卢氏修复受损的关系?五姓七家虽然刻意被打压,但身为望族世家,皇家也不好各个都得罪吧?

这些人开始抱着太子示弱、修好的念头,认为卢氏成为五姓七家之显然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些人则开始忧虑,太子殿下身为尚书令,掌管六部,当其冲便是吏部任命卢照邻,这是要扶持自己人成为卢氏家主吗?

并非铁板块的范阳卢氏,因为卢照邻降临幽州任职,分成了以卢氏家主跟几支嫡系为的两派。

仁慈孝敬的太子殿下,恭送御驾亲征的皇帝陛下,足足送出了洛阳城的四十余里地外, 然后才依依不舍的向旌旗招展的金吾卫挥手告别。

太子殿下是仁慈的,在皇帝陛下御驾亲征时,甚至还把自己的两个贴身太监扬武、连铁两人送给了陛下,以护陛下在辽东的周全。

洒泪挥别东征大军,某人便策马扬鞭,在管道上飞驰了起来,少了个紧箍咒的某人,觉得自己像是被放飞在天地间的鸟儿样自由自在。

但……好像洛阳城还有另外个紧箍咒在等着他,可不管如何,此刻的他是快乐的,心是飞扬的。

父皇能够御驾出征,说明什么?说明了父皇如今雄心犹在,那么就代表着母后如历史上那般的野心就会小了很多。

如今留下自己监国,母后辅佐,那母后手中的权利,甚至是比父皇自己亲自上朝时的权利还要小,这是不是父皇刻意利用御驾亲征的机会,来削弱母后过度参与朝堂政事的权利?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说,自己现在就要面临着每项政事决策,要不要请示母后的难题?毕竟自己之前监国时,并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啊。

向来都是帝不离后的出巡,如今因龙爹御驾远征辽东,留下龙妈跟自己监国,咋整儿?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 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