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447 受教了

唐谋天下 正文 447 受教了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

令任何人包括李治自己,都没有想到,原本以为这一路上,格希元还会借机为难、设障给李弘,但不知为何,格希元却是老实了一路,到了最后,甚至变得倒像是李弘的臣子一般了。乐 文 ---o-m。

无论是身为当事人的李治、李弘还是格希元,他们都没有发觉,这种关系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但有一个人却从皇帝陛下跟太子殿下之间的关系互动,以及皇帝陛下的神情举止中,猜中了一些前瞻性的事情。

而恰巧不巧的,此人便是史藏诘,史藏诘与格希元同居一顶帐篷,臣子与臣子夜间躺在睡榻上,暗中聊一些皇家的事情,自然是再自然不过了。

也就是史藏诘的一番话,让格希元茅塞顿开,一下子看清楚了前方自己的路,加上李弘的人格魅力,以及战场上的杀伐果决,特别是那句没有什么重要的过大唐的利益这句话,让他感到震惊的了。

所以,不知不觉间,李弘、李治、格希元之间便若有若无的发生了一些变化,也让在辽东这段时日以来,所有的战事都能够顺林的进行,其中自然也囊括了格希元的变化。

格希元之所以会在以前选择站在李弘的对立面,无怪乎是他很清楚当今太子李弘在长安的形象,自打四岁被立为太子后,就没有过一点儿太子的礼仪风范,皇家的礼制、典范等等,在太子身上一点儿也看不到影子。

这对向来注重皇家礼制、典范的格希元来说,也是让他一直不看好李弘能够顺利继承大统,能够给大唐造福址的原因。

而在朝堂之上的百官当中,持有这种见解的人并不止他格希元一个,大部分没有跟李弘有过交集的官员,基本上都持有这种想法儿。

而之所以李弘在去洛阳时才感到这股压力,不再强出头,其原因便是他龙妈武媚帮他承担了大部分的压力,与其说是承担,不如说是,在李弘在安西那几年间,他龙妈武媚替李治处理朝政期间,若有若无的便在朝堂之上形成了一股皇后的朝堂势力。

而这股势力里面,自然是也有不看好太子李弘的官员,但因为李弘与武媚的母子关系比其他几个皇子更加连心,而且当初以十岁之龄就保护过武媚,加上对贺兰敏之、贺兰敏月、武顺等人的处理上,也让武媚更加看好李弘。

况且,就算是李弘当年没有挺身而出,危机时刻站在武媚的跟前保护武媚,没有与武媚联手对付武顺跟贺兰敏月,武媚在自己亲生的几个皇子当中,最为看好能够继承皇位的,依然还是李弘。

所以一部分不看好李弘,属于武媚朝堂势力的官员,自然是被武媚亲自把这股,对李弘不满的怨言给压了下去。

李弘从当上太子至今,却从来没有为哪一本史籍作注,更别提是与其他臣子一同著书了,所以这也一直让朝臣诟病。

而人家沛王李贤,则忧国忧民的为《后汉书》作注,以此借史书惊醒自己、警示朝臣,加上这几年还与同其他臣子一同著了《修身要览》、《君臣相起发事》等几本书。

在名声、名望上,向来也是一个爱民如子、尊敬朝臣的贤王,自然是吸收了一批臣子在其身边。

格希元便是在如此背景下,被李贤吸收为自己人,而特别是给《后汉书》作注这种名传千古的事情,文人臣子自然是不甘落于人后,巴不得跟随沛王李贤一同作注、出书。

而从太子李弘来到辽东后,李治在明确得知李忠与贺兰敏月已死的事情后,竟然在安市城下任命太子,统领全军与高句丽作战,这也让格希元、史藏诘等人,不得不去琢磨这里面的政 治意味儿。

随着战事的深入,李治的放权,李弘的全面统辖,加上好几次李治放弃朕的自称,以我自称,都是向朝臣释放出了信任当今太子殿下的信号,陛下这样无条件的对太子殿下的信任,而且还是在辽东战场上,不是在长安城,所以就更不得不让人去琢磨,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李治看着愣神了半天的李弘,踢了一脚提醒道:“跟朕说话竟然一直走神,想什么呢?”

李弘从沉思中被踢醒,恍然道:“哦哦,没事儿,格希元的事情好说,能臣与佞臣有区别,何况格希元并不是佞臣,如今能力有、威望也有,对辽东又熟悉,而且还忠于朝廷,儿臣总不能因为他在儿臣刚一到辽东时,反对儿臣,就不用他吧?个人之间的恩怨,不能放在朝堂之上,如果这样的话,难道这朝堂之上的所有官员,您都看着顺眼?”

“呵呵,说的也是。身为皇帝,任人唯亲其实并不可怕,任用良臣也不可怕,但因个人成见不重用良臣,才可怕,到时候吃亏的便是自己了。当年长孙无忌与朕之间颇多嫌隙,但你能说朕不用他?不用他朝堂就得塌一半,所以不单得用,还得重用,至于用到什么时候,这个就是火候问题了,你现在能有这样的觉悟,已经难能可贵了。既然你认为格希元可以担当此大才,那么朕也就准了。”李治拨弄着茶杯里的茶叶,淡淡的说道。

“那儿臣就这么决定了,刘仁轨也会留在此地,刘仁轨统军与格希元统民,史藏诘兼任御史,监管、调解两位地方大员,如此一来,只要经过磨合期,他们熟悉了这样的配套班子,想来安东可以安稳几年。”李弘全盘托出自己的计划,照搬安西的配置在安东实施。

“朕准了,安西已经成功的运用了,自然朕也就不会有疑虑了。”李治点点头,开始思索着自己事情。

“对了,那父皇您找我什么事儿?”谈完自己的事情后,便开始问向他龙爹,刚才龙爹不是说有事儿找他相商,帮他拿主意吗。

李治抬头看了看李弘,表情无辜的挠了挠耳根,若无其事的说道:“唔,对,朕的事情你给拿个主意吧,这事儿朕思来想去,一个人拿捏不准你母后的脉门,所以让你给参考下。”

“什么事儿还要揣摩母后的心思?您是当今陛下,这……还有事儿……需要向母后启……禀禀?”李弘尽力装作不明白,但不由自主的,眼神还是忍不住扫了一眼龙爹身后的张绿水。

而这一眼,竟然还被他龙爹逮了个正着,于是他便听见李治无赖加模棱两可的话:“对,就是这事儿,你觉得你母后会怎么想?”

“父皇……儿臣那边还有正事儿要处理,那个什么……刘仁轨跟格希元他们还候着呢,安东都护府一事儿您同意了的话,儿臣现在当务之急是先把这事儿落实了,免得到时候太过仓促。所以……还请父皇允许儿臣告退。”说完话的同时,李弘也站起了身子,向李治行礼道。

“嗯,行,你走吧,踏出这个廊亭一步,朕就打断你的狗腿!给你点儿颜色你还要开染坊了怎么的?遇事就往后退,这是一个太子应有的行为吗?给朕坐下!”李治面色冰冷,不孝之子倒是滑溜,还没开始谈就想溜。

李弘看着强硬的父皇,只好苦着脸为难道:“父皇,这是您后宫里的事儿,儿臣不能参合啊,何况,这事儿归母后管,儿臣就算是同意了……。”

“这么说你同意朕带绿水回长安,纳入后宫了。好,朕心欣慰啊,只是这新罗的公主被金法敏也献给了朕……。”

“父皇,您要是这样就没意思了,儿臣哪句话同意了,儿臣是说,就算是我同意不也一点儿用没有啊,您到最后,不是还得找母后不是?”李弘看着李治手里捏着的水果,如果自己再不坐下,恐怕龙爹就会往自己身上扔了,于是只好郁闷的继续坐回去,垂头丧气的耷拉着脑袋。

千防万防,自己早该想到了,龙爹跟这个张绿水的事情,以龙爹的脾气秉性,重情重义的性格,肯定是不会玩玩儿就扔在高句丽不要的,肯定会带回长安的。

而要带回长安,以后宫那个母老虎的脾气,李治他也没办法拿捏的准不是,谁知道带回长安后,张绿水会不会因为水土不服,没两日便暴毙在大明宫或者那个犄角旮旯的地方!这些都是保不齐的事情。

就冲当年母后与王皇后、萧淑妃争斗皇后之位的手段,以及对抗武顺、贺兰敏月隐忍多年的坚韧,谁知道母后会如何对待张绿水,对了,现在还得加上一个新罗赠送的公主,这事儿李弘可是不敢管,巴不得是有多远离多远。

“那你到底什么意思?你觉得你母后会如何处置?”李治眼神严肃,掏心窝子的问着自己的儿子。

自从武顺、贺兰敏月之后,李治已经收敛了很多,但架不住这出来一趟搞个外遇啥的吧?何况他现在也没有多少爱好了,弄两个女子回宫,应该不算是过分的事情。

可李治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占理,武媚又不是没有跟他提过从民间选取采女,但都被他自己以身体不堪为由拒绝了。

现在要是带两个女子入宫,皇后会怎么想呢?

李弘看着龙爹认真的表情,显然是他老人家真的上心了,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父皇,这也就是儿臣跟您说啊,过了今日,我绝对不会承认今天我说的任何一句话。”

“好好好,你说,朕知道了。”

李弘趴伏在桌面上,伸长了脖子低声道:“找花吉啊,秘密的带回长安,然后您立刻来一次小规模的民间选取采女,把她们两人安插在里面,让花吉暗中示意掖庭局的人选中这两人,这不就行了?”

“对啊!妙策啊!”李治双眼一亮,一拍大腿欣喜道:“还是你懂得对付你母后,朕受教了。”

“呃……要是被母后发现了,您不能告诉母后这是我说的,说了我也不会承认的,您记住了啊。”

“知道了知道了,你滚吧,这里没你的事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