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466 天衣有缝

唐谋天下 正文 466 天衣有缝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今日下朝后,李治便来到贞观殿,忧虑的跟武媚提及了此事儿,原本以为哪怕是不从三部提拔,从其他地方提拔,这样一来,还可以让李弘、李贤两人之间的暗斗,不至于继续往极端发展。

但今日朝堂之上,不少臣子却像是统一了口径般,认为房先忠担当此任最为合适不过。

李弘也长长的叹口气,坦诚真挚的望着武媚目光,说道:“能够担当此任的,应该绝非常人才行,如果一直桎梏在六部选拔,过于局限,对于尚书省并非是好事儿。但如果儿臣自己说出来的话,母后跟父皇自然会认为儿臣主动在。”

“但你那一揽子的步骤跟计划,包括你今日跟我说的要南下江南,难道你这里面就没有因为李贤的原因?我不相信你对李贤的逼迫一点儿计划没有。”

“当然有,但绝对不是针对他b个计划您也知道,儿臣跟您说的一清二楚,这个计划完全是被动的,但就是如此,儿臣也把这个计划被动的改动了。”李弘继续望着武媚的眼睛,尽量让自己显得坦诚道:“儿臣从辽东归来,完全可以让薛仁贵由东往西,穿过云中前往安西。薛仁贵所率领的部从,全部是来自安西之人,他们在战事完毕后,必定思乡心切,如果走云中,沿着长城山脉一直往前,岂不比进入关中要快捷不少?”

“你?你是不是调度薛仁贵助你父皇御驾亲征时,就已经如此想了?”武媚心中大吃一惊,薛仁贵随驾出征,这是极为自然的事情,却让她都忽略了薛仁贵对云中的威胁。

如今听到李弘说出来,心中顿时激起千层涟漪,如果李弘真的命薛仁贵过云中,那么李贤再怎么折腾,都是在李弘的手心里折腾了,完全没有一点儿资本可以跟李弘相抗衡的。

“薛仁贵是您选的,儿臣总不能左右您的心思吧?当初儿臣并未多想,但李忠与贺兰敏月之死,不得不让儿臣如此打算。”

“那你为何未实施?还是因为辽东战事儿,没有机会?”武媚蹙眉道。

“不知道。机会有的是。攻下苍岩城后,薛仁贵的部队便回撤松漠都护府,休整了几天后,便可以直指云中,但儿臣后来疡了放弃,而是拿下了靺鞨跟室韦,放弃了原来的计划。”

“你的计划叫什么?据说,你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会用代号来称呼,说是为了保密?”武媚同样盯着李弘的眼睛。

这一招是没人知道的,为了保密他的计划,从太乙城初建开始,李弘为了迷惑外人,特别是当初对他太乙城财富感兴趣,充满觊觎的商贾、豪门等,李弘便在做每一件事情时,用一个代号来称呼这个计划。

也就是从那时起,多少人都对李弘的计划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这也是让他躲过了好多御史弹劾的原因之一。

而武媚能够知晓,还是从李弘在安西回来时,在咸阳被李忠与贺兰敏月阻止后,李弘回来脱口而出说出来的。

再加上白纯前往安西,太乙城被她掌管,这期间,自然是让她多少了解了一些太乙城的机密信息,才弄明白了这些代号代表着什么。

李弘与武媚依旧对视着,两人在灯火下同样明亮的眸子中,俱是写满了坦诚与期待。

“天衣无缝。”李弘一字一句的说道。

武媚不由自主的随着这四个字倒吸一口凉气,果不其然,就如今日白天与李弘交谈时一样,从这代号就能听出来,李弘的‘天衣无缝’,便是要置李贤自投罗网,而后置之于死地!

而真正让李弘更改计划的原因,是在李治第一次用自称我的时候,那时候薛仁贵刚刚回到松漠都护府,名义上是在休整,实际上便是在原地等候李弘的命令,等候李弘命令部队到底是指东还是往西,最终李弘在李治第一次自称我后,立刻改变了计划,让薛仁贵直纫韦跟靺鞨。

武媚很清楚,所有的计划一旦开始实施,到了那时候,便不是谋划之人一句话便能轻而易举改变的了,正所谓箭在弦上,已经由不得人了。

何况,无论是李弘还是李贤,他们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利益团体,计划一旦启动,哪怕是李弘不想再实施计划,身后的利益团体也会迫不得已的推动着这一切继续进行,唯一能够做的便是绢大可能更改计划。

而以林士翎、张柬之为首的文臣武将,包括安西、吐蕃的臣子,李素节、李上金,甚至是义阳、高安,还有兰陵、新城、城阳等等人,这些就是李弘身后的利益团体,他们无论是为了何种目的,都必须保最弘在朝堂竞争上的主动权。

所以,这也是为何林士翎等人去信辽东,兰陵、新城、城阳在长安与文成暗中交锋的原因,所有的一切,在计划被启动后,甚至可以说,就已经到了完全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地步了。

武媚对此自然是异常明白,当年她与李治斗倒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不就是要问罪一大批的朝堂臣子,而后再提拔一批的朝堂臣子,这些便是彼此背后的利益集团。

而像五姓七望这样的存在,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时事,过于狂妄了,甚至骄横到都不屑于跟皇家结姻攀亲,如此嚣张的行径,如果一个稳定的政权不打压它,任由他继续控制着官呈源,那这个政权,恐怕也是很难长久的。

五姓七望屹立百年不倒,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发展,让皇权者需要与一批人一同管理社稷,为民谋福祉,所以在历史长河中摸索、建立了这么一套制度。

而发展到前隋时期时,九品中正制,这样的以五姓七望、世家豪门推举为官的制度,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同时,九品中正制,也让皇权者认识到了他们的存在对于政权来说,是弊大于利。

所以前隋时期,便开辟出了科举制度,而此制度在继续的完善中,确实是抑制了五姓七望对于朝堂的把控,对于政权者的桎梏,从而从前隋开始,一直万变不离其宗的沿用了一千多年。废话这么多,最终只是为了说明,为何李治跟武媚在察觉到了李弘跟李贤的暗斗后,两人不去制止他们之间的暗斗,不去制止李贤对太子之位的觊觎,反而是在其中加以制衡、缓解冲突等等。

是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身为皇室子弟,一旦**之心冲出牢笼,一旦有了他人追随,一旦在背后形成了利益集团,那么,这撤争就像是野兽法则一样,是一城死即伤的斗争。

武媚眉头再次紧蹙,李弘确实是要比李贤高出不止一筹了,如今竟然在计划实施中,能够硬生生的改动,虽然她不知道,到了最后,兄弟两会是怎样一副你死我活的场面,但她还是寄望李弘能够不至于赶尽杀绝。

但‘天衣无缝’这样的代号,就已经足够让她感到心惊了,也明白这是一场不死不休的争斗,就算是改动计划,恐怕对于结果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吧?

迸一丝的侥幸,就像她今日所说那般,手心手背都是肉,内心矛盾、忧虑的问道:“既然改了计划,那么你的代号也要改动吧?”

武媚的心里没来由的生出一丝期望,希望能够从这新的代号中,是不是能够找到一丝心理慰藉,是不是能够看到,李贤在李弘的天衣之下,侥幸保得一条性命。

“天衣有缝。”李弘依然是简单的四个字。

但武媚听在耳朵里时,却是心里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她相信李弘的掌控力,要不然的话,十岁之龄就创造了太乙城这样的财富奇迹,而后十四岁又创造了安西、吐蕃那样的奇迹。

如今二十岁,又被他父皇急召到辽东,短短的半年时间,便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大唐在辽东的隐患,成立了安东都护府。

想起安东都护府,武媚就不由的想起安东都护府的大都护:格希元,格希元是李贤的人,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

李弘任命格希元,而非是他父皇任命,这是不是说明。

“是,格希元在辽东时,在回一些信件时,或者收到信件时,会让儿臣帮他看看遣词造句或者是生浦什么的,所以儿臣才会放心的任命他为安东都护府的大都护。”李弘嘴角不由自主的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好吧,既然计划代号更名为‘天衣有缝’,那么母后也放心了,你本性并不残暴也不好战,你父皇对你期望极高,别辜负了你父皇。”武媚面色有些欺,努力的挤出一丝慈爱的微笑,看着李弘说道。

“母后放心吧,如果没有其他意外的话,儿臣定不会辜负父皇跟母后的期望。”

武媚默默的点点头,示意李弘回去吧,明日还要启程回长安。

望着李弘离去的背影,武媚整个人一下子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般,整个身躯软瘫在了沙发上。

不过她相信,李弘对于自己人向来是优柔寡断,连李忠、贺兰敏月都愿意保得一条性命,那么对于一母同胞的李贤,应该也会手下留情吧?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