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628 釜底抽薪

唐谋天下 正文 628 釜底抽薪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裴行俭终于算是松了一口气,有了太子殿下这番话,心里的石头也总算是落了地了,这回去面对列祖列宗,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村民没有一个人敢过去问突然间这些,如同天兵天将的大唐兵士,为什么要建盖一座简易的木屋,就连村里最为德高望重的老太爷,看着这一幕也不知道是喜是忧。

刚刚人家倒是派了个人过来征询自己的意见,但不等自己把话说完,人家就当自己同意了,而后便开始了眼前的这一幕。

雪天本就无所事事的村民,看着大唐兵士热火朝天的把一根根树木,用好几十匹战马联合拖到了空地上,一群人从村民家借来了比树枝捆绑的稍微好一些的扫把,清扫出了一大片空地。

随着村民见这些兵士干活儿的时候,一个个有说有笑,心里头的紧张跟害怕,也在渐渐消失。

当人们对于一件未知食物认识不清时,往往都会选择躲避起来,而后观察,就像是山中的野兽一样。

但当观察明白了这些人的习性,感觉到不会伤害自己时,或者是自己面对这些野兽,有足够的自保能力时,胆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大了。

不到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村民就开始敢围在空地近处,看大唐兵士搭建木屋了,当知道这些木屋便是未来的学堂时,有些人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有些则是依然是一脸犹豫,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前来受学。

“你个死鬼,当初为啥要同意啊,不愿意你咋不说,现在人家建好了学堂,你不想让去都不行了,你看看,一个如狼似虎似的,你敢惹?”一个中年妇女踹了旁边男子的小腿一眼,不满的哼骂道。

自己家劳力少,田地去年又开垦了不少,四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小,前两年就是老大跟老二,都没有一个能够在农活儿上帮上什么忙。

现在好不容拉扯成劳力了,可以帮家里做些个农活了,却不料被人用弓弩架在脖子上,去了这什么破学堂。

学的认字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又不能种庄稼,难道认得几个字,地里的庄稼不用种,自个儿就能冒出来啊。

“你少说两句,你咋不说呢?人家拿着那个黑冷冷的家伙什,你缩在墙角咋就不说呢?”男人习惯性的拍了拍腿上,本来就布满了脚印的袍子,不耐烦的说道。

有人吵架也有人好奇,在看着这些放下武器,拿起木板的兵士,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后,便开始试探着对埋头苦干的兵士,没话找话了。

“大兄弟,你们为啥帮那两个人盖学堂啊?他们是什么人啊?”

“就是啊,为啥要帮他们啊?他们可是在我们这里住了有一阵子了。”

“你们不是来抓他们回城里的吗?”

“抓什么回城里,这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跟小姐,建学堂也是为我们好,弄不好是荥阳县令呢。”

“建好了倒是好,但谁来受学啊?总不能让先生跑三十里地,来咱们这受学吧?”

几家欢喜几家忧,家里劳力多的,能够吃解决了温饱后,便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下一代能够像邻村先生一样,受人敬仰,自然,对于建学堂可是持绝对支持态度。

但不论这些村民怎么问,那些埋头干活的兵士,则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回答他们的说话。

裴行俭同样心中充满了疑问,建好了学堂是好事儿,但谁来受学呢?总不能把崇文馆的学子,发配到这里来吧?

“明日一早你就回荥阳吧,把荥阳郑氏的家主给我带过来,我要试试此法是否可行。”李弘四周前呼后拥几十人,顺着溪流缓缓往这边的空地走了过来。

“是,殿下,明日我回去后,便把人亲自带过来。”裴行俭不懂李弘到底要干什么,但也是坚定的回答道。

“你就不要来了,一个堂堂的尚书省右仆射,天天跑这些琐碎事儿,也不觉得累啊。明日除了郑氏家主外,最好带几个会受学的先生过来。”

裴行俭这下听明白了,但想了下又有些担忧的说道:“殿下,此举怕是不妥吧?如今荥阳郑氏乃是戴罪之族,如此就放过……。”

“谁说要放过他们了?他们不就是因为自己在天下士人之间的影响力,被我削弱而心有不甘吗?那我就再给他们一次喜欢教书育人的机会,让他们过足了喜欢为天下士人膜拜的瘾头。”李弘嘴角扯出冷笑,站在了空地的旁边,看着一根根粗大的树干,当作柱子立了起来。

原本把空地围成一圈在看热闹的百姓,待见到新村民在众人簇拥下走近时,忽然就跑过来了好几十个兵士,把他们拦到了空地的其他三面,留出了空旷的一面,就给那新村民跟另外一个中年人站着了。

此时就算是山村的村民再傻,也知道这个新村民不可能是一个村民,更不可能是哪家的家奴偷偷携着侍女跑出来的。

谣言自然是在李弘站到这里时,不攻自破,但新村民到底是什么身份,却成了村民心头的一个问号。

于是一个在看学堂建造的同时,都会时不时偷偷的瞄望李弘等人一眼,纷纷在心里猜测着李弘是哪家贵公子。

李弘面对裴行俭还有些忧虑的神情,淡淡解释道:“自然是不可能以荥阳郑氏的名义,让他们受学了,他们都是戴罪之身,哪可能有名有号?对不对?所以,无论是谁来这里受学,只能是以东宫崇文馆之名来此受学,不只是他荥阳郑氏、博陵崔氏了,太原王氏了,都可以这么办嘛,哦,对了,学堂的一切用度费用,也是由他们出资。”

裴行俭听的两眼冒光:“陛下好计谋啊,这样一来,新培养出来的士子文人,便会只知东宫崇文馆,而不会记得他荥阳郑氏了,但您又以他们自诩的为天下人教书育人的职责,牢牢的捆绑住了他们,让他们成为了崇文馆的一份子,完全化解了他们自身的影响力,让他们以后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如果再有不满,那就不是君子所为了啊。”

“嘿嘿,就是这个意思,这样一来,十年以后,天下新增士子文人,便会只记得朝廷、崇文馆的恩德,至于他们五姓七望,不过是东宫的一支罢了,其影响力……随着财力的耗费,还会剩下多少呢?”李弘笑的像“奸贼”曹操似的,得意洋洋的说道。

“但十年以后呢?等他们五姓七望入不敷出时该怎么办?到了那时候,他们便不会如今日这般戴罪之身受学了,甚至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会开始产生不满的。”裴行俭如同这个时期的每一个人一样,在得到一个妙策后,便会想着一劳永逸。

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就如上下五千人的统治者思想一样,总会认为,一条法度、一条律令的生成,便是永久不变的,无论朝廷或者是社稷如何转变,这些法度、律令都不应该变。

变通对于他们来说,是否认先帝、先贤的伟大,是对先贤决策的不尊重,是对老祖宗的背叛。

李弘看了看热火朝天的现场,再看了看原本平时,还会跟自己打招呼的村民,笑着对他们点了点头,便示意裴行俭跟着离开了。

“身为一个决策者,永远要自信自己的每一个决策是正确的。同样,也要永远能够虚心倾听手下的建言献策,当实践证明自己的决策完全错误时,要有勇气承认错误,要有勇气承担决策带来的责任,更要有勇气拨乱反正,如此你才能掌控你所在的决策机构。何况,这世间的一切都是在变化之中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变通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上位者需要的特性,沙场之上,人家挖壕沟阻止你的骑兵,你知道变通迂回,为什么到了朝廷的国之大事,就不知道变通了呢?三五年之后,五姓七望会存在,但还会不会以如今的形式存在,谁也不准呢。”李弘畅想在自己的宏伟计划中,对自己找到了一个真正削弱五姓七望的法子,而感到由内而外的高兴。

“殿下教我,臣想知道,具体到五姓七望,或者是荥阳郑氏时,该如何做?”裴行俭对着李弘行了一个弟子礼,说道。

这让理他们还不远的村民,一个个在偷望时,差点儿惊掉了下巴!

长者为尊的时代,一个五十多岁的人,竟然向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行弟子礼!这……这位新村民到底是谁?怎么这么厉害!这么尊贵!

“荥阳郑氏,应该是五姓七望里,影响力如今最小的一个了,但其影响力,依然不是其他豪门贵族能够比拟的。所以,十年的时间,如果他们的财力支撑不到,那他们就给朝廷礼部上奏文书,而后由朝廷命令礼部拨钱就是了,荥阳郑氏的家主活不到十年死了,接下来怎么办?没关系,朝廷跟礼部,配合他们选一个家主出来,让他担任家主五年怎么样,不行再换,如此一来,循环不了几年,朝廷甚至都可以派人文人士子接收荥阳郑氏了,那么……这个时候的荥阳郑氏,还是荥阳郑氏吗?”

“以教书育人为准则,让荥阳郑氏的财力跟影响力,被朝廷吸附后而消失殆尽,而后朝廷再拨款扶持?家主由朝廷掌握,那……岂不是荥阳郑氏变成了朝廷的荥阳郑氏了?成了朝廷手里的别样的崇文馆、弘文馆、国子监一样的存在了?”裴行俭大惊失色,殿下这是釜底抽薪啊,一下把荥阳郑氏抽干巴了啊,就剩下一张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