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706 禾苗

唐谋天下 正文 706 禾苗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安城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头的肥沃良田中,绿油油的禾苗如同绿色的地毯一般,平整有序的铺在眼前,禾苗下的黄土地一垄垄的被分开,阡陌纵横之间,让眼前的田园庄稼,显得格外讨人喜欢,同时也让人不得不开始在内心憧憬着,这些绿油油仿佛带着生命般的禾苗,在长成之后,会给辛劳的人们,带来什么样儿的惊喜。

望着如海洋一般广阔的平整绿地,李弘整个人仿佛都要融进这处大自然之中了,心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

道路两边枝叶茂盛的树木,远处的青山远影,不远处的涓涓水流,似乎都在告诉人们,陶渊明笔下的世界,就是这里一般。

不过与陶渊明笔下的世界不同的是,这里虽然天祥地和、宁静致远,但也有让李弘看起来很不愿意、破坏风景的事物存在。

那就是旌旗招展、金盔铁甲的金吾卫跟大批的宫女、太监、以及司农寺的官员等等,五颜六色的官服跟人头攒动的景象,让原本自然和谐的美景,被他们破坏的一点儿不剩。

带着同样被晋封为承徽的陈清菡,从马车上下来后,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李弘很纳闷,前两天来的时候,这些田地已经浇灌了足够的水分了,怎么现在看起来,又是一副刚刚浇灌的样子。

黑着脸的某人越走越生气,今年春雨也没少,如今加上偶尔的灌溉,现在哪怕是不用除草,这些庄稼都能够茁壮的成长,何必再给继续灌溉,就不怕万一被淹死吗?

司农寺卿看着李弘黑着一张脸,脸上顿时也挂上了苦涩的笑意,没办法啊,自己也劝谏过陛下了,但是陛下不听啊。

为了使得自己掌管的田地,每亩的产量能够超过皇后掌管的田地,三天一小灌溉,五天一大灌溉旨意,今日已经在与民同耕的行宫中,与司农寺以及礼官、宫女太监开会决定了。

“要你们过来是监管,不是让你们被他牵着鼻子走?不是说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会种地吗?再这样下去,这些禾苗都得淹死!”李弘依旧黑着脸,看着司农寺卿训斥道。

旁边的陈清菡动作隐蔽的拉着李弘的衣袖,悄声提醒着注意收敛一些脾气,好不容易过来看一趟父皇,别又跟上次似的,吵得不欢而散。

每次李弘过来看这些新庄稼,都会与李治吵上几句,甚至有时候,因为他们父子两人站在田间地头,面红耳赤的吵着架,而四周除了绿油油看热闹的禾苗外,便是跪了一地的官员跟宫人,弄的从另一片地回来的皇后,还以为田地里发生了什么大事儿。

也是从那次吵架吵的最凶的一次开始,李治便要闹着与李弘分家,拒绝他再过来看这些新庄稼。

因为此事儿,甚至把大明宫的众宫人、司农寺、将作监等一些官员,都给招到了田地里,每天太阳初升时,在下田之前,李治都要在他那木制的简易与民同耕的行宫里,召集朝臣、宫人等开朝会,甚至还要高声喊叫两声,秋收时,收成一定要超过皇后。

这种田间的小朝会,被李治搞得不伦不类,武媚则是哭笑不得,要么就是看戏一样的看着,要么就是撇下李治,而后自己带着自己的人手,去自己的“责任田”看看新庄稼的长势。

不远处金吾卫的旗帜迎风猎猎,下方金盔铁甲的金吾卫手持马槊个个威风凛凛,时不时还有一队队骑着战马游走在大片田地的边缘,防止着别有用心之人的觊觎。

在众金吾卫的身后,两排完全由木制建制的行宫赫然矗立在一大片空地上,金黄色的木头上了一层油漆后,使得整片建筑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发着一片黄灿灿的光芒。

一篇《陋室铭》打消了大唐皇帝建造行宫的心思后,这一栋栋的木制简易宫殿,算是太子殿下給皇帝陛下的一种安慰,随着住了一段时日后,李治也对此不再有异议,甚至心中开始慢慢学着欣赏这种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建筑风格了。

与民同耕的大牌匾乃是李治亲自题写,象征着红红火火的字体颜色,鲜艳而又明亮。

李治穿着一身便服,冷眼看着黑着脸的太子一边训斥司农寺卿,一边往这边走来。

“又有什么让你不满意的?朕难道不知道该怎么种地么?当年朕可是跟着你皇祖父,真正参加过春耕大典的,在这一点儿上,你没有丝毫的发言权。”李治不待见某人,沉声说道。

其实这也不是李治说话尖酸刻薄,毕竟,身为太子殿下的李弘,自从被立为太子后,这么多年来,皇家的各种重大的庆典活动,包括春耕、祭天等等活动,向来很少看见他的身影。

哪怕是一开始李治与武媚早些年间,偶尔还参加的皇室春耕大典,李弘都会提前好几天准备好借口,逃避参加形式大于意义的春耕大典。

而这也是,当他李弘站在绿油油的田地间指手画脚时,李治不愿意听的原因,也是两人能够在田间地头吵得面红耳赤,百官跪地的主要原因。

“这又不是养花,需要天天灌溉,您这地种的,别庄稼没长出来,都涝死了。”李弘毫不退让,这些新庄稼的习性,没人知道最初被引入之后,是不是有水土不服的毛病,更不知道这些新庄稼在培育过程中,到底需要些什么。

不小心翼翼的对待,很有可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只能收获一捆捆的野草,用来当作马饲料了。

“前两日大太阳天的,地上都快要干旱出裂缝了,难道不该浇水吗?”松快的布衣穿在李治身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与其说是真正种田,不如说是出来陶冶情操来了,这地里的活儿,一点儿也没有见他干过,只是拿着把椅子坐在地头,指挥着他人干活,所以到现在,李治自打出宫到这里后,并没有什么变化,就连那肤色,也没有显得哪怕黑上一点儿。

武媚站在二楼的栏杆处,看着如今一见面就吵架的父子俩人,向那正好目光望上来的陈清菡招招手,示意她上来。

而在武媚的旁边,裴婉莹、安小河,以及皇孙李烨、李叶也一同在此,这几日儿媳妇也一直住在这里,为天下人树立着皇家的孝道。

李弘面对强横无礼的老头儿,那咄咄逼人的词锋,这一次竟然选择了避让,而不是力争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行吧,您随意,您哪怕把这绿油油的禾苗都当花儿一样种,那也是您的事儿,只要母后那里能够保证效果,您这里……呵呵,儿臣还真不在乎。”李弘无奈的把树荫下的椅子扶正,让自己的龙爹坐上去更舒服一些。

“哼,等着吧,等秋收的时候,朕就让你知道知道,朕治理江山不逊于你皇祖父,就是耕田种地,朕同样也是一把好手!你今日过来何事儿?”李治见李弘也不跟他吵架,也没有了兴趣跟李弘掰扯,于是问道。

正在二楼兴奋的大呼小叫的李烨与李叶,正使劲的向下招手,向李弘着打招呼,李弘挥手示意着,而后在李治旁边蹲下,没办法,只有一把椅子,花吉没有李治的命令,不敢給太子殿下也备一把。

“武三思跟武承嗣不能放,必须论罪重处才行,如果又一次网开一面,以后还会有其他皇室宗亲觊觎这些新物种,会想着投机倒把,把这些新物种卖给他人。”李弘直接了当,把自己此行的目的说了出来。

李治一边听着李弘的话语,一边神情悠闲的打量着自己的手指,淡淡说道:“武承嗣跟武三思可以重处,但那大来皇女你打算怎么办?如果不是她,他们两人也不会闯下此祸,但你把大来皇女放在市政坊禁足,却不治罪,这样你让武承嗣跟武三思如何服气?”

说完后的李治,眼睛瞟了一眼不远处的行宫二楼处,陈清菡正在給皇后行礼,而李烨跟李叶,已经开始围着陈清菡讨要好吃的了。

“大来皇女还有用处,没办法治罪,因为如果治罪的话,大概用不了半年,就得把她遣返回倭国,所以还不如禁足在市政坊……。”

“她对你李弘还有什么用处?还是你想要纳她为妃?所以就不顾律法,宁可惩治武三思他们,也要不顾朝堂众臣反对,纵容那大来皇女?”李治越老心思越花。

如今自己对李氏绵延子嗣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就开始寄望李弘等嫡出皇子,能够給皇室开枝散叶,只要是他看得上的眼的,跟李弘有些来往的,他都想帮李弘划拉进宫里来。

李弘望着田地里长势旺盛的禾苗,喃喃说道:“倭国如今已经不是大来皇女的父亲大海人一家独大了,还有两三股能够角逐倭国王的势力,正在暗中与现在的倭国天皇明争暗斗着。”

“所以呢?”李治淡淡的问道,对于处理这种政事儿,李治心里很清楚,自己比起李弘,眼光在长远的利益上要差的很多,所以现在他学会了只问不说,从不再干涉这些事情。

“所以过得半年左右,等倭国形式进一步恶化时,遣返大来皇女回倭国,并下旨不承认其大海人的天皇身份。”李弘眼神中闪烁着狡诈说道。

(ps:写书真难,做为新手写到两百多万字,感觉更难,最近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只好一更了,对不住大家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