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764 詹事府

唐谋天下 正文 764 詹事府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令月的“坊间天下”,会借着上元节的喜庆与热闹,特别是在人们第二天一早起来后,还没有从节日的气氛中缓过来时,会把她们的“坊间天下”在di 二天,开始推向各个坊市发行。

而这,便让李弘为难的是,他原本不打算在这个上元节燃放烟火,但为了给李令月的“坊间天下”再制造一个噱头,所以他不得不仓促之间,再次准备在今日晚间燃放烟火。

皇室宗亲齐聚长安城,哪怕是义阳与高安,这几日也是跟住在了东宫里一样,挟着自己的儿子,在东宫里准备过一个热闹的上元节。

纪王李慎等皇室宗亲,老一辈的人,上元节一早便已经进入到了大明宫,而一些小一辈的,则是聚集在了李弘的东宫内。

热闹喧嚣的东宫内,无论是崇文殿还是崇仁殿,特别是两殿中间的崇政殿,在这一天都是挤满了皇室宗亲的各个郡公、县主等。

李楚媛一直有些心不在焉,自从李弘把许彦伯叫走后,她就在心底里感觉,自己刚刚婚后的甜蜜日子,好像要被李弘给夺走了。

自己的夫君,怕是不能再像这几个月里一样,每天都陪在自己身边,陪着自己卿卿我我、风花雪月了。

“天下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李弘在丽正殿的书房内,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许彦伯,正在为自己斟茶,轻松的问道。

“要是以前的话,末将……哦,臣自然是会回答家国、礼徳、天下社稷、苍生福祉。”许彦伯把洁白如玉,极为透明的茶杯带着茶水放到了李弘跟前,继续说道:“现在臣回认为是:文章该是朝堂手里的利器,有利于江山社稷,为我大唐江山保驾护航的利器。”

“你跟了我几年?”

“元日时陛下改仪凤五年为调露元年,臣自从您出征安西至今,足足十一年有余了。”许彦伯仰头算了下时间说道。

“那这份明日太平公主要发行的‘坊间天下’你如何认为?利大于弊?弊大于利?优缺点儿各是什么?”李弘看着翻阅着已经成册的坊间天下,七八页尺长的纸张缝钉在了一起,每张纸两面都写满了字,分成不了不同的板块儿。

李弘并没有打扰许彦伯仔细翻阅,一边喝着茶,一边等着许彦伯给自己他的见解,不管怎么说,许彦伯身为许敬宗的孙子,从遗传学上来说,这家伙多多少少应该具有一些许敬宗的城府吧?

如果许彦伯能够给出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那么由他来监管这“坊间天下”,怕是现在自己能够找到的最满意的人选了吧?

与皇室有着姻亲关系,而又跟着自己多年,任劳任怨,又具有自己想要的城府与阴沉,但对自己跟朝堂忠心耿耿,又能像是桥梁一样联系着皇室与宗亲之间的关系。

“双刃剑。”许彦伯放下刊物,看了李弘一眼,琢磨了词汇后,只是吐出了三个字。

“继续说。”李弘自己给自己倒上了新换的红茶,而后又亲自给许彦伯倒了一杯。

“每一篇文章都有文章可做,每一面版面同样都有文章可做,文人士子最是难以捉摸的,便是他的心,而他的心在用到纸上时,便是他的笔,没写出一个字,都有着他们心里的所思所想,甚至是有着他们的自私在里面,一排大字的标题显然是文章的主旨,但……若是有心人拉拢一篇文章的作者……即便臣统编如此刊物,怕是同样也防不胜防此文章为谁所用!”许彦伯开始进入角色,就像他爷爷许敬宗在任职户部,管辖户籍时一样。

两个人都有着敏锐的触觉,往往能够把一件看起来极佳的事情,从它本身最为阴暗的一面,去逆向思维。

许敬宗当年在制户籍时,从来没有在开始前,便从如何管理下手,而是从人们会以什么样儿的方式、方法,瞒天过海的来逃税、逃赋、隐瞒人口,或者是豪门贵族会以何种方式,避开朝廷对于租庸调,与户籍结合后的税费。

达官贵族人口众多,户籍所登记的从来不准确,而且家仆、下人等,往往是他们混淆官府视听的手段,如此一来,普通百姓被官府摸的透透的,但豪门世族的税赋,每年下来,在户籍制未改之前,竟然与一个普通的中户税赋差不多。

这怎么可能?但如果你按照户籍制来查,你根本看不出他们的问题在哪里,明知道人家有问题,却是查不出、拿不出证据来。

所以当许敬宗在临死前,把大唐的户籍制度改制的如同铜墙铁壁后,最为高兴满意的便是皇室与朝堂,哪怕是皇室宗亲,都恨死了许敬宗。

当许敬宗下葬时,本以为身为先帝之臣,又在陛下麾下任职尽忠多年,足有资格去为先帝的昭陵陪葬吧?

但当李弘提议后,立刻引起了朝堂之上众臣的一片反对之声,那个时候的李弘,还只是一个太子,并不像是现在这般一样掌权的太子。

面对老头儿的两不相帮,李弘在朝堂之上也只能徒呼奈何,哪怕是听到此消息的许彦伯,当时脸上也是闪过了一丝的失落。

不过好在,李治最后与朝臣在为其取谥号上,倒是给了许敬宗一些面子。

虽然同样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众臣极为激烈的讨论,不过好在,当朝臣在坚守住底线,不让其陪葬昭陵后,对于其他多少也不是那么在乎了,最终被李治上了一个“恭”字谥号,意为即过能改,准许其陪葬他的乾陵。

许彦伯对此长松一口气,对于李弘与李治更是感恩戴德,而这里面,自然是也有纪王李慎的功劳,毕竟,那个时候已经是未来的女婿了。

“那么你认为该如何?”李弘抬了下眼皮平静的问道,其表情让许彦伯看不出,自己刚才那番话,太子殿下到底是什么态度。

但不管怎么样,许彦伯既然开了头,就必须顺着自己所思所想的思路,把自己能够想到的说下去。

“防不胜防,何况,如果有人效仿‘坊间天下’又该如何?大理寺、御史台、还是您的詹事府来追责?如何追责,依哪条刑律?最重要的是,詹事府在其中是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是与大理寺、御史台一样,都只有监管权,无权处置‘坊间天下’的该承担的责任?”许彦伯双眼从说话开始,便不曾离开李弘的脸。

“你这话要是让李令月听见,你就等着她在李楚媛面前告你的状吧。”李弘笑了下,淡淡的说道。

“臣只是就事论事,臣同样相信公主殿下自然是站在朝堂的这一方,但这……上官婉儿呢?中书省上官仪您提拔起来的,上官婉儿自幼便是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其聪明才智怕是不弱于公主殿下,如果……。”

“这个你不用操心,大理寺会修改律例,贞观律例修改是迟早的事儿,詹事府直管,自然是有与‘坊间天下’同样的责任,明白?”李弘把关于上官婉儿的议论就此打住,而是只指其他事情。

他现在与上官婉儿之间,还谈不上什么,何况才十六岁,虽然说上官婉儿如今已经长成了妖孽,但上官仪这一关不好过啊。

说自己不喜欢上官婉儿……那纯粹是胡扯,哪怕自己不是太子,如果见过上官婉儿后,也必定会被其容貌吸引,何况是现在,中间一直有个李令月在牵线搭桥。

不过话说回来,此事儿如今不过是父皇、母后、李令月等有限的几人,知晓自己与上官婉儿之间不正常,许彦伯不明白倒也是情理之中。

许彦伯听到詹事府与“坊间天下”一同有责,而且是同样的责任,便明白了,这是太子殿下,完全把詹事府凌驾在了崇文馆与“坊间天下”之上,行政上看来是完全归于詹事府直管了。

詹事府统东宫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所以许彦伯这个太子詹事,将是一个正三品的权利官职,而且比之前以前的太子詹事,他肩膀上的责任,比之以前的太子詹事,可是要重了很多。

“既然如此,臣便暂时无疑虑了。”许彦伯快速的在脑海里继续盘算着刊物的利弊,在暂时没有发现有其他弊端后,慎重的说道。

“好,既然无异议,以后这刊物的总校由你把控,至于标准,跟我这么多年了,想必你都很了解,对不对?”李弘举起茶杯,以茶代酒的跟许彦伯碰了一下说道。

“是,殿下,臣明白。但……。”许彦伯脸上这个时候却是露出了难为情的样子,有些吞吐的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瞧你那点儿出息,刚成亲没几个月,就被李楚媛管的这么严,就这样你还指望纳几个小的?我看你不如现在就死了那条心吧。”李弘看那谈完正事儿后的德行,便知道许彦伯的病根儿在哪儿。

“殿下,臣从来没有想过纳妾,有县主一个人臣就够了,臣不奢求其他。”

“真专情,给我看呢是吧?”

“不不不,您是太子,您的……家事儿,关系着大唐的福祉与社稷的安稳,应该的应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