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唐谋天下 > 正文 784 青城山

唐谋天下 正文 784 青城山

作者:青叶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19: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汉汉安二年,张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结庐传道,创立了本土的真正宗教:道教。

同时也使得青城山成了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而此时的青城山上,已经是道观遍布,甚至每一座山峰上,都能够找到一座座道观跟虔诚的信徒,所有遍布在青城山的道观,有的是以传经布道为主,有的则是传授武艺为主。

游侠在大唐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民间团体力量,他们行踪隐蔽、飘忽不定、神秘莫测,时不时便会挺身而出做一些劫富济贫、打抱不平,而后让满城百姓齐声叫好的事情。

他们不在乎这件事情的对与错,是否违反了大唐律例,在他们眼里,只要是富家商贾跟普通百姓有了矛盾,那么必然是富家商贾的错。

所以游侠在大唐很是兴盛,他们愿意干着一些大唐捕快没办法干的事情,他们愿意不受约束,但却喜欢去用自己的理解方式,为天下冤屈之人鸣不平。

久而久之,游侠之风在大唐便越来越盛起,青城山的道观,在结合了外来武术的融合后,便开始开馆授徒,传经布道。

青城山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如城郭,站在大唐上清宫向下俯视,便像是左右前三个方向齐齐向主峰靠拢一般。

所以常道观作为大唐“政府”出资建造的道观,变成了青城山上第一道观。

曲径通幽、小桥流水、峰峦重叠,整个青城山用一个“幽”字便可概括,加上一年四季任何时候的气温都很宜人,所以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要么是为修身养性而来,要么是为练武强身而来。

一路前往主峰方向而去,并未向后世那般有着诸多的景点,虽然道观密布,但此时期的人们显然更喜欢贴合青城山的幽字,所以选择建造道观的地方,往往都会选择在幽静的半山腰,或者是山林较为稠密的地方,从而在建筑商就达到自然结合的境地。

权善才与苏宏晖已经是气喘吁吁,但反观李弘以及他身后的两名太监,包括更靠后的一百名亲卫,都像是刚刚开始登山一样,一点儿也不觉得吃力。

行人络绎不绝的山路上,大部分的游人都已经被前方开道的另外一百名亲卫队,支到了其他山路上。

而在山下,权善才与苏宏晖准备的太子仪仗等,李弘一概没有让其上山,所以整体来看,整个山脚下要比李弘如今所在的地方热闹的多。

常道观的袁客师自是不必说,除了李弘之外,没有人不知道,他乃是大名鼎鼎的袁天师之子。

而在袁客师的身后,李谚就极少为外人知道了,加上本性喜欢低调,向来一直是待在前隋大业年间,为张道陵所建建的天师洞内,所以极少有人知道他便是李淳风之子。

李弘一路行来,依然是轻轻悠闲,看着已经爬到头顶的太阳,在袁客师与李谚见礼后,挥挥手便跟着往常道观内的上清宫走去。

既然是道家,那么李弘无论如何也是需要祭拜的,毕竟可是有着大唐皇室给的唐圣祖的庙号,所以进上清宫而不拜,回去之后,李弘少不了被李治指责为大逆不道、不忠不孝。

“孙思邈、袁天罡、李淳风,都相继来此修行过,虽然如今……。”李弘走出上清宫,打量着四周翠绿宜人的美景,继续说道:“好像如果跋山涉水的话,孙思邈他们所在的终南山,离此远吗?”

视线里除了绵延翠绿的山脉,便看不见其他,只是在往东望去时,能够看到两条水带泛着光泽在远处。

“殿下您初次来此,怕是还不知道青城山除了景色幽静、道观遍布外,道家还藏有另外一大特色吧?”袁客师含笑跟在李弘身后半步处,淡淡的说道。

而他,便是那日在都江堰与狄仁杰相遇之人,也是因为他,狄仁杰自昨日便已经悄悄进入到了常道观身后的天师洞内。

“不知道,说说还有什么特色?”李弘看着一直在旁边擦汗,但耳朵却是一直竖的老高,倾听着他们谈话的权善才与苏宏晖二人。

“长生宴。”袁客师淡淡的说出了三个字,但见李弘没反应外,便继续说道:“相传谯秀作《蜀记》载有蜀八仙,而长生宴的开创者便是其中之一的范长生。当年他在青城山建造范氏庄园,修炼长生久视之术,采山之精、水之灵、珍林香草之花宝,巧妙烹饪,食之本色、本味,得享天年,寿齐彭祖,于是得名曰:长生宴。”

“寿齐彭祖?”李弘好笑的摇了摇头,他对彭祖不感兴趣,一个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的古董,比自己还要古董的古董,他是实在提不起兴趣来。

何况,彭祖其实说白了,不过就是烹饪的创始人,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第一个职业厨师,气功、性、养生方面的专家。

所以,李弘对于此人倒是没有多大的敬意,也没有多大的兴趣,蜀中八仙乃是晋时谯秀作在《蜀记》之中,其中不单有范长生,连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也是位列其中。

而这个八个人物中,能让他李弘感兴趣的,自然就是范长生了。

何况袁客师与袁天罡不可能不通信,袁天罡在狄仁杰刚刚辞官之后,便立刻让李淳风探自己的口风,那么狄仁杰到达成都府后,袁客师必然会与他接近。

而且李淳风还给袁天罡带了话,自己也知道了他竟然跟袁天罡有子的“震惊事件”!

所以,袁客师相比较与袁天罡一样,最起码在李弘看来,两人的城府都是不如李淳风跟李淳风之子李谚。

袁客师假借介绍长生宴为名,向自己暗示范怀义的存在,以及狄仁杰就在此的信号,但如此明显的暗示,怕权善才跟苏宏晖很快也就能参悟透的。

长生宴三字说出来时,明显能够看到权善才跟苏宏晖,两人擦汗的动作停滞了一下,而后才又继续擦拭着额头时不时冒出来的汗水。

而相比较于袁客师,李谚在说话时,则就变得要相对稳重、隐晦了很多,在众人你一句我一句闲聊中,李谚则是开始把握时机,掌握着主动权,很快便把众人的话题跟注意力,引到了天师洞上。

而随着天师洞被他搬出来,以及唐圣祖皇帝李耳的供奉既然在天师洞,那么李弘就不得不去拜祭一番。

而此时,如果权善才等人想要进入天师洞,那么虽然是人臣,但此时此刻就显得不那么合时宜了。

所以李谚跟袁客师交换了一个眼神后,李弘便带着花孟与猎豹,在李谚的引领下,往不远处的天师洞行去。

道家通常以黄帝、老子为祖师,所以到了如今,天师洞也不过是只有一个三皇殿存在,以及两个祖师祠的存在。

神农、伏羲、黄帝历历在目,看着这些雕像,而老子祠的老子雕像相比起来,就要小了很多。

李弘从三皇殿缓缓绕过,走过老子祠,嘴角不由得撇了撇,建的太小气了,要是父皇或者母后驾临,恐怕得给老子建造一个比三皇殿更大的宫殿了,至于他自己……就这样吧,挺好的,再建还是浪费人力无力,有就行了,是个心意而已。

一番话让旁边领路的李谚嘴角直抽抽,父亲李淳风曾来信给他说起过,面对太子殿下时,不必过于拘束,殿下乃是性情中人,其行为行事切勿乱加揣测。

但即便是如此,李谚还是没想到大唐的太子殿下能够随意到如此地步,作为常道观内,他主管的地方,本还寄望太子殿下到来后,能够把天师洞修缮一番,好让天师洞相比较上清宫,不是显得那么寒酸。

可无论如何,他也想不到,太子殿下对还没有真人高的唐圣祖皇帝的雕像,竟然用了是个心意就行了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语。

上述这些他也不过只敢在心里想想,甚至都不敢在表情上流露出什么来,毕竟,他爹李淳风跟他说的话,他一直觉得都很靠谱的。

“臣狄仁杰……。”

“免了,找个地方坐下来吧。”李弘溜达到天师洞最后一进院,大片的面积除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外,并没有任何建筑。

这也是如今整个青城山的写照,虽然是道观遍布,但每一座山峰的道观,在这个时候倒是还没有那一座有成片成片的恢弘建筑。

花孟与猎豹不用李弘分说,两人背道而驰,拢着手便钻入到了树林中,开始巡视方圆四周之内的任何风吹草动。

李谚看了看狄仁杰,而后再看了看狄仁杰身后那叫元芳的捕快,这个时候少了昨日来了之后的吊儿郎当,多了一丝谨慎跟紧张,甚至是有些战战兢兢的站在狄仁杰旁边,恭恭敬敬的向李弘在行礼。

“施主,不妨跟贫道向前一同观赏风景如何?”李谚看着不知道该不该站在这里的元芳,淡然出声说道。

“这……。”元芳看着李弘向他挥了挥手,立刻对李谚说道:“好好好,走。”

(ps:以后尽量会保证每天三更,前两天有点儿事,然后给打断了。求下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