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望古神话之选天录 > 第十九章 天下姓什么(三)

望古神话之选天录 第十九章 天下姓什么(三)

作者:跳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8:26: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同一时刻,未央宫中。

深夜子时,已是万物沉睡的时刻。然而太皇太后王政君,此刻却并未在长信殿中就寝。

长信殿的一间小小偏房里,一盏铜制宫灯忽明忽暗地亮着。那宫灯的造型是一个双手伸出的宫人,左手托着灯座,右手的大袖笼罩在灯座之上。灯油燃烧时的烟气,尽数向上进入了那宫人的袖中,一丝都不泄露出来。

此时已是深秋,北风已经刮起,即便窗户全关得紧紧,也能听见窗外的北风吹拂。然而室内即便已经燃上了火炉,太皇太后手中却依旧抱着一只小小暖炉,紧紧地不肯放开而已。

她冷。在那一日,与侄儿王莽的会面之后,她的全身就一直如同沉浸在冰水之中一样。无论是正午的日光,还是熊熊燃烧的火炉,好像也都不能给她冰冷的躯体带来一丝丝的暖意。

王政君斜斜躺在榻上,在她的面前不远处,跪坐着一个三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眉目狭长,鼻翼锋锐如刀。尽管对着王政君时,他的表情恭谨而顺服,却时刻透出一股危险的气息。

“太皇太后,若再不下决断,怕是就来不及了。”

那男子匍匐在王政君身前,轻声道。

然而他等了许久,却始终没有等到王政君的回答。太皇太后的眼皮依旧半睁半闭,只有轻轻抚弄着怀中暖炉的手,昭示着她并没有睡着。

那男子却看起来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样子,依旧匍匐在地,凝神静气地等待着。

低着的脸上,并没有一丝紧张或是急切,反倒却自信满满。

他知道,既然太皇太后今日主动传召他,又是在这小间内独自会见,那么最终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问题只在于,太皇太后需要花上多长的时间,来做出那个决断而已。

时间一点点流逝着,房间里只有太皇太后轻轻抚摸着暖炉的细微摩挲声。

终于,一直低头望着地面的男子,听见了太后的开口声。

“张充,你可有十足把握?”

太皇太后的声音很轻柔,尽管苍老,却毫不沙哑。在吐出这句话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停顿与犹豫。

“臣,已有万全之策!”

名为张充的男子一喜,抬起头来望着太皇太后,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说与老身。”

王政君的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是轻声道。

“不日便是冬至。孺子年幼,于上林苑郊祭之时,王莽必亲自主持。臣身为期门郎,掌上林苑戍卫之务,他必将前来与臣商议此事。臣已备好毒酒,以待王莽到来。即便此计不成,臣手下尚有二十余名死士,时时枕戈待旦,必诛王莽。”

王政君沉默良久,轻轻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为了大汉,为了我王家的存续,也……只能搏一搏了。”

“臣,谢太皇太后恩准!”听见了王政君的允诺,张充的脸上顿时泛起一股喜色,重重叩下了头。

“那你这便去吧。”王政君轻轻抬了抬手,望着张充躬身退下,走出房间。狭小的房间里,只剩下了她自己一人。

“巨君啊巨君……并非姑母容不得你。只是……你已走得太远了。”

王政君喟然长叹一声,双眼之中闪过一丝黯然。

……

午后,居室中,王莽半躺在坐榻上,斜倚着身体。榻旁的一张胡床上,坐着他的弟子王睦。

王莽捧着手中那一份拜帖,脸上划过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拜帖来自期门郎张充,邀他明日前往赴宴,商讨冬至祭天之事。。

“终于……要发动了么?”

王莽合上了手中的拜帖,抬起头望了望身旁的王睦:“睦儿,你说,我该不该去?”

“自然不该。”王睦摇了摇头:“目前朝廷上表面虽平静,但太皇太后与老师之间的裂痕,已越来越大,只是我父亲他们,心里还抱有一丝幻想而已。”

王睦顿了顿,继续道:“张充乃太皇太后一系,官职不过是个期门郎而已。论身份,如何可与老师相提并论?便是要商讨祭天之事,也该是他亲自来老师府上才是。哼,请老师前去赴宴……搞不好,怕便是又一场鸿门宴了。”

“鸿门宴……谁说不是呢?韩卓。”王莽笑了笑,轻轻唤了一声韩卓。

屋角的阴影里,韩卓缓步走了出来。即便早已习惯他每次这样的出现方式,王睦还是被轻轻吓了一跳。

他就好像王莽的影子一般,不管任何时候,只要王莽吩咐,便会出现在他的身旁。而不论他原本在那个角落里待了多久,却都始终不会惹得人注意。就像一块丝毫不起眼的小石头,落满了灰尘,任何人都不会多看一眼。除了……当他动起来的时候。

他缓步走到了王莽身边,单膝跪地,等待着王莽吩咐。在被王莽说了很多次,执拗的他终于将跪姿自双膝而变成了单膝。

“张充安排了多少人?”王莽淡淡问道。

“二十二人。”韩卓沉声回答,说完之后想了想,又继续补充道:“其中十五人是张充所部,上林苑的期门卫中,已完全效忠于他私人的部属。四人是张充自并州招募的游侠,精擅剑术。余下三个,是匈奴人。”

“匈奴人?”王莽冷笑一声:“为了杀我,居然连匈奴人都招来了?看来我的姑母,还真是下了决心了。”

一旁的王睦,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竟然完全不知道,这些情报,韩卓是何时去调查的,又是如何能调查得那么清楚。

“二十二人……”王莽轻轻敲了敲坐榻的床板,语声悠扬:“十五个期门卫,四个并州游侠,三个匈奴人……看起来,这是张充所能搜罗到的,身手最好的人了。要杀我,这阵仗已经足够了,足够了……”

说到此处,他突然望向韩卓,双目如电:

“韩卓,那这二十二人,你可能当之?”

韩卓抬起头,目光平静,一霎不霎地直视王莽,半晌,才微微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笑意:“一群土鸡瓦狗罢了。”

“好!正是土鸡瓦狗!”

王莽重重拍了拍手,长笑着自坐榻上站起了身来,走到了王睦的面前:“睦儿,那你可愿与我一同,去见识见识那群土鸡瓦狗?”

直到听到此时,王睦才听明白王莽的意思,面色骤然一变,扑通一声在地上跪了下来:“老师万不可以身犯险!”

“险?会有什么险?”王莽用力将面前的王睦拉起,哈哈大笑着:“若是连这点信心都没有的话,我还怎么敢抱着那个改变世界的理想?这是我对韩卓的信心,也是——我对自己的信心。别忘了,我可是背负着天命的人!”

“可……那又有什么意义!”王睦急切地紧紧抓着自己老师的衣袖:“老师!你这么做,难道单单便是为了证明对自己的信心么!”

“当然不是。”王莽缓缓摇了摇头:“你要知道,你的父亲他们,直到现在,依旧抱着幻想,以为我与太皇太后之间,依旧有着缓和的余地。”

“但……”

王睦刚要开口,却被王莽摆了摆手打断:“你且坐下,听我说完。”

王睦望了一会老师,看见他眼中所透露出来的坚定,最终还是点点头,转身坐回了胡床之上。

“整个王家,除了你之外,再无人知道,也无人能够了解我心中所想。你父亲不能,王寻不能,就连我的姑母,侍奉三代皇帝,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但她也依旧不能。”

“她是王家的女人,但同时也是汉室的太皇太后。在它看来,这个天下终归还是应该属于汉,属于刘氏。而王家的顶峰,最多也不过做一个权倾朝野的外戚而已。王家应该获得权力,获得财富,但前提是——必须是在维系着大汉的框架之下。”

“而到了现在,我所做的事情,已经让她感觉到了危险。”王莽笑了起来:“这危险,不仅是对她,也是对王家,更是对她心目中的大汉。”

“可……大汉是必须灭亡的。”王睦喃喃道。

“是的,大汉是必须灭亡的。可惜,除了你我,没有人会这么想。”王莽叹了口气:“所以,当太皇太后意识到了我的想法时,从那一刻起,我与她之间,也不会再有妥协的余地。”

“可……那和赴宴又有什么关系?”王睦皱着眉头:“以老师你现在的实力,纵使现在就与太皇太后公开决裂,也丝毫无惧。亲身赴险,也太……”

“不,还不够。”

王莽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你父亲王邑与王寻二人,还没有真正看清目前的现实。昨晚本是我对他们的试探,但最终的结果,却令我很失望。”

王睦叹了口气。对自己父亲的想法,他自然知道得很清楚。

“我并不认为,他们会站在太皇太后的那一边。但哪怕只是一丝犹豫,一丝,我也绝不能让它存在。所以,我必须要帮助他们,看清眼前的现实。”

“我……明白了。”

王睦沉思了良久,终于还是点了点头:“那么,应该让他们何时前来?”

“很好。”王莽满意地看着自己唯一的学生,欣慰地笑了起来:“我还没有交待,你就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做了。那就……”

王莽想了想:“那就,比我们赴宴的时间,晚上半个时辰吧。想来,张充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耐性。”

“是,我明白了。”王睦说完,又抬起头望着自己的老师,眉目中满是忧色:“只是……我还是担心,万一……”

“没有万一。”王莽轻轻摆了摆手,面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可别忘了,你的老师我……可是背负着天命的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