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天下无双(重生) > 第122章 毒计

天下无双(重生) 第122章 毒计

作者:月半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8:10 来源:小说旗

武原府知府程恩僵坐在大堂上。

暴雨断断续续已经下了十日之久,如注的大雨早已浇灭了人们内心对雨水可能抱的所有期待。

不独田野里除了一片汪洋再瞧不见其他,就是村庄也因一座座房屋的倒塌而变成了废墟。

本来以武原府的地势之高,即便再大的雨也不可能令得灾情严重到这般地步——

所谓水往低处走,有西昌府在下面候着,武原府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却没料到,历来废弃的两府交界处的那处堤坝,西昌府竟是修的那般坚固。

连日暴雨之下,武原府的衍河堤坝已是多处垮塌,令得大水汪洋恣肆一般朝着整个武原府蔓延而来,而衍河流入西昌府时正好是个拐弯,以致西昌府那道堤坝竟是仿若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别说大水往西昌府去了,竟还有西昌府的水倒流过来。

这才短短几天?上报到府衙的被淹村镇已有三十二处之多。

而大雨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照此下去,用不了多久自己脚下的武原府也很快会被洪水淹没!到时候别说什么高官厚禄,自己怕是连命都得搁进去。

更不要说程恩还有另一个心结——

之前皇上下诏表彰陈清和时曾说过“附近州府可效仿西昌府所为”这样的话,自己因为心里嫉恨陈清和,又笃信武原府别说没有大雨,就是有,也不可能被水淹,根本就没管。

要是等雨停了,武原府受灾如此严重,地势更加糟糕的西昌府那里却是什事没有,皇上怕是必会有雷霆之怒。到时候一个抗旨都是轻的,说不好会祸及子孙。

一想到这一点,程恩简直恨死了陈清和,更是怀疑,这陈清和是不是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本领,不然,怎么会他那边刚加固堤坝,就来了这么一场大雨。

思虑良久,终于用力一拍桌子:

“来人!”

嘴角更是闪过一丝狠戾之意——

这大雨还不知道要下多久,为今之计,为了自保,只有挖开西昌府那道堤坝!

西昌府。

陈清和已经连续多日没有合眼了,便是吃饭也都是胡乱对付几口罢了——

城里城外那么多灾民需要安置,因是春夏之交,府库中粮食绝不足以应付这场大灾,八百里加急的奏折早已让人快马送往京城,更要日夜悬心那些堤坝是不是能扛得住……

须知即便衍河水之前因为干涸都快要见底了,可这么多日的大雨下来,定然已是暴涨。西昌府地形低洼,一旦堤坝坍塌,必会首当其冲。

好在之前的准备没有白费,虽是一直提心吊胆,派去巡防堤坝的衙差一直没有送回更坏的消息来。

陈清和全付身心都投入了对涌入城中的灾民安置的事务中。多日操劳之下,整个人都是胡子邋遢的,更是足足瘦了一圈有余。

陈毓从外面进来时,正瞧见瘦弱不堪的爹爹斜依在椅子上睡着的情景。太过疲劳,令得陈清和甚而连身上的蓑衣都没有来得及除去。

陈毓默默站了会儿,把手中的食盒轻轻放在桌案上,又蹑手蹑脚的上前,想要拿件衣服帮父亲披上。哪想到陈清和忽然睁开眼来,待瞧见站在眼前的陈毓,一时有些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竟不觉问道:

“毓儿,这雨,快要停了吧?”

“嗯。”陈毓点头,“应该也就半月左右,要不了多久,雨应该就会停了。”

陈毓话音一落,陈清和一下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动作太过仓猝之下,连那张椅子都给带倒,神情戒备无比,心里更是后悔不迭——

果然是睡糊涂了,怎么竟问出这么一句话来?

若然外人听在耳中,可不要对毓儿起疑?

“无妨。”陈毓忙扶住陈清和,“爹爹莫要担心,外面并没有人。”

陈清和依旧坚持往外瞧了一眼,重重雨幕中,果然没有其他人的影子。

这才蹒跚着回到桌案旁,打开食盒扒拉了两口饭,便又站起身形:

“我去毡棚那里看看。”

因着连日降雨,这几日也是冷的紧,竟是和深秋季节相仿,毡棚又四面透风,可不要冻坏人才好。

“我陪爹爹一起。”陈毓忙也跟了上去。

父子俩刚出府门,几匹快马忽然从长街的尽头而来,马上骑士全是身披蓑衣头戴笠帽,伏身马上打马疾行,丝毫不受大雨影响的样子。

眼瞧着几匹马已是要从两人身前驰过,为首之人却是猛一抖缰绳,“迂”了一声,冲着陈清和一拱手:

“庆阳见过郑大人——”

神情很是恭敬。

陈清和愣了下,这才认出来,马上高大男子可不正是威远镖局的总镖头郑庆阳?这几日西昌府局势颇为混乱,陈清和几次令守备严锋派兵丁维护秩序,奈何严锋阴奉阳违,根本毫不配合。

好在这位郑大公子果然不愧有义薄云天之誉,主动请缨,把自己镖局上下一百余人全派到陈清和手下听令,才令得西昌府没有出现什么大的事故。

“是庆阳啊,庆阳这是要去那里?”陈清和疲惫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要说郑庆阳这人,委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虽说是个武人,却是心细的紧,便是这些日子城中灾民的安置方面也颇是出力不少。

至于郑庆阳,也对陈清和很是钦佩,常对人言,第一次见到如知府大人这般为民着想的好官……

两人一番接触之下,颇有些惺惺相惜,甚而陈清和已经多次提过,郑庆阳若从军,怕也必是一代名将。

却不妨陈毓听一次,心就要悬起一次,实在是上一世杀死西昌府所有官员起兵造反的匪首可不就是杀伐果断,有能为的紧?

因为存了这个想法,陈毓这几日还曾多次打探郑府,却是未发现任何异常,郑家依旧是上下和乐进退有度,更是设了粥棚赈济百姓。

这会儿看郑庆阳像是要外出的样子,便笑着道:

“这么大的雨,郑大哥这是要去哪里啊?”

“还不是我那劣弟。”郑庆阳苦笑一声,责备的语气里却更多的是忧虑,“我前儿才听说,因着刘忠浩大师要回武原府,劣弟应该一路陪同前往,这么大的雨,这孩子也不回来商量一下,家父家母闻讯,俱皆日夜不安,我同几个兄弟这就赶去武原府接幼弟回返。”

本来郑家人以为郑子玉一直呆在西昌书院呢,那里想到昨日街上,突然听见西昌书院附近过来避难的灾民竟说起他们那里泥龙翻身的事,这才知道,那座存在了百年的西昌书院已是尽皆埋葬于山石之下。

郑家人听说顿时全都懵了——要知道郑子玉本就是郑父郑母的老来子,又生的极好,自来是全家人的掌中宝、眼中珠,这要是真出事了,那还不等于要了老人的命了。

郑庆阳怕父母受刺激,忙命人瞒着,红着眼睛就想往西昌书院冲,好在跑到城门口时遇到了郑子玉昔日同窗好友,一番交谈才知道,早在数日前,书院中的人已是尽数从山上返回,郑子玉又是个孝顺的,没回家的话,应该护送刘忠浩大师回老家了。

郑庆阳这才回去小声跟父母禀报了此事。

这么大的雨,郑父郑母哪里放得下心来,忙吩咐郑庆阳赶紧追过去——

若然郑子玉这会儿已然到了刘家,那便把人好生接回来。若然还在路途中,这般冒雨跋涉的艰辛,小儿子怎么受得住,还是让郑庆阳接着护送刘忠浩,至于郑子玉还是赶紧回家,一家人怕是才能安生。

陈毓眼前闪现过郑子玉精致的面容,心下了然,那少年一瞧就是被保护的太好不懂世事的,而且那般干净美好的样子,确然让人止不住想要护着些,也怪不得郑家人担心。

简单交谈之后,郑庆阳重新上马,往城外疾驰而去。

很快来至官道之上,几人却是齐齐倒吸了口凉气——

远远的能瞧见官道不远处的堤坝,之前陈清和已是命人足足加高了三丈有余,之前总是干涸的衍河水这会儿竟是已几乎和堤坝平齐,这般远远瞧着,那般巨浪滔天的衍河,简直天上的悬河相仿。

“老天。”郑家老三郑庆宁不觉打了个寒噤,心慌慌之余连连道,“多亏陈大人之前有此善举——”

若不是这道坚固的堤坝,西昌府不定要有多少人死于非命。

“是啊,陈大人于西昌府而言,当真是恩同再造。”郑庆阳沉默片刻不由低语。

却是一扬马鞭:

“走吧。”

这么大的雨,刘山长和子玉都是读书人,脚程必然不快,说不好这会儿还在西昌府境内呢。

哪想到这般快马加鞭直追了两日,都没有见着人。

“大哥,再往前走就是渔峡口了。”郑庆宁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冲着郑庆阳大声道。难不成小弟这会儿已是到了武原府境内。

郑庆阳刚要说话,眼睛一亮,却是一辆马车正从下面一个路口处拐了出来。

忙不迭打马上前。

急促的马蹄声令得马车旁边的几个随从明显有些受惊,忙停下来瞧向郑庆阳。一个老人随即从车厢里探出头来。

郑庆阳眼睛一亮,可不正是刘忠浩山长?

忙往旁边瞧,却是没见着自己弟弟的影子。

转而一想,这么大的雨,子玉当然是一样在车里了。又暗暗以为幼弟处事未免不周,实在是刘老先生身边这么多随从呢,就他那小身板,别说护卫了,不拖累山长就不错了。倒不如邀请山长到家中暂居或者让自己另派他人前来。

当下取下斗笠,向刘忠浩问好:

“西昌府郑庆阳见过山长。”

郑庆阳之前去过好几次书院,刘忠浩倒也认得他,瞧见他这般冒着大雨追赶自己,不免大为诧异:

“原来是郑大公子,郑大公子这是要去哪里?对了,郑大公子可知书院那里如何了?”

“山长英明。”郑庆阳一拱手,“亏得山长令众学子全都从山上下来,不瞒山长说,西昌书院,这会儿已是全被埋入山石之下。”

“什么?”一句话说的刘忠浩和他周围的随从全都傻了脸,内心更是骇然不已,那不是说,若非听了陈公子的劝告,这会儿众人早就没命了?

郑庆阳点了点头:

“可不,听说消息,我们全家人也吓坏了,想着子玉可是在山上呢,后来才知道,子玉竟是跟着先生一起。”

嘴里说着,却依旧觉得有些不对,实在是自己跟山长说了这么久的话,怎么子玉在车里一声都不出?

哪知一言甫毕,刘忠浩已是大惊道:

“子玉没有回去吗?当日子玉想要送我,被我劝了回去,老夫亲眼瞧着他进城的啊。”

“啊?”郑庆阳脸色大变,连刚才去掉的斗笠都来不及戴上,调转马头,却又顿住,吩咐郑庆宁道,“老五你留下护送刘老先生回家。”

“不用。”知道郑家兄弟情深,更何况郑子玉也是自己最看重的学生,刘忠浩忙拒绝,郑安宁手一下攥紧,却还是留了下来,半天还是大声道,“大哥,你一定要找回小七——”

声音里已是带了哽咽之意。

然后回转身来,护着刘忠浩往渔峡口方向而去。

哪想到不过走了两里多路,前面忽然传来一阵刀剑交鸣的声音。

连带着一个浑身是血的身影跌跌撞撞而来,他的身后则是几十个手持刀剑的男子紧紧追赶。

离得近了,才发现血人的身上竟是穿着衙差的服饰。

那血人远远的也瞧见了马车,拼尽全力喊道:

“快去,拦住他们,武原府派人,要,挖塌,堤坝——”

郑安宁刷的抽出了宝剑。

刘忠浩则是失声道:

“卢师爷!”

刘家乃是武原府一等一的大家族,自然认识武原府知府程恩,也随之认出眼前那个领着一群穷凶极恶的人追杀衙差、想要捣毁西昌府堤坝的人可不正是程恩的师爷卢明?

卢明嘴唇哆嗦了一下,一挥手:

“全都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