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呀呀,发财了!
瞧着摆在桌上琳琅满目的一堆,有龙头银票,有金银财宝,甚而还有房屋地契,乱七八糟的摆了满桌都是,瞧着当真是珠光宝气、流光溢彩,馋人的紧。
陈毓坐在中间,秦喜则埋头清点,至于赵城虎几人则肃然守立一旁——
都说抄家县令、灭门令尹,今儿个算是亲眼见识到了。
本来动身前大家伙还颇为忧心,实在是东泰人有名的无赖彪悍不要脸,苜平县更是自来被视为穷山恶水之地,想着陈毓这么个白嫩嫩的小状元,可别要被人嚼吧嚼吧生吞活剥了吧?
再没想到,陈状元才是真的深藏不露。
瞧瞧这手段,瞧瞧这成果,这才到任几天啊,整个苜平县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百姓言必说小状元,话必讲陈青天,陈毓的知名度愣是直逼大将军严钊,说出话来那叫一个应者云集。
连带的几人出门买个包子都会被多塞给俩当添头,这般受人爱戴的情形,当真跟从前在镇抚司做事时人人当瘟疫一般避之唯恐不及的局面天差地别。
“总共五万一千六百五十二两。”喜子终于清点完毕,转身向陈毓回禀。
又想到什么,忙向自己怀里摸:
“这儿还有五千两银票——”
赵城虎几人也个个躬身向前,每人手里捧了张银票——话说那姓阮的老小子还真不是一般的有钱。这几日可不独秦喜,他们也都发了笔小财。若然之前,说不好几人就全都揣兜里了,可见识了陈毓的手段,却是不敢私吞。
却被陈毓摆手止住:
“不用。他们既然送来了,你们只管拿着便是。”
“多谢大人。”赵城虎几人齐齐道,声音里全是振奋和心悦诚服。跟着状元郎做事果然痛快,看不顺眼的人只管狠狠的打,打完了人啥事没有就等着闷声发大财罢了,连带的还能收获一片颂扬之声。尤其是状元公身上不用于一般迂腐文人的爽利脾气,真是对胃口的紧。
“至于其他的银两——”陈毓思索片刻,很快决定好了银子的归属——
一部分用来赔偿百姓,一部分上交到州府,还要留一些给东夷山上的郑家送去。
想着又额外拿出五百两银票递给赵城虎:
“这张银票给李家送去,作为朝廷对英烈之士的抚恤和褒奖。”
说到这里,眼睛中分明有怒火一闪而过。
陈毓所说的李家,正是刚被提拔为县尉的李献的家族。
李家乃是苜平县第一大家族,后辈子弟允文允武,家族中不独出过文进士,更曾出过武状元。因苜平县特殊的地理形势,李家祖上开设学馆之外,更开了一家仁义武馆,平时锻炼筋骨,待得发生战争,仁义武馆立时就成为大周边军中最锋锐的劲旅。
每次东泰叩关,李家必是第一个投身战火中的家族,为国为民,战死在疆场上的不知凡几。有生之年,必得寝其皮食其肉!
那般扭曲的模样,令得站在牢门外的吉春并田太义二人,也顿觉有些瘆的慌。
“罢了。”吉春迎着阮笙上前一步,意有所指道,“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只要摄政王殿下大事可成,阮君想要多少银两而不可得?”
“多谢吉爷施以援手。”阮笙如何不明白吉春的意思,缓缓吐出口郁气,“吉爷放心,阮笙绝不会误了殿下的大事。不瞒吉爷说,在下日前得到消息,兄长已升任兵部主事,并进而接管了兵部铸造司一应事务。殿下想要的东西,笙不日内必将双手奉上。”
一句话说的吉春顿时喜笑颜开——之所以花那么多银两救阮笙,可不就是为了这个——
如果说东泰和大周交锋最不自信的一点,可不就是在兵器上?
周朝冶炼一道一直遥遥领先于东泰,大周兵部督造的武器更是稳稳压东泰一头。前些时日派往京城的斥候便传来消息,说是周人冶炼技术又有改进,甚而改进后的技术已然投入使用,打造出了世上难得一见的神兵利刃。
若然令得周人军队全部装备上这样的武器,摄政王殿下的西进之路必然困难重重。
而阮笙的保证,无疑让可能的困境迎刃而解。
真是得到那神奇的冶炼术,说不好东泰可以抢先一步装备起来。
这般想着,待阮笙无疑更加热情。示意田太义亲自扶了阮笙登上马车。
待车走了几步,脸上神情忽地一凝。却是被不远处几个人影吸引住了注意——站在最前面神情激动的那人,分明正是自己最讨厌的苜平县尉李献。
之所以如此说,却是吉春的爷爷,当年可不就是攻打靖海关时,死在李家人手里?
李献的对面,还站着一个车上三人都认识的人,陈毓手下那个叫秦喜的管家。而他们的身后,则是擦拭一新的仁义武馆的招牌——
仁义武馆已经久不招徒,便是那面招牌上面也不知结了多少层蛛网,怎么今儿个又特意亮出来了?
心里不觉一突,不会是,仁义武馆又准备开馆授徒吧?
想了想把马车停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又派了仆人悄悄打探。
那仆人匆匆去了,又很快回转,却是靠近吉春低声道:
“仁义武馆明日准备重新开馆……”
“重新开馆又如何?”一直静默不语的田太义却是不屑的撇了撇嘴,“一个没有高手的武馆除了被人羞辱,再没有第二个用处。东泰武士能让他关了第一次,也能让他关了第二次。正好在下明日无事,不然就去仁义武馆散散心,消消食,也让大周那些废物点心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武者。”
“明日就要开馆?”得到消息后的陈毓也不由一愣,脸上转而浮现出感佩之色,“李家人果然全是真汉子。”
只李家曾经的功绩决定了必然会引起东泰人的忌惮,或者,明日,自己有必要跟着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