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道君,从蓬莱筑基开始 > 第4章 道人出虚洞,墨莲补天缺

浑沌虚洞之中,青冠玄袍道人盘坐虚无之中,双眸紧闭,不知年月。

原本那凭空滋生围绕着道人的赑风阴火劫雷不知何时消散无踪。

似是随着江生识海之中那些风雷水火一并湮灭。

当江生第三次渡过炼虚三灾,原本就极为强韧的真灵肉身再次拔升了不止一重境界。

三灾本就是锻生灵精气神之极性,以全性命真之如一,方得三聚顶,再去全那五气朝元。

若无那在金丹、化神之后的再度升华,三难聚,不得三元之正果,便不会有五气轮转,生生不息。

而江生三渡三灾,那三玄三炼之炼虚劫数把江生的肉身神魂几乎拔升到了一个惊人的境地。

所谓仙,本就是性命相交,阴阳相济,肉身与神魂缺一不可。

也唯有如此,才能以性命真三才之全性拔升出那万劫不灭、万劫不移之真灵。

如今渡过三玄三炼之炼虚劫数,江生的性命真三才皆以拔升至极限,三聚顶只是开始。

只需等到五脏引起,完成五气朝元,以头顶三胸中五气,得以生生不息,便可造化阴阳,去窥一窥那不朽纯阳之境,望一望那太乙道君之位。

随着识海之中江生的真灵再度睁眸,望着那一片风生水起,青玄相汇的莲池,江生的真灵从七妙墨莲的莲台之上走下,赤足落在莲池之上,荡起一阵涟漪。

“七妙墨莲也好,混沌青莲也罢。”

“混沌之根,大道之器,自生功德气运,可化生无量之真。”

“只可惜,阴差阳错走上歧路.”

“我毁你之道途,磨灭你之真灵,不问因果缘由,你我确是阻道之仇。”

“因此你返我三场三灾,意图摧垮我的神魂,夺取我之肉身,我一点也不介意。”

“修行便是如此,大道之争,不进则退,你我因果纠缠,输赢皆看自身命数。”

说罢,江生扭头,看向那一朵盛开的丈余墨莲,其盘踞莲池中央,左右便是青莲墨莲那青玄交汇之阴阳双形。

“若无那突兀的大道余波,说不定我渡不过三灾,直接沉沦在这混沌虚洞之中,由你取而代之。”

“也有可能是我渡过三灾,彻底磨灭你之真灵,炼化你之肉身,得一个炼虚极境之果位。”

“如今你真灵虽灭,肉身仍存,其中仍有那一点灵性,说来也得益于此,否则我还陷在见知障里。”

“且看着吧,等着看我证得那纯阳果位。”

言罢,江生真灵一步一步走出莲池,散于识海之中,再度融于肉身。

随着混沌虚洞之中那青冠玄袍的道人睁开眼,头顶陡然跃出金银铅三交汇,然而不待气机拔升,江生就收回了三。

此时江生内视己身,当真是仙肌玉骨,只可惜,体内经络穴窍空空荡荡,一种极度空虚,饥渴之感涌上心头。

仙源亏空太重,跟不上自身境界了!

江生原本就没积攒多少仙源,此番三渡三灾,消耗太多,法力只是小事,精血仙源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补回来的。

尤其是如今江生已经渡过三灾,得了头顶三,意味着江生一步从炼虚初期跨越到了炼虚后期境界。

只可惜江生境界到了,神魂肉身也到了,仙源跟不上了。

感知着“空空如也”的体内,江生立刻翻出一瓶瓶仙丹吞下,暂且以仙丹之灵机滋养。

“这点东西,聊胜于无,还是要抓紧离开这混沌虚洞才是。”

江生思索着,识海之中那一株七妙墨莲缓缓从眉心飞出,落在江生掌中。

七妙墨莲在江生掌心不断盘旋,七朵莲瓣放出诸般妙法天华。

望着那一束从山海界中直透混沌虚洞的璀璨天光,江生思索片刻,将七妙墨莲送入那一束天光之中,随后己身寄托其上。

但见七妙墨莲沿着那山海界外泄的天光不断上浮,渐渐脱离了混沌虚洞,挣脱了那气海漩涡,向着山海界天地胎膜破碎处飞升而去。

随着不断上浮,七妙墨莲也开始汲取混沌虚洞外围那庞大无边的浩瀚星河环带之中的灵机源气。

浩瀚无垠的能量瀚海不断涌动着,那被剥夺了色彩的斑驳能量化作丝丝缕缕之光不断上扬,最后没入七妙墨莲之中,让七妙墨莲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天地胎膜这里守护了两百多年的相宇仙君眼看着一朵墨莲从那混沌虚洞之中飞升上来,看着那原本毫无波澜的浩瀚瀚海环带在那墨莲牵引之下掀起惊涛骇浪,一朵小小的墨莲,竟是引动了那死寂沉沦的源气之海,让失去了色彩的瀚海重现五光十色。

气海漩涡不断汹涌,澎湃灵机激荡不休,百万年来山海界被混沌虚洞夺取的灵机源气动荡起来,托举着七妙墨莲进入天地胎膜,进入山海界之中。

随着那一朵七妙墨莲回到山海界内,扎根天地胎膜的缺漏处,墨莲不断膨胀,直至堵住了缺漏,开始汲取那气海漩涡之中的灵机源气来哺育自身。

而在那变大的墨莲之中,一道身影漫步走出。

相宇仙君有些警惕:“小友?”

身影聚合,露出江生的容貌,但见江生笑道:“虽是出了些许差池,但幸不辱命,这山海界的天地胎膜,算是堵住了。”

相宇仙君听了长舒一口气:“如此便好。”

“小友,在那混沌虚洞之中发生了何事,为何两百年不曾见你音讯,也不曾感知你之气息?”

江生一愣,喃喃自语:“才只过了两百年?”

“我原以为,在混沌虚洞之中,过了七八百年”

思量着,江生把混沌虚洞之中的事简要一说,随即指了指那七妙墨莲:“如今这七妙墨莲被我抹了真灵,但它本性仍存,拿它来填补天地胎膜的缺漏,不仅能补全这天地胎膜,它还能汲取那气海漩涡之源气,来反哺自身,反哺山海界。”

“到底是混沌灵根,天生不凡,有这株七妙墨莲在,过个千载光阴,山海界应当能恢复些许元气,若有个三千载岁月,山海界本源恢复了几分,也有把握离开这混沌深处了。”

相宇仙君点了点头,江生所言是老成谋国之法,考虑的很是周全。

随即相宇仙君又道:“小友,你可注意到那波及混沌的大道余波?”

江生皱眉:“若不是那大道余波,我也不可能被惊醒。”

“说来到底出了何事,那般大道余波,我从未见过。”

相宇仙君叹道:“莫说你,老夫空活了这近万年,也不曾见过这般大道余波,竟然连这混沌深处都被影响到了。”

“想来,应当是诸天万界之中又出了什么大事。”

“且不提这些,先回金华山,再定主意吧。”

江生点了点头,他自身亏空太重,正是需要回金华山休养一番。随即二人离开天地胎膜,回了金华山中。

此时,金华山历经两百多载发展,早已非同以往,沈尧从江生这里继承了金华山山主的位置,本身天赋就不凡,两百多年修行下来,沈尧已经有了破境炼虚的准备。

如今沈尧正在闭关调养气机,金华山的事务则由安平、姬宏他们分别管理。

正在青阳云殿中修行的沈尧感知到熟悉的气机波动,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消失在青阳云殿内。

青阳洞天之中,沈尧望着那两百余年不曾见的身影激动不已:“师尊,您回来了!”

江生笑道:“天地胎膜之事已经处理完毕,不出意外,山海界的灵机源气会缓慢回涨,再有个几千年光阴,山海界也许就能回到上个元会那般,到时候,必定又是一番玄门盛世。”

沈尧闻言惊喜不已:“如此当真是一件好事。”

“师尊,您既然已经归来,那这金华山山主之位理应交还师尊,弟子威浅德薄,不能与师尊相比”

沈尧话没说完,就被江生打断:“交由你的基业,你做好便是,何来交还一说?”

“你当本座那么闲,还有空搭理这金华山之事?”

沈尧心中一惊,他似是想到了什么,连忙问道:“师尊,难不成您要.”

江生点了点头:“我自天外天来,本就是为昌玄门大道,宏道家之威而来。”

“如今大劫已过,鬼神宵小皆以授首,山海界虽经历山川破碎,却已经重焕生机,大破之后必有大立,这山海之盛世,终究是要你们山海生灵去开创。”

“我立下道统,已经是占据了山海一成气运,不宜再和你们去抢那天地机缘。”

“更何况,宗门有事,天尊相召,我也该回去了。”

沈尧沉默半晌,似是在咀嚼江生的话:“那师尊,您何时再回来?”

江生轻笑一声:“山海界未来必有盛世,等山海界积累够本源,脱离了这混沌,回归诸天万界之后,你我自会相见。”

“遑论走也只是我走,东阳大帝会留下来,在此稳定俱是,护我道家道统,你大可不必担忧。”

沈尧点了点头:“那师尊,可否容弟子召集其他师弟师妹,送师尊一程?”

江生本不打算那么麻烦,可看了沈尧,还是微微颔首:“也罢,七日之后,本座离开。”

沈尧行了一礼,退下去召集一众师弟师妹及金华山弟子。

青阳洞天之中,只剩下江生和相宇仙君二人。

相宇仙君看着江生,有些感概:“小友当真是忙碌的性子,一刻也停不下来。”

江生半是无奈半是随意的笑着:“能干的,干一辈子,能说的,说一辈子。”

“说来我也是疲懒性子,最是讨厌麻烦,就喜欢清净,可到头来,却是忙个不停。”

“祖师相召,我便是不想动都不成,短暂停个七日,收拾一番也该回宗门看看了。”

“仙君,这山海界,就交予你来看护了。”

相宇仙君点了点头,没有多言。

七日后,金华山。

百万修士汇聚金华山中,更有无数百姓官宦围聚金华山外。

只因金华山当代山主沈尧真君传法旨于天下,金华山祖师,玉宸灵渊真君将于此飞升而去。

金华山那硕大的广场之上,数十万穿着青袍、玄袍的金华山弟子皆盘着道髻,佩剑而立,静静望着那澄澈天星之下的青阳云宫。

此时沈尧、安平、姬宏、贺安等上一代玄青七子和这一代的玄青七子及金华山一众长老修士齐聚于此。

包括赵雁翎、高衍,还有虞帝姬章等人,齐齐望着那一道立在青阳云宫前的身影。

天阳高挂,虹光万丈,那金华山中云海翻涌宛如金鳞璀璨,道道天华照耀之下,虹霞招摇,群星烨烨。

青阳云宫左右,云鹤绕空,灵兽群至,浩渺仙气飘摇如华,荡起重重涟漪毫光。

江生头戴青冠,一身玄裳鹤衣无风自动,望着身后这些熟悉的人,江生笑道:“不过小别而已。”

“山海界盛世已至,未来必是天地大昌。”

“诸位,贫道且先归去,千百年后,诸天万界之中,贫道于三界大千,等候诸位回归宙宇。”

沈尧重重点头,躬身拜道:“山海大劫,苍生沉沦,若无真君救苦拔难,山海大界早已沉沦。”

“此番山海得以脱离鬼神魍魉之侵害,盖因真君立我道家之山门,广传玄门正法以庇护众生”

“如今山海承平,真君乃我山海玄门中兴之师,更是山海司法护民之神,当得众生敬拜”

“弟子沈尧,恭送玉宸灵渊真君。”

安平、姬宏等玄青七子也随即拜道:“恭送玉宸灵渊真君。”

一时间,金华山中,百万修士齐齐拜道:“恭送玉宸灵渊真君。”

是日,天华降,青莲生,玉宸灵渊真君沿星辉之引,过虹桥而飞升。

混沌宙宇,诸天万界。

有大界曰三界大千,立于混沌中极,浩渺无垠,光耀诸天。

三界大千有仙神佛三道分立,共护这茫茫大界,无量生灵。

由于三界大千太过庞大,便是十座大千世界之合也不如三界大千之浩瀚,因此三界大千在世界之外,于东西南北各立天宫,以守界天神坐镇天宫,接引四方生灵,护持三界之外。

这一日,三界大千之外,那位于无尽辉光浩渺之中的东天接引神宫外,来了一位道人。

道人头戴青冠,身披玄裳鹤衣,腰佩一柄皂黑长剑。

随着道人飘然而至,落在那接引生灵的虹光霞路之上。

下一息便有天神乘云辇而来,恭敬拜道:

“灵渊真君,天尊有诏,小神送您入蓬莱虚明天境。”(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