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掌家小农女 > 第二二九章 论学问与笔的关系

掌家小农女 第二二九章 论学问与笔的关系

作者:南极蓝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58:39 来源:小说旗

两院合一院后,小暖家的正房由三间变成了六间,宽敞多了。

秦氏喜滋滋地按着小吴氏那边的法子,明确了各屋的用途,会客屋,吃饭屋,卧房,书房,杂物房,佣人房等,安排得井井有条。

书房是她们母女三个练字读书的地方,摆着三面书架和三张书桌。小暖喜滋滋地把家里为数不多的书本摆出来,笔墨纸砚也按照小草的要求备齐了——光粗细长短不同的毛笔就摆了两个笔架。

因为小草觉得她姐比她爹有学问,笔应该比爹的多。这样非常合乎情理的要求,小暖毫无条件地批准了。

待收拾好了书房后,小草和展宏图就聚在书房里写大字,展宏图用小暖的书桌,小草用自己。

展宏图比小草大一岁又启蒙得早,字写得很工整。小草觉得她这当小姑的决不能输给自己的大侄子,一改往日的拖沓,认认真真地练字。于是,生病被关在屋里这段时间,小草的字嗖嗖地长进着,超越她姐,超越她娘,成了家里写得最好看的一个。

然后,按照她认为的学问要用笔数多少来体现的逻辑,小草非常自豪地地宣布要在自己的书桌上摆三架笔。秦氏非常认同小闺女的观点,立刻让翠巧去韩二胖的润笔斋挑了回来摆上。摆好后,秦氏站在书房里,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样很有气势,于是她把大闺女书桌上的一架笔挪到了自己的书桌上。

小暖看着妹妹桌上的三架十八支毛笔,再看看娘亲书桌上的两架十二支毛笔,目光落在自己桌上仅有的一架秃毛笔上,亚历山大。

她写字不如妹妹,绣花不如娘亲,她也就只有在钱途上有所进益了,撑起自己这一家之主的面子了。小暖转身望着墙上三爷的墨宝,握紧小拳头,“翠巧,去看你弟弟在不在,把他请过来一趟。”

小暖在娘亲划定的会客屋里接见了余小欢。余小欢虽然跟小暖同岁,却却比她高了多半个头,小暖表示非常嫉妒。

小草病危时,秦氏让余小欢跟张冰到登州去找小暖回来,两人扑了个空,但回来时余小欢风尘仆仆却沉重冷静的神情让小暖印象深刻,再加上这段日子的观察,她觉得此人堪用。

“昨日我在城中见有铺子招伙计,一月五吊钱还管中午一顿饭,初期是管库房送货,如果做得好了还可以到柜台上招呼客人,你要不要去试试?”

见弟弟发愣,翠巧急得不行,一个月五吊钱可是相当好的差事了。

小暖见余小欢犹豫,便笑道,“不想去也没事,你想做什么?跟我说说。”郑氏陪着娘亲聊天解闷,翠巧帮着娘亲打理家里的琐事,都是有功的,这份功,小暖要反馈到她们最在乎的弟弟身上。只要余小欢混得好,这娘俩就会对她死心塌地的。

余小欢被姐姐瞪得胆小,但还是本着自己的心意,吭哧道,“我想打猎,种地,成吗?”

这个没出息的!翠巧被气得三魂出窍七魄升天。

小暖还是笑眯眯的,“只要是你想做的就成,你好好跟着村里的庄稼把式们学,等明年我买了田忙不过来的时候,再找你搭把手。”

“是。”余小欢开心地应了,翠巧见姑娘没有闹了弟弟,心也放了下来。

“下雪前还进山打猎吗?”小暖又问道。

“打。”

“再去的时候带上大黄吧,它也该跑跑了。”

余小欢……

“怎么?”小暖眼睛一转,“大黄欺负你了?”

翠巧捂着嘴笑,“他没大黄反应快,每次遇到猎物都被大黄抢了先。”

余小欢无力挣扎着,“要是爬陡坡,大黄就没我快。”

跟她家大黄比爬山崖?小暖半天才点头,“挺好。下次你打树上的猎物,大黄不会爬树,比不过你。”

余小欢走后,小暖又让张冰去请秦二舅。

秦二舅就在隔壁,一会儿就来了。小暖请他坐下,还是刚才跟余小欢提的城里的差事,不过是比刚才多了一吊钱,秦二舅马上点头,“我去,在哪儿?”

小暖笑道,“那我明日送二舅过去。”

秦二舅高高兴兴地走了后,小暖到里屋,见娘亲、郑氏和小吴氏正在有说有笑地做针线,便跟娘商量道,“我想进城去看看。”

小草生病后这半个多月,小暖连村都没出过,现在小草好多了,店里的生意也不能总扔着不管。

秦氏立刻点头,“去吧,晚上早点回来。”

待小暖走了,小吴氏才问道,“小暖妹妹进城做什么?”

“绫罗坊从登州请来了几个针线好的绣娘,小暖求了掌柜的,跟着人家学做针线。”秦氏乐呵呵地憧憬着明年就能穿上女儿孝敬的鞋了。

小暖先去锦绣清水两家布庄查看,张三有在登州还没回来,布庄都由信叔管着,也算也是井井有条。小暖查了账本后点头,“您一个人两头跑时间长了也不是个事儿,我想让我二舅过来跟您学着管铺子,您觉得如何?“

信叔连忙点头,这两家店本来就是少爷和姑娘各占一半的股,姑娘派人过来管事理所应当。而且姑娘这么有本事,她二舅能是一般人吗?

信叔对将要到来的秦二舅充满了期待。

小暖转身换了衣裳去绫罗霓裳,听展柜和展福挨个汇报了店铺的情况后,又问织布行的进展。

展柜回话,“按着您的吩咐,运回来的织布机先摆在绫罗坊后的小院内,工人们已经开始用棉花纺线,不过没什么太大的进展。”

要织布,首先得把丝、麻或小暖要是用的棉花用纺车纺成线。大周的纺车有三种:最简单的家用手摇的,升级版的脚踏的和一种稍微大型点的叫“打线车”的纺车。她买的薛家织布行用的就是打线车,小暖觉得这种纺车离她预想的纺线速率还差很多。

如果要更快更好地织出符合她要求的棉布,半自动化的纺车必须尽快研究出来。小暖记得有个叫黄道婆的宋朝人在这方面颇有建树,可惜她高中时学的历史知识都还给了老师,对黄道婆发明的东西什么样一点印象也没有。

不了解没关系,她有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黄道婆能研究出来的东西,她手下这些从薛家搬过来的大周顶尖的纺织工,也一定能研究出来!

小暖让他们去忙碌后,叫进黄子厚,“吴家那边怎么个情况。”

黄子厚早在半个月前就接了小东家的吩咐,开始在展柜和展福的帮助下,细致详尽地调查吴家,此时已对吴家的人口、店铺和田产了若指掌。

他赶忙呈上自己花了三天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写成的“报告”请小东家过目。

小暖接过厚厚的报告挑挑眉。

这么几天的功夫,黄子厚就学会写字了?

ReadBottom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