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大殷女帝 > 第244章 封神

大殷女帝 第244章 封神

作者:繁华锦世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19:20: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谦从五年前临危受命到现在,全都奔波在战后第一线,负责安抚、整顿和改造工作,到如今,经验丰富,德高望重。

他从西部碾转到北部,再到东部,再到南部,只是还没到南部,在东部就与聂青婉汇合了。

西部和北部以及东部,南部全都重新划分了郡州名字,现在,都是按名字叫了。

两方官员在东竭郡相遇,这一年聂青婉十八岁,殷玄十五岁,因为小国全部倾覆,如今方圆寸土,全是大殷的天下,所以,聂青婉也没带兵了。

当然,为了防止有些人暗中搞坏,或者说暗中行刺杀谋杀之事,还是象征性地带了一些兵,但很少,六个将领也没有回国,全部随同她一起,做着安抚的重建工作。

一行人全部来了东竭郡。

东竭郡东临舀州,西靠搏山,是个天灵地杰的好地方,聂青婉在这里停了很长时间,长达三月。

这三月她带着殷玄和封昌以及聂西峰、聂不为、殷天野、陈温斩东渡舀州,西上搏山,又在周围的各个地方转悠,收罗了很多奇珍异宝。

然后又北进,西进,走过每一寸大殷战士们或征战或洒血或牺牲的地方,这期间,夏谦一直跟着她。

这是夏谦自任命以来,头一回跟随她,内心可谓是激动不已。

又六月之后,太后领一行人回国。

回国的时候,那些在定安郡休养的士兵们也一同前往,又两个月之后,一行人到了大殷帝都怀城之前。

抵达之日,大雪纷飞,还是同样的深夜进城,不扰一民一户,可是,原本漆黑的夜,却亮如白昼。

城门大开,自城门向里向外,街道两岸,跪满了百姓们,他们无惧严寒,无惧冷冬,无惧这飘飞的大雪,皆沉默地跪在那里,手提一盏灯,为他们的太后照亮回家的路。

这一夜,千家万户,自乡村到城镇到帝都,千千万万的百姓跪在那里,点燃一盏灯,迎他们的将士归国。

聂青婉坐在马车里,任吉赶着马,她没有让殷玄陪她了,而是让他骑马在外。

殷玄领头在前,封昌和陈温斩在后,聂西峰和聂不为在两侧,殷天野在殷玄的旁边,夏谦骑马在后,一行人看到大路两侧跪着的百姓,看到了那亮起的点点灯火,皆是肃目一怔。

马车当下就停住了。

而马车一停,聂青婉就抬了抬脸,隔着门窗问一句:“怎么了?”

任吉还没应答,骑马立在窗户边上的聂西峰歪着身子冲她说:“你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聂青婉挑了挑眉,敲了一下马车的门,任吉立马把门打开。

聂青婉披上狐裘,钻出马车。

这一出来,就看到了如山如海的百姓们手持灯笼,跪在街道两侧,大雪纷飞,红烛摇曳,像天堂里的祈祷。

聂青婉的眼眶无端一红。

她仰了仰头,看着自天而下的雪花,闭着眼,她能感受到那冰冷的湿意,这是泪吗?

是那么多埋尸尘土的亡魂们的泪,还是她的国民们的泪,还是她的泪?

她一心想着为殷祖帝完成遗愿,她一心想着扶持出大殷最强悍的王,她一心想着解放。

所以,她不惜灭了所有小国,不管是无辜的,还是活该的,她都灭了。

她没有杀过一人,可她却手染鲜血,满身罪孽。

她以前没觉得这有错,有什么错呢?弱者,历来都是强者的脚下石,可自从姑姑死后。

姑姑……

聂青婉的眼眶越发的红了,战争赢回的是寸土,是光荣,可失去的,是家,是国,是亲人。

可她所战,也是为家,为国,为亲人呀。

这似乎没什么好自责的,聂青婉这么安慰着自己,重新低下头,伸手抹了一把脸,擦掉脸上的雪花,以及雪花融化后的水。

任吉满含担忧地看着她。

殷玄满含担忧地看着她。

封昌、陈温斩、殷天野、聂西峰、聂不为满含担忧地看着她。

就是夏谦,也忍不住往她看了去。

他们不明白太后好好的怎么就哭了,是感动于百姓们们的提灯相迎吗。

但那不是哭,那只是雪水。

可她的眼睛红了。

殷玄盯着她,缓缓地拽紧了手上的缰绳。

聂青婉拢了一下狐裘,喊任吉扶她下去。

任吉嗯了一声,小心地扶着她,把她扶下了马车。

而她一下马车,殷玄也翻身下了马,封昌和陈温斩以及聂西峰、聂不为、殷天野、夏谦也跟着翻身下马,后面的士兵们也翻身下马。

所有人齐齐地站在雪地里,目视着两侧的百姓。

百姓们不言不语,只沉默地跪在那里,手持灯笼,像天地间最虔诚的信徒,恭迎他们的主。

聂青婉抬步,一步一步地朝城门走了去。

殷玄顿了一下,跟上。

封昌和陈温斩、殷天野、聂西峰、聂不为、夏谦也跟上。

后面的士兵们也跟上。

这一夜,风雪吹拂,太后归国,百姓们跪地提灯相迎,为她献上最尊敬的敬意,也是从这一夜起,太后被百姓们称为了神,谁也不可动摇的神。

这一年,聂青婉十八岁,从七岁进宫,到十岁封太后,再到十八岁,灭尽所有小国,一统大殷地界,她走了别人没有走的路,亦享受到了别人没有享受过的荣光,历时十一载,神光临界。

那天之后她的慈恩宫也被百姓们和大臣们共同改了名字,奉为紫金宫。

慈恩宫的牌匾被换下来,紫金宫的牌匾被挂上去的那一天,所有大臣们都去参拜了。

殷德也来了,他静静地站在紫金宫的牌匾前沉默了很久,然后抬脚走进去,看到坐在凤座前的女子,他第一次以跪参拜。

当他屈膝跪下去的那一瞬间,所有站在殿内两侧的大臣或官员甚至是殷玄和任吉,都忍不住愕然一惊。

殷德是谁?他是殷氏皇族中辈份最高之人,代表的也是整个殷氏皇族的荣耀和地位,他的膝盖,除了跪过殷祖帝之外,大概就再也没跪过别人,可如今,他跪在了十八岁的太后面前。

而他这一跪,跪的仅仅是膝盖吗?不是的,他跪的还有臣服之心。

自这一刻起,他甘心奉她为太后,愿意奉她为尊。

聂青婉坐在那里,也为殷德一上来就忽然下跪的行为感到诧异,但很快她就笑了,她从凤椅里下来,走到殷德面前,弯腰将他扶起来。

殷德如今已经快六十高龄了,可他精神矍铄,走路如风,身子保养的极好,一身蟒袍穿在身上,更是矜贵不凡。

聂青婉弯腰扶他的时候他就那么抬着头看她。

眼前的太后已经长大了,是真的长大了,十八岁的姑娘个子纤条,富贵雍容,眉眼盈盈动人,那一颦一笑何止蛊惑了殷玄的心,大概把天下男子的心都蛊惑了。

除却聂西峰和聂不为这些聂氏子孙外,旁人,陈温斩,殷天野,封昌,甚至是底下的副将和大殷士兵们,他们哪一个不在心里默念着这位太后。

只是,有人念的深,有人念的轻罢了。

就是朝臣百官,他们每一回在看到这位太后后,无一不是倾慕又谦卑的。

如今的殷德,摒弃了心中所有偏见和成见后,看着面前的这张脸,看着面前的这张倾天下而富贵矜色的脸,也隐隐心动。

可他知道,眼前的人,是太后。

她是先皇的正妻,是任何人都不能冒犯的。

聂青婉将殷德扶起来后,笑着说:“德王年纪大了,不用这么大费周张的跪本宫。”

说着,又喊任吉,让他挪椅子过来,给殷德坐。

任吉连忙应一声,即刻下去搬椅子。

椅子搬过来,殷德没坐,站在那里,看着眼前的太后,难得的也笑了一下,语气温和而谦卑:“以前臣对太后多有冒犯,如今太后不计较,臣实在惭愧,臣若不跪一下,以后都没脸面站在金銮殿上了,太后打心里没计较我以前的过失行为吧?”

聂青婉说:“一直都没计较过。”

殷德说:“那就好。”

聂青婉说:“德王坐着说吧。”

然后她又让任吉去搬椅子,搬了两把,一个给夏谦坐,一个给聂武敬坐。

等他三人陆续坐下,聂青婉又返回到了凤椅里。

所有百官们都在这里,她也不去金銮殿了,就在这里封六将,赐虎符,封殷德为殷忠王,辟三公一卿,三公为首,卿为次。

六将自然是殷玄、封昌、殷天野、聂西峰、聂不为、陈温斩,三公自然是殷德,聂武敬,夏谦,而一卿,也为公卿,但次于三公,是谁呢?是陈家家主陈亥。

六将虎符其实在出征前就给了六将,不然他们难以调兵,而这个时候再重新封赐,是赐予他们荣耀,跟以前的所有掌权者们不同,聂青婉在战后并不收回兵权,反而将这掌兵权的虎符赐予给了他们。

六将跪地受恩,内力齐发的男高音震撼整个紫金宫。

百官们热泪盈眶,看着这一幕。

三公臣服,六将齐伏,百官膜拜,紫金宫新成的这一天,太后的神威遍及大殷广袤土地上的第一个角落,亦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里,自此生根发芽,再难拔除。

过了年,殷玄十六岁了,大战也已落幕,各地官员也都在陆续的安排到位,虽然战后恢复和治理是一件大难事儿,但聂青婉相信大殷的官员们,当然了,如果真出现了问题,大殷帝都和金銮殿还有这么多的人,不怕解决不了。

以前没有帝王,太子又长期在外征战,金銮殿都是殷德在主持朝议,如今太子回归,那就是太子主持朝议了。

但殷玄没经验,前期还在学习,所以,有一段时间,聂青婉也跟着去了金銮殿。

以前可能有人会议论她,非议她垂帘听政,可现在就没有了。

当然,聂青婉也不是每天都去,因为若是要去金銮殿,就得起很早,她不是每天都能起那么早。

打江山容易,治江山不容易,所以聂青婉并不打算这么早就让殷玄登基,她想等他真正有了一国帝王的才华和担当以及能力之后,再封他为帝。

而要让一个男人学会有担当,首先就是要让他成亲,治家治国,有家才有国,懂得家的含义了,那也就懂得国的重要了。

在聂青婉看来,成亲对殷玄的意义重大,而且十分有必要。

尤其,殷玄已经十六岁了,可以成亲了,聂青婉想着等殷玄二十岁登基为帝的时候,妻妾成群,儿女成群,他更加知道如何做好一个帝王。

所以,家国大事都交给殷玄处理后,她的全部精力就都放在了给殷玄物色太子妃和太子侧妃上面。

其实老早就物色好了,四年前聂青婉选中了礼部尚书霍介的女儿霍纯孝做太子妃,选中了文侍郎文辉安的女儿文添喜作太子侧妃,还有一个是韩家的女儿韩绦。

这几年在外面征战,也不知道这三个姑娘如今长成什么样子了,回来的时间也短,隆冬回来的,又赶上过年,真是忙的不行,这好不容易闲了下来,又快开春了。

以往忙着对付外面的人,真没心情和时间来举办宫中宴会,如今有大把的心情和时间,聂青婉就喊来了拓拔明烟,让她主持一个三月赏花会,把大殷有名望的仕贵之家的女子们都请来。

自聂音去世后,聂青婉身边没再放任何女官,她回来这些日子的一切事务全都是任吉在打理。

这些事情任吉都能做,但办理宴会这事儿还是有些难为他。

聂青婉也不传其她女官,就让拓拔明烟去做。

拓拔明烟很高兴能够表现,一听聂青婉把这么重大的事情交给她来办了,她连忙笑着应下了,回去后就立马着手办理,喊来很多太监和宫女们帮忙,又是下贴子,又是置办花园等等。

她那边在忙碌的时候,聂青婉这边也不闲着,她让任吉去找画师,把赏花宴那天来的女子们的画像都画下来,到时候拿给殷玄看。

任吉听后,笑了笑,下去找人了。

等回来,他冲聂青婉说:“宫中有御用画师,奴才已经向他传达了太后的命令,他也在准备了。”

聂青婉笑道:“嗯,就是不知道殷玄喜欢什么样的女子,我记得在定安郡的时候,他有跟一些姑娘们走的很近。”

任吉眼眸转了转,小声说:“奴才当时好像也听过一些传言,但后来殿下就没搭理那些人了,想来是不喜欢的。”

聂青婉说:“定安郡的人,他就是喜欢,也不可能指给他,他的太子妃和侧妃,一定得是大殷帝国的名门望族。”

任吉嗯了一声,应道:“是这样。”

聂青婉往窗户外面看了一眼天色,问任吉:“殷玄现在还在御书房?”

任吉说:“一直在,最近各地上呈的折子多,尤其是那些新郡,几乎每日都有各种各样的折子呈上来,殿下每日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三公和几个将l军也在呢。”

聂青婉原本只到殷玄在御书房,也想过去一趟的,但听说三公和几个将l军们也在,她就不去了。

她已经全权放手让他处理事情了,没人的时候她可以帮他出主意,有人的时候她就不去凑热闹了,免得他畏手畏脚,或者让他有一种他是傀儡的感觉。

聂青婉说:“让他忙吧,你随我出去走走。”

任吉问:“太后想去哪里走一走?”

聂青婉顿了顿,轻声说:“回聂家,我去看看姑姑。”

聂音那天被烧死在巴邑,尸骨无存,等大火结束,她死的地方一片焦黑,连骨灰都没有,可聂青婉还是抱了一柸焦黑的灰,放入了骨灰盒里,带回了聂家。

如今,聂音的骨灰就安置在聂家祠堂。

提起聂音,任吉的嘴巴就闭了闭,不敢再应声了。

他连忙走上前,搀扶着聂青婉,往门口走。

只是,刚走到门口,聂青婉又顿住,冲他说:“唤个宫女进来,我换套衣服,晚上就在聂家过了,你派个人去通知殷玄,让他今天不必过来用膳了。”

任吉顿了顿,立即又嗯了一声,连忙下去喊宫女,又派人去御书房通知殷玄。

等殷玄接到通知的时候聂青婉已经出宫了。

他那边还有事情,当听到宫人传话说太后回了聂家,晚上不回来,让他不必去紫金宫用膳后,他没什么反应地嗯了一声,挥手让宫人走了,可等议完事,大臣们都走了,他就失神地坐在了龙椅里。

心里在想什么,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他只是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早上散了朝,满心期盼的去找她,她没醒。

他没有陪她吃到早饭,原想着中午可以陪她了,她又回聂家了。

而晚上也不回来,也就是说,他这一天都见不到她一面了。

殷玄叹气,拿着狼毫,胡乱地在折本上勾画着。

聂青婉这一回何止是一晚上没回来,三晚上都没有回来。

她一旦离宫,就如脱缰了的马。

原来还有责任禁锢着她,她不得不回宫,可如今,她的责任好像完成了,除却殷玄还没有成亲,还没有登基称帝外,她这个太后该做的都做了。

如今,国家大事都交给了殷玄,她也确实没什么牵绊的了。

她不想回宫,就一直在家里住着,大有就这么住下去,等到赏花宴那天才回去的样子。

殷玄起初忍着,没找她,可那天听到陈温斩眉飞色舞地说着她去了陈家,还跟陈温斩呆了一天,给他的刀命了名,还给他的小院也起了个名,还亲手给他的小院题了个牌匾后,殷玄就坐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